假不了,但处处古怪。
谢氏蹙眉,“皇上将英哥儿指给乾王殿下后,就派乾王殿下去东北大营历练。一去四年,这突然回京还悄无声息的,又私下送这样不合礼数的口信,可是宫里或乾王府出了事?”
李子昌面色古怪,“本是件好事。东北大营立了战功,会在腊月进京,于小年夜献俘。乾王殿下另负圣命押解战俘头领先行回京。这事别人不知,内阁却是清楚的”
谢氏挑眉,“这样看来,乾王殿下接的不是密旨,却堪比密旨。如今谁都不找,只找我们家,这是回京途中出事了?”
“来人没有深说,总归不会是小事。”李子昌凝眉,“我已应下子时正接应乾王殿下入府。外院不保险,这事还得你来安排。”
谢氏心头微动,拿定主意,“南花园的绣楼罢。英哥儿刚因姝儿出阁病过一场,拿病情反复做说辞,明里暗里都好遮掩。有英哥儿同住,也方便行事。南花园偏僻安静,还有个废弃的侧门,再合适不过。”
那扇侧门不为人知,这也是谢氏为护女儿周全,早年选中南花园做玩耍小住之处的原因之一。
李英歌出事时,大夫和杨妈妈治伤用药,正是从侧门出入,方能神出鬼没。
现在乾王萧寒潜出事,谢氏不得不亮出这张底牌。
李子昌哪里耐烦管这些内宅琐事,只考虑最实际的好处,“你将侧门所在画下来。接应的事,我让李福去办。我听李福说,你想去青羽观打醮?吉日先别急着定,留着也许有用。”
现在情况不明,届时送人走,只怕又是一番折腾。
女眷出行打醮,倒是方便打掩护。
谢氏了然,送李子昌往外走,“伺候的人,我会谨慎安排。”
李子昌深知谢氏手段,无暇耽搁,又匆匆去了外院。
李英歌带着人进正院时,只觉静得出奇。
满院下人似早已回避,无人走动打探,唯有谢氏的一个心腹丫鬟等在上房门外。
丫鬟将人请入内室后,又远远退到房门外。
李英歌心知有异,没有贸然开口。
谢氏也不废话,拣着能说的说了,末了定下时间,“等用过晚膳,你们就带着英哥儿先住进南花园。”
谢妈妈、杨妈妈、常青惊得猛然抬头。
李英歌却垂下眼。
她没想到会以这样的形式,见今生的未婚夫萧寒潜。
但她更清楚,同住已成定局。
萧寒潜出事,满京城包括皇宫在内,唯有身为岳家的李府,不会害他。
☆、第11章 定计
谢氏神色如常,“今晚的事,我和老爷都不能出面。谢妈妈负责和李福接应,切记不能误了时辰。杨妈妈和常青就在绣楼待命。没有谢妈妈的吩咐,不要擅自往前凑。”
“过了今晚,万事好说。”谢氏说罢,嫌弃地骂道,“快收起你们那副被雷劈似的糟心样。天大的雷,要砸也先往老爷头上砸,轮都轮不到你们担责。叫你们来是伺候乾王殿下的,不是去丢脸的。一惊一乍,上不得台面!”
她这一骂,反而骂得谢妈妈、杨妈妈和常青脑内晴空万里,理智归位。
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她们临危受命,各有用处。
杨妈妈就说,“若非性命攸关,乾王殿下不会冒险借住。可老奴专精的,是妇人科和小儿科。”
常青接道,“奴婢那里倒有些创伤药。”
谢氏好笑道,“你们一个会药膳,一个会拳脚,这就够了。至于乾王殿下,他敢来,又怎会毫无准备?尽心伺候乾王殿下是一回事,护好英哥儿才是首要,别的就少瞎操心罢。”
杨妈妈和常青果断闭嘴,下去做准备。
谢氏吩咐谢妈妈,“你去传个信,让姝儿后天回来一趟。”
谢妈妈领命而去。
谢氏这才看向李英歌,招手道,“小哭包今时不同往日了啊,居然没被吓哭?怎么不支声,也被雷劈了?”
李英歌哭笑不得,软声道,“我在想,娘好厉害。又果断又周全。”
谢氏玩味道,“那拍两句马屁给娘听听。”
李英歌暗自好笑,嘴里脆脆道,“父亲身份特殊,一有事就少不了被人盯梢您是内宅主母,要避嫌以免日后反成话柄。所以明知怠慢不得,仍决定不亲自参与接应。此为果断。您让阿姐后天回来,是要借她的口,将我生病的事传出去。一来阿姐可以光明正大的送药材,二来
乾王府未来的女主子病了,汪公公没有不登门探望的道理。
谁不知道汪公公是乾王殿下身边的第一人,心腹中的心腹。乾王殿下不在京城的四年,但凡和我们家来往,都是汪公公亲自出面。
等他见过乾王殿下,此后如何,便是他们的事了。
您和父亲要做的,到此为止。即尽心又不逾矩,此为周全。”
谢氏听得心头大动,将女儿揽入怀中,语气一肃,“如果娘要你和乾王殿下同住二楼内室,你可愿意?”
