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_分节阅读_第189节
小说作者:谢述宴   内容大小:567 KB  下载: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9-07 10:17: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9/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谢雁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她本来也有这个想法。

  华国的铁路数十年发展的很快,尤其是个时期,普通铁路也好,高速铁路也罢,或者磁悬浮的尝试等等,让华国的交通比十几年前大变样。

  而交通发展所带的城市发展,也不可否认。

  华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在这几年内飞速增长,位于世界前列,而动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从开始的一百多公里,到现在的三百多公里的时速,甚至最高可以冲击近四百公里。

  这一切快了,又像是场梦。

  而高速的发展,背后藏着的隐患也不少,动车事故只是个例子,冰山一角。

  原本设计为300+时速速度级别的铁路,只能跑普通列车,或者两百公里时速的动车,全国铁路线在降速,降温,甚至包括那些新修的铁路,也在降速修建。

  这背后的损失和影响,很难用两句话形容。

  谢雁这几年参与了不少重要铁路的修建,做的工作也完全相同,而华国动车的发展,她有幸从招标到技术和生产国产化,到最后的试跑,整个过程都有参与,无论是经验还是资历,在整个领域是顶尖的。

  更何况她还这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出头。

  而她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寿命不多了,如果说在这个时期,华国还缺什么——

  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

  如果是因为今年的事情和动车事故,恐怕以她的年龄,还无法作为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倒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因为实际因素。

  张沉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谢雁毫不犹豫地接了这个任务。

  “你的身体没事吧?”

  谢雁这些年经常去医院做治疗的事情他也听到过几次,“虽然项目很重要,但自己的身体也要保重。”

  谢雁点头。

  她没告诉张沉和同事自己的病是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无法医治的基因病,对他们而言,工作难题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考虑她自己的身体问题。

  在开始新项目之前,年尾在锦城交大有个讲座和论坛,论坛是国内外有名的交通领域的专家,就高速轮轨动车和磁悬浮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实践或许会受到当时的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多工程师也无法控制的问题,但在学术,他们可以大胆地去研究和创新。

  交大的实验室里,高速列车的研发也从未停止过脚步。

  但大学也是由人组成的。

  谢雁既然来了,作为交通工程的传奇学姐,她被陈运飞临时叫来帮忙,这样的讲座之前谢雁也见过两次,但当时的气氛比现在热烈许多,来的学生也很多。

  年轻人基本上网,而现在在网上对动车,高铁的恶意和谣言层出不穷,他们的热情有消退也很正常,整个讲座也没什么特别的。

  倒是那个叫做纪铃的师妹还挺热情,直在问谢雁各种专业问题,谢雁和她聊了几句,知道她被陈运飞推荐进入他们动车组的研发项目团队,虽然不是核心人员,但在未来,谁能说得准眼前这个小姑娘的发展呢?

  讲座的冷清让纪铃多少有些失落。

  主讲是陈运飞,在结束的时候,掌声有些稀疏。

  等人走散场了,纪铃在收拾会场,她收好资料,抬头,却看见谢雁在黑板写着什么。

  陈运飞也看见了那句话,他知道自己这个师妹,比自己的实践经验更多,在线的时间也比他多,说实话,在实验室里的日子可比在外面的工程队单纯多了。

  只需要考虑技术和资金问题就行,而那些在铁路线的人,那些工程师,设计师,却要考虑很多别的因素。

  原本陈运飞以为,这次事故遭到影响和冲击最强的,应该就是谢雁这样在外面为这个行业努力的人。

  但她之后,并没有露出过沮丧的神情。

  谢雁写完这句话,转过身,笑着看向两人,“眼熟吗?”

  纪铃点点头。

  陈运飞哑然失笑,想起数年前的自己,“你总不会是给我在打气吧?”

  黑板,字字有力的粉笔字写着段话。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这是詹天佑先生说的。”纪铃念出了黑板的这段话,也认出了来源。

  这也是数年前,同样在交大的教室里,陈运飞做的演讲,当时,还是谢雁帮他写的稿子。

  当时的他们,年轻气盛,华国的铁路刚开始发展,每个人充满了干劲。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铁路的确是发展了,但陈运飞偶尔也会有迷茫。

  发展的这么快,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事故频发,乘客不满,无法买到车票,年年爆满的春运,不堪重负的铁路系统……

  现在骤然又看见这句话,还有些恍然。

  谢雁说,“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困难,做什么事都不会简单,更何况,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事,是重复的事。”

  她的脸没有多少血色,但目光坚定。

  “华国的路,华国的车,是华国工人,设计师,研究人员……华国的无数人努力创造出来的。”

  “只要回顾自己的人生,没有白来这世间走一段路,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和付出。”

  谢雁:“没有辜负自己的价值,那么无论人生长短,无论命运沉浮,都是最好的人生。”

