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寻思,突然有一抹火红映入眼帘,宛如一丛火鹤花盛开得蓬蓬勃勃,绚烂明艳到了极致。
宫中人人自矜身份,朱红色只有中宫皇后可用,这样的红色着实显眼了些,难道是不怕落人口实么?
黛玉一边想,目光一边向上移,只看见一个容貌绝丽的女子倚在花架上,红衣掩映着玉人,即使御花园中姹紫嫣红,也显得分外好看。
她原本神情懒懒的,青葱一般的手指无意间在摆弄花枝,仰头冷不防见到黛玉的面容,一双媚眼直竖,凌厉的叱道:“那里来不懂规矩的人,见了本宫还不跪下行礼。”
黛玉也是个口里不让人的,挑起秀眉打量了她一眼,冷笑道:“我这一跪,还不知你受不受得起呢。”
那女子一听,两颊瞬间鲜红,还是旁边的宫娥有几分眼色,赶忙伸手给搀扶了。又在她耳边低低说了一句什么,方才向黛玉躬身一揖,恭敬道:“奴婢给王妃娘娘请安。咱们甄妃娘娘刚起午觉,还有些神思困顿。”
甄氏是皇帝的嫔妃,黛玉却是廉王的嫡妻,又是皇帝的长辈,因此甄妃本应该比黛玉低了一头。甄氏虽然不情不愿,尊卑长幼还是清楚的,只得给黛玉行了礼,道了一句万福。
因着先前孟皇后的话,黛玉也无心和她虚与委蛇,于是淡淡的一点头就打发了。待转过了御花园外,她不由自主回头又瞧了坤宁宫,眼前浮现起孟嫤妤凄楚的神情,和甄氏目空一切的骄横,内心颇有些伤感之意。
正在那里作想,只看见坤宁宫里一团人走进院去,不一会儿就有连哭带喊之声,断断续续的随风一样飘出来,叫人听得毛骨悚然。
作者有话要说: 已为□□的黛玉,不是伤春悲秋,想的东西和少女时总会有点不一样了。
第63章 第六十二回
永庆七年九月七日,皇长子殇, 年方两岁。帝后痛失嫡长子, 均哀恸不已,永庆帝下令一切典礼如皇太子仪, 辍朝三日, 隆重举丧。
黛玉得到消息时,呆呆的出了一回神, 水澜已经翻身爬起来穿衣,一手抚着她的背骨,嘱咐道:“大皇子没了, 皇后必定大受打击。夫人与皇后交好,还是劝她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黛玉点点头, 似是自叹:“娘娘本来就不好, 皇上对她又冷漠得很。这次痛失爱子, 不喾为致命一击, 恐怕也难劝。”
水澜拧起了双眉,同样一叹:“人死不能复生, 活着才有指望。玉儿还是劝皇后看开些, 以免被人趁虚而入。”
黛玉会意,凝眸道:“王爷是说甄妃?我在宫里见到了,人倒长得极标致,就是眼生得颇高了些,全不把人瞧着的样子。”
水澜扣上了最后一颗暗金的领纽, 只说:“甄妃实则算半个故人,她是甄宝玉的堂姐,不过我听着,夫人好像看不上她的轻狂样儿。话说回来,若是皇后沉浸在悲苦中不可自拔,皇帝非但不会怜惜,且早晚会生腻烦之心。”
“怎么会?”黛玉仰起脸,澄澈的眼眸犹如一泓的秋水,带着水澜最贪看的纯真和洁净,让他忍不住牵动了一点温软,“大皇子难道不是皇上的儿子?儿子都没了,不该身心悲痛?”
水澜抬起了手,最后停在了她的桃腮上,如春风一般轻柔的拂过:“皇帝还年轻,总想着子息繁盛,不会为了一个皇子就停了后宫宠幸,反而要在她人身上弥补痛苦,可懂?”
黛玉低下头,语气中含着几分唏嘘之意,冷笑道:“这便是帝王薄幸,还是男儿皆是如此不堪?”
