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282节
小说作者:安静的九乔   内容大小:1.13 MB  下载: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10-31 17:5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2/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明远既然入主“金融司”,自然立志要将这些统统管起来。

  他先是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但凡只要接受客户资金的,不管是存款还是汇兑资金,钱庄都需要缴纳一部分存款保证金,也就是所谓的“准备金”,在官府处。

  万一哪个钱庄经营不善,发生兑付困难,官府可以用这些钱支付,安抚百姓,然后再回过头来,慢慢清算钱庄的财产。

  等到市面上的大型钱庄被他一家一家地威逼利诱着说服,明远再宣布扩大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将手上的金银钞引铺与钱庄合并,允许吸收存款,同时也允许它们对外放贷,从此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此刻吕惠卿亲自光临的,正是这样一家金融机构的“挂牌仪式”。

  “吕参政,怎么有工夫到界身巷来?”

  明远手中那柄写着大食数字的折扇一扬,遮住了俊秀的半边面孔。

  如今世人包括吕惠卿在内,不少都识得大食数字。但无人知晓“1127”究竟是何意思。

  吕惠卿的脸色相当不好看。

  今日这“汴京银行”的挂牌,让吕惠卿彻底明白了一件事——他一心想要将明远收为己用。但今日来看,明远此人,是他绝对无法驾驭的。

  吕惠卿此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一个“权”字。

  为了权他可以不要令名清誉,被诬为狡诈奸邪他也不在意。

  他唯一想要的,便是有朝一日,权柄在手,便能颐指气使,手下之人令出必行如臂使指,见他吕惠卿面时则必是毕恭毕敬且谀词滔滔。

  以前吕惠卿支使不动明远,是误以为明远对王安石父子忠诚,为王家父子奔走。

  如今他才惊异地发现,是倒过来的。这次“新青苗法”便是如此,分明是明远出谋划策,王家父子在为明远摇旗呐喊,让明远有机会完成他自己的构想。

  这一切,分明都是明远主导。

  不是明远需要王安石父子,而是王安石父子现在需要明远。

  想通了这一点,吕惠卿的心却陡然放松了,脸上重新挂上笑容,点着头与明远打招呼。

  “恭喜!”

  吕惠卿丝毫不掩饰,表示他已经知道这“汴京银行”是明远的产业了。

  “多谢吕参政!”

  明远也大大方方地接受。

  吕惠卿便站在明远身侧,上上下下地打量起这间新改名叫做“银行”的铺面。

  这处铺面地段极佳,此前两串鞭炮一放,几乎将所有附近的汴京百姓都引了来看热闹。

  只不过,看热闹的人虽然多,真正进铺子问询,想要存钱的人还真没有。吕惠卿站了一会儿,只见来来往往,都是兑换金银和交钞的。

  要将真金白银存在别人的铺子里——这种风气,至少在汴京还没能风行。

  “远之,”吕惠卿发现了这一点问题,心里有点得意,声音却显得越发温煦,用请教的口吻对明远说,“看起来,想要将钱放在‘银行’里的人,还不算很多啊!”

  明远了然地笑笑,似乎他早就料到吕惠卿会问这样的问题:“吉甫兄,需知,有些大户人家原本是自己放贷的,这些人多半都不愿意纳入被金融司管辖,成为被官府抽税的对象。”

  吕惠卿点头:他知道如今的首相,有个绰号叫“金毛鼠”的冯京,家中便是这样,暗暗地自己放贷——但是有风险,万一被御史抓住抖出来,不仅名声难听,还可能需要补缴税金,甚至退回收取的超额利息。

  但,这和在银行里放存款有什么关系?

  只听明远柔声开口道:“我会游说他们……”

  吕惠卿只听了一个开头,便身体微震,他已经全明白了。

  明远要说的是,这些手中有钱的人,将来都会选择将钱存放在银行里,而不是自己拿去放高利贷。

  一来这是因为坊间已有青苗贷,民间借贷的利率已有天花板;二来自己放贷,风险颇高,万一对方赖账,自己出面追究,逼迫对方以田产相抵,往往容易被人检举说是强迫兼并,落得个巧取豪夺之名……

  这哪里有把钱放在银行里,躺着吃利息来得舒服?

  吕惠卿眼珠转了两转,心思电转,已经想到了很多。

  他甚至还记起传说中明远有一个“捶丸俱乐部”,是明远用捶丸这等“小技”笼络起了在京中颇有势力的豪商,能够互通有无,甚至高、曹、贺等后族都在被明远笼络之列……若是明远劝说他们将钱放入“银行”,那些人会拒绝吗?

  若是如此,明远手中该有多少钱?

  一时间思绪起伏,吕惠卿顿时记起自己当年雄心勃勃,打算追随恩师王安石,做出一番青史留名的事业。而当时明远年纪轻轻,只是一介白衣。吕惠卿在服丧守孝之前,曾与他匆匆一叙……

  一转眼三年过去,再在杭州见时,明远已成杭州首屈一指的豪商,所有海商,提起明小郎君所首倡的“海商保险”,都竖起大拇指。

  再后来,明远入京,亲手稳定市场,稳定交子币值……

  到如今,他取得王安石的支持,变更青苗法,开创“银行”……

  吕惠卿终于明白了:只要是在与“钱”有关的领域,他就根本无法把这个年轻人掌握在手心里。

  “吕参政,下官还有些杂务在身,先告辞了。参政有空来我们金融司喝茶啊!”