李英歌心下暗叹,面上平静,“如此安排,我对乾王殿下没有救命之恩,也有看顾之情,他要承我的情。这是一。二,家中没人敢擅闯南花园,但防得了内贼,未必防得了外贼。我也住在内室,就多了一重保障。
如果有个万一,我在,就多一分拖延和斡旋的余地。
对乾王殿下来说,这份以身犯险的心意,堪比雪中送炭。
就算没有万一,我才多大,又和他差了十岁,任谁都编排不出什么。您都是为我好。”
谢氏眉眼舒展开来,有喜有忧,“你这样,娘就放心了。不过,你跟着叫什么乾王殿下,那是你未婚夫!他什么他!你见了人敢这样叫,娘第一个揍你!”
李英歌汗颜,只得瞎编,“四年没见,我哪里记得什么”
谢氏一愣,皱眉想了想,抱着女儿进暖阁,“你睡会儿养精神,晚上还有得熬。用晚膳时喊你。”
谢氏安置好女儿,转出暖阁,就见谢妈妈泪流满面的杵在内室,显然回来复命时,躲着偷听了一阵母女俩的壁脚。
谢氏瞪眼,“你敢嚎出声试试!”
谢妈妈忙抹泪,压着喜意低声道,“您看看,英哥儿现在多懂事!这股通透劲儿,比大姑奶奶小时候还要强几分!”
李姝得谢氏真传,从小就鬼精。
谢氏听得开怀,拉着谢妈妈坐下。
谢妈妈说起李英歌的功课和绣经文的事,总结道,“我看是真的大好了。神佛保佑,我们英哥儿再不是痴儿了。往后啊,您就轻省了。”
“你放心得太早了。”谢氏沉吟道,“乾王殿下离京早,英哥儿根本不记得他。后来逼不得已,为保英哥儿将来,我们从不在英哥儿面前说乾王殿下的事。现在情况大不同。为今之计,得加把劲推他们一把,可不能再让他们这么生疏下去了。”
两人相差十岁,女儿如果不能另辟蹊径,早早“抓住”乾王的心和眼,将来可能面对的艰难,只怕不比当痴儿少。
谢氏诡笑,示意谢妈妈凑近。
如此这般,细细交待了一番。
☆、第12章 初见
夜深静谧。
楼梯间徒然传来的脚步声,十分清晰。
李英歌跳下炕,刚掀起内室门帘,就见谢妈妈在前,常青在后,中间簇拥着个身形微躬的高壮人影。
内室的灯光投进外间,清楚照出来人的样貌。
李英歌很意外。
果然是边关风沙催人老吗。
现年十七的萧寒潜,才在东北大营待了四年,就显得皮黑肉糙,看起来像二十几岁。
李英歌微一顿,福礼道,“殿下。”
来人嘴角抽了抽。
谢妈妈干笑,“这位是乾王殿下的侍卫长,张枫张大人。乾王殿下正昏睡着,醒了再见礼不迟。”
李英歌:“”
不怪她浪费感情认错人,前世她只闻萧寒潜其名,未见其人。
她错开眼,这才发现,张枫的小腿两侧,垂着一双绣同色暗纹的黑色快靴,视线顺着往上,就被外罩的宽大披风尽数遮断。
李英歌明白过来,转身进了内室。
张枫沉默跟上,解开系带,连人裹着披风,将背了一路的萧寒潜轻放到床上,随即回身抱拳,语速低而快,“主子就托付给二小姐了。我还有事要办,告辞。”
说罢也不走楼梯,破窗而出。
冷冽的夜风灌进室内。
李英歌腹诽,张枫倒走得潇洒,就不怕冻着他主子?
她关窗回头,就见常青急走几步,躬身挡在床前,半跪在脚踏上,伸手去脱萧寒潜的靴子。
残留的冷风吹得常青的鬓发微乱。
李英歌眨了眨眼,若有所思的看着常青。
“这些不用你做。”谢妈妈出声阻止,提点道,“乾王殿下受了刀伤,来前刚用过药,正是好睡的时候,别粗手粗脚的闹醒了殿下。还有四个侍卫跟着一块进了园子,南花园的守卫张大人会安排。你记着夫人的话,只管去外间守好门窗,当好自己的差事。”
张枫来去匆匆,李福将人引到侧门交给谢妈妈后,也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谢妈妈只知道这么多。
常青闻言动作一顿,很快收手起身,抱起李英歌放到床边,轻轻哄道,“英哥儿乖,有事就喊我,别怕啊。”
李英歌微笑。
常青温和如常,安抚似的摸了摸李英歌的小脑袋,依言退去外间。
杨妈妈正好上楼,见状就停在内室门帘外,举起食盒问,“补气养血的药粥,才刚出炉,放两三个时辰不成问题。”
届时萧寒潜也该醒了。
谢妈妈接过食盒,说明萧寒潜的伤势,好叫杨妈妈对症,下楼去准备之后的药膳。
内室只剩李英歌和谢妈妈。
两人大眼瞪小眼。
谢妈妈笑眯眯道,“听说乾王殿下从来不用婢女近身服侍。”
李英歌不解,“你又不是婢女。”
谢妈妈讶然,“婆子和婢女有什么区别?”
李英歌:“”
她失笑,只当谢氏另有交待,有意让她亲手伺候,以求萧寒潜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