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酒剑四方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凉凉不加班   内容大小:1.38MB  下载:酒剑四方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10-28 17:36: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临近晌午,云仲出了镇子,往青柴县走去。

夏转秋,白天就短了许多。行至离小镇十里地的小树林时,天已经擦着些黑了,少年瞅瞅眼前黑漆漆的小树林,有些心慌。掏出包裹里的水囊猛灌了一口水,抬脚向林子走去。偶然瞥见枯黄落叶上上有一根直长直长的木棍,少年捡起来,耍着书上学来的剑花,一步步走进林深处,嘴里还哼着瞎诹的歌谣。

“一剑一剑又一剑,墙头小鬼儿都劈烂。”

“一山一山又一山,劫道歹人忒难看。”

“瞧好了咱家手里一把青霜剑,看好了本座袖子里边有乾坤。”

“一剑一剑又一剑。”

少年不知自己声音已经略微有哭腔。

------------

知否,知否 第五章 行路难

过树林有惊无险,少年略松口气,啃了几口开始发硬的干粮,眼瞅着天色晚下来,早月已经明灭不定悬在空中,此时却是最黑的时分,日落月初见,月光还未明朗。

树林外找了块平坦卧牛石,正想随意躺下,想起补布衣上的补丁,云仲还是从周围找了些相对绵软的枯草树绒,仔细铺好,这才躺下,双手枕着脑袋。以往独自一人,总会想些仙人豪侠千里快意,而今日想不起了。

月光彻底亮堂起来,少年便起身,使火折子在枯枝上点起来,找来几根粗大树枝引燃,大步流星赶路去了。粗制的火把上可未曾裹油布之类的东西,很快便会燃尽,故而云仲使草绳捆了好些树棍背在身后,反倒像个小樵夫打柴回家。

家在身后,希望却背道而驰。

天公不作美,自然也不会格外照顾行人,行至后半夜便起了风,秋天的凉风不比冬日刺骨,却也不是一身粗布衣能够挡住的,这道理云仲很明白,再看天空中扯起的乌云,晓得这是又要落雨了。秋雨最伤人,小镇人都明白这个,所以即便是最精壮的汉子也不会硬抗着磨人体魄的雨外出劳作,除非真是迫不得已,比如像云仲娘一样。少年依旧沉默的走着,心里存下了些侥幸,万一不下雨呢?万一风大将乌云吹走了呢?那就能快一些到青柴了吧。

雨还是下了。

没事没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正常,没关系的。少年如是想着,咬紧了嘴唇。雨很快下的很大,山路也渐窄,雨花打泥浆,溅起浓重的土腥气味。山路不好走,更何况现在满是泥泞。少年早就湿透了,佝偻着身子艰难的走着,树枝被用匕首削尖了一端,插在泥土里做个支撑,免得不留神掉下山去。果真是一步一个坎,相当难走。

忽然前边几步远的地方,山路被雨水冲垮了一大抔,漏出斑驳的岩石来,能走的山路也只剩下了半只脚的宽度。云仲眉头拧成了一团。胡乱抹把脸,把额前湿漉漉滴着水的头发甩到后面,掏出腰间的匕首,费力的在那根尖头木棒另一边挖洞,把草绳传过去打了个绳扣,另一边系在腰上,稳稳心神,捡起地上的石头将木棒深深钉在山路一侧裸露的土里。

少年就这么一步步走过堪堪半脚宽窄的几丈山路,踩空数次,所幸木棍钉得够深够瓷实,才没落得个死无全尸,只是几次下来,浑身抖得厉害,身上更冷了。这样下去只怕坚持不到青柴,半路就得患上风寒,只会更耽误时间,云仲只好快步下了这座山,找处地方避雨。

一处凹陷的土坡下,火苗不大,发出毕毕剥剥的声响。少年从怀里掏出油布包好的火折,将塞在夹层里的药方掏出来。所幸还算包的严实,也一直佝偻着腰,所以怀里受灾比较轻,基本没湿,让他确实挺高兴。