  她没有成为这大地的一根铁轨,但是她的命运,和铁轨的车轮紧紧连在了一起。

  和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

  项目很快启动了,谢雁没有浪费一点时,纪铃很有天赋,虽然是团队的新人,但也很快融入了团队里,大家都是年轻人,很容易交流和打一片。

  这次他们主攻的车型是cr400系,以400命名,作为目标,就足以证明这次自主研究的不同——他们要挑战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是以400公里时速为目标的超级高速动车。

  即便是siemens的velaro系列,作为300速度级别的动车,已经成为了世界顶尖的一流水平,成为各个国家的引进目标。

  为了让华国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从设计到生产,完全国有化,整个研发过程,将由华国的团队自己进行。

  项目组要克服的技术难题不少,但谢雁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每个人,能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

  这样的快乐,和痛苦是难分难舍的,实验失败,遇到一个个知成因的问题——痛苦,但当这问题被解决,也味着他们做出了一个个技术突破和进步。

  预计大概要七八年的研发过程,在谢雁团队的努力下,进度很快,到了第三年,已经完了大分内容的研发,关键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

  而到了第三年年尾的时候,郑晴请了假期回来看谢雁,这次无论如何她也要把人带去休假。

  苏筝倒是离谢雁团队很近,常跑看她,陪她去医院。

  这几年的事情,华国的纵横规划已经变作了八纵八横,京沪高速铁路连续五年盈利,当年的事故风波已经过去,很多人遗忘了事故,但在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人,依然谨记着当年的教训。

  沪城最大的列车调度所,每天有无数列车在这里接受发车命令。

  周廊教授前一年已经走了,陈运飞也成了动车实验室的负责人,苏筝负责的磁悬浮列车正在挑战新的速度级别,也在研究不同的轮轨材料,虽然目前磁悬浮还无法在华国推广开来,成本也很高,但未来必然是属于更高速的时代的,谢雁相信,磁悬浮有一天也会走到交通舞台的正中央。

  但郑晴来的时候,谢雁已经在医院了。

  进电梯的时候,有个男人带着个双眼红肿的人从电梯下来,郑晴只看了他们眼,觉得有眼熟,但想不起来哪里见过,她没有多想,快步去了谢雁的病房。

  人已经昏迷,谢雁父母叫的人在走廊和医生说话。

  纪铃和苏筝在病床旁边交谈,纪铃也哭了好几个小时,“我们谁也不知道她的病有那么严重。”

  “前天,她还在整理资料,那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让她休息的。”

  谢雁通宵整理的资料,是整个项目的重要内容,还有她没有时间去实现的想法,这内容,太多,也珍贵了。

  更多的是她的想法,对cr400系的构想,乃至对更高速度级别列车的设计,这内容,她并没有指定给谁,所有的资料,叠起厚厚的好几摞。

  这么多的资料,只有个落款,不是她的名字,而是——

  “给华国的铁路交通,以及那正在建设华国交通的人们。”

  她在资料的开头,用潦草的笔迹写了段话。

  “这是我没有时间去实现的构想,希望有一天构想里的高速列车能出现在华国的铁路上,届时,去千里之外见另一个人,会变得更快,更简单。

  每个奔波在外的人能回家,每个被迫离家的父母能见到自己的孩子,每对离别的夫妻能随时相聚。

  届时,天涯只在咫尺,咫尺就是天涯。”

  梦里的竹子病斑已经爬到了顶端,黑夜却也到了尽头,破晓的光洒在原本荒芜的黑水和山边,远处虚幻的人群变作了一个个拿着行李的离人。

  每个离别的拥抱,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作重聚的拥抱。

  谢雁走的时候,并没有完成项目。

  但在短短两年后,由华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世界一流动车水平的动车组被正式命名!

  cr400系动车,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

  同年,在一份报告中,有这么段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

  复兴号将在不久的将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如同闪电般,驰骋在华夏大地。

  待铁轨铺遍九州每个角落的时候——

  天涯就在咫尺,

  咫尺就是天涯。

第117章 与风同行38

  “这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功能在线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一个拥有完全自主化磁悬浮技术的国家,未来十年内计划将建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悬浮线路来……”

  苏筝关掉手机里的新闻视频,摘掉耳机,看向窗外。

  “你们还真是不着急。”郑晴坐位子上,刚一眼,就瞥见了新闻的界面,是一列磁悬浮列车,她也就道,苏筝刚看的是什么。

  华国不止一个磁悬浮列车实验室,也不止一个团队开发六百公里速度级别的高速磁悬浮列车。

  沪城的第一条商业磁悬浮列车线路是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和年年盈利,还能给沿途城市带来发展的京沪高铁不同,磁悬浮线路投入大,运营费大,收益却很低,基本就是烧钱维持运营。

  而它的昂贵造价,决定了它无法诸多城市之间作为主要的交通路线,比起高速轮轨列车,又少了一些优势。

  但这只是暂时的。

  郑晴看也不着急,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也是,”她点头,“这新闻也没说什么内容,你们团队的实力也不差。”

  他们这次过来,是亲自来拿纪铃给他们的东西。

  “这是收拾项目办公室的时候找到的东西……”

  纪铃说,“我看了一下,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你们的合影,所以想着,这东西还是给你们比较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1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9/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