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 紫木水 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中国古代都城》
作者:吴松弟
================
概述
都城,现代称首都,古代称都城、国都、京、京城、京师、京都等,是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如果将国家比作人的话,都城便是他的头脑。因此,都城在国家政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北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但你可曾知道,北京在元、明、清时代就已经是中国的都城了。北京作为古都的历史,甚至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燕〔yan烟〕国。当你在西安参观号称世界奇迹的秦陵兵马俑展览馆,在洛阳观赏王城公园盛开的牡丹,在开封攀登巍然屹立的铁塔,在南京环游长度为世界第一的明代城墙,在杭州为西湖的胜景而流连忘返,在安阳的殷墟发思古之幽情时,你可曾知道这些城市都是我国的著名古都,你可曾知道它们作为古都的来历?
除了这些著名古都,我国还有许多城市,历史上也曾做过某一个或几个王朝或某一地区政权的都城。此外,也还有许多昔日繁华一时、声名赫赫的都城,早已沦为废墟,或化为农田,或湮没在荒草荆棘丛中。尽管如此,每个古都,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在中国历史上都曾发挥过自己的作用。它们是古代某一时期我国或特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又都是巨大的政治舞台,曾经进行过既威武雄壮、又慷慨悲凉的历史活动。
当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在黄河流域建立时,我国最早的都城就随之诞生。传说夏王朝始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后通过多次迁移,又在黄河中下游相继建立了几个都城。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迄今所发现最早的宫室遗址,一般认为属于夏文化或部分属于夏文化,证明在夏代确实建过城郭和宫殿。同年,在偃师县尸乡沟发现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很可能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都城“西亳[bo博]”,距今已有3500多年。这些都表明,我国古都历史极为悠久。
夏商以后,我国经历许多次统一时期和分裂时期。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都发生过频繁的王朝更替。自秦朝以后,仅统一王朝便达10多个,王朝的更替常导致都城的变迁。分裂时期大小国家林立,国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都城。我国疆域广大,在清统一以前,边疆地区的民族有时候还会建立区域性政权,这些区域性政权(除了某些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一般也都有自己的都城。古代都城包括首都和陪都两种,首都为中央政府所在地,陪都则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都城①。如果将统一王朝的都城、分裂时期的都城、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都计算在内,我国古都的数目是十分可观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自上古到北魏时期的都城,大约有180处。此后直至清朝,王朝兴替,列国消长,又增加了几多古都。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从最西的新疆到东端的黑龙江,从北方的内蒙古到南部的广东,都有古都分布。如果将所有古代的都城都标注在同一幅地图上,这幅地图一定会像夏夜的星空,令人目不暇接。
在所有的古都中,最著名的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被称为我国的五大古都,加上杭州和安阳,被称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从历史上看,都城建立在此七大古都上的历代王朝,所统治的地域最为广大、经历的年代最为悠久、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安阳的古都遗址,包括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的殷墟和河北临漳县界的邺都遗址,它们早已被战火摧毁。其余六大古都仍屹立在华夏大地,经过多次重建,以新的面貌,迎接千千万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让我们翻开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看看古代都城变迁的岁月沧桑吧!