少年脱光上衣,使劲拧出不少水来,仔仔细细放在火堆边烘烤。一屁股坐在地上,托着腮帮有些出神,至于在想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许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或许是大雨迟迟不停有些愁,或许是在担心家里的娘。

听着雨声看着火堆,少年不知不觉睡了。

再次醒来时天光已然大亮,骤雨初歇,山林中有麻雀轻啼,虽说仍旧有冷意,但日光也渐渐将气温提了起来。少年收拾收拾物件,穿好衣服,继续赶路。

五天之后,天刚亮的时候,小镇口来了一位郎中和一个少年,少年衣服很脏,脸也很脏,郎中衣服很干净,药箱也很干净。可云仲娘的病,还是没见好。

但是少年觉得青柴的郎中医术高明,一定能治好,只是自己煮药煮得不够好,便跑去学堂与先生说最近不去上学了,在家安心照顾老娘。于是小镇上少了一个疲懒的读书郎,多了一户彻夜长明的灯火。

煮汤药的火候时间都有讲究,火扇的太旺,药材吃不住温度,水也会很快被蒸干,药效会弱很多;火太小,药里精华煮不出,水里汤药的浓度太低,亦会折损药力。好在云仲小时候体弱多病,久病成医,看长了娘亲熬药,大抵也晓得几分讲究,上手自然就容易许多。

熬一份药材耗去七八个时辰,实际上是常事。

半月之后,云仲娘看着云仲,睁着一双被顽疾折磨得毫无神采的眼睛病逝了。这个妇人一辈子都没有出几次远门,讲给儿子的道理也是翻来覆去的唠叨,缝补衣服每次都会扎到手,可她临终,身边依旧放着缝补结实的粗布衣。

入夜十分,披麻戴孝的少年跪在墓碑前,火光舔舐黄纸,映红少年苍白的脸。“回去吧,天冷别着凉,我陪你母亲。”身后男子拍拍少年肩膀,盘腿坐下。

男子叫云亦凉,云仲的云。云仲很想问他,为什么现在才回来,为什么娘亲苦撑半月你都没有回来见她,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下。因为他看到云亦凉抚摸碑文,背影颤抖。

少年回房倒头睡下,两天两夜都没有睁眼。

------------

知否,知否 第六章 琐碎之中与冬至

云家小院多了一个中年男人。

十余年时间,当初镇上的人生老病迁,如今鲜有人知晓这男人是云仲的父亲。男人很会办事,拜访邻居,一一道谢各家多年来对娘俩的照顾,谦逊知礼,即便安婶平日里嘴下不绕人,想埋怨几句,都有些张不开嘴,再者说毕竟是他人家事,也不好越俎代庖。

男子放下碗碟,与少年对坐在老旧榆木桌两端,轻声道,“吃饭吧。”少年埋头扒饭,始终不与父亲对视。

“学业最近如何?有没有耽搁?”云亦凉的习惯,大事小情,都在饭桌上问询,故而云仲记忆中,似乎很不乐意与父亲单独吃饭。每每问话,父亲常动肝火,于是云仲将咽未咽的饭菜便噎在喉咙中,仿佛食道胃里的血液凭空拧成绳般,滋味很是难忍。

可不回答总归说不过去,少年盯着桌子小声道:“最近没去学堂。”云亦凉嗯一声,难得并未多言。

镇上习俗,父母去世并没有守孝三年的规矩,只是待够头七便可自行安排。转眼间头七已过,云亦凉要带云仲搬往他谋生的住处,以免触景生情,云仲尚且年幼,时时沉浸于悲痛之中,毕竟不是好事。

多日未去学堂,少年有些忐忑。同窗们问起此事,又该如何对答,他心中也无底。不知不觉便走到学堂后身的小院中。秋已深,小院中花草已然凋敝大半,曾经郁郁葱葱无处落脚的繁花丛,如今只剩下泛黄的枯叶衰草。朗朗读书声中,残红于秋泥之上随风翻滚。

