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沈觉还好好活着,你仍是中宫皇后,衡儿还是嫡皇子,我……此刻在你眼前!华昀凰,你不信其他也罢,只需相信,当日誓约仍在,我一言既出,此生不改。”
她窒住,定定看他。
“衡儿,他好么?”
“终于肯问一声你的衡儿?”
仿佛一言戮中她最软弱的命脉。
她不出声,侧了脸,深睫轻颤,身子软得似要化开了,化在他臂弯里。
他慨然一叹,握住她的手,觉出她掌心薄薄腻腻的细汗,和她半褪衣衫下纷乱的心跳,“衡儿像你,也很像我,他学语走路都比寻常孩子早,从不爱哭。他有一只养在身边的小兔,连睡觉也挨在一起。”
“小兔?”她怔怔的,不由露出半丝笑意。
“衡儿很喜爱这些,你知道宫里少不得有些辟鼠的猫,起初他想要只狸猫儿的,猫再温纯总是牙尖爪利,怕伤着他,我便捉了只小兔来,雪团似的,玛瑙眼,他一眼就爱极了。”
“从前我也有过一只猫儿……”昀凰脱口道,轻微语声,隐约含笑。
“是么,那往后就让宫里的老猫都去昭阳宫养着。”
“若是这样,只怕你也不敢再踏足昭阳宫了。”
他一怔才省得,这是在骂他如同鼠辈呢。
“你不饶我也就罢了,衡儿可不能让你说成鼠子。”
他蹙眉,正色庄严。
昀凰到底掌不住笑。
一笑牵动伤处。
他环住她,温暖掌心轻覆了她心口,在她耳畔低叹一声,“不惹你笑了,往后也不惹你恼了。”
昀凰缓缓敛了笑容,默然。
他的唇贴在她耳畔,温柔啄吻,从耳珠而至颈侧,呵暖如薰风,浅浅掠上肩头……他低埋了头,更深地,向她起伏锁骨之间,一点微凹处吮吻了去。
昀凰缓缓闭上了眼,这一刻,可否暂容天地沉陷。
他的唇,他的吻,覆天盖地的暗与暖,烙在身上如焚如灼。
心间的寒,如炭泼冰上。
无力回应唇舌间痴缠,亦无从阻止心中无声崩摧。
纵然紧闭了眼,仍有另一双眼从虚空中俯瞰此间——
那分明是自己的眼睛,是另一个华昀凰的眼,清醒而讥诮。
昀凰猝然睁开眼,那双虚空中冷冷的眼睛消失了。
望着她的,是尚尧的眼,深邃如静海,璀然有精光。
他温存长久地吻了她之后,这样看着她,褐色的眼瞳里隐去了所有锋芒,不言不语,静默得像屏息近观一捧雪,一握沙。
“衡儿等着唤你一声母后,已等了很久,你想不想他?”
“想不想……”昀凰喃喃,眼里渐渐起了一层雾气,蒙住了幽黑的瞳。
她转过脸,极力凝持着那层水雾,不让它化了雨。
他抚上她的脸,指尖拂上眉睫,像是不让这水雾凝结。
“你瞧见那画案上的卷轴了吗?”她幽幽开口,伸手挑起了帷帐。
尚尧顺着她目光所指,借了宫灯微光,见屏风下,长盈七尺的画案上,两端都堆叠了卷起的画轴。
“你要瞧瞧这两年来,我作的画么?”她低笑。
“好。”他扶她安稳地倚卧好了,起身行至画案前,随手拿起一卷徐徐展开,凝目看了良久,搁下;又展开一轴,搁下;再拿起一轴来,手中顿了片刻,展开……
身后,传来她轻忽如叹息的声音。
“都是一样的。”
他听着,并不停下,仍将那些画卷一轴轴的展开来,细细看了。
每一幅,确是一样,又不一样。
画中都是一个小小垂髫的孩童,满月似的脸,柳叶似的眉,笑眼弯弯如星子,意态纯稚,宛如仙童。画上稚童,有乘舟与游鱼戏于莲叶,有团团酣眠在蕉叶下,有在花叶满覆的摇篮中甜笑,有与猫犬小兽追逐嬉戏……
往日他见过她的画工,那双妙擅丹青的素手,落笔孤峻,开阖自如。
这些画,却全然不似她往日手笔。
一笔一画的细描慢摹,柔情慈怀入纸,仿若慈母缝衣,细密绵长。
一幅幅看着,他眼前浮现另一个隐约绰绰的影子,是少时无数次,梦中想要看清,总又看不清的人影,母妃,红颜早逝的母妃,来不及多看自己一眼,就算是只看了一眼,那也是同样的,温柔慈悲吧。
“我也不知,他如今是不是这样子,画得像不像。想着他时,便照我记得的婴孩面容,将他画来瞧上一眼,想着他入睡时,嬉耍时,会是什么模样……”
她低低宛宛的说着,怔怔垂低了目光,没有觉察,他自画案前转过身来,一言不发望住她,眼里隐约也有了一层雾气。
“画得很像,衡儿还是你记得的样子,没有变。”
他拿了一卷画,到她身侧来,微笑指了她看,“他的眼睛,要大些,像你。眉毛是像我的样子。”
她抬起眼来,静静看他,唇角噙了淡淡一丝笑,目光柔若春水。
是因为想从他的脸上,寻到与衡儿相似的痕迹,才会有这样深柔的目光么。
他叹息,将她揽入怀中。
“我想要衡儿,在父皇,也在母后身边长大,不要像我。”
身后怀抱,隔一层单衣,传来他沉稳心跳,和似要将人融化了的温度。
昀凰默然听得他这样讲,心下恻然酸楚,手指缓缓回扣,将他牢牢握着自己的手,也握了一握,低声道,“你必定是一个极好的父亲,衡儿在你身边,我是安心的。自来了殷川,我不问他,不提他,只怕他因牵涉上一个失宠被废的母亲,失去你的眷顾。我连母妃当年也不如,连带着他一起,护着他躲在冷宫里安分度日也不能。只怕连累了他,怕你记恨着我,连带不喜欢他……”