水澜听了,伸手突然往她额头上一拍,俊颜不觉失笑:“玉儿这可是指桑骂槐之言了,拐着弯儿把我也给圈进去了。”说完,黛玉跟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水澜因想了想,又道:“也不是负心薄幸的缘故,人原本就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的逃避悲伤罢了。况且上皇死了以后,皇帝畅快顺意惯了,怎么肯和皇后相对垂泪,愁眉不展的。再者甄妃会讨欢心,他就自然的愿意过去。”
说完,黛玉一时间若有所思,又因为外头马车已经齐备,二人也不敢耽搁,先行进宫去了。
一直到了大明宫前,两边已尽替成白纸糊的灯笼,往来宫人闹闹哄哄,里面哭声摇天振地。黛玉下了车,直奔停灵之室先哭了一回,然后在偏殿见过孟嫤妤。
这一见险些吓了一跳,彼时的孟嫤妤哭得嗓子都哑了,身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那里还有昔日丝毫的绝代风华,宛如一夜间老了十岁一般。
黛玉看了心酸,忙忙上前劝道:“娘娘节哀,保重凤体要紧。皇太子泉下有知,见了娘娘这样憔悴,也会跟着伤心的。”
孟嫤妤悲感甚深,珠泪一发连绵下来,嘶声哭道:“不瞒妹子,要不是恐家中老父老母耽心,我真想跟着大皇子一道伸腿去了。”一边说,一边又流泪不止。
黛玉被这话吓得不轻,忙向外看了两眼,幸好四下无人,都在乱哄哄的守丧,即掩住了她的口,悄声说:“娘娘慎言,万不能说这样的丧气话。倘或叫有心人听去了,向陛下跟前学舌,必讨不了好的。”
孟嫤妤正满心沉在巨大的悲苦中,如何肯听人三言两语的劝,依旧满脸的哀哀欲绝之色,盯着一壁的朱墙出神。
黛玉看了,不由想起之前水澜的话,伸手握住了她发凉的掌心,低声道:“人逝不可复生,再如何伤心,也不过亲者痛仇者快。妾身说句僭越的话,娘娘还年轻,还会再为陛下诞下嫡皇子的。”
孟嫤妤一愣,方才如梦初醒似的接口:“妹妹的意思是……”
嫩白的手指抵住樱唇,黛玉轻轻的嘘了一声:“皇太子没了,陛下对娘娘心有所愧,要是能借此再得一位皇子,岂不就是皇太子投胎转世,还来当娘娘的儿子了?”
孟嫤妤虽还是泪珠涟涟,但终究答应了一句,默然沉思不语。
黛玉走出坤宁宫时,已是午夜时刻。天上乌云蔽月,更不似先前几日的明朗,空旷的宫廷里兼有风气森森,吹一阵都令人毛发竦然。
从见到孟嫤妤起,黛玉心里就很不好受。一则同为人母难免感同身受,二则同为人妻亦有失落之感,不胜凄切。
她原本颇心高气傲,目下无尘,今日会劝孟嫤妤那些话,却与自己的本心相悖,不由长吁短叹:孩子在眼前没了,转头就要争夺丈夫的宠爱,即使身为帝王之妻,也要面对这万般无奈的境况,何况他人?
皇太子的丧仪过后,尽管皇后免不得伤感思念,但缠绵病榻了数日,还是一如寒霜中的腊梅似的,重新抖擞了精神,让太医院配了坐胎的方子,一碗一碗接连的喝下去。
且因永庆帝念爱子病逝,又对皇后的疼惜重炽,于是到了梅花冽香扑鼻的时节,坤宁宫里便盼到了皇后再度有孕的喜讯。
闻讯,黛玉自然为孟嫤妤高兴不已,连连向她贺道:“娘娘果然福泽深厚,这么快就有了小皇子,陛下一定开怀不已。”
孟嫤妤抚着还显平坦的小腹,嘴角虽有上扬的弧度,声色却怠惰了些,郁然的回答:“不是我有福,就是像妹妹说的,我的大皇子有灵性,重投回了娘胎,来当我的儿子来了。”
这一席话,反把黛玉说的酸心,勉强一笑:“娘娘又胡思混想了。不管为的什么,还是把身子保养好,顺顺利利的生下孩子要紧。只要从此养好了,还愁没有一辈子的福寿双全。”
孟嫤妤也不答话,反一把拉住黛玉,满面的恳切:“好妹子,这些时日里,我算看尽了这宫里的人。大皇子没了以前,都是来我这坤宁宫里应个景,现在倒是热热闹闹的。除了你,劝我的都是好话,我心里着实感激。倘或有一天散了,咱们姐妹以后遇见,自有报答的去处。”
黛玉心头不禁一震,恍惚听出这语意的不祥来,赶忙又安慰了她一番,方依依不舍的离开。
皇后有孕不能伺候,永庆帝便理所应当的往甄妃处去。甄妃也的确有承恩的本领,不仅容貌妍媚无双,文墨和生活情趣上甚通,还有一股子与生俱来的娇傲风韵,深受皇帝的宠爱。
不久以后,甄妃也怀了身孕,永庆帝喜不自胜,赏赐接连不断,各色珍奇流水一般呈到永和宫,惹来后宫中无数的艳羡。
