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正式开考。
静义公主因为操持太后的寿辰事宜,抽不出身照料儿子。开考前几日就打发傅嘉宜出宫看哥哥。
傅嘉宜病了几日,本来也不是大病只是心情不好。出宫回了傅家在京中的别院。一个三进的宅子,布局并不大,比起宫中难免显得狭小。
傅嘉宜领着身边的人,排场还不小,见宅院不大,心中难免不痛快。
家中老仆等候多时了,她一一询问后,见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甚至连高中后用的爆竹、喜钱都安排好了。
她伤心归伤心,还是关心哥哥的。
好奇问:“这是谁准备的?”
家中的老仆答:“太微宫长公主殿下一并送来的,连同五郎考试用的东西,全套都准备妥当了。”
老仆听着很高兴,毕竟高中用的喜钱准备好,就是有个好彩头。
傅嘉宜一听愣了半晌,她以为赵幼澄心慕哥哥,心中不免冷笑,她倒是惯会做好人。
赵幼澄对这些并不知道,她还要操心两位师兄。
师伯已经入京,裴岘也领着师兄们见了裴荀,总之她也不能强求裴岘,毕竟他确实身份敏感,不适合和应考的学子和那些主考官们走得太近。
她特意让冬葵去送东西,回来后冬葵说:“两位都准备好了,宋师兄本家有长辈在京中,刘师兄有裴府的人照看。就住在宋家隔壁。”
赵幼澄这才放心了。
等开考的那几日,京中戒严,上京城的大小事都围绕着科考,
而赵幼澄却出城了。
她安排好之后,就带着冬葵冬凌出城了,连彭懿都没带。
这次跟着的人很多,章嬷嬷的丈夫刘据也跟着。
冯唐领着冯直已经回京了,冯唐觉得愧对她,这次特意领着冯直来和她请罪。
赵幼澄住在城外的别院里。这里还不是前世的公主府别院,只是一个寻常农庄,甚至有几分简陋。
冯直确实有几分江湖气,但做事分明,这么久没有回京,也是因为等着将江南的生意料理清楚了,并且将江南的几个粮商都安顿好,这才动身。
高崎当初求到他那里,他拿不出那么多粮米,就为高崎奔走,私自调了一批粮食,又用自己的人情从中说和几位粮商一同给高崎筹集赈灾粮。
这次江都下狱他硬是一人扛着,一个字都没有露出来,更没有让另外几人沾上这次的祸事。
赵幼澄没说惩罚,也没说不惩罚,只是领着人出城去看粮仓了。
旧粮出库,新粮入库。价格来来回回总有总有波动。
她问了冯直:“今年天道如何?”
冯直直言不讳:“若不出意外,就是丰年,但谁也不敢说的准。”
赵幼澄想了想:“丰年粮价肯定低,江南大族可不会让粮价压下去。那咱们就把粮价压下去。你的任务就是替我买粮,具体买多少我会告诉你,你就住在冯唐那里,记住,把粮价打听清楚,清楚到每一日。”
冯唐惊讶看着她,以为她没听明白他刚才说的。
她也不在意他们怎么看她。
她要做一个局,做一个大局。
但眼下时机不成熟,还不成型,也不好解释,她需要有人挡在自己前面。
只是这个人不好找。
两处粮仓她巡查后,在附近的田庄上看了眼,等回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
入城时城门外人声翻涌,她挑帘看了眼问:“这是怎么了?”
冬凌:“这几日学子们到处设宴聚会,城内容纳不下的,就去城外。”
在等出榜后,他们的前程才能安定,眼下虽然焦急,但也是放纵狂欢的时候。
赵幼澄只说:“避开些,直接回府。”
章嬷嬷见她终于回来了。
“可终于回来了,我这几日整夜都睡不着。”
赵幼澄听得笑起来。
章嬷嬷:“叶嬷嬷两个侄子来看她,正好说是有事见殿下。”
赵幼澄好奇:“找我什么事?”