中国主要古都分布图
注释:
①本书所提到的都城,如不是明确说明是陪都,都是指首都。
第一章 文明之光——早期的都城
中国的都城,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建立而诞生的。但是它的出现,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表明,在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村落已有了合理的布局,以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为了防备猛兽的突然袭击,开始挖环绕村落的壕沟,作为防御设施。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部落之间已发生彼此间的掠夺战争,为了防备其他部落的突然进攻,各部落开始用城墙作为防御工程,产生了最原始的城堡。这既是城市的萌芽,也是早期都城的起源。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在《礼记·礼运篇》用“大同”和“小康”指称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和在这以后的阶级社会,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在他看来,“大同”之世“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物质分配比较合理,没有盗贼,夜不闭户。但“小康”之世便绝然不同,“天下为家”,人人为自己,统治者代代相传,各国之间发生战争,不得不修建“城郭沟池以为固”,制定礼义制度以规范人心。显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国家的诞生和城市的形成,作为国家统治中心的都城也随之产生。
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据古书《世本·居篇》记载,夏朝的第一个统治者禹在阳城建都。在都城建起了城郭沟池、宫室台榭和监狱,还驻扎着军队。传说大禹以后,夏的都城曾经多次迁徙,前后有10次之多,先后在今天的山西夏县与河南登封、偃师、禹州、济源、濮阳、巩县、陈留等地建立好几处都城。由于史书缺乏记载,有关夏都的建置和布局情况今天仍不清楚,只能从一些夏文化遗址中知其大概。根据河南省登封县王城岗和偃师县二里头两处有可能是夏代都城分析,当时的城垣可能多数为正方形,已有宫殿出现,还有祭祀祖先的祖庙。
根据远古的传说,在夏禹之前还曾经有过三皇五帝,古人的不少著作记载了三皇五帝所在都城的名称。但现代史学界一般认为,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尚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这时候国家还没有产生,更不可能有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都城。因此,这些所谓的都城,即使确实存在,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些部落领袖的驻地罢了。
商朝是我国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都城一直迁移不定,约在公元前16世纪灭夏以前,从祖先契到汤迁徙八次;灭夏以后,迁徙五次。关于各次迁都的年代和地点,在古书中有很多说法,并不一致。《竹书纪年》记载的商朝灭夏以后五次迁都的年代和地点是:仲丁迁于隞[ao熬](今河南荥阳市北),河亶[tan谈]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县东南),祖乙迁于庇(约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市),盘庚自奄迁于北蒙,称之为殷(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自公元前14世纪迁殷以后直到商朝灭亡,273年间不曾迁过都城。
目前比较典型的商代都城遗址有4处,即河南郑州商城、偃师尸乡沟商城、安阳殷墟和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某方国都城)。从这些遗址来看,当时都城的范围都不大,盘龙城仅1平方公里。有的城有城墙;有的城可能没有城墙,但有壕沟作为防御工事;有的既有城墙,又有壕沟。都城内有一定的布局,供国王及其统治集团成员居住的宫殿建筑布局已呈现出一定规则,并都分布在都城的东北部,这说明建造者事先是经过规划的。宫殿区的周围有一些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和墓葬。城内的居民有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居住区内,建筑物与坟墓杂处。此外,还有作为都城外围区域的王畿〔ji基〕地区。殷墟的王畿称作“大邑商”,西面的太行山、东面的漳水和滏水都在王畿的范围之内。
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为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周人兴起于渭河中游,古公亶父时迁居岐山下的周原(在今陕西岐山下)。古公亶父在这里使用司空、司徒等官吏大规模征发人民修筑城郭宫室,设立宗庙和神社,建立国家机器。我国古代最早的诗集《诗经》的《大雅·绵》篇,对此有生动的描写。当时,不仅筑土墙前先拉上一根绳子作为直线的标准,而且宫殿的正门(应门)和外门(皋门)都造得高大堂皇。
至文王时,周灭崇国,将都城迁到丰(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武王即位后,又定都于镐〔hao号〕(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但在西周一代,丰与镐同为周朝都城,二城相距仅25里。丰是宗庙所在,是周王祭祖之地,国家每有大事,周王都要从镐来到这里,祭祀祖先以示崇敬。镐是周王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是政治、军事的中心。《礼记》说:国家的大事,在于“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军队作战,所以说丰和镐在共同起着首都的作用。周成王时,西周还在东方的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洛水北岸)营建了东都成周,以加强对东方殷故土的统治,从此中国开始了在国都之外又设陪都的历史。