  金融司的茶水点心很有名,如今各大官署竟都知道了,不少人以能进金融司坐一坐为荣。

  “好,好……”

  吕惠卿勉力不让自己表现得失态:毕竟对方的年岁只有自己的一半——一想到这一点,吕惠卿顿时更是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等到明远离开,吕惠卿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感慨:这小郎君……真有钱啊!

  光是金银钞引交易所,就有一千万贯的准备金。如今又是银行……这明远的身家,算来到底得有多少啊。

  吕惠卿抿了抿嘴,心想:这大约也合理,毕竟钱就像是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钱越到后来就越多。

  就像这明远——初时只是涓涓细流,到后来便像是大水漫灌……

  但是……这世上真有大水冲来的钱吗?

  吕惠卿依稀记得,好像有什么人说过的,明远的钱来路不正!

  究竟是什么人说过的?

  吕惠卿就站在“汴京银行”的对面,皱着眉思索着。

  *

  “亲爱的宿主,”1127主动上线,“您的一亿贯花出去大有希望啦!”

  “是吗?”明远忍不住得意。

  “是的!经过您这一番精心布局,试验方预计您在未来的十年内,哪怕什么都不做,都能把这一亿贯花出去……”

  “也就是说,已成定局?”

  “对对对,亲爱的宿主,您的系统就是这个意思。”

  “哈哈……”

  明远颇想要豪迈地仰天长笑一声,可惜这是他家种郎的风格,他这温文尔雅的小郎君,做不到那么自然。

  但他终于成功地将“银行”推到了世人面前,而且自己给自己增加了保证金要求。也就是说,随着吸纳存款的增多,他需要投入的本金也会不断增加:越有钱,就越是要花钱出去。

  当然他也不可能只开一家“汴京银行”,将来必定还会有杭州的、扬州的、京兆府的……

  此刻明远感到一身轻松,终于觉得他可以稍许放松放松,可以与种郎一道返回陕西,过几天厮守的小日子。

  这时他随口问了一句:“1127,既然我把一亿贯都花出去了,那剩下还有什么该做的?”

  1127却嘻嘻一声笑,问:“亲爱的宿主,您还记得您的目标吗?”

第276章 亿万贯

  目标?他来这时空的花钱目标?

  明远的记性甚好, 当即报出一个数字:“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多一点。”

  他马上明白了1127问他这个问题的目的。

  自从进入这个时空,他已经成功花出去, 或者说注定将成功花出去一亿贯——但是目标是一亿两千万贯带个零头。他已经完成了目标的大部分, 却还有六分之一需要继续努力。

  但是明远告诉自己:小意思,不用慌,眼看着这一个亿都花出去了, 两千万贯还有什么难的?

  “亲爱的宿主, 您真是太棒啦!连这个都记得清清楚楚:准确地说是120343174贯!不过您的数目也差不多啦。”

  “但是1127记得您真正的目标,最关键的是……”

  明远颔首:“对!”

  最关键的是要扭转这个时代的走向, 解除横在人们头上的厄运。

  他选的道路是帮助“极贫”“积弱”的北宋渐渐“富”起来,“强”起来。

  但按照1127所说的, 这最多只能扭转北宋国运的60%。

  但还有剩下的40%怎么办?难道他还得主动创造偶然因素?

  但“偶然”这种东西, 其实等同于不可控。他如果真的创造了“偶然”,但这历史的偶然不向他所期望的方向运行,该怎么办才好?

  明远想象自己在苍茫的历史长河里尝试开盲盒……

  这怎么总令人感觉不大靠谱啊!

  于是明远向1127确认:“1127, 试验方是否承诺, 我在扭转了北宋的国运之后, 生活在这个时空里的人可以得到‘剧透’提醒?”

  1127恭恭敬敬地回答:“确实是如此。”

  明远沉思良久,反问:“但这有意义吗?历史的走向已经得到了改变, 人们才有机会得知改变之前的未来?”

  1127却兴高采烈地回答:“亲爱的宿主,您要明白——这个决定,实际上使您扭转国运的那个临界点向前移了,您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了。”

  明远一怔,突然明白了试验方的意思。

  他只要能够触发那个临界点, 就能够让这个时代的所有人, 从皇帝到朝臣, 从寻常百姓到普通士兵, 都能够窥视自己的命运,历史的轮转,从而激发这个时代所有的力量,和他一起,完成全部振兴的伟业。

  居安时亦可思危,且避免犯下那些不可挽回的过错——就好比苏轼与司马光,这两位现在对新法的态度亦与寻常“旧党”有所不同。明远相信他们虽不似自己那样,有超出时代对历史的了解,但这两位也多少正以自己的行动试图改变,以避免大宋真的像明远所“剧透”的那样,滑落到乱世兵燹的深渊中去。

  所以明远不需要彻底颠覆大宋与各国邻国的国运,他只需要触及那个临界点——

  只是那个临界点在哪里,他如何才能触及……这又是个大大的盲盒,他甚至不知道盒子的开口在哪里。

  *

  沈括与贺铸等人很快完成了在陕西路设立军器作坊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预算,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已经相应的花销都算得很清楚。

  官家赵顼看后很满意,不久便宣布了一连串任命。

  沈括依旧权三司使,此外兼判军器监。

  贺铸调任陕西路转运司,担任转运副使。

  最引人瞩目的任命是给种建中的——种建中任陕西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虽然都是副职,但是职位品级是扎扎实实地升上去了。在陕西一路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破格升迁,更加没有过如此年轻的武职官员,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升到这个位置上。

  明眼人都看出,官家这是要在西北加强武备,并且将相应的财权和物资调配的权力全都给了新党一系,沈括一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2页  当前第2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2/3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