坤宁宫倒似冬眠了一样平静无波,直到孟嫤妤在翻年的夏末早产下了一名男婴,听闻出生时有紫微星动,贵不可言,于是安宁了大半年的前朝重又暗流涌动。
中宫诞下皇子本是普天同庆,但如今这件喜事却蒙上了一层阴霾。前日在明德殿召诸大臣议事之际,辅国公向永庆帝奏语,中宫嫡子生有异相,器宇不凡,请封为太子,以安稳社稷与慰黎民百姓。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孟氏派系的官员率先叩拜附议,与其针锋相对的甄家老臣则力谏万万不可,水澜很是镇定,垂手站在一旁看戏一般,视线悄然的向上一瞟,果见永庆帝怏怏不快,即刻就要发作。
永庆帝盯着跪在为首的辅国公,那眼光狠厉得似要剜下一块肉,冷声道:“辅国公好大的胆子!孤还在这儿,张口闭口的就要立嫡立嗣,其心可诛!”说毕,气得拂袖而去,留下满殿的官员,面面相觑。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心惊肉跳,筹划谋算,廉王府上却是灯火暖黄,一片温馨宁和的气氛。
水澜正握着小香芋的手,一笔一划的教她练字,黛玉剥了一颗黄澄澄的枇杷,填进了水澜微启的口中,歪过头问:“辅国公是不是疯了,皇上三十还不到,就那么急着让立太子,这不是咒他么?”
水澜摇头,含笑道:“他不是疯,聪明太过,性子太急。从皇后诊出男胎就开始造势,钦天监那番贵不可言的鬼话我是一句不信。咱们回京以后,皇帝一直用甄家和他打擂台,这大半年迫得也紧,可不就生了邪心。”
黛玉打量了他俊秀的侧脸两眼,忽然笑盈盈的揶揄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帝以为他自己是渔翁,依我看,得利的另有其人呢。闻人大人如今掌管两淮盐政,官拜户部尚书指日可待,楚大人深得帝心,前日已入了文华殿,王爷始终不露声色,已在六部中皆安插了人。”
水澜的声线清亮分明,似笑非笑的说:“古来帝王都喜爱玩弄平衡之术。道理很浅显,把握得好当然可驱策臣下,忠心无二,但若是只得皮毛,也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黛玉不由捂嘴笑了,只见香芋练了一会手腕酸,便憋着嘴苦着脸,娇声娇气的先水澜哭道:“父王,晗儿累。”还适时的挤出了两滴泪,可怜兮兮。
水澜一瞧心就软了,还是黛玉撂下脸来,轻斥了一声:“就会对你父王撒娇儿,平时写两张都不喊累。”转头又朝水澜半是抱怨道:“全赖你,宠坏了她。”
水澜亲昵的抱起女儿,展眉笑道:“女孩儿贵重,多疼一些也理所当然。”
看着眼前的美好画卷,黛玉不觉满脸欢喜,随口无心的说道:“王爷好像特别喜欢晗儿,总说女儿该千宠万娇,怕不是口不对心,也在偷偷盼着一个男孩吧?”
谁知,水澜怔了一怔,俊容上有一闪而逝的黯然,随即又吊儿郎当的打趣:“浑说什么?自然是盼着子嗣繁茂,只是怕累着夫人罢了。”
黛玉脸上一红,便笑着把话岔开了。只是她向来心思细腻,虽然是惊鸿一瞥,可总觉得王爷那一瞬的表情有说不出的哀伤,让心底最柔软之处仿若被触了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去看了战狼,很不错呢!
第64章 第六十三回
那日水澜的黯然仿佛天际一刹那的烟火, 转瞬不见。黛玉思前想后,终是没有启口探询, 暂且埋在心底而已。
从辅国公因举荐册封太子之事被永庆帝当面严厉申饬, 紧接着甄氏为首的老臣开始纷纷上疏弹劾, 如雪片一般堆叠在明德殿的龙案上,据说永庆帝看了几份便大发雷霆,发落了好几个孟氏的门生故吏, 有贬谪也有罚俸的, 一时间余波荡漾,没有一丝平息的意思。
不仅如此, 坤宁宫同样难逃牵连, 变得门庭冷落起来。相反, 甄妃的永和宫成了皇帝最常踏入之地, 宫中又本是捧高踩低之辈,自然争先恐后的去巴结奉承。
孟嫤妤倒还镇定,几乎无喜无悲的看着人来人往, 唯一只有黛玉带着水晗进宫时, 才能露出一丝温暖的笑意。
两人依旧谈讲些家务人情,水晗正抱着一只大佛手摆弄,孟嫤妤注目在玩得高兴的孩子身上,不由说道:“小郡主现在都四岁了, 妹妹没打算再要一个世子么?”
