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顿晚餐,婆媳俩就每一款寿司、每一道菜都没落下地拍照,然后一一发给穆彧。还跟穆彧视频,让他发表感想。馋得穆彧抓耳挠腮,才放过了他。
千里之外,穆彧搓搓有些冻僵的手,继续在电脑上敲击。总得有人为母亲和妻儿的安危舍弃天伦之乐。
第111章 111粉蒸肉 你觉得他们仨谁去、以后……
元旦过后,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中国百姓才能理解的欢愉。辛苦了一年,终于到了个别行业才需要在岗,其他人都可以放松一下的时候了。可就在这举国即将欢庆时, 那能令全国人民如居住在一个小村里的微信、微博等,开始传播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SARS又来了。
开始的时候, 不信的人居多。但跟着消息越传越令人毛骨悚然。
省院有人在微信留言:“我高中同学在**医院中招了。”
“我大学同学在**医院也中招了。”
“无特效药。”
“大白肺。”
“濒死感。”
“ECMO不够用。”
“我同学说她们口罩都不够用。”
人心惶惶时,卫健委派去的第三批调研组去武汉了,钟南山出面了。
前来省医就医的患者好像一下子减少了一半。商场的人流也减少了。非必要不出门, 出门也都戴着口罩成为共识。
……
初二的早晨。
谢逊和李敏去给刘红送行。他们仨在一辆小车里,跟在大客车的后面。大客车里载着省院自愿报名去援鄂的医护人员。医生全部是主治医生以上,以重症医学、呼吸、循环、感染、肾内科为主;护师也是这些科的骨干力量。
可以说那辆大客里虽然只有十几人, 却载着省院内科的中坚力量和未来。
“刘红,你要保重自己, 把他们全部健康地带回来。”到了机场,谢逊迅速下车给刘红开车门。
“师姐,你要好好地回来。星星怀孕了呢。”李敏拉着刘红不肯松手。“你一定要好好的。”
“你俩放心。SARS我都闯过来了, 不差这个。”刘红自信满满。
谢逊提醒她道:“别掉以轻心。这次的病毒感染至今还没有特效药, 但传染性更强,重症更危险。所有说这有用说那有效的,都处在摸索阶段。你心里有数的。”
“是啊,师姐, 你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刘红捋一下短发,笑着说:“我那么说不是安慰你俩么。唉!这些天每逢看到微信里谁谁谁的同学感染了,我的心情就格外沉重。不过你俩放心,我会按照昨天突击培训的操作条款,严格要求我带去的每个医护人员恪守,包括我自己。没人想死的。”
谢逊朝刘红伸手:“等你凯旋, 我来接你。”
刘红跟谢逊握手。然后她抱住李敏说:“师妹,娜娜和星星我交给你了。”
“嗯,我会照顾好她俩的。”
大客车上的医护人员都下来了,刘红接过小车司机递给自己的双肩包——省院的全体医护人员都有这么一个半人高的户外大包,里面是省院用尽一切手段筹集到的防护服等。
这是省院的几个院长使尽浑身解数,给出征勇士们配备的保命物质了。武汉因裸奔而感染的医护人员、微信、微博上转发的没领到防护物质的哭诉,(湖北防护口罩分配的不公平,没倾向直接接触患者的一线医院),令出征的勇士们胆寒,也令送行的谢逊焦虑。
“刘书记,走啦。”
“好。谢师兄,师妹,你们在家也加小心。别出现院内感染了。”
“嗯。”
“一定。”
谢逊、李敏和本院援鄂的医护人员一一握手道别。
“保重,等你们凯旋归来。”
“院长保重。”
“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敬酒。”
“李院长,你给我们跳次《祈祷》就行。”
“是啊是啊。”
“我个老太太跳舞,你们愿意看吗?”
“李院长,你哪里老了!”
庄严肃穆的送别气氛,顿时被岔飞了。看着嘻嘻哈哈跟李敏开玩笑的同志,谢逊的脸上也少了些凝重。
返程的时候,谢逊和李敏又陷入沉重中——如果后续调拨的防护服不能保证、得怎么办?
司机感受到谢院长和李院长沉默不语的压力。他想平稳开车,但大型货车轰隆隆地来回窜道,甚至窜到超车道时,他还是得不停地急刹车避让。
“慢点开。躲着那些大车点儿。”坐在司机后面的谢逊开口提醒。
“我们不着急的。”
“是。”
小车终于从大货车的车队里冲出来了,向省院的方向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载满援鄂勇士的飞机开始加速了,机头抬起脱离了地面,飞向阳光明媚的蓝天。
这是省政府安排的包机,这整架飞机上都是省城各医院抽调出来的医护人员。这时只有这样的航班才能进入已经封城的武汉了。
空姐送水后开始送午餐。
“有鸡肉和粉蒸肉,您要哪种?”
“粉蒸肉。到武汉得天天吃粉蒸肉,老子先适应一下。”
刘红瞥一眼那个大嗓门的男人。不认识。这口音也不是省城的。
“给我来份鸡肉的吧。”
喝水、吃饭、去洗手间,然后把头顶的阅读灯关掉。能睡一会儿是一会儿,下了飞机还不知道会怎么忙碌呢。
一会儿的功夫,机舱里的阅读灯次第关掉了,遮阳板也拉下了。带着口罩的医护人员,不约而同地抓紧时间开始睡觉。容教授也和她们一样。
但此时的省院,惯例进行的初二大查房刚刚结束,所有人都在讨论。
“听说调拨给武汉的口罩发私立医院了,那医院就没接诊新冠肺炎的患者……”
但更多的人想问问谢逊和潘志,能保证咱们医护人员的口罩供应吗?
