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之前,夫妇二人路过了那个叫武城的地方。
南康是高祖之女,据说她出生时,一头麋鹿自京城郊外经过,有相术者称为祥瑞,果然,不久之后,便有小国前来归附。高祖因此宠爱此女,特意为她建了麋园,择婿尚之。武帝继位后,封长公主,对这个妹妹也是有求必应。当时的京中,南康长公主权势遮天,麋园更是人人趋之若鹜的一个地方。
长公主突然现身在了此地,召丈夫前去见驾,到底是为什么缘由,燕氏心中自然有数。此前在京中时,新寡的长公主频频向他示好。
姜祖望满心不愿,但忌惮对方的地位和威势,最后还是不敢不从。
夫妇当时所在的地方,前头不远有个名为昌乐的城邑,与云落世代交好,相互守望。姜祖望只好将妻女送到昌乐,吩咐燕氏安心等自己回来,随后匆匆掉头,赶往武城。
他不知道,从他做出掉头这个决定的那一刻开始,灾祸便降临到了他的头上,继而改变了他这一生的命运。
昌乐老王已去,继位的新王被北狄来的密使游说心动,图谋将来在此扩展自己的势力,几个月前便开始暗通款曲。得遇如此机会,密谋入夜动手,将人交给北狄。所幸,计划被一个和云落老城主有旧的人得知,那人告知燕氏,燕氏脱去华服,乔装带着女儿悄悄离开,混出了城。但是幸运没持续下去,逃出去没多远,追兵便追了上来。
身边的随行护卫越来越少,最后,只剩燕氏抱着襁褓里的女儿,退到一处悬崖尽头,再无可退之路。
崖下,乱石深渊。
燕氏性烈,不愿落入北狄人之手,更不愿让自己成为胁迫亲人的工具。
她脱下厚衣,一层层紧紧裹绑住襁褓里的爱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祈祷雪山圣神护佑女儿,随后,用尽全部的力气,将女儿远远地抛向了崖下一处生着茂枝的密林,自己纵身跃下。
当姜祖望赶回,已是半个多月后了。燕氏在崖下被找到,自是粉身碎骨。不但如此,遗体也遭野兽陆陆续续啃噬搬运,附近只剩了几片残余衫角和零星残骨,情状惨不忍睹。女婴也是不见踪迹,只在附近密林之中,寻见了零星的狼足印痕和一个散落在远处的襁褓。人皆以为她已被狼吃掉,尸骨无存。不料几个月后,她竟被发现,还侥幸存活,奇迹般地出现在了距离几十里外的一处荒林独狼穴中。
她是被一个猎人追踪狼迹之时无意间发现的,据说当时满身脏污,眠于母狼之侧。姜祖望闻讯赶到,凭着胎记才认出了女儿。当母狼被驱开,她被强行带走后,那母狼还是迟迟不肯离去,远远跟随。姜祖望令人勿伤,它便跟了长长一路,最后大约知道是无法夺回了,这才伤心嚎叫着离去。
而当日,那位新寡长公主将姜祖望传去,所谓“要事”,据说是前日路上遭遇野兽,公主受惊病倒,夜寐难安,需这个大魏的勇武将军护驾同行。
姜祖望呕血大病。后来病愈,武帝为表弥补,赐婚他与南康长公主。姜祖望以曾对亡妻毒誓此生绝不另娶之由,拒了婚。武帝便也未再勉强,做主为长公主另择佳婿,此事算是过去。
再后来,当他昔日的那些旧游实现梦想,纷纷在武帝统一九州的战事里立下耀目功劳的时候,他自请来到北地戍边,风沙为伴,一吹便是二十年,从此,再未回过京城一步。
这就是故事的最后结局。
去年,姜含元那位一次次守住这座雪山小城,守了一辈子的外祖父,也走完他一生的路,去了。她的舅父燕重成了城主。他是一个脾气暴躁说话大嗓门的汉子,继承了燕氏世世代代的勇武和忠诚。他更以姜含元为荣,获悉她到来的消息,当天亲自出城去接。
城门附近的人们看见她,纷纷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从四面八方涌来,争相向她行礼。
她幼年那段离奇的经历,在别人看来,或是不祥的化身,恐怖的象征,但在云落城的人们眼中,她却是受到神灵护佑的神女。
是啊,倘若不是如此,襁褓中的女婴,怎能活下去,又怎能变成今日如此一位令敌人切齿痛恨的悍勇之将?