少年觉得胸口很闷,思绪好像跟着残花一同翻涌。身穿粗布衣的少年坐在花丛中,嚎啕大哭,秋日黄昏,少年知愁。

不觉头顶有只粗糙厚重手掌摩挲。少年抬起头来,泪眼朦胧。来人温和笑笑,指向小院角落,“我曾负箧游学,到南亭岭以南。气候多雨,又有毒雾瘴气,竹笋难以成活。然而当地竹,与寻常竹大为不同:老竹枯死后,新笋从老竹中央破土发芽,受死去老竹躯体庇护,从而生长无忧,待到新竹竹骨挺直,可扛毒雾之时,老竹遗躯便自行开裂,漏出其中包裹的新竹。”

先生也学少年席地而坐,丝毫不在意身上干干净净的布衣,说道:“至亲之人离世,痛犹甚切肤剔骨,可或早或晚迟早会经历,虽然陪伴时间并未很长,但你娘亲已经将她能够赠与你的疼爱,毫无保留给予你了,如同老竹将你包裹起来,等候他日枝繁叶茂。别让她失望。”

新月悄悄攀上秋夜,月光照着先生少年,和迟迟不肯离去的同窗,也照着角落的老竹林。

夜深,先生家的油灯未熄。

身影一闪,先生对坐忽然多出道身影。

“还要多谢先生。”云亦凉拱手作揖。先生点点头,示意云父坐下说话。书房已经摆好茶具,热茶两盅,仿佛早就知道有人会来。

“这些道理,其实应当你来讲。”饮口茶,先生平静看着云父。中年男人无奈摇摇头,“先生想必也知道,我儿对我,只怕是怨恨与生疏大过亲情,也怪我这个当爹的外出多年。有些话,甚至我都不晓得应当如何讲与他听。”

先生看向北边的黑夜,“那边的事,还未妥善解决?”云父眉宇蹙起,气势骤然一变,油灯火光剧烈摇动。先生摇头,神情淡然道:“我只不过是个作茧自缚的穷酸秀才罢了,不必如此警觉。”

油灯才逐渐平稳。缓缓饮尽杯中茶,云亦凉感慨道:“先生又哪里是平常人。”先生不置可否,而是继续问到:“云仲年纪尚轻,带在你身畔也多有不便,镇上有我一位故友,倒不如让云仲跟他在天下多走动走动,散开心境,对云仲来说也多有益处。”

中年人沉思半晌,告辞离去,未给答复。

云仲没敢同他爹说,其实自己哪儿也不想去。小镇外面的世界虽然光怪陆离,可说不上为何,始终有种淡淡的不安萦绕心头。至于跟着爹走,更是不敢,毕竟还记得当年的板子落在屁股上是何等的痛楚。

这一走神,劈柴的手可就慢了,正值云亦凉恰好走进院子,瞧见零散的几块柴火,不着痕迹的摇摇头。娘亲去世这件事,由此看来对少年的影响极深,起码一时半会,浑噩暮气难以消除。

云亦凉倒背双手走出门去,神情之中皆是苍老。这一关人人都要过,生老病死,至亲之人离世,黑发白首,对修道之人来说都无法逾越,更何况凡夫俗子。

时间有时候可以解决很多事情,包括将思念掩埋心头。

云父走了,并没将云仲带在身旁。

少年又像往常般去学堂,挑水做饭,洗衣劈柴,仿佛无事发生,只是少年却变得沉默寡言,学堂散学时候,回家的步子慢了很多。他明白,家中再没有炊烟袅袅相伴暮色,等他归来。

云父走前留下些碎银,可并不多,只是够两三个月开销,坐吃山空定不现实。家中那十几亩地,云仲一人实在无力照看,毕竟每日除去上学堂的时间,实在无甚闲暇,只好找家厚道的地主,将那十几亩地租出去,聊胜于无。

少年找了些力所能及的差事,比如帮着刘二婶送信给十几里外的亲戚,又或是给胖掌柜打打杂,给茶馆老主顾倒茶添水,小半天下来,也能赚不少的铜子儿,有时运气好,遇上胖掌柜请来说书先生,闲暇时还能靠在老枣木楼梯上听几段书。

