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_分节阅读_第230节
小说作者:女王不在家   内容大小:1.63 MB  下载: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3-26 21:52: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0/5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如今考古学术圈子本来就是美国人主导的圈子。

  初挽和几个新疆专家抵达酒店的时候,就见走廊、小餐厅和咖啡吧里全都是知名学家,不过这些人大多为欧美面孔,不要说华人,就是东亚人都很少见。

  而在讨论会场旁边,有一个海报展厅,两排白板一字铺开,介绍各区域考古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初挽看了看,这自然集中在北美考古,也包括一些南北和欧洲,都是目前世界考古学领域比较重大的成就展示。

  初挽几个走在走廊中,引来了不少人的侧目,大家自然都好奇,特别是初挽,看着太年轻了,在欧美人眼里,尤其显小,就是高中生的感觉——事实上欧美的高中生都比初挽显大。

  初挽几个在华裔翻译的带领下,径自过来他们所属的分会场,这个分会场的主题是“南亚与东亚研究近况”,所有南亚和东亚的考古都保罗在里面了。

  他们一进来,便被递了一份会议行程,里面列着今天要参加演讲的presenter。

  几个中国人看了看,新疆专家叹了声:“咱们这都被挤到角落了。”

  一看发言顺序就知道,放到最后,明显是不受重视。

  初挽:“没什么,我们既然来了,那就让他们感受一下东方文明的熏陶。”

  其实对于西方考古界的情况,她大概听过,知道在西方主流媒体,都在有意无意淡化或者忽略亚洲的考古发现。

  所以除了个别关注东亚考古的,大部分人对于东亚考古情况几乎一片空白,大家下意识的反应可能是:“东亚考古?他们考古什么?”

  她现在既然有机会来到这里,那自然是要给他们来一个大的,让他们震惊一把,借着这个平台,给他们开启一扇东亚考古的窗户。

  而为了这次的考古会议,她也是准备翔实,中英文演讲稿充足。

  说话间,一个叫艾米.瓦克斯的美国考古教授开始演讲,他所演讲题目恰好是欧亚文化交融,新疆几位专家一听,自然支着耳朵听。

  听着听着,初挽发现不对了,在那位艾米.瓦克斯的言论中,曾经提到了一句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刺耳的话,却是:新疆是连接亚欧非大陆的关键接点,丝绸之路到达新疆后,分为了北中南三路,抵达地中海东岸和东罗马帝国,而根据生命科学研究团队的研究,小河流域是拥有欧洲和西伯利亚遗传标记的,从而得出新疆文化受到欧洲印度文化极影响。

  其实这些争论,都是学术争论,和政治无关,但是这种学术观点,又在某种程度上是为政治服务,这就是意识形态之争了。

  初挽越听越不对劲,而几位新疆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英语水平有限,听得着急,他们只知道这个美国人在讲新疆,但是却听不懂观点,一时真是如坐针毡。

  初挽便低声把这位艾米.瓦克斯的观点大致叙述了一遍,只几位专家瞪眼睛:“这不是胡说八道吗?瞎扯!”

  另一位稍微文明点:“这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

  这时候,艾米.瓦克斯已经演讲完毕,底下顿时响起掌声,艾米.瓦克斯显然很自豪,便绅士地请大家提问。

  初挽站起来了:“我想问一个问题。”

  她用的英文,字正腔圆。

  这话一出,全场所有的考古学者全都看过来,大家看到初挽很年轻,年轻到仿佛只是一个高中生,但是她长着一副东方面孔,有乌黑的头发和雪白的皮肤,这在美国考古学界并不多见。

  瓦克斯先生笑得绅士而优雅:“这位女士,请问你有什么问题?”

  初挽道:“刚才瓦克斯先生提到了新疆文化主导问题,我想请教下,在一个文化区域内,我们以什么来判断这个区域内的主导文化?”

  瓦克斯先生便讲起来,讲了教育,科学,也讲了艺术。

  他引经据典,确实讲得不错,引得周围人一阵掌声。

  初挽却道:“听了瓦克斯教授的话,我受益匪浅,文化可以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中国新疆,那就是长期相融共生发展后,形成的独特地域和民族文化。但是我个人认为,要判断古代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代的文化主导,我们需要参考一样东西。”

  大家都疑惑了,交头接耳的,这位瓦克斯先生也疑惑:“哦,你认为应该参考什么?”