舅舅见这一幕,开怀大笑,扬鞭指着那些迎接外甥女的城民,“兕兕你瞧!我们云落之人敬重勇士!他们敬你,竟还超过我这个舅舅!大家都盼你能一直留下!这里就是你的家!”
姜含元含笑感谢城民,在周围的热烈的欢呼声中,纵马入城。
青木塞地理重要,却被魏国夺了回去,那南王炽舒正是因那一败,亲自坐镇幽燕等地。去年外祖过世,姜含元正领着军队与一支图谋夺回青木塞的狄军在周旋作战,没能赶来。是以今年祭日,本打算提早来,没想到中间又出周折,直到今日,才终于得以成行。
燕重准备亲自带她去祭祀。
“舅舅,我自己去吧。去年我没能赶到,今年又错过日子。我想一个人陪外祖几天。”
燕重知她和外祖感情深厚,便也不勉强同行,点头应好。
老城主的安眠之地位于城外的山谷。那里也是燕氏世世代代的埋骨之地,晴天的时候,从谷口便能看见对面的雪山和镜湖。
姜含元独自在一顶简陋的草庐里住了下来,席地而卧,伴着外祖,还有她记不得模样的母亲。不过她知道,母亲是真实存在过的,这里的这座坟茔,就埋着那几片碎衣和那几根残骨。她原本应该有着幽兰的气息,温热的皮肤,温柔的声音。她是雪山脚下最好看的女子。镜湖留下了她倒映过的那张美丽面容。
是的,姜含元能看见这一切,就好像她总是能在梦里看见那头曾经哺乳过自己的母狼。
一个包裹在重重襁褓里的婴儿,带着她母亲全部祝福,穿过一片茂盛的树顶,掉落的时候,挂在了一簇网结的枝蔓,悬在空中。小小的,独自一人,已经一天一夜。她因为饥饿啼哭不停。她的记忆告诉她,只要她这样啼哭,就会有一个散着好闻香味的温柔的人抱住自己,让自己的嘴贴上她温暖而柔软的胸,甘甜的乳汁就会喂饱自己。但是这一次,那个人却再也没有来。最后她挣扎着,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挣脱开了襁褓,从树顶掉了下去,摔在地上厚厚的灌木丛里。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到处去找那女子。她哭得声嘶力竭,嗓音沙哑,直到再也爬不动,变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来了一头母狼。
那是一头年轻母狼,她第一次做母亲,不幸的是,当她外出觅食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狼崽不见了,窝里只剩下一滩血迹。失去狼崽的母狼悲伤而愤怒,涨乳的痛苦更是令她焦躁不安,她到处寻找自己的孩子,闯入这里,发现了地上的这个人类婴儿。她扑了上去,利爪深深刺入婴儿那娇嫩的后背皮肤。就在它低头要咬上婴儿脖颈的时候,那人类的孩子,闻到了母狼腹下乳头处正渗滴不停的乳汁的气味。那是母亲的味道。她被饥渴和强大的求生欲望驱使,忘记了来自背上的痛苦,张大嘴巴,狠狠叼住,用尽力气使劲地吸吮,大口大口地吞咽。那乳汁畅通的骤然快感令母狼中止了撕咬的欲望,她注视着身下那正在吸食自己乳汁的人类婴儿,眼里的凶光渐渐散去,静静立着,任这幼崽吸自己的乳,等到她终于吃饱,闭着眼睛入睡,她舔去了婴儿背上刚被自己抓出的血,叼着,拖走离去……
梦境一转,姜含元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紧紧地抱着怀中的婴儿,仓皇奔逃,狼狈不堪,最后她逃到了路的尽头,立在悬崖之上,那些追赶的人就要逼到近前了。
停住。不要再继续梦了,她不想梦下去。梦中的姜含元这样告诉自己,努力挣扎,想要醒来。可是每一次,梦都是如此的深沉,将她吸住,她犹如身处旋涡,无法挣脱。
“是你害死了姑母!是他们说的!姑母本来已经藏起来了,坏人都已经过去了,是你哭了起来!你害死了姑母!”