考古勘探和发掘目前还未找到周都丰、镐的确切位置,不过,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考工记》对周人的都城宫室作过粗线条的描绘:“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大意是说,工匠建造都城,作正方型,每边长九里,各有三门。城中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大道各九条,在城内的左边(东部)建造祭祀祖先的太庙,右边(西部)设置祭祀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前面(南部)是宫廷,后面(北部)是商业区“市”。《三礼图》一书还根据文献想象,画出了周王城图。现存春秋战国一些都城的遗址表明,《周礼·考工记》所载至少有若干事实作为依据,并非完全出于臆造。周王城对后代的都城有一定的影响,周以后的都城在设计时或多或少都附会《周礼·考工记》的原则。西周同时设两个都城以加强中央统治的作法,在当时是一个创举。成周分“城”和“郭”两部分。城又称王城,是西周统治集团的驻地,面积较小。“郭”在王城以东,面积较大,主要用来安置商朝贵族和驻屯镇守东方的西周军队。这种都城设置“城”和“郭”的制度,以后也为各国所继承。
《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据刘敦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洛邑,开始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各地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人口也相应地不断增加。政治上,诸侯国林立,各国之间争战频繁。这些因素,一方面促使都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都城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平王东迁时尚有1200余国,见于记载的也有140多个。每一个诸侯国都有一个都城,一些诸侯国的都城还经常迁移,如晋国先后就曾六次迁移。史书上关于那个时候“城某地”、“筑某都”的记载,不胜枚举。当然,有些都城实际只是一个小城,无论人口数量和城区面积都很小,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影响。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不重要的都城现在都湮灭了。那时比较著名的大国,在比较稳定或强盛时期的都城,分列如下:齐国 临淄[zi资] 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晋国 绛[jiang匠] 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楚国 郢[ying影] 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鲁国 曲阜 今山东曲阜市
郑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市
吴国 吴 今江苏苏州市
越国 会〔gui贵〕稽 今浙江绍兴市
秦国 雍 今陕西凤翔县东南
宋国 商丘 今河南商丘市南
战国时,虽然经过长期的争战,小国家被大国家吞并,诸侯国数量大为减少,但由于许多国家经常迁徙,这一时期做过都城的城邑仍然很多。战国七雄的都城迁徙情况如下:秦国:雍→泾〔jing京〕阳(今陕西泾阳县境)→栋〔yue月〕阳(今陕西临潼县北)→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楚国:郢→陈(今河南淮阳县)→巨阳(今安徽太和县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
齐国:临淄
燕国:蓟(今北京城西南)。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为陪都,称下都。
韩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阳翟〔zhai宅〕(今河南禹州市)→新郑(今河南新郑市)
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东南)→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邯郸(今河北邯郸市)
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
春秋战国时期,都城的建筑布局有了进步,城垣建筑越来越成熟,城墙越来越高,越来越厚。春秋时不过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战国时已经出现周长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城了。城垣的设备日趋完善,隍池、雉堞[die迭]、城阙、城楼、闸门和吊桥等都已出现。孟子所说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正是这种城坚池固的写照。在布局上,这时的都城大多是正方形。西周时成周城分城和郭,城在西面,郭在东面,城面积较小,郭面积较大,城和郭相互依托的作法,也被许多国家先后采用。因此,郭又称为“大城”。小城一般是国君和大臣集中办公的区域,也是国君和贵族的宫殿住宅区。大城是一般的居民区,还有手工业区、商业区、墓葬区。城内一般都有一些农田,居住着数量不等的农业人口。东周王城大部分还是空地或农田,居民中农业人口也不少,这是早期都城的一大特点。直到唐代,长安城内仍有农田存在。
这时期城市的功能也有了增加。西周以前的都城只是政治、军事中心,而这时的一些大都城,除了是政治、军事中心外,还是经济、文化的中心。
