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柳是个未出门的孩子不懂事就算了,二弟妹也是成了家的人,主人家不在的院子,难道不知道应该避嫌改个时候再来。
“二弟妹这是在干什么?!”庆母喝道。
有她在,庆二娘子倒是顿住脚步,还伸手拽了自己闺女。
“大嫂子,脆脆这丫头没规矩,嘴里不干不净的,看你不在,我替你教训教训,省得外边人说咱们庆家的闺女没家教。”
“我是爹和娘的闺女,又不是二婶娘的闺女,咸吃萝卜淡操心。”庆脆脆顶回去。
庆母回头瞪她一眼,示意她安分些,“脆脆,做小辈的,怎么说话呢?给你二婶娘赔礼。”
庆脆脆无所谓,浑不在意地说一句‘我错了,二婶娘是长辈,原谅小辈不懂事。’。
庆二娘子心里一噎,要是自己不依不饶,显得这个长辈不会当。
只好作罢。
换了一副笑脸,“大嫂,出门有事呀?”
庆母领着人重回了正屋,看桌上只有两个空了的水碗,顿时一皱眉。
脆脆是个周全的性子,今天怎么这样失礼数?
“二弟妹来,正巧我出门,换个时辰过来不就行了。你看脆脆这个丫头,连招待都不会。”
说着脚步已经往立柜跟前走,“她还小,有些礼数不知道,二弟妹别放在心上。呀,怎么上锁头了?”
肯定是脆脆。
庆母脸上发红,觉得养孩子不大气,叫妯娌笑话了,扬声喊脆脆拿钥匙。
院子里只有庆翘翘一个,坐在自己屋子的台阶上攥着花环在编,头都不抬,“出门了,说是山上有野菜,要摘一篮子晚上吃。”
这时候出去了?
庆母不好意思地冲着二弟妹笑笑,只好再添一碗水,“说了这会子话,渴了吧,二弟妹喝水。”
庆二娘子一猜就知道庆脆脆是故意的,往日不觉得这个丫头奸猾,如今不过一件衣裳就认清她的本质。
庆二娘子更确定自己猜地不错,“大嫂子,咱们妯娌不避讳,你跟我说实话,脆脆是不是真像村里人说得,早就和王二麻子不清不楚了?要我说,隔壁胡家那个丫头,她娘脏...”
庆母眼皮一跳,阻她说下去,“二弟妹,脆脆嫁得好不好,都是庆家长房长女,小时候还是公公养活大的,这种话可不能说。没得带累公公留下的好名声。”
庆二娘子不曾想她抬出死了的庆老爹,若是再说下去,不就成了做媳妇的非议公爹。
传扬出去,可是休妻沉塘的恶名声。
这是昨晚丈夫和自己商量好的说法。
有道是,死者为大,谁敢嘴里不干净,只要抬出庆老爹,一准管用。
见二弟妹果然闭嘴,庆母心里松口气,这还是第一次在妯娌之间说话占了上风,她继续道:“王家娘子还活着的时候,那院子不就在对面马家后边嘛,那时候咱们还没分家,你和我先后大肚子,她不是来帮农忙活,你还记得不?”
似乎是有这么回事。
庆二娘子回忆下,“难不成真是和脆脆定了婚事?”
庆母一猜就知道她忘了,眼神落在院子里正扯着闺女要衣衫的庆柳,不知怎么改了口,“最开始不是我说亲事,是和你,给王二郎定好的媳妇是你家柳柳。”
此话一出,屋子里外听到的人都傻眼了。
庆柳也不要衣裳了,猛地奔到门口:“娘,大伯母说得是真的?”
庆二娘子比她还着急,“不...不知道呀。”
她怀上庆柳,到现在都多少年了,就连王家死了的那个妇人她都不记得,哪里还记得自己是不是随口说过什么话。
庆翘翘守住了自己的衣服,笑得一双眼都眯成了缝,“庆柳,你还要什么好看衫子,你娘都给定好了亲事,相看什么相看,别费心思了。哈哈哈...”
庆二娘子看闺女马上就要哭了,顿时急了,“大嫂子,这话可不敢乱说。那王二麻子不是和你家脆脆说定亲事了?”
