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绝陆青来村里驱邪,他也进去求问。陆青注视了他片刻,忽而微微笑了笑,笑得他极不自在。陆青却旋即敛容,缓缓说道:“你之相乃剥卦。因贫而奋,由困而进。艰中生吝,裕后怀贪。心无涯汜,行无底止……”他听了,越发生恼。最后,陆青又交代了一番,让他去对那轿子说句话,他一听,却顿时慌怕起来:
“若是平生无亏欠,缘何此时顿无言?”
第六章 复
去其所居而复归,亡其所有而复得,谓之复。
必尝去也而后有归,必尝亡也而后有得。
无去则无归,无亡则无得,是故圣人无复。
——苏轼《东坡易传》
那棵柳树倒下时,吴喜才和同伴刚走到这附近。
吴喜才已年过六十,是这村里的二等户,家中有上田近三百亩。闲常无事,最爱打探人家私情秘闻。他也知道别人在背后唤自己“吴喜豺”,心里自然极不痛快。不痛快,便更爱去探出这些人的阴事。
今天,他和同伴原在河岸边走,听到那头牛狂哞个不住,有些好奇,特地绕过来瞧。没想到这里比元宵傩戏还热闹。
先是一眼看到那头牛尾巴上燃了一团火,却被牛绳扯住,挣不脱,便在那两块田间疯了般腾跳冲奔。那牛角涂红,拴了红绸带,原来是郑五七的牛。
吴喜才一直在疑心郑五七那两头牛的来历,四处细细打探了一番,却只探到郑五七那天帮王豪赶牛回来,而后牵了两头回自己家。郑五七家里衣无两件、粮不满缸,哪里买得起牛,更何况两头,自然是从王豪那里租的。瞧着郑五七每天牵着那两头牛,眼底无人、鼻孔望天的样儿,吴喜才恨得几瓣老牙能咬出血来。
王豪死后,吴喜才越发受不得,特地跑去问王小槐。那丑猴儿当时却只顾着用弹弓满院子追射几个仆佣,见他问,皱起鼻头说了句:“缺牙老兔子,干你鸟事?老口水流一地,脏了我家门槛!”转头又去追那几个仆佣。吴喜才臊得满脸羞,只得转身离开,嘴里不住痛骂着合该你家牛被人骗,家底被人谋骗光才是好一场报应。骂过之后,终还是受不得郑五七那穷汉白得两头牛,却又没凭没据,只能白恨了许多天。这时看到那头牛被烧得狂跳,他心里才略解了解恨。
接着,他又瞧见那头狂牛将两块才长苗的地踩得稀烂。这一乡的田地,吴喜才记得最清。他知道这两块田分别是庄大武和何六六的。一个最善治田,吴喜才一直嫉妒不已;一个快饿死的病婆娘一般,时时哭哭啼啼,吴喜才最厌,见了便想一顿孤拐打烂他的嘴。如今两个人凑到一起,毁作一处,他瞧着那田烂得不成模样,心里忍不住暗乐。
而后,他又一眼瞧见马良从那草棚子后头钻了出来。此人吴喜才最最厌恨,成日间像个妇人般缩在屋中,手脸也细白得像个妇人。自恃读了些书,冷着个面孔,见了长者,从来不知恭敬。而最令吴喜才气恨的是,无论他如何打探,都探不出马良一丝污迹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则是,这个书呆子被丢在冷窖里,至今都考不中。吴喜才没想到终于等到今天,马良竟从那草棚子里钻了出来,这书呆子在这里做什么?他立即记起,将才绕过来时,瞧见一个妇人背影,从田埂上慌慌忙忙跑远了。那妇人难道也是从这草棚子里钻出来的?他们两个在这里偷会?只可惜,将才只顾着来看牛,没留意那妇人,想不起是谁家的。
他正恨得要跺脚,却见那棵柳树竟然倒了过来。