讲的是《海内客》,通篇围绕一位九国外的域外剑客而写。故事很简单,剑客走过很多地方,仙家洞府与山海之侧,幽深旷谷和天下雄城;见过许多许多人,人鬼情缘与沙场猛士,境界登楼又登楼,剑越出越快,最后死了。

不紧不慢的磕着蹭来的葵花籽,少年听着书,觉得那样其实蛮好,应当见过的都见过了,如此也并无遗憾。

秋去冬来,眨眼便是冬至。今年的冬至格外冷,大清早云仲起身时,屋外已是大雪封门,北风呼啸,透进丝丝缕缕的冷气。好在雪下的时间不久,地上雪花还并不算得瓷实,若是等雪压实,大门都难以推开。少年赶紧用笤帚将堵门雪堆推至院里,聚成一堆,方才跑去灶台生火做面。

云仲很少做面,至于为何吃面,因为今天是他的生辰。镇上人不讲究庆祝生辰,也大多没有闲钱为了生辰买二斤烧肉,打壶烧酒,于是生辰这天,吃一碗长寿面便成了不成文的讲究。少年的生辰算是很不吉利,冬至这天在民俗中,乃是一年里的至阴日,更有冬至百鬼夜行的说法,这与中元节的开鬼门不同,中元节传说乃是天官生辰,开鬼门使万鬼归家,享受晚辈香火,保佑后人风调雨顺,平安富足。而冬至这开鬼门,则是阴气过重,厉鬼自地府出逃,百害无一利。

云仲倒不信鬼神,不过在镇上耳濡目染日子久了,觉得自己的命格兴许确实一般,所以也就对生辰这天更加兴趣缺缺,更谈不上开怀兴奋。

等少年深一脚浅一脚到了学堂,才知道先生腰腿不便,又值大雪初降道路打滑,这几日请假,学堂不授课,刚准备回家缩被窝,没成想刚回头,脸上忽然炸开一枚雪球,猝不及防以至于嘴里都吃进少许冰冰凉凉的雪。

“云仲看招!”少年晃净脑袋上雪屑,回头却见李大快怀里抱着不少拳头大小的雪球,正冲他挤眉弄眼,身后赫然站着十几个熟悉的少年少女,不顾双手冻的通红,均是一副不怀好意的兴奋表情。

毫无意外,仓促应战的少年被李大快等人的雪团砸的丢盔卸甲,瑟缩在学堂墙后。见状众少年不约而同调转矛头,将雪团扔向少女,霎时间引起无数娇嗔。

毕竟还不是懂得怜香惜玉的年纪,少年情愫,也只不过是用使坏来引得心上人的注意罢了。墙后云仲好整以暇的观赏同窗鸡飞狗跳,伸手摸摸脸上雪水凝成的冰壳,笑得十分不义气。并不晓得,远处的先生亦笑得很灿烂。

师母瞧见先生乐呵,偷着拧住先生腰间。先生哎呦一声,回头皱眉看向自家这位夫人,目光中有不解之色。夫人眼睛一瞪:“这几日你腿脚好得出奇,为何不去学堂,反而站这儿傻笑?耽误孩子学业,你这教书先生的老脸往哪搁?”

先生神态尴尬,“今日初雪嘛,总不能让孩子终日背死书,天性磨得平平整整,未必是好事。”见夫人神色微霁,先生嘿嘿一笑,“况且听人说,青柴有家烫锅馆近日开张,两类汤底搁在一锅中,用铁板隔开,别出心裁。我寻思夫人平日常对我念叨想念烫锅滋味,这不正巧腾出空来,带你去尝尝鲜嘛。”

师母这才将嘴角微微翘起,挽起先生手臂,向身后马车走去。嫁与他十年有余,街坊四邻传闻说婚配七年上下,夫妻双方必定相看两厌,可她全然没有这等念头,至于原由,兴许是冬日来临时一盏熨帖烫锅,又或许是夏夜乘凉时,一柄芭蕉扇扑开流萤。