黛玉何尝没有想过这些,连凤姐都提醒过几次。然而这两年水澜忙于政务,有大半时间都不在京城, 他们虽好无奈一直怀不上。此番听孟嫤妤骤然提起,黛玉掩饰着微微的失落,半是自嘲:“妾身没有娘娘的好福气,实在愧对王爷。”
孟嫤妤瞅了她半日,忽然哎的一声长叹,推心置腹的说:“要说福气,没有比妹妹更好的。廉王爱重王妃,满京城谁人不知呢?说来只有姐姐羡慕你的份。”一面说,一面从暗格里取出了一张薄纸,笑得和婉:“妹妹还年轻,这是太医院配的坐胎方子,你回头算着日子喝两剂下去,或有意外之喜。”
黛玉点头接过,心中多少也有些跃跃欲试,盘算着或真可为小香芋添一弟弟,不禁含羞带怯。孟嫤妤见她如此,正要取笑儿两句,听得院门前有一群人进来,宫中管事的女官已迎出去了。
隔了一会还不见散去,孟嫤妤于是隔窗悄视,竟是带了一队内监侍卫密密的将坤宁宫围起来,并且见来得势头不好,不由顿生疑惑。黛玉同样暗自蹙眉,便见那女官满头是汗,匆匆回报:“启禀娘娘,外头来的夏太监说是奉皇上之命,恭请娘娘在坤宁宫中安心保养。”
话音刚落,唇边的笑随即泯然而去,孟嫤妤敛容清冷道:“还有什么话一并说了,吞吞吐吐的像什么样子。”
女官偷偷瞄了一眼皇后的神色,嗫嚅的出口:“皇上还说,以后不得传召,坤宁宫诸人一概不许踏出半步。”
黛玉听的一愣,孟嫤妤却不过“哦”了一声,便挥手让人退下了。转而又恢复了往日的宝相端严,向黛玉寥落的笑道:“瞧陛下的意思,大约是要将我软禁至前朝事完,咱们下回不知何时再见,还望妹妹多加珍重,早添世子开枝散叶。”
见状,黛玉不觉心头发凉,毕竟皇后才刚生下皇子,皇帝竟如此绝情。但现在多说无益,彼此嘱托了一回就去了,谁知这一去,却真的是诀别。
这里坤宁宫被变相软禁起来,一步不敢多走。不一时消息就传遍六宫,有惊讶万分的来探视也被拦住,又有素日一干与孟家不睦的人,见了更幸灾乐祸,都在背后嘲戏指点,坤宁宫内的人皆又气又苦,无奈却无处可诉,只得闭门度日。
为的这个,黛玉没少向水澜抱怨,愤愤不平道:“皇后母仪天下,为陛下接连生下两位皇子,侍奉太后和皇上无不尽心竭力。人道捉贼还得拿赃,为的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已经把堂堂皇后软禁于宫中,成何体统呢。”
水澜叹了口气,低声的开解:“这道理谁都懂。我冷眼瞧着,从上皇过世以后,咱们这位皇帝的疑心病越发重了,但凡触到一丁半点的皇权,就敏感的不得了,况且这次辅国公闹得难看了些,平白让皇后在宫中受苦。不过,太后是皇后的亲姑母,这事也不见得完全没转圜,看太后那儿怎么处置。”
太后初闻消息便是怒不可遏,但在宫廷生涯中浸淫数十载,当然察觉出永庆帝今时不同往日,少不得强自定了定心神,没有马上发作出来,但甄氏有孕风头正盛,落在太后眼里难免生刺。这天,永庆帝在前朝又借机训斥了辅国公两句,碰巧甄妃往寿宁宫中向太后请安。
甄妃来时太后正在梳妆,见甄妃到了也没停下的意思,反而慢条斯理的对镜整理,把梳好的发髻打开,让伺候的婢女用蘸着桂花水的篦子,一下一下轻柔的在篦头,重新绾上发髻,再插上一色的宝蓝点翠配东珠的首饰,折出一圈暗沉的光泽。
即使对太后的刁难心知肚明,但作为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甄妃还是不敢怠慢分毫,挺着八个多月的孕肚依足规矩,躬下身请万福金安。
太后甚至都没看她一眼,只顾着望向铜镜中的人影,托了一下耳边的赤金翡翠耳环,不咸不淡的启口:“见到你这张狐媚子的脸,哀家就倒足了胃口,还那里来的万福金安。”捻着碧玺佛珠的手忽然一抬,向宫门边指道:“跪到外头去,没有哀家的懿旨不许起来,甭脏了这地儿。”
甄妃满脸错愕的抬起头,旁边的婢女已经叩拜求饶:“求太后娘娘开恩!咱们娘娘的月份大了,倘或龙裔有何闪失,奴婢们都担待不起。”
太后扬了扬眉梢,就有女官上前扇了两巴掌,那婢女的脸立现两道红肿的手印,方才听上头传来阴冷的笑声:“实在没规矩,果然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的奴才。左右不过跪一跪,那孩子又不是豆腐做的,还不出去?”