吴喜才腿脚早已不灵便,那一瞬,却忽然变身作蚂蚱一般,噌地便跳开了。大树砰然砸下来,震得地都摇了摇。吴喜才跳开后,腿脚险些抽筋,更兼唬破了胆,身子麻住,动弹不得。半晌,他才想到那同伴,忙过去扒开树枝,低头一瞧,那同伴竟被压在树下,一动不动,自然是死了。
吴喜才生来胆子极小,最忌讳看到死人,吓得几乎摔倒,不由得连声叫唤起来。这时,庄大武跑了过来,告诉他,这祸事是王小槐惹下的。他一听“王小槐”三个字,先是一愣,但随即险些笑出来。他刚从王小槐家里出来,王小槐正在家里跟那个王盆燃火药耍,自然不会瞬间分身,又来这里惹祸。庄大武显然是看错了眼。不过,既然庄大武这么认定,那是再好不过。上回从王小槐那里臊的羞,这回正好讨还回来。
将才,吴喜才去王小槐家,是去赎地。
吴喜才只有个独子,他们夫妻两个宠得过了些,那儿子不知上进,成日和乡里一些富家子弟混到一处,在县里吃酒赌钱嫖妓,任意玩乐。吴喜才也劝骂过无数回,却丝毫扭不回来,只得将家里的钱财看紧,束住儿子手脚。谁知,儿子竟想出了其他法子。
四年前,儿子赌输了钱,被逼债,竟偷了家中田契,拉了那个贾撮子做中人,将一百多亩地典给了王豪。幸而只是典卖,典期十年。不是断骨契,再收不回来。吴喜才得知后,气得几乎将脚跺烂。这些田产是他家五六代人一亩一亩辛苦积聚得来,从来只有进,不许出。若让儿子这般败下去,不上几年,怕就败尽了。
照律法,子弟瞒住户主典卖田产,告官可以讨回。吴喜才原要立即去告官,可走到半路,又退转回来。自己一生探人隐私,这事一旦告了官,必定会四处传扬,让那些小人得计,不知会编造出些什么难听话语,这张老脸往哪里躲?其次,若是轻易赎回,儿子必定越发轻狂。家中少了百亩地,反倒会让儿子收敛一些,因此,他只得忍住,将儿子痛骂了一顿了事。这两三年,他儿子果然好了一些,出去得少了,家中的钱财,每回偷,也只偷几百文。
吴喜才瞅着自己那百亩地,哪里舍得下,见儿子恶习渐改,便决意收回那田。村里头等户娄善和王豪一向交好,他请不动娄善,便请了娄善的儿子娄建做中人,去了王小槐家。王小槐听他说要赎回那片地,竟晃着脑袋一口气说:“我爹典了你那些田后,就听人说是你儿子瞒着你偷典的,早就后悔了,一直等着你来赎,你又不来。我爹得病时,还交代过这事。你总算来了,那就赎回给你。这是契书,一百零七亩一角,一亩四贯钱,一共四百二十九贯。到这个月,只典了三年十一个月,还差六年零一个月。一年四十二贯九百文,一个月三贯五百七十五文。你得补还给我二百六十贯九百七十五文。这个月还有三天才满,那七十五文就饶你。我们这就写契书吧——”
吴喜才原只是来试探,没想到王小槐竟立即叫仆人拿过笔墨纸砚,提起笔写起契书,竟比宿儒还老练。写完后,他自己先在下头画了押,而后,让吴喜才和娄建画押,一人收了一份。一盏茶工夫,这桩赎回便做成了。
他和娄建忙告辞出来,回家中去取钱,谁想途中遇到这桩祸事。惊怕过后,他忽然生出一个念头:“王小槐看似老成,却毕竟年幼,照理该一手付钱、一手押契。娄建这中人若没死,倒也还有说处。娄建这一死,付没付钱,便只凭自己和王小槐口说了。我若说付了,又有契书在手,他便是告到官里,官府也难查断。”
而且,马良、郑五七、何六六、庄大武四人齐口都说,这烧牛祸事是王小槐做的。这是一桩命案,死了的,又是娄善的儿子。娄善是这村里仅次于王豪的一等富户,哪里肯轻饶王小槐?
他忙对郑五七、何六六说:“你们两个赶紧去唤娄员外来,我们三个在这里守着!”