一个四五岁大的男童伤心地嚎啕大哭,用尖锐的嗓音冲着姜含元叫嚷。
他想不明白,祖父和父亲,为什么都对这个来了几年后才开口说话的阿姐,比对自己更好。
停住。不要再继续梦了!
梦里的姜含元再次逼迫自己醒来。可是梦境啊,它还是不肯结束。
姜含元又看见了西陉关大营外的那座熟悉的铁剑崖,她就站在顶上,迎风纵身一跃而下,便仿佛她曾许多次做过的那样。崖下的那口潭水,在梦里,也再一次地变成了嶙峋山石。又一次,她重重地砸在了上面。血如红练般喷溅,她粉身碎骨,四肢百骸灵魂深处,没有一处不是疼痛至极。
那个温柔美丽的女人,她在死去的那一刻,应就是这种感觉。
她该是如何的痛苦啊。
血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已分不清是那女人的血,战死的同袍的血,还是自敌人那被一刀砍了头的脖腔里射出的血。只剩下满天的血雨,将她从头到脚浇湿,浇成一个血人。
那浓烈的腥味,深深地渗透到了她皮肤的每个毛孔里,散不去,永远也散不去了。
她的身体痉挛,紧紧缩成一团,僵硬得仿佛一块冰雪里的冻石。
不能哭。梦里的那个自己再次提醒。
从知道是自己的哭声杀死了那个女人之后,她便发了誓,永远不会再哭了。
跨上马,挽最强的弓,握最坚的刀!
惟其如此,才能保护一切需要她保护的人!
姜含元紧闭着的眼皮忽然一动,还没睁眼,反手便抽出了身上带的刀,自那她从小起便重复了无数次的噩梦里猛然坐直身体。
“阿姐!醒醒!”
“是我。”
夕照黯淡,一个瘦弱的少年站在几步之外,见状,微微后退。
“父亲派我来请阿姐回去。”
燕乘望着面前这双布满了红丝的充血的杀气流露的眼,小心翼翼地说道。
是阿弟来了。
姜含元目中杀气退去,略微茫然地环顾四周。
日将西落。她靠坐在母亲的墓碑之侧,竟就这样睡了过去。
她闭了闭目,慢慢吁出一口气,收了刀。
“是我父亲那边来消息了吗?”
她问。嗓音嘶哑而疲倦,仿佛一片撕破了的绸缎。
“是的。樊将军来接阿姐你。”
“他说,京中的迎亲使者到了,要接阿姐你走了。”
第12章
樊敬等在谷外,待姜含元走出,迎了上去,“迎亲使者到了,黄门侍郎何聪。”
这个官职平常给事于宫内,是皇帝侍从,内顾问应对,外则往往陪乘,关系亲近,居官之人,往往是皇帝信任的重臣或是外戚宗室。
“现在就回吗?”姜含元问。
“自雁门出发,若随大队日行夜宿走着,路上需月余方能到京。况且这里到雁门,也是需要些天。何侍郎说,婚期是太史测天时观星历选的良辰吉日,所以最好……”他停住。
姜含元已点头:“我明白了。”
她转头,眺向西北方向的远处。
樊敬顺着她的视线望去。那里有座千年风吹而化的石头山,山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状若蜂巢,上有摩崖。正当黄昏,那摩崖岩便静静地卧在夕阳的斜晖之中,远远望去,橘光一片。
“你们先回城吧。明早汇合,一道走。”
樊敬又看一眼那座沐浴在夕阳里的摩崖石山,似若有所悟,却也没说什么,只用复杂的目光望了眼女将军,应是,扭头便带着人去了。
最后一抹夕阳落下了山巅,天色骤暗,昏鸦绕着山头秃岩聒噪。山脚,有条通往上方的简陋石道,石道的尽头,是个不知哪朝哪代的修行人在这里依山凿出的窟。此刻在那石窟之外,一对城里来的父子正弯腰,向着对面之人表达着感激之情。
那是一个年轻的僧人,肩披葛衣,脚穿草履,因为清瘦,他显得眼眶微凹,目光却也变得愈发炯炯。他面带着笑容,双手合十,朝那对父子还礼。那儿子千恩万谢过后,拿着草药,搀着父亲,沿着便道下来。他们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往城中,忽然看到站在一旁的姜含元,认了出来,忙相扶着走了过来,向她行礼。
姜含元知这对父子应是从云落城来这里求医的,便颔首,示意不必多礼。