*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初一这天的上午。
卫健委通知各医院院长去开会,会议内容只有一个:派医疗队援鄂。下午集合完毕,明天上午出发。
谢逊开会回来,立即召集省院领导开会。参加会议的只有他谢逊、两个书记、三个副院长、再加上一个院长助理。
谢逊神情严肃,开门见山地说:“我相信你们都有各自的同学在武汉,能了解到武汉的现况。卫健委要派医疗队支援武汉。说是各医院自愿报名,但每家医院也都分配了指标。”
刘红立即接道:“谢师兄,以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患者首先是肺部的病变,然后是各脏器相继出现问题。去的人必须得能顶人用。我带队。援鄂的医护人员,我想得以ICU、感染、呼吸、还有肾内科等科室的主治医师为骨干,护士也得是主管护师以上。如果自愿报名不足,我和杨毅找各科室的主任和党员谈话。”
“这时候是得党员冲锋在前。”谢逊微微点头,他认可刘红的提议。但他跟着就提醒刘红说:“防护服的问题,上面说暂时得我们自己先各自解决。随后会调配物质保证援鄂医护人员的供给。安全起见,我想去武汉的同志最少得背一周的替换量。”
王院长就问潘志:“老潘,咱们省院现在有多少防护服?有没有一周的替换量?一天至少要按两套准备。最好三套。”
“两套没问题。三套肯定不够。咱们家里还得留一部分。”潘志哗啦啦地翻手里的物质储备表,然后调出相应的数据给所有人传看。
“是不能都带走的。医院得像SARS时那样开辟特殊病区。不然发生院内感染,会祸害了更多的人。”
“对,是得辟出特别病区,像SARS时期那么严防死守。”王院长是呼吸内科的主任。他对刘红带队有不同意见。“谢院长、刘书记,要不还是我带队去武汉吧。”
另一位肿瘤内科出身的张院长说:“我去最合适。援鄂不能耽误了咱们本院的医疗工作。”
说心里话,张院长离开两月,省院的医疗工作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但刘红说:“目前都是对症治疗,王院长,张院长,以你俩的技术实力,谁带队都可能完成日常工作。但我是书记,这时候需要我先带队去,给报名的医护人员竖立榜样。”
谢逊沉吟一下说:“也许需要第二梯队。”
王院长就说:“那我做替补领队。”
张院长也很积极要求做替补。
潘志等谢逊撂下电话,说:“我跟耗材那些供应商再联系一下,争取再进一些防护耗材。”
杨毅终于开口了,他说:“我孙叔昨天帮着联系到一个厂家,是给大厂做代加工生产的。因为生产量小,暂时没被统计进去。他们有委托生产的全套手续。产品质量有认证,是合格的。但目前只能给我们提供500套防护服。医用口罩可以给十万个。这是全部库存了。”
“立即拉回来。”谢逊有点儿小激动。他对杨毅说:“你去跟他们谈,如果能保证质量,让他们办个自己的品牌,我们医院以后全从他们那儿进货。条件是他们生产的防护服和口罩等,得全部供给我们医院。”
“我去试试。他们既往是接到委托合同才开工,我估计原材料的库存量也不会很多。”
潘志积极请缨:“我陪杨书记一起去好了。”
“也行。你分管这摊工作的。”但谢逊跟着严肃起来,沉着脸说:“只许成,不许败!”
“是啊,潘院长,杨书记,我们这么多人的安全就都交给你们俩了。”
但是,谢逊到现在还没收到潘志和杨毅的电话。
*
甘露和杨蓉躺在一张大床上,俩人谁都没睡着。微弱的光线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闺房。
容教授早在夏天从广州回来后,就把女儿的房间做了调整。原来1米2的单人床,换成高箱双人床,一个两米宽的、到顶的趟门大衣柜替代了原来的三开门衣柜,也换了两个够深的床头柜。反正是杨蓉和甘露一人一半的空间,怎么用都够的。
“露露姐,你说我妈她们不会有危险吧?”
“应该不会。”
非典时甘露还小,杨蓉就更小了。她们偶尔听人提起非典曾经怎么吓人,怎么令人惶恐。可隔壁主人房里的杨宇却非常清楚非典及其后遗症的残酷。他担心妻子此行的安危,他昨天曾跟妻子探讨,劝说妻子不要报名。
容教授叹口气说:“老杨,省院有十三个名额,符合条件的人全报名了。我们科的副主任和那两个副主任医师,我们四个至少得去一个。你觉得他们仨谁去、以后不会是我工作的掣肘?”
牌号为5166的小车停到省院已经显得破旧的十七层大楼前,谢逊和李敏一左一右地下车。恰好此时谢逊的手机震动了。
是杨毅。
“谢院长,我和潘院长现在带着东西返回医院。我们做到了你的要求。”杨毅的舌头有些撸不直,声音也有些含糊。
“喝多了?”
“是。吐完好多了。不过潘院长我看得送医院输液。”
“你们几点能到?我在急诊等你们。”
第112章 112酸辣西瓜条 她脱口就是一句:“……
甘父把一碟子酸辣西瓜条推到女儿面前, 说:“这是今天中午那个西瓜皮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