后来,娄善赶来见到儿子尸体,自然失声大哭,冲到王小槐家闹了一场,却被王小槐抵赖过。娄善自然不肯罢休,到了正月里,王小槐竟被烧死在汴京。
其间,吴喜才一直惴惴等着,王小槐却或许是忘了,始终没来讨要那些赎田钱。王小槐这一死,他才终于放了心。然而,王小槐却闹起鬼祟来,半夜在吴喜才院子里丢了许多栗子。吴喜才一生最怕这些邪事,看着那满地幽亮的栗子,慌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去见相绝陆青,没料到陆青竟那般年轻,瞅着他,目光锐冷,眼里含着些厌弃之意。他心中有求,便装作不见。陆青沉声开口道:“你之相,为复卦。心劳神碌,忙算得失。颠来倒去,只为利奔。乍生欢喜,旋即成嗔。抬眼见灾,转身避祸……”他听着,心里隐隐有些自得。陆青又教他驱祟的法子,领了那句话,他如同得了辟邪符咒一般。只是,那句话他每念一回,便要胆寒一回:
“世间安有瞒天术?只是未到点破时。”
第七章 无妄
妄灾之大,莫大于妄诛于人,以阴居阳,体躁而动,迁怒肆暴,灾之甚者。
——张载《横渠易说》
那天,娄善几乎失了神志,挥着拐杖,边哭边骂,去寻王小槐拼命。
消息已传到三槐王家,他刚冲到王小槐家院门前,便被王如意、王佛手等一群王家人拦住。王豪已死,娄善再不怕王家任何一人,何况自己幼子又被王小槐害死。然而,急痛之下,他没有召集亲族来,只身一人被缠住,根本进不得那院子,手里的拐杖也被夺走。
正在闹嚷,王小槐出来了。娄善一眼看到,眼里快喷出血来,张开嘴要扑过去咬,却被王家两个壮年汉子死死拽住。王小槐笑嘻嘻地说:“老拐子,你别乱冤人,我下午一直在家里,一步都没离开,有这位窦主簿作证。”娄善这才看到,王小槐身边站着个头戴黑幞头、身穿青绸衫的中年男子。两年前他因一桩买田纷争,去邻县县衙里告官投讼状,似乎曾见过这人。
这人似乎也记得娄善,正色说道:“娄员外,我中午来的这里,一直在和王小官人议事,他的确一步都没离开过。”
娄善听了这话,越发火急,一口痰逆上来,顿时昏了过去。等他醒来,已被人送回了家,躺倒在自家床上。睁眼看到老妻和两个儿子在床边哭个不住,想起幼子,怒火顿时腾起,他忙挣起身子,又要去拼命,却被妻儿苦苦拦住。痛怒交加,他又昏了过去。
一直躺了许多天,他才能下得了床。人却陡然间老了十多岁,须发原本只是半白,这时全都枯白了。
这个幼子是他年过四十才得的,因而无比疼爱。只是,这孩儿心性温善,遇事不善机变。娄善一直都有些担忧,这等软性子如何在这世上拼斗?娄善自己活了一辈子,便斗了一辈子。
头一条要和官府斗,自家几代辛苦挣的田产,决不能让官府抽尽脂血。官府以田产定户等,五百亩为出等户,八百亩为无比户,他家田地过千亩,该被列为无比高强户,一年仅田税至少得二百贯。朝廷运粮,民户又得缴“地里脚钱”,一石粮得多纳三斗七升,叫作“三七耗”,他家一年纳粮二百多石,脚钱就得七十四石。更有其他数不过来的杂税,加起来还得二三百贯。这些钱买成粮,一家几口能吃二十来年,过半辈子。
王安石变法前,上户还得去衙前充役,或催税,或守仓,或运粮,或迎送官员,各般赔费没有底止,常常一年之间便让一个上户之家破产变客户。王安石推行免役法,才废除了这些衙役,但三等以上得出免役钱。粮和钱各占田产十分之一,加起来又是四百多贯。
