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子非鱼   内容大小:582 KB  下载: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4-04-17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孙文焕骂道:“你怎么也学他们,变得酸溜溜的又啰嗦又烦人。你干脆直说吧!”

  郭云龙说:“清政府早就有意逐鹿中原,然而,李自成若能站稳脚跟,便会成为他们的最大障碍;而我们也想将李自成赶出京城。这就是我们的共同利益所在。”说到这里,郭云龙一顿,转过语气说,“不过,我担心请佛容易送佛难!到时候清兵是请来了,倒成了引狼入室!”

  郭云龙这句话一下触到了众人的痛处!大家心里都有这层顾虑,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现在郭云龙说出来了,众人便沉默下来,不再开口。吴三桂心中不是没有这层顾虑,只是觉得那事是后来之事,形势会怎样发展实在令人难以预料!而现在如果不联合清兵,自己就会有灭顶之灾,根本无法谈将来。权衡利弊,还是请清兵强些。至于是否是引狼入室,那便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但他没有想到郭云龙竟然提出来了,而且提出来后,还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他便有些急了。他觉得事情都开了头,不能这时候坏了大事。于是他决断地说:“此事不可过分忧虑!再说也是以后的事。而我们目前有无出路是大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我们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吴三桂话一出口,众人立觉肃然,都认为就这样办!

  吴三桂让拟好书信,叫郭云龙和杨珅送往满洲。

  等这一切都办好了,吴三桂像散了架一般没有力气了。天色也已晚,吴三桂信步走出房间,来到野外。

  他之所以来到野外,是想一人独处一会儿,好好地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虽然当着众将的面,他说得非常决断,但其内心也是忧郁甚至是痛苦的。他明白自己今天的选择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他想:如果不是李自成欺人太甚,如果不是自己的力量不够,如果自己还有一条路可走,他都不会选择这条路!

  走这条路,对他来说,虽然可以保存势力,可以给自己报仇。然而,自己会因此将原来的声誉毁于一旦,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尤其是孙文焕那个比喻,深深地刺痛了他。他没有怪罪孙文焕的意思,孙文焕是自己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孙文焕只不过是直话直说罢了。其实许多人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他们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不敢说。

  突然一阵凉风袭来,使他清醒了许多。他想到虽然会遭人指责,却能保存自己的实力,便又振奋起来。他对自己说:能保住本钱比什么都强!大丈夫为人处世岂可患得患失?

  他联想到那和尚称他的杀鸡取卵之法是帝王之态,心里更加充满了力量,心理负担也为之一轻。

  做人岂能万事周全?能让自己得到实惠就是胜利!

  五、吴三桂向一白发老者讨教什么是民心

  吴三桂虽然作出了联清抗李的决断,而且以自我安慰的方式消解了自己心里的一些顾虑,然而他终究觉得心里有所不安。所以,他决定以微服私访的形式在山海关城内到处走走。

  吴三桂要陈三强作自己的伴。他知道,像这种事,只有陈三强跟自己走,别人是不行的。陈三强在社会底层混的时间长,对社会上的那些三教九流的东西了解得很透彻。而且也具有那种品性,让人难以看出来。

  吴三桂扮成一个落拓的秀才,而陈三强扮成他的朋友,两人出发向东门走去。

  城东有一个大集贸市场,流动人员多。吴三桂选择城东,就是想多了解些情况。

  那时候太阳才刚刚出来,他们走在阳光里,没有一点热的感觉。不一会,他们便来到了街东头。只见市场上人头攒动,一点也没有战争的痕迹。

  吴三桂面对着人的海洋,不知从何着手了。他只好傻乎乎地看着。

  陈三强见如此,便问吴三桂到城东来到底做什么?吴三桂说:“想看看民心。”

  陈三强听后笑起来说:“公子想到这里来了解民心,错了!”

  吴三桂不解地问:“怎么会错了呢?这不正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么?”

  陈三强说:“是人员集中的地方没错,却未必是能观察到民心的地方!”

  吴三桂不解地问:“既然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为何却观察不到民心呢?”

  陈三强说:“那是因为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做买卖,都在算计别人或怕被别人算计,其心思都用到一个利字上面去了,何况中国人历来有自保的习惯,在公共场合不会议论国事的。”

  吴三桂一听,觉得有理,问:“那我们到哪里去呢?”

  陈三强说:“只有到小巷里去转转。”

  吴三桂随着陈三强就往小巷里钻。不久,他们来到一条窄窄的仅容一辆马车的小巷。小巷里空空荡荡的,没有人活动,因此非常宁静。一走进小巷,就有一种与大市场截然不同的安宁之感,仿佛自己的灵魂也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一般。

  吴三桂与陈三强惬然地走着,突然听见前面有马车声嘀嘀哒哒的传来。不久,果然就有辆马车从自己对面行来!