  初挽便拿出来一个东西。

  所有的人都看过去,他们看到这位年轻的东方女学生,手中拿着的是一枚硬币,是美国的一美分。

  初挽展示给大家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一美分的美国硬币,上面是美国总统林肯先生。”

  她又拿出来另一枚硬币:“再看这一枚,这是美国精神象征白头海雕。”

  周围人面面相觑,瓦克斯先生疑惑起来:“然后?”

  初挽:“在美国,有各种肤色来自各大洲的人们,美国是多元文的交融的国家,但是我相信,哪怕文化再怎么交融,美分的硬币上,不会印中文,也不会印上法文,是不是?”

  瓦克斯先生扬眉,有些好笑:“所以这位女士,你是要说什么?”

  初挽笑道:“非常巧,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考古主题,便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尼雅遗址的挖掘成果,大家应该知道,那里在一千七百年前,是精绝古国的所在之处,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交汇了古印度文化、汉文化、罗马文化和早期波斯文化。”

  大家顿时交头接耳的,也有人开始翻今天的演讲名单。

  初挽便直接走到展示台上,走到瓦克斯先生身边,之后,她拿出来一张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尼雅遗址挖掘出来的钱币,来自一千七百年前。”

  所有的人都好奇地看过去。

  初挽待大家看清楚了,才继续道:“这是精绝古国流通的钱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铸造技术承袭于希腊打压法,上面的骆驼应该来自于中亚,不过这个钱币的正面写的是什么,大家可以看看——”

  有对东亚文化比较了解的,认出来,这是汉字。

  初挽颔首:“这上面写的是廿四铢,那是钱币的计量单位,这是汉字篆体文。”

  旁边的瓦克斯先生一时懵了:“汉字?”

  初挽道:“正如美国的硬币上不会印上汉字一样,位于尼雅河畔的绿洲,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古国,他们的钱币也许可以用希腊技术,也许可以印上中亚的骆驼,但是他们的字,一定是汉字,这就是官方认可的主导文化,这就是刻在文物上的正统,这就是欧洲、中亚和中原三种文化综合体下的尼雅钱币。”

  现场一时传入来小声议论声,确实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流通钱币上的汉字,应该就是这个国家官方的认可,也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主导。

  在场众人都纷纷点头,显然对初挽的话很赞同。

  瓦克斯先生对于这一时的失利显然有些不服气,他笑了笑:“只是一个钱币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如果提起西域文化,我这里倒是有一些资料,特别是初女士刚刚提起的尼雅遗址。”

  初挽听着,略顿了顿:“你也有尼雅遗址的资料?”

  瓦克斯先生笑着点头:“是。”

  初挽:“请问是什么资料?

  瓦克斯先生优雅地笑道:“我这里有你们东方绣花鞋,也有官方文书,更有一些生活遗迹,可以说应有尽有了。”

  初挽听这话,也笑了:“那我知道了,八十年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能有人没经过正规手续,冒入新疆,挖走了大量尼雅遗址的文物,想必瓦克斯先生的资料,便来自于此吧。”

  这话一出,瓦克斯先生呆了呆。

  现场也瞬间陷入了沉默和尴尬之中。

  初挽所说,显然是历史事实,大家都知道,但这么多年过去,没人会提。

  在场的都是知名学者专家,对于这种事,自然也不好太提,但是既然是学者专家,好歹要脸,也不好说什么。

  现在被初挽这么直接指出来了,一个个都沉默不语。

  唯独瓦克斯先生,眸中泛起狼狈,之后他便尴尬地笑着,耸了耸肩:“这个,我也不清楚了。”

  初挽见此,也就略过不提。

  这种事,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光彩,自己当场揭短,让他尴尬一把,适可而止就是了。

  当下她便道:“我自中国而来,参加这次会议,其实就是想向大家分享下我们在尼雅遗址的发现,在那里,我们找到了精绝古国国王的墓地,发现了一些惊喜。”

  说完,她便将自己的资料呈现给大家,给在场的考古专家分享他们这次的发现。

  当那些资料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了。

  绣有“延年益寿长葆子孙”和“安乐如意长寿无极”吉祥话的织锦衣裙,以及“王侯合昏千秋万代宜子孙”的锦被,色彩斑斓,华丽鲜艳。

  初挽大致给大家解释了这些汉字的意思,也讲了这些的来历:“这些都是来自当时大汉蜀地的织锦。”

  这么说着,自然也有人问起问题,初挽都一一回答,她英语好,引经据典,听得大家连连点头。

  最后,初挽终于向大家展示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臂。

  当这个织锦护臂一出,几乎在场所有的人考古学家都站起来,瞪大了眼睛。

  有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汉字的,自然知道,五星在如今的中国意味着什么。

  而这,竟然来自一千七百前的古墓?