甚好。

------------

知否,知否 第七章 茶馆闻剑,酒楼飞花

少年心性,总是不知忧愁,一番雪中嬉戏,云仲将多日以来的消沉暮气褪去大半。玩归玩,铜钱还是要赚的。寒冬腊月,银钱越显得珍贵:冬日骨头较脆,不比寻常季节牢固,换做往日跌碰,起身掸净衣裳上的浮土就是了,如今就可能是伤筋动骨,躺上数月不说,接骨正筋所需的钱财,他云仲真出不起。

故而少年只好再添几分小心,去茶馆一路上只捡雪厚的地方落足,积雪处用鞋踩下,稳步前行难以滑倒,而那些雪花松散浅薄的地方,往往底下藏匿厚冰,相当滑溜难走。

冬天易疲倦,多数人家依偎在炉火近前打盹犯困,瞅着屋外漫天飞雪,出趟门比登天都难,就连搬几块黑煤,难免要听上几回耳畔狮吼,才愁眉苦脸有所反应。这么一来茶馆生意冷清,鲜有人登门,云仲每日所做,也只是清清炉灰,将门外雪码成堆的这些琐碎小活。掌柜一反常态,收起整日不离手的茶壶,在炉子边上温上壶酒,待云仲和另一个打杂的扫罢积雪,锁上铺门,使茅草压妥了潲风的门缝,三人围坐在炉火旁,暖意热波涌来,先前的寒气似乎打浑身毛孔逼出体外,舒服得紧。

“这天才有勉强算有点隆冬滋味,去年腊月时都不见雪碴,天上淡出个鸟,还叫个屁的冬天。”胖掌柜吧嗒吧嗒嘴,信手抄起酒壶,被烫得直骂娘。

皱眉打量眼前这碗冒着热气的酒水,少年此刻属实犯愁。长这么大,还真没沾过酒边。往年爹在家时,常提回来二两酒解馋,可从来不让云仲尝尝滋味。

云仲使鼻子使劲嗅着颇有些辛辣的澄澈酒液,为难的看着掌柜。掌柜颇有不愉,“想当初我在你这年纪,已经同一桌子酒鬼划拳行酒令了,喝口酒暖暖身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日行走江湖,难道和人说不会喝酒?”身旁杂役已经饮了一碗,眼巴巴地打量掌柜手中的酒壶,显然这酒上佳,直接勾起了肚里饥渴多日的酒虫。

庆三秋,酒如其名,乃是百姓以陈年粮食酿酒,寓意今年秋日五谷丰登,自古长存,极为浓烈厚重,平常酒量之人,撑不过三碗便烂醉如泥,有打油诗为证:三碗三秋三月醒,神仙一觉到天明。足以见得酒劲之大。

少年端起碗,深吸气上刑场似的一饮而尽。

热酒入冷肠,登时将面孔激起红潮,从耳根至额头浮起血色。咽喉到胃犹如有条豪烈火龙一冲而下,竟有些呼吸不畅。可旋即而来的便是自己都觉得荒唐的念头。

再来一碗。

窗外雪同芦花盘桓,屋内掌柜与杂役目瞪口呆。除去两人饮过两碗,剩下大半壶庆三秋,皆鲸吸牛饮到了少年口中。

掌柜的用肥胖指头揉揉眼,猛然醒悟,劈手抢过酒壶口朝下使劲晃悠,酒壶空空如也,并无半点酒浆。庆三秋可是值不少银子的好酒,哪怕在青柴县也是登得酒席的,这混小子倒好,一滴没给剩下。烂醉少年趴在桌上,口水淌过黄花梨桌缝,不晓得梦见何事,憨憨的咧嘴笑了。

