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MM豆   内容大小:951 KB  下载: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1-15 14:12: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寻常人家,通常是何时入学堂,何时行开蒙礼。可裴家不同,淮津两兄弟早早开始识字,如今年满五岁,到执笔写字的年岁了,祖父裴璞决定,在淮哥儿五岁生辰这日,为两个孙儿正式行开蒙礼。

  即为“破蒙”。

  裴少淮揉揉眼,睡眼惺忪,林氏的身影渐渐清晰,他问道:“娘亲,是该朝沐了吗?”

  “嗯嗯。”林氏柔声道,“你父亲已经去国子监接请张学究,估摸着天亮便要行礼,淮儿该起来朝沐穿衣了。”

  这位张学究并非给裴少淮当老师,只是作为上宾,来替淮津兄弟二人,主持开蒙礼。

  张学究学问深,名声好,是国子监里的名师。这是徐家帮忙引荐的。

  在大庆朝,读书是件神圣的事,看书前,尚且要焚香净手,更何况是开蒙这样的大礼。于是乎,淮哥儿被放入了一个大澡盆中,便是那一刻,他一下子清醒过来——这洗澡水的味道实在太冲了。

  那上面飘着厚厚一层不知是何物的草药,又掺了许多松叶、柏叶、竹叶、桂叶。

  林氏亲自动手,与申嬷嬷一同帮淮哥儿开“涮”,林氏道:“好好洗洗,多沾一些松柏之气,这是读书人该有的气味。”

  淮哥儿捏着小鼻子,心里暗想,这“读书人的气味”怕是三五日都未必能散掉。

  好不容易让林氏洗得彻底了,淮哥儿换上一身青玉色的直裰衣袍,头戴上儒巾,已是小小读书郎。

  淮哥儿被带至祠堂,见到了津弟,走近一闻,亦是一股“读书人的味”,想必也被刷得不轻,淮哥儿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

  “听说读书人每日都要朝沐。”淮哥儿低声打趣道。

  “大兄可别吓唬我。”看来津哥儿亦不喜一大早被人拎起来一顿搓,又道,“咱们父亲身上可没这股味,可见是大兄唬我的。”

  若是有,那股味,掩都掩不住。

  随后祖父裴璞来了,带着两个孙子祭拜祖先,无非是祷告先人,说,今日两个后辈开蒙了,祈祷祖先保佑他们步步高升,诸如此类。

  从祠堂出来,天已大亮,裴父已请接老学究归来,简单寒暄之后,开蒙礼开始。

  孔夫子画像高挂,八仙桌上已然焚香,几样少不了的“点心”被端上来——

  先是细细长长的粽子,形如毛笔,称之为笔粽,谐音“必中”。

  再是方方正正的粽子,形如官印,称之为印粽,祈祷高中当官。

  最后是定胜糕,旗开得胜,糕与粽相配,即为“高中”。

  裴少淮心中暗笑,世人为了读书科考,取个好兆头,可算是把谐音梗玩得明明白白了。

  张学究执起朱笔,依次在淮哥儿、津哥儿额间一点,留下朱色,此为开智,再带着两个小童向孔夫子行礼,念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淮津两兄弟稚声跟着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礼成。

  事后,张学究对裴家人道:“景川伯这两个孙子,语出不凡,都是读书的好料子。”

  一家人欢喜之时,两兄弟却在底下商量着——

  “大兄,你说这些奇奇怪怪的粽子能不能吃?”

  “那笔粽若是加些碱水,再沾上蜂蜜,或许味道不错。”

第13章

  淮津两兄弟既已正式开蒙,若还单靠祖父、父亲来教习,显然力有不足,况且,裴秉元又要忙着备考来年秋闱了。

  伯爵府几经严选,为兄弟二人请了两位塾师——葛夫子与曹夫子。

  葛夫子是个和蔼的小老头,年将六十,身无功名,但写得一手好字,书写姿势、指腕用力、笔尖技法,皆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仿得颜氏、柳氏[1]两派的笔法,已有七八成相像,馆阁体亦写得极好。