那僧人目送父子离去,转身回往石窟,正要入内,忽然,仿佛觉察到了什么,迟疑了下,停步,转过了头。
姜含元立在那如天梯般的石阶之末。暮色朝她四合而来。她朝僧人微微一笑,迈步,沿着石阶走了上去。
“无生,我又来了。”她说道。
这个名叫无生的僧人注视着她,也笑了,合掌:“小僧等候将军多时了。”
这个独居于摩崖洞的僧人,曾有过一段不为人所知的隐秘往事。他本出身于一个末代皇室,帝之幼子,聪敏早慧,过目能诵。在他六岁那年,国为大魏所灭,他侥幸存活,与比丘结缘,成为了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的嫡传弟子,从此割断红尘,改名无生,取无生无灭真谛之意。多年之后,高僧圆寂,那时,无生虽年纪尚轻,却已得禅学衣钵,精通梵文,造诣高深,声名远扬,长安护国寺也慕名,派了使者请他入寺主持讲经,然他舍了一切,踏上了他的前行者曾走过的那条苦行之道,风沙砥砺,西行漫游。
三年前,他终于带着所得的经文东归,随一队商旅同行,不料经过这一带时,遭遇到一伙狄国游骑的劫掠。同伴纷纷被杀,狄人见他是比丘,暂留了性命,却肆意加以凌辱。正当生死攸关之际,是姜含元带着士兵如神兵般从天而降,将他救下,带到了这个地方。伤好后,他停下了脚步,栖身在这个不知名的先人所留的摩崖石窟里,一边继续修行,一边翻译经文。这个独居城外摩崖洞的比丘,不但精通梵文,亦通药理,时间长了,周边民众慢慢传开消息,便时常有人来此找他看病。他从不推拒,后来还将石窟辟出一角,专门用来存他跋山涉水采来炮制而成的各种草药。便这样,一晃,竟已三年之久了。
窟内的陈设,和姜含元上回来时见过的一样,分毫没有改变。除了那些草药,便是一几,一灯,笔墨纸砚,再一石榻,榻上一领薄薄麻被,一口陈旧藤箱,窟外另有一处简陋火坑,用以煮食烧水,旁贮几袋口粮。
这便是全部了,一个人得以维继生命的最原始的需求供应。
这地方的唯一丰盛,便是那一册册堆叠而起的梵文经卷,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可见主人平日爱护的程度。
姜含元曾让舅舅每隔段时日派人送些补给过来,却被无生婉拒,让她不必为此挂心。他饮食简单,倘若入定打坐,可七天七夜不饮不食。他笑着说,即便自己没有劳作采摘,光是靠着那些来他这里看过病的淳朴城民不时送来的食物和口粮,便就足以果腹了。
姜含元知他澄心空空,天龙护念,所求不是这些凡人的身外之物,后来便也未再提过了。
无生盘膝坐于石窟内的那张案几之后,就着青灯,译着经文。姜含元靠坐在摩崖窟的洞边,望着远处雪山顶上的那缕白日余光。当黑暗彻底降临,雪顶消隐,她整个人也被笼罩在了黑夜里。
“无生,你知道吗,我要嫁人了。”她忽然说道。
无生那执笔的手在纸卷上微微一顿,一个墨点从笔尖滴落。他抬头,看了一眼坐在窟口的那道青色的背影,慢慢地,低头,就着方才的那个墨点继续落笔。墨点消失。
“是吗?”他应答。
“是的。我以前见过那个人的。在我十三岁的时候。那时他也年少,我见他仿佛爱笑。”
“无生,你见过晴天之时,来自雪山的风吹皱镜湖,湖水泛出层层涟漪的景象吗。这就是他笑起来的感觉。”
僧人再次停笔,思索了下。
“小僧未曾见过。”他沉声说道。
“你何日有空,可以去看看。湖水非常美。当然了,他必早已忘记他见过我。其实莫说他了,便是我,倘若不是这回他向我父亲求亲,我也早已经忘了。毕竟,那是多远之前的旧事了。谁总会整天记着从前的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你说是吧。”
“将军说的是。”
无生在她身后继续低头译着经。油灯的昏光微微摇动。
“无生,你知他为何娶我?”她悠悠的声音再次传来。
“想必总有他的理由。”无生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