他的手蓦地一紧,将她五指握得生疼。
“你竟是这样想的。”他一声长笑,“华昀凰,你不会失宠,因为我从未宠过你,只将你视为白头归老之人……韩雍出使,先来觐见你,是我要你知道,即便你身在殷川,也仍是北齐堂堂正正的皇后,这是你身为南朝长主的尊崇,身为北朝皇后的威仪。普天之下,没有人能轻视你。你是我亲手抢回来的女人。我们齐人,便是这样的蛮人,抢来的女人,绝没有再放走的。”
第七章
皇帝行苑狩猎后,避居山寺禅堂静思已有数日,原该回宫的日子,却又是一道旨意传来,皇帝巡视南方诸郡,御驾竟不回宫,直接轻随简从,离开京城,往南去了。
这消息,令宫里宫外一片哗然。
朝中言声如沸,猜测四起。
谏官们连夜就洋洋洒洒写好了奏章,痛陈皇帝行事急率放任。
各路臣工的奏章一夜之间就在御案上堆积盈尺,累累如丘。
御驾还在南巡的路上,送奏章的快马,已驮着成箱的奏章追了上去。
唯独两个人,对此不置一词。
一个,是相府里养病的首辅重臣于廷甫,不论臣僚们如何求见,相府始终闭门谢客。其次子东台侍御史于从玑将来人一一辞拒,只说父亲年事已高,静养期间,不能视客。
另一个,是平州鹤庐里一心修道,不问朝务的诚王。
皇帝南巡的消息是傍晚传入鹤庐的。
山寺禅堂内外都是皇帝的亲随,防范严密,不比得宫中人多繁杂,倒容易安插耳目。如今皇帝的戒心越来越强,对诚王在御前左右安插的人,早有警觉。御苑行猎所带的扈从,都是大侍丞单融亲自一个个点过的,防了个滴水不漏。
因而,这消息来得是太迟了。
哑老知道王爷对皇帝的怒,已到了极致。
袭杀沈觉,哑老原本还忌惮着会触怒皇帝,不想,皇帝已先发制人,对王爷的防范已到了如此地步——是皇帝的寡恩,令王爷失望透顶,下此狠手,也就怨不得王爷了。
与宫城一墙之隔的尘心堂出了事,无异于触犯宫禁,不是小事。
虽未张扬到外间,毕竟瞒不住耳目通达的人。
相府里,隔日就得了消息。
尘心堂里住着什么人,除了皇帝皇后和诚王,便只有于廷甫知道。
连于家四个儿子中,最受于相看重的次子于从玑,也不知道。
——是以,当于从玑在御史台一早接到大理寺送来的消息,震惊至极。
一夜之间,京畿九卫悉数惊动,四门戒严,金吾卫的马蹄声踏破黎明。缉捕南朝刺客的榜文赫然张遍城中各处,刺客夜犯宫禁的事,哗然传遍街市巷闾。
于从玑当即赶回府中,顾不得换下官袍,直入东厢,见到正在书案前手把手教孙女习字的父亲。于从玑行过了礼,脸色如常,垂手等待父亲问询。
“二叔!”小侄女见是他来了,笑容满面。
于廷甫抬眼,打量了一下他的神色,对孙女说,“你二叔有事同祖父讲,回头再与你习字。”
“哦,那殊微告退了。”小女童乖巧端正地点头,走到侍立在侧的乳母身边去。
待屋里所有人都退了出去,于廷甫拿起笔,在孙女未写完的字帖上,不动声色写下去,眉也不抬,“尘心堂的事,有后话了?”
到底还是父亲沉着,从玑面有愧色,略踯躅,直言道,“回禀父亲,夜犯尘心堂的刺客,已有一人被金吾卫缉拿,现在满城张榜,正在追缉其余脱逃的南朝刺客。”
于廷甫执笔的手一顿。
从玑望了父亲的神色,审慎开口,“大理寺问刑之后,刺客招认,夜袭尘心堂是为刺杀住在其间的……南秦旧臣,沈觉。”
字帖上写了一半的笔画,陡然断了,毫尖在纸面留下滞重墨痕。
于廷甫搁笔。
苍老佝偻的身躯在那一瞬间仿佛直挺了些,复又缓缓的,朝身后椅中坐了下去。
三年前南秦先帝猝然驾崩,权重一时的沈家一夜被黜,少相沈觉遭贬后竟失去踪迹,从此成了南秦缉捕的叛臣。
悄然入齐的沈觉,躲过了南秦裴家的追杀,在北齐却仍是不可见光的身份。
他是带着南秦先帝和太妃罹难的噩耗,来见皇后华昀凰的。
彼时,今上登基,中宫册封未久,宫里正是万象始新的喜庆时候。
更大的喜事是,合宫上下都在期盼着皇后腹中的孩子。
若降生的是一位皇子,那便是今上登基后的嫡长子。
北齐历来是储君立嫡,无嫡则立长。
虽然庶长子已五岁,却不是当今华皇后所出,生母骆氏还没踏进宫门就已畏罪自裁,母族悉数受了叛乱的牵连。这位庶长子与皇位是注定无缘的。而华皇后身世非凡,恩宠正隆,她与皇上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极有可能,便是未来的储君。
而华皇后的身子,一直不大好,昭阳宫进进出出的御医总是提心吊胆,唯恐有个闪失。在这当口上,南秦的噩耗传来,先帝驾崩,太妃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