庆母心里偷笑,面上装着无辜,“是呀,当时王娘子是看中我的肚子,你不愿意,哭着喊着非要争,非说柳柳才是小王二的媳妇。”
这......
自己确实是争强好胜的性子。
她怀了庆柳没几个月,大房的也有了孩子,虽然她已经有一个儿子傍身,但是耐不住好比较,且当时公爹和婆母都在,她为了一顿饭少吃一滴油都能吵个没完。
一个来帮工的,若是看上大房的肚子,却看不上她的,她肯定计较没完。
看她们母女都着急,庆母终于松口:“大着肚子,说话算不得准。第二天你看上了别家的,又把王二还给了我家脆脆,这不才有了今日的一桩糊涂事嘛。”
闻言,二房母女同时松一口气。
“我就说没有这回事嘛...”
受了这桩吓唬,庆二娘子不惦记方才她大嫂出门干什么事情了,庆柳也没心思痴缠着要衣裳。
送人走了,庆母还有些愣怔。
这还是头一次二房从她这里两手空空的走得。
也不是,装了两张饼子让人带回去了,翘翘手里的花环也被拿走了。
也不是什么很要紧的东西。庆母心道。
这一晚庆父回家见她面上有笑,问起什么事儿这么开心。
庆母一五一十地说了,“二弟妹往日惯好白拿,左右是庆家人,咱们吃多少分给二房也不算什么。”
“二弟妹一个长辈,张口骂自己侄女是贱人,外人听了能不笑话?还说脆脆和王二不清不楚,自家人不出去争着解释,还往里带脏水。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庆父最开始听她编了谎话,脸上还不耐烦,听过解释后顿时了然,扒拉干净碗里的饭食,起身往外走,“这事儿我去和二弟说说,不能由着他媳妇惹事。”
庆母没想他听风就是雨,想要拦,可惜被大闺女扯着袖子坐下,“娘,长嫂如母,她不敬着你,还老拿大房没儿子的事儿阴阳怪气,二婶吃点教训也好。”
庆脆脆对她娘的感情很复杂,说不上怨,大概是怒其不争吧,叫父亲的暴脾气压着,一句做主的话不敢说,纵是有理有据,也争不到好处。
终究是闺女,看她娘受委屈心里也不爽利,“以后她惹你,你就像今天一样,往庆家名声和长辈上面说,爹保准会站在你这边。”
像今天一样?
庆母一头雾水,今天说二弟妹对庆家名声有损是事实呀,大闺女的意思是叫她以后说谎,跟丈夫耍心眼?
这怎么能呢?
夫君为天,老老实实伺候都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哄骗?
可是看着大开的屋门,再想起丈夫方才明明要骂自己惹事,转眼却出门收拾二弟妹,庆母陷入沉思。
或许,脆脆说得也对。。。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进入婚后
第10章 .大婚之喜
村里人家聘闺女不像镇县上声势喧天,吹啰敲鼓,更何况花溪村是附近几个村最穷的村落,好一点人家闺女出嫁,若是男方有些体面,或借或赁一头毛驴,新娘子一身红,娘家哭嫁,夫家热热闹闹地将人迎走。
到了庆脆脆这边,庆家大房嘴风牢,一直到要送人出门这一天,才渐渐透露了消息。
正是做饭的时候,地里的劳力回家吃饭,哪里还顾得上看热闹,听了动静也只是在门边探头看一眼。
夜色弥漫,王二麻子不知道从哪里借了一件整齐衣衫,换下往日那身破补丁跟癞子疤似的烂布件,人细长,头一杵闷不吭声地在前面走着,猛地打眼看,还当是深秋断竹成了精往前动呢。
身后的新娘子,衣裳倒是有几分喜气,不过样式一眼看就很久,唯独那盖头还红着,算是这桩婚事上唯一的一点亮气。
前头的人手里攥了根红带子,另一端扯着新娘子往前走,有妇人瞧着红盖头身后只有一个庆大娘子送嫁,倚着门槛问:“庆大家的,你家脆脆生地模样俏,真舍得送了王二麻子?”
庆母不想搭理,可说话的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头李婆子,若是不带兴回一句,又不知道怎么编排呢,“劳您记挂,我当家的说王二麻子本分,日子穷些也没什么。哪里是送,是父母之命的好姻缘。”
李婆子哼笑出声,“庆大家的,别装道。一个村里里外外,谁还能糊弄了谁?王二家穷又不是啥秘密,你送闺女出门,进他家院子一瞧不就知道了?”