  这算是什么,古代神奇的预言,就像神秘的玛雅预言那样?古代的中国人预言了今天中国的崛起?

  初挽就在大家的震惊中,给大家讲述着当年西汉帝王和精绝古国的故事。

  在场专家被那织锦震撼过后,再听初挽的讲述,她声音动听,英语流利,引经据典,大家一个个竟然听得入迷。

  会场本就是半开放式的,会场外也逐渐有人被吸引到,大家轻手轻脚地过来这个会场,认真倾听着这位年轻的东方考古学者的考古发现。

  渐渐地,原本冷清的东亚文化讨论会场外,竟然聚集了不少人。

  这时候,就有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突然道:“这位女士,你所讲的,是一千七百年前的古代中国,那我想问问,那现在的中国呢?”

  他非常诚恳地道:“曾经的古代中国文化影响了世界,那现在中国文化又处于什么位置呢?”

  他这么一问,全场几乎都安静下来,内外鸦雀无声,大家都看向这位年轻学者。

  这个问题,显然是非常尖锐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种世界□□流的场合,中国学者几乎不见踪迹。

  看看他们身上穿着的西装和三接头皮鞋,透着一股古老的气息,那是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保守和拘谨。

  初挽听到这话,却是从容地道:“尽管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今天所分享的内容,不过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毕竟我们看问题要从更高更远的层面来看,要发展动态地看,所以我愿意越俎代庖地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

  她望着那位年轻学者,道:“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容许我向你展示两张照片。”

  说着,她拿出来两张照片,一张是美国原始森林的照片,一种却是尼雅遗迹佛塔的荒凉。

  她将这两张照片展示给全场看过后,才缓缓地道:“这是一千七八年前的尼雅佛塔,虽然饱经风霜侵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曾经创造出怎么样的文明和繁华,而这张,是五百年前的美洲大陆,我们可以看到,这片原始森林广袤荒凉。”

  她笑望向大家:“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一座繁华的城市化作了废墟,五百年的时间,一个举世瞩目的北美冉冉升起,于我们人类来说,这个时间很漫长,但是在宇宙在地球的维度上,这只是星星眨一下眼睛的时间。”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盛极而衰,物极必反,历史轮回总是惊人相似,精绝古国的国王俯瞰自己城池的时候,焉能看到一千七百后的荒凉,而印第安原始森林的蝴蝶,又怎么会知道北美的兴盛?”

  她的话,并没有说透,但是所有的人都懂了。

  历史是一个轮回,兴旺衰败都在常理,谁也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看尽史书的人都应该懂的道理。

  现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

  这时候,陆建晨恰好过来,他看到讨论室里外都是人,他挤不进去,便站在门外听着。

  他听到里面传来经过话筒扩张后的声音,是初挽的,声音清朗而有力。

  “我手中还有另外一样物件,这是来自两千年的中国古玉,东方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几起几落。不过非常幸运,任凭多少磋磨坎坷,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把自己的文明追溯到两千年前,追溯到四千年前,追溯到六千年前,因为东方文明的火,从来没有熄灭过。”

  “我们考古工作者,视野应该已经超脱了人类社会的纬度,我们见过两千年前古树上叶子的翠绿,见过四千年前古人用泥土铸造的粗糙陶罐,也看到过刻在龟壳和骨头上的古老字体,当我们的视野已经开阔到看尽人类兴亡盛衰史,我们又何必在意一朝一夕的兴亡得失?”

  这话音落时,会场在片刻的寂静后,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第167章

  初挽的这次演讲,大获全胜,当她演讲结束时,东亚文化讨论会场已经聚集了比平时多三倍的听众。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镁光灯频繁亮起,有人交头接耳打听着这位年轻神秘的东方年轻学者是什么背景。

  而她演讲结束后,大家纷纷问起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初挽也就挑着要紧的学术问题回答,本来预计十一点半结束的讨论会,竟然顺延到了十二点半。

  等初挽终于走出会场的时候,话筒马上挤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5页  当前第2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0/5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