  虽只是仿,但教淮津两兄弟写字,确是够了。

  相比之下,曹夫子的性子要清高许多,不苟言笑,他是位老廉生,数十载未能中举,才当了夫子。因教过许多富贵人家的孩童,在京都城里,小有名气。

  每日,两位夫子轮换着,葛夫子教识字写字,曹夫子教读书习文。

  ……

  授课的第一日,葛夫子先考校了两兄弟,发现兄弟二人已经认得《千字文》《朱子小学》里所有的字,惊喜又诧异,乐呵呵道:“不得了不得了,小小年纪几乎把字认全,往后不可限量矣。”

  于是,开始教他们如何执笔。

  “写字时,细末之处在于指,笔划行进在于腕,工整平稳在于肘,是以,指、腕、肘各处,配合得当,用劲得当,方可写出好字。[2]”

  光是练习执笔姿势,悬腕、悬肘,就叫两兄弟吃了好些苦头。

  裴少淮前世用惯硬笔,纠正执笔姿势尤为费劲,一个不小心,就会原形毕露,他只好不停放空思绪,从头再来。他知晓,若想科考一道上有所建树,练一手好字是必不可少的。

  津哥儿亦十分刻苦,端笔端得额间冒汗,只要夫子不喊停,他便咬牙坚挺着。

  “每一个字里头,以你们之见,甚么最重要?”葛夫子问。

  裴少淮前世并未专门练过书法,自然不懂,只能照着自己的理解回答,道:“学生以为是笔划,一笔一划方成字。”

  “你呢?”

  津哥儿应道:“我同大兄想的一样,从一笔一划入手,由简到难。”

  “非也。”葛夫子耐心解释道,“若将字比作房屋,这一笔一划就好比是屋子的木梁,不管是多好的木材,若是搭建不当,一推便倒,并不牢固。是以,写字,最重要的是掌握其结构。笔划只能成形,结构才能成美。”

  后边的课堂里,葛夫子又细细跟他们介绍了各类字形的结构。

  两兄弟恍然大悟。

  至于选择甚么样的字帖来仿练,葛夫子亦有自己的见解。他道:“读书人追求科考,馆阁体圆润端正,笔劲内敛,最适合考场内书写,于是深受读书人追捧,这本无错。……只不过,以我之见,倒不急于一开始就以馆阁体为帖,限制了自己,你们若是将腕力、技法练好了,日后想写馆阁体,不过水到渠成的事。”

  葛夫子是见两个小子颇有天赋,才说了这样的话。毕竟,换了那不善写字的,规规矩矩练馆阁体,是最有效率的。

  每次课堂结束,葛夫子都会给兄弟二人一张纸,右下角盖有葛夫子的章,他道:“今日让你们回去练的字,你们要练好了,才能誊在这张纸上,仅此一张,不得涂改,下次课堂交给我。若是敢敷衍,叫我看出来了,可要打手板子。”

  于是,每日下了学堂,两兄弟只能苦哈哈地留下来练字,不敢麻痹,都写好了,才会一同回到各自院里。

  等到月末,葛夫子会将他们交上来的字拿出来,摆在一起,道:“自个儿瞧瞧,可有长进。”十分直观。

  如此训练之下,淮津两兄弟的书写能力,循序进步。

  ……

  再说那教读书习文的曹夫子,他的教学方法则传统得多,他把教其他孩子的法子照搬过来,直接用在淮津两兄弟身上。

  应裴璞的意思,曹夫子不必再教《三字经》《弟子规》等蒙童书籍,可直接从《四书》开始。

  曹夫子的教学法,可以称之为“包本法”[3],和后世的“填鸭式教学”,颇为相似。

  每日一开堂,行礼之后,曹夫子坐在讲榻之上,道,取出某书,翻到某卷。然后开始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带着淮津连兄弟读书卷上的内容。

  中途并不讲解。

  读完一遍,翻回去,从头再来,如此反复三遍之后,便到了下堂的时候。

  曹夫子道:“回去将今日学的,仔细背下来,明日我要考校。”