此外,还有“和籴”,朝廷向民户征买粮草,价钱却远低于市价;更有“和买”,朝廷先贷钱给民户,预买绢帛。官定税绢原本一匹十二两,和买却要十三两,两数不足,便勒令贴纳现钱,每两不下二百文。这些年,和买越发凶横,官不给钱而白取。
他一年收成,一多半要缴给朝廷,没有千贯,绝难得安。朝廷得了这些钱粮匹帛,却去养那些冗官冗兵,修造那些宫观园林,玩赏那些奢靡浮华。若仅止于此也便罢了,那些官吏饱足之后,百般生事,左一道诏令,右一条新法,处处为难勒困百姓。如同猫吃饱了鼠肉,闲来无聊,捉了鼠儿搓逗戏耍,鼠儿一旦逃躲,便是狠狠一爪,抓得鲜血淋淋,只能奄奄待毙。
他只有使尽计谋,逃避官府。他是村中保长,掌管税赋征收,极有余隙可钻可营。他将田产佃给穷户后,让那些穷户诡称是自家田地,下户税少,便能替他省去许多钱粮,这叫“诡名”。又买通寺院,或嘱托官亲,将田产寄附出去,品官、寺院都不纳税,他便又可逃过一大块税产,这叫“寄产”。此外,他又使钱买通县里官吏,左遮右掩,各般腾挪,将自己田产隐匿了大半。
与官府争斗的同时,他还得与人斗。田产是天下命根,哪个不是赤着眼、龇着牙想要多买多占?析户分产时,他和自己的兄弟斗,一棵树苗、一把锄头都不让;宗族中有无子、寡妇、绝户的,他便让自己儿子假过继,拼力将那些田产争到手;谁家落了难、招了祸,时机最好趁,他便去狠压价,强买过来;佃户佃了他的田,自然想尽力少交租,每块田他都时时监视,尤其收粮时,一把麦、一束麻都精算得丝毫不能差;田产有了纷争,去县衙,他能倚势则倚势,能买通则买通,能强词便强词,能混赖便混赖,总之决不肯输了官司。有几桩案子,他咬着牙,硬争了十几年、二十年,争得知县换了几任,对头死了一代,再争不过他,才罢休……
他便是这般斗了一辈子,才斗来这千亩家业,人在背地里都唤他“娄鸡公”。三个儿子中,大儿和二儿还好,自小跟着他习学存身本事。论功力,虽还不及他七成,却也已经齿牙锋利、手眼矫捷。只有这幼子,百般教不会。他训导幼子,幼子反倒时时来劝他,让他积德行善。他羞恼之极,想骂那痴儿,却又不忍心。
娄善虽名为善,却最鄙弃德和善。这一辈子,他只见到守德的被人气死,行善的被人欺死。如今,自己和头两个儿好生活着,积德行善的幼子却猝然亡命。他心头火烧刀割,世道不公,天也不公。你们既不公,那便由我来讨还!
能拄杖行路后,他立即去盘问祸事发生时在田边的那几个人。马良、郑五七、何六六、庄大武、吴喜才五人全都咬定是王小槐,但是五个人都没亲眼见到,只听见了叫嚷声,远远看到一个穿孝服的孩童跑开。唯一证据是,那树坑边掉了两颗栗子。
他捏着马良交给他的那两颗栗子,不由得麻乱起来。邻县那主簿说,那天他和王小槐一直在一处。难道真的是有人嫁祸给王小槐?王小槐四处惹祸,连三槐王家自家的亲族,全都厌恨他。但若真是嫁祸,那天那个嚷着跑开的孩童又是谁?
他实在查不明、想不清,便告到了县里,县里也差人来村里反复查问过,却同样没查问出什么来。他日日在县里闹,县里又去问过邻县那主簿,那主簿再次重申,那天的确一直和王小槐在一处。娄善心里气苦之极,却又无可奈何。他斗了一生,从没这般无力过。
一直愤郁到正月里,有天他二儿子跑回来说,将才偷偷瞅见邻县那个主簿又来见王小槐,出来告别时,那主簿不住哈着腰,满脸赔笑。王小槐却极倨傲,连应都不应一声。看来,那主簿是有求于王小槐,虽不知是何事,但应该很要紧。
娄善一听,火顿时腾起。这么说,那主簿是在作假证,替王小槐遮掩!