甄妃一跪下,早惊动了宫中侍女内监等众,也有生怕闹出人命的,忙不迭飞跑出去传到明德殿。于是永庆帝来时见到的境况,便是一丝明媚的晨光斜射而入,将甄妃的侧脸映照得更加艳丽如火,也不知跪了多久,两颧鲜红,香汗淋漓,却咬着唇硬挨着,也不唤人服软。
永庆帝的那颗心,就跟泡在醋坛子似的,瞬间变得酸软酸软的。再也顾不得许多规矩,迈步把她打横抱起来,头也不回的就向明德殿走,身后是惊慌失措的内监,见了这般情形都唬的没了主意,只能如实跟太后禀报。
如此,太后连永庆帝的晨昏定省都免了,下了懿旨在寿宁宫中拒不受礼。这消息一传出,连前朝都闹动了,需知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当今又一贯标榜以孝道治天下,如今却为一宠妃不惜开罪生母,难免落下口实诽谤。
一日,黛玉正坐着教水晗打络子玩,紫鹃突然走进来,眼中尚有泪痕,回道:“姑娘,方才传来一个信儿,皇后娘娘薨了。”
黛玉听了,只是呆愣愣的发怔,手里的络子掉在地上,眼圈儿一下就红了,颤声问:“消息可确实吗?怎么会的?还有二皇子在,皇后她……”
正说着,水澜也进来了,气色甚为凝重,拍着黛玉的肩膀说:“皇后没了,咱们一会去宫里。”一面说,一面又叹了口气:“这一年也不知怎么的,宫里接二连三的有丧事。紫鹃,你给夫人整理一下,免不得要耽误几个时辰,先备着点东西。”
黛玉早已哭得泪人一般,拭泪问道:“皇后好端端的一个年轻聪明的女子,没听有什么病患,怎么就不明不白的薨了?王爷可知道其中原故。”
水澜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紫鹃忙出去把门掩上。水澜想了一想,才缓缓的说:“二皇子染上了痘症,昨天半夜咽的气。皇帝心里很难过,今晨就打发人想把皇后接出来,谁知道……她在坤宁宫里自缢而亡。”
黛玉听了,默默无语,因想:常人尚且承受不了一连痛失两子的苦楚,只是这件事乍闻就有蹊跷,到底是何人把消息透到了坤宁宫?
水澜见黛玉只作不闻,揽住了她的肩膀柔声的劝慰:“我知道你想什么。尽管我没叫人去查,但十有□□是有人故意泄露的,要逼死皇后。皇帝恐怕也知道,但事已至此,甄妃又刚生下皇女,可惜了两条性命。”
黛玉听了这句话,又想到孟嫤妤的音容笑貌,一发止不住痛哭起来:“她是一国皇后啊,连人死了要个公道都不能吗?”
这话正触了独孤皇后之事,水澜垂下长睫,连悲伤都一同收敛于眼底,叹息着:“玉儿,这大明宫的繁华和喧闹是露在外头给人瞧的,只有这累累的红颜枯骨埋在最深的地下。不管皇帝所作所为是否欠妥,但辅国公已经触及了皇权的底线,历来立嗣之事最为敏感,无论动手的人是甄妃还是别人,皇后和二皇子的死和孟家所为脱不了干系,自古外戚独大都没有好下场。”
黛玉没有再答话,只觉悲从心来,仿佛七月的流火都阻不了这直入四肢百骸的寒冷,整个人一时间凄哀难抑。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是个好女子,她的死会让黛玉领悟到宫廷的另一面。
第65章 第六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