  吴三桂与陈三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与马车无法同时过去,小巷只能容一辆马车。吴三桂见赶车的是一位老人,车上满载着日用杂物。吴三桂便示意陈三强一起往回走。

  吴三桂与陈三强刚走了一会,赶车人喊住了他俩。吴三桂便停下来,问赶车人何事?

  赶车人问:“你们不是要过去么?为何回转呢?”

  陈三强便有些气恼地说:“小巷只有那么宽,我们不回转,难道要你回转么?”

  赶车人笑笑:“这不能怪二位,只怪我做事太绝,不给别人留有余地,所以会成这样!”

  陈三强说:“既然如此,你还说什么?”

  赶车人又说:“不妨!既然你能退一步,大家便都有路可走了,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陈三强问路在哪里?

  赶车人说:“你俩从我车上过去,不就都过去了么?”

  吴三桂觉得赶车人的话中有话,充满玄机,便问老者为什么要搬家?老者说:为了战祸。吴三桂问,现在正太平,哪有战祸?

  赶车人哼一声说,战祸即来。

  吴三桂问他如何得知?赶车人说以我刚才赶车之事得知,现在国势如同刚才我与公子,是公子回转,才使我愿意让你们从我车上过去。如果不这样,大家都会骑虎难下。

  吴三桂从中得到启发不少,便问你怎么知道国事就不能像刚才那样呢?听说吴三桂就在想办法。赶车人笑道:“不是我说他们,其势已形同骑虎,恐怕难有善果。吴三桂那厮必当汉奸无疑!”陈三强听后,脸色突变,几乎要发作,吴三桂拽住他。吴三桂问:“你如何得知?”

  赶车人说:“其实,他已经这样做了。”

  吴三桂问:“你看到了?”

  赶车人说:“不是看到的,而是猜到的。吴三桂回撤山海关,其出路只有联清抗李!所以我说他当汉奸无疑!”

  吴三桂赶忙说:“原来你老是高人!”

  赶车人说:“高人算不上!不过吴三桂那厮自以为聪明,可以蒙蔽天下却是错了。俗话说:民可压却不可欺。”

  吴三桂目送赶车人远去。陈三强问吴三桂,你刚才为何阻止我教训那老头?

  吴三桂问:“你能封他之嘴,但能封天下人之嘴么?”

  陈三强默然。两人又信步往前走。走到小巷深处,突然开阔起来。远远看去,有一白发老者正在地上下棋。令人奇怪的是,老者没有对手,只是自己在跟自己下棋。

  吴三桂心想,今日好笑,碰到一个怪人了,又碰到一个怪人。吴三桂赶忙走过去,问白发老头:“你可是在摆地摊?”

  白发老头说:“不是!”

  吴三桂问:“那你为何在这里摆上棋盘?”

  白发老头说:“下呗!”

  吴三桂问:“没有对手,怎么下棋?”

  白发老者说:“自己跟自己下呗!”

  吴三桂不解地问:“自己跟自己下棋?”

  白发老头说:“怎么不能下?人人都时时在与自己下棋!”

  吴三桂一愣,觉得白发老头的话太深奥,一时难以明白,又问:“即便这样,也没味道啊!”

  白发老头说:“有味道!比与对手下棋的味道强多了!”白发老头兴高采烈起来。

  吴三桂不解,为何比与对手下棋还有味道些?

  白发老头说:“因为与对手下,势必讲究输赢。一讲究输赢,就会不择手段,这样一来便杀气太重。杀气太重,便会使下棋的味道失去了。倒不如自己与自己下,输了也是自己赢,赢了也是自己输,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实在没有定数,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功利之心。”

  吴三桂似乎觉得这老人比那赶车的老人还厉害!难怪那老头说民可压而不可欺!吴三桂突然来了兴趣,想当面测试老头一番。吴三桂问:“请问你对目前形势有何看法?”

  白发老头说:“没有看法!”

  吴三桂奇怪。“为何会没有看法呢?”

  白发老头说:“因为根本不由我们去想。”

  吴三桂问:“怎么会不由你去想呢?不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么?顺乎民心方能得天下!”

  白发老头说:“那只是收买人心的话!百姓算什么?就像我现在手中的棋,要你进,你不能退,要你退,你便不能进!

  生死都在人家手里捏着,胜败却与自己无关。

  你说我们何必去操那份闲心?”

  吴三桂问:“照你所说,谁胜谁负都与你无关么?”白发老头说:“正是。”

  吴三桂问:“百姓大都是这么想么?”

  白发老头说:“我觉得大都会这么想!”

  陈三强说:“那我刚才为何看到一个老人搬家避祸呢?”

  白发老头说:“那是个傻瓜!”

  吴三桂问:“为何是傻瓜呢?”

  白发老头说:“战,非一城之战;祸,非一人之祸。何处可以逃避战祸?”

  吴三桂便与陈三强离开了下棋的老头,陈三强突然说:“公子既然做了,就不必问民心,问了民心,你便什么也干不成了!”