他忙让两个儿子再去打探,自己则在家中愤愤谋划了几十上百种报仇之法。再想起王小槐家后面那大土丘,更咬牙发狠,不必再等贾撮子去说合,除掉那小孽畜后,自然没人能与我争那大土丘,将来到手后,将我儿葬在那土丘上。
过了几天,大儿回来说,他去邻县打探,那个主簿果然有古怪。昨天那主簿和一个客人去一家酒店吃酒,两人神色瞧着都有些异样,似乎怕人知晓一般,向店家要了一间最角上的清静阁子,进去便关了门。他忙买通了那店里小二,替他在窗户底下偷听。那小二听到那主簿说,王小槐要去汴京,正月十五夜半时分,坐一顶轿子,出东水门,轿子上插一根枯枝…… 小二怕被发觉,不敢继续听。两人究竟在商议何事,并不清楚。
娄善听了之后,低头思忖了许久。那主簿在密谋什么,虽然并不知晓,但王小槐去汴京,又是夜半坐轿,倒正好下手。只是让谁去动手?
他头一个想到的是亲手去剐了那孽畜,但自己年事已高,万一失手,以后便再难等到这般良机。这等事,两个儿子也不能去。他思寻许久,想到了一个人——孟大。
孟大是个闲汉,无家无业,常日只替人帮工。几年前,他在娄善这里帮工,偷了厨房里几只碗碟,被厨妇发觉。娄善原本要命人捆打他一顿,再送到官里。但一想,何必招怨?这样的贼汉,不若放走,由他去祸害其他富户,自有人惩治他,便饶了孟大,撵他走了。
孟大这两年一直在王豪家帮工。娄善便让儿子偷偷叫来了孟大,连唬带诱,给了他三贯钱路费,又许了一百两银子,让他去汴京做成这事。孟大一听那钱数,立即便答应了。
元宵节过后,王小槐果然死在汴京。孟大回来讨那银子,娄善不愿沾挂到这命案,闭门不见,叫庄客将孟大撵打走,并告诫他,若再来烦扰,押他去见官。孟大吓得再没敢来。
可是,过了几天,王小槐闹起了鬼祟,娄善家院子里掉了许多栗子。娄善先还不信这些邪事。可连着几晚,都梦见幼子来哭诉:“父亲,你冤杀了王小槐,王小槐如今在阴间率了许多恶鬼,百般欺凌儿子……”
他几回哭醒,心里绞痛难安。听说相绝陆青来驱邪,他也赶了过去。陆青冷眼注视他半晌,冷声言道:“你之卦为无妄。天有其道,人有其理。循之顺之,是名无妄。强矫而行,自取其祸——”他听后,心里顿时腾起一股火,但旋即想到幼子,顿时垂下了头。陆青又教他那个驱邪的法子,他不敢不信,那句话让他寻思了许久:
“争得万般赢,终有一回输。若问公不公,答已在问中。”
第八章 大畜
天下之恶已盛而止之,则上劳于禁制,而下伤于刑诛。
故畜止于微小之前,则大善而吉,不劳而无伤。
——程颐《伊川易传》
孟大从来不觉得偷有何不对。
算起来,他和娄善沾些亲,他娘是娄善远房侄女。孟大是个遗腹子,从没见过自己的爹。他娘生下他后,熬了几年,有些熬不住,孟大五岁时,他娘去县里卖绢时,遇见个行商,两下里动了情,他娘便动了改嫁之念。那商人却不愿收养孟大,他娘只得将他托付给了娘家一个亲戚,自己跟着商人走了。
孟大的爹留了三十几亩薄田,那亲戚因贪那些田产,才认养了孟大。孟大这边还有个同宗堂伯。那堂伯说自家的侄子,怎能由外人领养,便出来争那些田产。两家闹到了公堂,争执不下。娄善得知这个信儿,也卷入进来,说孟大的娘嫁去外州,安顿好便要来接儿子,这田产自然该由他娘看管,等孟大年满十六,便可自家承继。三家争来闹去,这三十几亩田最终由娄善代为照管,孟大则交给堂伯父暂养。
后来,孟大被那个堂伯撵了出来,那三十几亩地则不知如何转成了娄善的田产。
有善心人见孟大可怜,劝他去告官,但他只有几岁大,哪里知道衙门里数?何况娄善那等强横形势户,等闲上户都斗不过他,他哪里敢去招惹?