  如此反复。

  这“包本法”的精髓便在于,趁学童小的时候,先教他们把四书五经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等到年岁大些,再慢慢讲解含义,年岁愈大,领悟愈为深刻。

  倒不是曹夫子敷衍了事,在大庆朝,各家学堂私塾,教导幼童时,皆盛行此法。他们觉得,学童年岁小,讲了也不甚明白,倒不如先背下来,把底子打牢,再慢慢消化。

  对于此法,裴少淮谈不上反对或是支持,既然盛行,自有它的用处。那县试、府试里,所考的帖经题,不就是要考生一字不差地将原文默写下来吗?这是科考路上的必备技能,总归迟早都是要背的。

  不过,对于摇头晃脑读书,两兄弟都不甚喜欢。

  津哥儿道:“每次扯着嗓子喊,便觉得自己像那屋顶上的公鸡,声声啼叫喊得日头升天。”

  淮哥儿则道:“我倒觉得自己脑袋像那婆子浆洗衣物时用的棒槌,邦邦直敲撞得头昏脑涨。”

  声声啼叫喊得日头升天,邦邦直敲撞得头昏脑涨,好巧对仗了。

  可兄弟俩有甚么法子,若是不摇不晃,曹夫子便会说他们体态不端,还要挨手板子。

  这日,曹夫子又在课堂上考校他们背书,背《论语》公冶长篇。

  裴少淮先背,虽略有磕绊,但总算是背全了。

  轮到裴少津,句子停顿显然不如裴少淮,但背得又快又流利。

  裴少淮心里自嘲,刚穿过来时,还曾想是不是要藏拙,免得被人发现过于聪慧,视为妖孽。如今看来,哪里用得着他藏拙呀,在真正的“妖孽”面前,他也就仗着自己是个“老妖怪”,才不至于太逊色。

  津弟这记忆力,是真的没得说。

  而且还特别用功。

  正当裴少淮略开小差之时,忽听闻曹夫子道:“你且停下来。”

  津哥儿背书声止。

  “我方才让你背哪一篇目?”

  “回夫子,公冶长篇。”

  曹夫子又问:“你背到哪了?”

  津哥儿想了想,才吞吞吐吐应道:“雍也篇。”并默默伸出手,准备挨一尺子。

  原来,他背得太快,不知不觉,竟背到了公冶长的下一篇。问题在于,曹夫子还没有教他们雍也篇……

  曹夫子并没有打津哥儿手板子,而是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想,哪里出了问题,又问道:“你还背了其他哪些篇目?”

  只见津哥儿缓缓从书案上拿起了论语第二卷书。

  一旁的淮哥儿目瞪口呆,深受打击,第一卷还没学完,津弟就已经背到第二卷了。

  津哥儿发现自己拿错了,放下,又缓缓拿起了论语第三卷书,道:“已经背到第三卷卫灵公篇了。”

  淮哥儿:……

  淮哥儿沉默了,夫子也沉默了。

  “昨夜吃坏了肚子,不然,理应背到季氏篇了。”

  淮哥儿只想冲上去,捂住津弟的嘴,道:“我的好弟弟,你说得已经够多了,快放为兄一条活路罢,兄弟之间,不必内卷。”

  当然,这是玩笑话而已。裴少淮只觉得,读书科考果然不易,这世上势必不止津弟这么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若想出头,他只能再勤奋些,既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亦要弥补自己的短处。

  果不其然,下堂的时候,曹夫子对淮哥儿说道:“你若有余力,也接着往下背罢。”

  “是,夫子。”

  夫子走后,两兄弟留在书房里完成课业。

  “津弟好狠的心,自己夜里偷偷勤勉也就罢了,还叫夫子看出来,把我也拖下水。”淮哥儿伸伸懒腰,佯装抱怨道,“看来我今晚是要挑灯夜战到天明了。”

  兄弟二人自幼一同读书,习惯了开玩乐,于是津哥儿打趣道:“待我回到院里,叫小厮给大兄送些灯油过去,免得大兄明日浑说灯油不够,战不到天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5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