雪落至掌灯时分,少年睡至掌灯时分。

悠悠醒来,云仲头痛欲裂,喉咙如冒火般干涸枯涩,眼前事物天旋地转,蹒跚着从炉火边起身,想找口茶水润润喉咙,可不知怎的,寻遍茶馆遍地也没有半口茶水,朦胧中记起后院有口老井,脚下绵软的向后院走去。打开院门,却无意中见到有人静立院中,大雪纷纷扬扬落在那人的肩头与发髻上,亦落在他背的剑身上。

剑出,满院大雪似停滞于那人周身一丈,劲风卷雪力道十足,而骤雨似银花始终难以近身。剑势大开大合,如名家执笔大写意泼墨,顷刻斩雪无数,每每落剑,蝉翼薄刃划过飞雪,微有剑鸣声起伏。

于是少年忘却了口渴难忍与呼啸朔风,痴傻一般盯住那人手中的剑。

“也忒俊了。”少年不晓得看了几炷香功夫,仰头倒地。

青柴县毕竟属于富裕地方,虽说大雪连降几日,坊间并无积雪,不少书香门第的公子千金,总有闲情雅致,出游观赏连绵初雪,自是狐裘软坎,家丁簇拥。

上齐国文风鼎盛,除却小镇这等荒凉偏僻地方,举国上下,皆是百家争鸣,名家辈出的锦绣盛况,尤其几年前新帝继位,择选无数名家于皇宫别院举行盛会,以文会友,更是使得习文之风空前鼎盛。

这样之后,许多酒楼名胜乃至风月场,便跟着一道沾光添彩。文豪大才多不拘泥于礼数和繁琐规矩,常有放浪形骸举动:两年前曾有一位诗文书法巨头,借着酒性在上齐皇都九华城扯下皇榜,于皇榜上凤舞龙飞写下一首绝句,便醉倒在城门边。原本这等大逆不道的行为,杀头是板上钉钉的,可皇上的反应令满朝文武出乎预料,那份破烂皇榜被陛下以金丝楠制的框架裱好,挂在御书房顶显眼的墙上,日日观赏品味,颇有些废寝忘食的意思。

自此一来,自诩郁郁不得志的落魄文人,便想方设法在各处留下自己的墨宝,期待偶然间被哪位达官显贵看上,平步青云就不再是遥遥无期的念想了。经营酒楼的掌柜们,与辖区有美景古迹的官员们可不笨。单讲酒楼,想题字留墨宝自然可以,稍大的酒楼专门为此腾出两面墙来,供这些红着眼睛的文人题字作诗,不过若不是平日素有名声的主儿,那就得自掏荷包买下块墙面留白来。

当然,花钱买墙面,这只是对尚未扬名的文人,至于鼎鼎大名的文豪题字,倒贴银两都未必换来机会。大文人,风骨与脾气喜好总不能与常人一般无二,特立独行的居多。

青柴的雨声楼,近期讨到一份白墙墨宝,难以得知究竟付出了多高的价钱。奇怪之处在于,字是金钩银划入木三分,诗也是高山流水意境高渺,但是没有落款盖印,谁也看不出题字人是何方神圣,绕是知县老爷在繁浩描本中找寻了三日,熬得一对老眼血红血红,横竖是没找到字体相近的半篇文章。

而雨声楼的名头,却悄然在坊间乃至周边各处流传开来,每日登楼之人络绎不绝,都希望能看出点端倪,或者学来这笔独特的字,雨声楼的门是踩坏一块换一块,掌柜的小妾也是添了一房又一房。好在这几天雪势大,来客缩减了六七成,跑堂的,弹弦的,酒楼伙房的厨子也终于能获片刻赋闲。

所以几位本地公子哥趁着这会光景,登至二层窗边赏雪。几位年轻人还尚未考取功名,但腹中墨水真真未见得浅薄,谈笑间自有一番才子气度。

“既是赏雪饮酒,只是饮酒未免枯燥无趣,我等何不效仿当朝的文人迁客,做一出雪字飞花令,也算应初雪美景。”开口之人身着狐裘,剑眉星目,可观气色却十分暗淡憔悴,显然是身患隐疾或是大病初愈。

“自然是极好。”其余几人皆交口赞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酒剑四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