孟大只能四处游荡,东家讨口饭,西家舍碗汤,竟也活了下来。从没人教他是非善恶,他所知的唯一道理是活命。为了活命,他时常偷拿人家的吃食钱物。他并不觉得这有何对错,只晓得莫要被人发觉,否则便要挨打。
别人瞧着他懵懵傻傻,他心底里却藏了一个念头,要去寻自己的娘。不过,他不愿这么穷兮兮去,他要穿最上等锦缎,买辆漆了彩画的车,车上装满银钱,得用四匹马拉。到了他娘门前,他要打开几箱钱,拽断串绳,将铜钱全都抛撒到街上,任人们去抢。等他娘出来,让她看,让她哭。他却要从那些抢钱的人里头,选一个最脏最丑的穷妇人,认那穷妇人做娘,扶她到彩画车上,让她享尽天下的福。总之,要让他娘悔,最好悔得投河自尽。
一个人偷偷想这情景时,他总先笑个不住,笑完了,又忍不住哭起来。
那年,他去娄善家帮工,他想着自家的那些田产,便去厨房里偷碗碟。那些碗碟都极金贵,一只便能卖一二十文钱。他想着若是全都偷尽,恐怕便能换一身好衣裳。可才偷了两回,便被发觉。他以为要被娄善打死,娄善却放了他。
他有些纳闷儿,想来想去,只想到一条,娄善吞了我的田产,心里头亏,因而才不敢打我。即便如此,他也再不敢见娄善。
庄大武家田里种了些姜,那年姜格外缺,一斤卖到二十文钱。庄大武怕有人夜里偷挖,便雇了孟大替他看守,并帮着收姜。孟大便在那田边大柳树旁搭了一个草棚,夜里便在那里头睡。他从来没有个安稳住处,这是头一回有了一座自家的窝棚。他扎捆得密密实实,里头干草垫得厚厚的,睡进去,比他想的那辆铺了锦褥绣被的彩画车还安逸。夜里偷挖一块姜,含在嘴里,更是辛香无比。
第二年,村人见种姜能得钱,便纷纷都种了姜,姜价顿时跌了下去,连常价的一半都不及。庄大武也不再种了,孟大便没了活儿,又得寻下一家。
有人说三槐王家的宗子王豪在寻佣工。他一直有些畏惧那些豪富之家,从来不敢去寻活儿。那时饥困得实在无法,只得硬挨着过去了。那募工的老管家见他还算有气力,便雇了他,在后边厨房舂粮磨面。豪富之家果然不同,不但饭食可尽情吃饱,时常还会有猪肉吃。他在王豪家做了三个月,便已胖了许多。他想:胖了好,这样才好去见娘。
那些活儿做完后,那老管家见他肯卖力,便留下他,在后院做些杂活儿,顺便看护院子。王豪家比娄善家要富奢许多,那些碗盏更光滑耀眼,一只拿出去恐怕至少得卖三五十文钱。何况王豪家值钱的物件随处皆是,还有许多是铜器、银器,堆在几大间空房里,闲常难得取出来用。他看了又动起心来。
于是,他又开始偷起来。他早已学会如何开锁,半夜偷偷溜进那房里,揣些银器出来,藏到后院的睡房里。这地方终是不稳便,他想到了自己搭的草棚,那草棚是这世上唯一像家的地方。他虽然走了,庄大武却没有拆掉那草棚。他便半夜包了那些器皿,带了一把小铲,偷偷从后门出去,来到那棵大柳树旁,钻进草棚里,掀开草垫,在底下挖个洞,将那包器皿埋进去填好。
前前后后,他偷了大半年,偷了有上百件,将那草棚子底下全都埋满了。到了正月,王豪日日宴请远近客人,那些器皿开始搬出去用。幸而他偷的时候,只偷最里头、瞧着不常用的对象,因而未被发觉。
他已打问过,一辆彩画车二十贯,一匹马十贯,从头到脚一身上等锦装十贯,再加上其他金贵物事,还有散给穷人的铜钱,总共得一百贯。而他偷的那些银器,少说也有七八十两,能卖一百五十贯,远够了,因此他没有再偷。
冬天地土结冻,极难挖,他想等开了春,辞了工,再去挖出那些银器,拿到汴京或应天府去卖。