叶雄是为周聿昭的事,这几日周聿昭莫名其妙通过步军营中的勋贵子弟约他,因为那日在茶楼见过,他也不在意。毕竟他和殿下有亲。
但这些日子因为大考他实在没时间,就推了,可昨日考完他又来约他。
叶雄见她不在城中就给她留了信,赵幼澄看了信,冷笑着,周聿昭你非要找死,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冬凌,你盯着安阳侯的外室,有机会就帮她进门吧,要不然私生女不好进门。”
冬凌明白她的意思。
至于她为什么会知道京中这些阴司事,冬凌从来不好奇。
叶雄还在等她的意思,以为她有什么吩咐,结果两处都静悄悄了。
不过两日后,赵善易让他去出差办事了。他这才放下心了。
当然上京城的人对这些毫无所知,大家唯一知道的就是安阳侯夫人大病,听说安阳侯的外室带着一儿一女进了安阳侯府。
京中谁家有什么消息眨眼间都传遍了。
连赵善易都听说了,他忙里偷闲和裴岘调侃:“没想到那老小子还挺有本事。”
安阳侯夫人是京中有名的悍妇。
裴岘在整理兵部的折子,他和安阳侯同在兵部任职,一样领京畿兵马,但平日里交集不多。
见他幸灾乐祸,随口说:“儿女大了,总要安排亲事。”
赵善易一想也是,听说那女儿都十七了,可是能说门好亲。
“也是,那老小子最会钻营。”
可见赵幼澄做了什么,根本不重要。
只有周聿昭听到这个消息很错愕,他刚回府,听到方静云报给他的消息,他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刘氏当真是赵幼澄说到的那样,不论谁说什么都当没听见。朱氏再教训她,她也可以低眉顺眼,也不觉得羞愧,更不会觉得丢脸。更何况府中还有几个庶子媳妇,朱氏为了脸面也不能在人前教训她。
周聿昭倒是对她没那么大恶意,他知道她只是怕死,一口咬定他。这无可厚非。
所以对刘氏没有感情但也没有薄待。
乍一听到安阳侯府纳妾,他都没有回过神。
刘氏见他脸色不对也不敢问,她当初就因为见了他一眼,便同意这门亲事,即便为人所不齿,就因为爱慕他。
只要进了门,做了他的正妻,要她做什么她都愿意。所以眼下的生活对她来说不过是求仁得仁,没有别人想的那么糟糕。
宋宝珍次日送了帖子,说是来拜访她。
大概是江南的行李到了。
安成在她出城前就回宫去了,带着她的大凤凰。她心里好笑十几岁的小孩子还是好哄,不过是一个风筝,就能开心那么久。
宋宝珍来的时候带了很多东西,她有些害羞解释:“这几日一直在姨母家中,京中这几天宴会很多,我走不开身。姑苏的行李这几日才到,送给殿下的礼物就有些晚了。”
赵幼澄笑说:“春天到了,这里春天来得晚。”
宋宝珍也说:“也是,京中春日花就那么几种,昨日在施家,好些小娘子都说起殿下。”
赵幼澄:“哦?都说我什么了?”
宋宝珍脸一红,这种背后说人的事情她也没做过。
赵幼澄笑着说:“左不过是对我好奇,还能说什么。”
宋宝珍:“也不光是好奇,有位姓周的女娘子,说殿下十分跋扈,更是……”
赵幼澄听得好笑,很无所谓说:“那就让她们说好了。”
宋宝珍总觉得她说不上来的和气,又说:“母亲前两日进宫回来,静义公主殿下说傅嘉宜已经出宫了,我明日要去看她。”
赵幼澄真不知道傅嘉宜出宫,她以为她会在宫中一直住到出嫁。
傅嘉宜住在傅家宅子里,一直发脾气,不是仆人伺候不周到,就是吃的用的不合胃口。
傅容见家中老仆被训斥的每每垂头丧气,有些恼火。又想起阿鲤给他准备的备考的用具,一应俱全,他还没有感谢。
所以领着傅嘉宜去太微宫看赵幼澄。
江南的早茶还没有到,阿鲤喜欢稀奇东西,他寻到两只核桃的雕件,正好送她。
傅嘉宜心中不满,见哥哥对赵幼澄的事情那么上心,心里冷笑,但不敢违背哥哥的心意。
傅容见她不以为然,依旧教育她:“你还年幼,不要心存尊卑之心,心胸开阔一些,更不要偏执。”
傅嘉宜嗤笑:“哥哥这是什么意思?又要我学赵……婉淳公主吗?我可学不来她那个样子。”
傅容摇摇头不再浪费言语。
因为街上人太多,只能绕道穿过北面的广平街,结果傅嘉宜也没想到迎面遇上周聿昭一行人。
周聿昭成婚后,都察院那边一直告假,这些时日在忙碌联络在京的地方官员。因为叔祖父那里不好见外放的官员,大部分人都是他在招待。
今日也是要去见湖广的在京官员。
傅容见了周聿昭,既不热络也不冷淡,只是和气打招呼:“见过侯爷。”
傅嘉宜在后面的马车上听到后,猛的撩起帘子探头看去。只见周聿昭仿佛瘦了很多,面色看着有些严肃,并不像在延嘉殿时的闲情雅致。
一时间恨他活该,一时又心疼他。心里十分痛苦煎熬。
在她眼里,毕竟是那女子不要脸皮勾引他,而他错就错在经不住诱惑。
她认知里无外乎就是这样,男女之情,毕竟是精挑细选才能成,若是非常之人,只能用非常手段。
至于忠贞不渝,生死不弃那等传奇,只能在画本中才有。不过是糊弄小孩子的。
她以为自己早已经见识了权势,见识了万人之上的尊荣。早已经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周聿昭对傅容并不敢小觑,傅容读书刻苦,才情是出名的,为人谦逊,他为人低调。他和江南的才子声名远播不同,国子监对他赞誉很高。而他更是在其兼讲义。
“原来是表哥,大考结束表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