庆母顿时讪讪闭嘴,丈夫也觉得这婚事丢脸,不愿意送闺女出门,本来该是体面欢喜的事情,如今冷清,没得在村里人跟前闹笑话。
她听四近渐有邻人出门同李婆子说笑在一起,急忙催促大闺女还有...女婿快走,终于躲了人群,才松口气。
庆脆脆听她娘的一声叹,想起方才王二哥接她出门,结果庆父拉着王二哥非要他盖红手印,留下一张欠三贯铜钱的白条。
村里人都是庄稼汉,认得一个数不叫换粮食的时候被骗就自诩有文化,庆父又如何当场写好一张借条?必然是很早就从里正那里要来。
她要出门,若是没进男方门就干涉人家的事情,必然有不好听的话,更何况当时院中还有二叔一家在,最后认了这三贯钱的负债。
想及此,她不由难过,又听她娘唉声叹气,烦道:“娘不要叹气了。旁人问起,王二哥也是给了三贯的聘礼,未曾亏欠下什么。”
花溪村不富裕,别村的闺女出门惯例是七八贯钱,在花溪村平常的人家都是五贯钱,王二麻子写下的三贯钱欠条,说来也是不差什么。
庆母性子软和,听闺女说这话,当着王二麻子的面不好说什么,其实心里在想:一张欠条又不是真把沉甸甸的铜板落到手上,也不知道女婿要攒多久才能还上。
前头王二麻子听了身后的说话声,脚步一顿,大高个子弓着腰,朝庆母道:“庆大婶婶放心,以后我必定拼命干活攒银子,就是自己不吃饭,也把三贯钱攒好送回去。”
庆母听他这话,原本的慈悲心肠又生了几分。
说话的功夫,很快过了村里大路,再往王二那地方就是乱石子路,天黑了,自己若是送进去,出来没灯,指不定得跌跤,如此就站在村口。
庆母从袖子里摸了半天,将七个铜板塞进闺女的手里,难得强势地迫她收下,“娘没攒几个钱,就这几个子儿是背着你爹不知道藏起来的,收着吧。”
王二麻子倒是乖觉,知道他们母女说话,往前头避开几步。
庆母摸黑攥住闺女的小手,她做惯了农活,手上都是粗粝茧子,闺女打小懂事,跟在她跟前吃了苦,原以为长大嫁人能享福,却不想还是同她这个当娘的一样苦命。
王二麻子一看就不是好人,虽然生地浓眉大眼,老实本分,可老实人又怎么会趁着救人做出那档子恶事。
可女人失了贞洁,不嫁给他还能送到谁家去。
正像她丈夫说的,有了三贯钱,算是买断闺女的一场生养情,以后是死是活,她们庆家不能管了。
如此,庆母淌了眼窝泪下来,悄声道:“脆脆,你自小能干能吃苦,嫁了人,以后的日子再难再苦都是你自己的命。你爹说的话,你记着,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便是有天大的委屈,以后只能自己熬,你爹和我都帮不上了。若是将来翘翘有本事能拉扯....”
庆脆脆将手里的铜板猛地攥紧,只觉心里寒凉。
这话她娘不会说,必定是她爹嘱咐,要她娘说给她听。
不就是怕自己日子过不好,回娘家要这要那的嘛。
她本来就没有靠着娘家接济的打算,可亲生爹娘说出来,更是失望。
“天黑了,娘早些回去吧。你们说的话我记着了,将来就是快要饿死了,必然躲得深山去,死了也不叫家里知道。”
庆母没防神叫她扯回了手,心里何曾不难过,可家里她不做主,且丈夫见天儿喊着要典妻,她都是泥菩萨过江保不住身,哪里护得住闺女。
明知道大丫头心里不痛快,也无法宽慰,只能眼睁睁看大闺女踉跄着往前走。
王二麻子见她脚下磕绊,管她什么丈母娘不丈母娘,只要惹了脆脆生气,都不愿多看。
他快步上前将人扶住,常年砍柴粗糙不已的大手握住一截皓腕,像是山里还没长成的小树秧子似的,他吓了一跳,撤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