去年三月,天气晴暖过来。他最后饱吃了一碗烧猪肘,便向那管家辞了工,算领了酬钱,兴兴头头来到河岸边,坐在青草坡上,等着日头落下,月亮升起。他从未这般畅快过。原先除了饭食和银钱,他眼里什么都瞧不见。可那天傍晚,漫天的红霞,映得河面金闪闪、柳树绿莹莹,做梦一般,他不由自主赞叹了一声:“美……”
活了二十多年,这是他头一回说出这个字。如同吃醉了酒,不由得躺到草坡上,笑着睡了过去。等他醒来时,一钩新月斜挂天上,已是深夜了。
他着了凉,头有些昏。四处望望,月影之下,到处一片安宁,没有一丝声响。他忙爬起身,沿着田埂来到那棵大柳树旁的草棚子前,低头钻了进去,揭开草垫,在壁板边摸到藏的小铲,从角上开始挖了起来。
可是,挖了一尺多深,底下仍是土。他记得极清楚,这片是最早埋的,底下是一把银壶、两只银烛台。当时虽挖得深,却也只有一尺多。他顿时慌了起来,忙拼力继续挖。然而,又挖了一尺多深,仍没有。他又挖旁边一片,挖了近两尺,还是没有。他急得几乎要吼起来,继续慌慌挖其他地方。
这草垫底下,一共埋了十二处,为了好认,他是按横四纵三挖的。十二处全都挖遍,都没有。挖的时候,那土极紧实,并不像被人挖过。他不肯信,将那片地全都挖了个遍,一样都没找见。
他丢下铁铲,坐倒在土堆里,惊得疑心是在做梦,忙用力拍头掐腿,虽然极痛,却仍不信这不是梦。原本头就有些昏沉,这时脑仁越发疼起来。他又疑心自己走错了地方,出去绕着那棵大柳树,前前后后,反复辨认了几圈。这大片田野间,只有这一棵大柳树,绝不会错。他重又钻进草棚,用铁铲翻寻了一遍,实在累极,才趴在草垫上,昏昏睡去。天亮醒来后,他又里外细细寻看了一遭,才不得不死心:恐怕是鬼搬走了那些银器,不让我去见娘。
他再没了力气,靠着从王豪家支的那几贯工钱,四处晃荡了几十天。钱用尽后,才又去人家户寻活儿做。
他原本绝了念,没想到娄善寻见了他,许他一百两银子,让他去杀王小槐。那见娘的念头忽地又活转过来,催着他无暇多想,一口便答应了。
正月十三,他带着娄善给的三贯路费和一把尖刀赶往汴京。正月十五傍晚,来到东水门外。他到处闲走了一转,买了几只胡饼,天黑后,坐在城门外的石台上,边吃边等,等得几乎睡着。快半夜时,进出城的人已经稀少,他一眼瞅见一顶轿子抬了过来,那轿顶上插了根枯树枝,在孙羊正店灯光映照下,极醒目。
他顿时慌起来,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一辆牛车从护龙桥缓缓行了过来,他忙躲到那牛车内侧,跟着一起进了城门洞。而那顶轿子也恰好行过来。两下里顿时挤住,他忙抽出尖刀,将手伸进轿帘,朝里飞快连刺了几刀,感到刀刀都戳进了肉里,还碰到了骨头。他不敢逗留,挤过那牛车,飞快逃进了城里。略绕了绕,便又出了城,连夜往襄邑赶去。
回来途中,他时时忍不住想起刀刺进人身那触觉,心里怕得不得了,觉着一路都有鬼影跟随。回到皇阁村,他去寻娄善讨那银子,却被他家庄客恶声拦住,吓骂了一顿。他越发胆寒,再不敢想那银子。
惶惶游荡了几天,又听村里人说,王小槐还魂闹祟。他听了,几乎吓破胆。王家人请了相绝陆青来驱祟,他忙挤过人群,也进去求助。陆青望着他,眼里忽冷忽热,半晌才缓缓开口:“你之卦乃大畜。恩难暂存,恨易长留。灯熄长夜,火灭寒冬。一念无明,所至皆暗……”最后,陆青又教了他那句话,他一听,忍不住哭出了声:
“偷来又还去,孤寒一梦空。”
水篇 木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