  吴三桂惊异地看着陈三强,不知他是褒是贬。

  第九章 清兵入关

  一、多尔衮率兵直往山海关逼来

  自一六四三年九月皇太极去世以后,由其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顺治皇帝只有六岁,由他的两个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和休整,多尔衮又向小皇帝重提伐明之事。

  顺治皇帝准奏,且封多尔衮为元帅,统领大军南进。

  多尔衮便率领十四万铁骑浩浩荡荡向南席卷而来。不久,探子报:北京陷落,李自成已住进皇宫。多尔衮集将商量。少数人认为李自成兵多势众,不可与之力敌,恐损失过大,而多数人却认为李自成虽然兵多势众,但可以趁其根基未稳而攻击。

  多尔衮偏重于后者,觉得李自成虽然兵多势众,但大多是乌合之众,且经多次战役,元气肯定已伤,此时正好是出击的时机。但苦于师出无名,恐遭到汉人的全力抵抗。因此,多尔衮虽然一路南进不歇,而心里却隐隐忧郁。

  四月初十,多尔衮率军到达辽河。多尔衮让军队驻扎下来,又召众将商量,并把自己的隐忧说了出来。

  明朝降将洪承畴说,这个容易。现李自成攻陷北京,逼死了崇祯帝。明朝人视李自成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如今众人之所以仍依附于他,是因为逼于势力而敢怒不敢言。如果我们到时打着“复君父仇”的旗号,声称“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所谋者唯闯贼”,到时候,便不怕明朝的旧官和群众不起来相帮我们!

  多尔衮听后,心中好笑,李自成系汉人国贼没错,难道我们倒成了明朝家人么?明朝国破君亡是汉人的事,要报仇要雪恨,自然也是汉人的事,怎么会成为我们的事呢?既然如此,我们又怎可自称为义师?这分明是干涉他人朝政。然而,多尔衮虽然觉得这个主意出得有些牵强附会,但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也只有洪承畴这种人想得出!因为谁都明白这主意出得太厚颜无耻。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由自主地用鄙视的目光斜了洪承畴一眼。

  多尔衮率军继续南进,于四月十三日到达翁后。多尔衮命令队伍原地休息。其目的是准备打探汉人的虚实。

  恰在这时,亲兵报吴三桂特使求见。

  多尔衮心里一惊,因为他实在想不到吴三桂会派人来。在多尔衮心目中,吴三桂英勇善战狡计百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明朝要多几个这样的人才的话,别说李自成无法攻陷北京,就是我多尔衮也不敢轻易冒犯大明朝。

  多尔衮思索一阵之后,认为吴三桂可能是向自己求和。他认为按吴三桂目前的势力,既无法与李自成抗衡,也无法与他多尔衮抗衡,所以他必须求得一方的庇护以保存自己的势力。而这正是自己利用他的机会到了,想到此处,多尔衮心里多了几分自信。于是,他便召见吴三桂的特使。

  杨珅和郭云龙被带进了多尔衮的营帐内。郭云龙暗地里打量一下多尔衮,见他不苟言笑,不怒而威,心里便暗暗敬佩。

  多尔衮问他俩的来意是什么?

  郭云龙说:“贼寇李自成大逆不道冒犯天威,攻陷北京,逼死皇帝,奸淫宫女,致使我大明朝国破君亡!搞得我明朝是天怒人怨,恨不得吸其血啖其肉抽其筋剥其皮。我家将军本要与他决战到底,以雪国耻,以报家仇。无奈我们势单力薄,而贼寇势重,恐难以相抗衡。所以我家将军特遣我等前来向大王借兵。”

  多尔衮听完,也不表示什么,而心里却暗暗惊喜!我本愁师出无名,现在倒让吴三桂成全了我。

  杨珅见多尔衮不开口,以为他是对自己有疑虑,赶忙说:“这里有吴将军呈大王书信一封,请大王过目。”

  多尔衮接过书信,展开来看,心想,吴三桂这厮会在信中说些什么?

  大明国平西伯宁远总兵吴三桂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

  三桂初蒙先帝拔擢,以蚊负之身,荷宁远总兵之任。王之威望,三桂素有深慕,但春秋之义,交不越境,所以未敢通名于王,人臣之谊,谅王必能知之。今我国以宁远偏孤,令三桂弃宁远而镇山海,思欲坚守东陲而巩固京师。不意流寇逆天犯阙,以彼狗偷乌合之众,何能成事?但京师人心不固,奸党开门纳降,致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今贼首僭称尊号,掳掠妇女财帛,罪恶已极,天人共愤,众志已离,其败不待数日。我国积德累仁,民心未失,远近已起义兵,羽檄交驰,山左江北,密如星布。三桂受国厚恩,怜民罹大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于大清。我国与大清通好二百余年,今我无故而遭国难,大清理应助之。除暴剪恶乃大顺,拯危扶颠乃大义,出民水火乃大仁,兴灭继绝乃大名,取威定霸乃大功。况流寇敛聚金帛子女不可胜数,义兵一至,皆为王军所有,此又是大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