都城普遍都有手工业作坊区和商业区,有的往往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如位于今河南新郑的郑、韩二国都城,外郭城内便有规模很大的手工业作坊遗址。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市”普遍出现,市区筑有围墙,设有市门,并设市官管理。市门每天按时开关,市内商店较多,商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事实上,当时有些诸侯国的都城,一方面保持国都的性质,一方面已具有都市的性质,成为区域手工业、商业集中的地方。大国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文化阶层——士的聚集地,有些都城并有特设的文化区。例如,齐国都城临淄西城的稷门外就设有学宫,招集天下贤士百千人,给以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讲学议论。一些住在都城的大贵族也与住在外地的大贵族一样,大兴养士之风。城市日趋繁荣,规模日益扩大。战国七雄的国都以及东周的成周,都是当时人口众多、工商麋集的大城市。有的都城人口已达几十万。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都城发展的重要阶段,后世城市的一般功能和规划布局在这时都显露了雏形。这些都城,尤其是东周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都城,不仅在当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里选择几个主要的都城作一介绍,以便于我们对当时都城盛况的了解。
洛邑:本作雒邑,三国魏时改为洛阳。在我国七大古都中,洛阳的建都时间之早仅次于西安。早在灭殷以后,周武王就看中了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认为这是周朝建都的好地方。但是周武王第二年就死了,未能迁都洛阳。此后,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了商朝旧贵族的叛乱,更加意识到洛邑对周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性,于是把象征王权的传国之宝九鼎迁到洛邑。在经过仔细勘测后,开始在此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从此,西周有了两座都城,西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方的洛邑称为成周。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内小城方1720丈,即大约4.5里,大城“郭”方70里。平王东迁后,这里就成为东周首都。春秋时,诸侯都要尊周天子为共主,洛邑受四方贡,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多富商巨贾,与临淄、咸阳和郢并称天下首富。洛邑文化发达,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长期在此任史官。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国,佩过六国相印的合纵家苏秦,亦是洛邑人。
大梁: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将魏国都城自安邑迁到大梁,开封开始了建都的历史。魏都大梁的第二年,便利用附近的有利条件,开挖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沟通了当时黄河和淮河间的主要水道。从而大梁成了交通枢纽,对外联系四通八达,并很快成为一个工商业中心。城内人口众多,人民车马往来,川流不息。这里还是人才辈出之地,战国名相名将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吴起等人都在大梁受过教育或活动过。
临淄:齐国是周初最有名的功臣吕尚(姜子牙)的封国。从公元前9世纪中叶齐献公迁都于此,到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临淄作为齐都长达600余年。全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周长14公里,小城周长七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大城是一般居民区,小城是宫殿区,手工业作坊主要分布在大城的东北部和小城的南部。现已探明城门11座,有10条道路和两处排水系统。战国时临淄有七万户居民,为列国中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史记·苏秦列传》描写说:临淄的街道上,车与车相撞击,人与人肩碰肩,衣襟相连成帐子,衣袖举起如幕布,人们挥挥汗便如同下雨一般。临淄也是东方文化中心,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荀况、邹衍都来过这里。秦汉时代,临淄仍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西汉初年人口达10万户,成为临淄的全盛时期。
曲阜:商代这里称奄,曾为商的都城。周武王灭商后,封他的兄弟周公旦为鲁国公。周公旦在朝辅政,派他儿子伯禽到此建鲁国,开始创建曲阜城。经过西周、东周几百年的经营,到战国时已是东方的大都会了。当时曲阜城呈扁长方形,东西约四公里,南北约三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在的曲阜城只及其1/7。四面11座门,城内有八条交通干道。城中心是宫殿区,城的东、西、北三面为手工业作坊和居民区。近10余年来,通过对曲阜故城的制陶、制骨、冶铁、冶铜等作坊遗址和居民区遗址的系统勘探,使人们了解到当年的鲁国都城已经相当繁华。曲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在这里,据说孔子在此教过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
雍:从公元前677年秦德公自平阳(今陕西宝鸡县东)迁都于此,到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南),雍作了280多年的秦国都城。全城东西宽3.3公里,南北长3.2公里,有的城门宽达10米左右。主要的宫殿和宗庙建筑,都在城内偏向西南的中部。现今发现的建筑遗址,都有较大的规模。其中的马家庄三号遗址和一号遗址,分别是目前所发现的秦统一以前最完整的宫殿布局和宗庙遗址。前者包括外朝(国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国王起居生活的地方)的朝廷以及寝宫,四周有围墙,从南到北分成五进院落。后者分别由祖庙(祭祖先的场所)和另两座庙宇组合成“品”字结构,平面呈“凹”字型。献公以后,由于雍城过于偏西不便向东发展,秦国都城向关中平原东部迁移,但仍没有废弃雍这个长期建设的旧都,宫殿和宗庙依然继续使用,有些重要的礼仪还是要到雍的祖庙来举行。直到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还在此为22岁的秦王政举行成年的冠礼。
咸阳:公元前350年,即迁都栎阳以后的10余年,秦孝公又将都城迁到咸阳。到公元前207年秦亡止,咸阳共作了144年的秦国和秦朝都城。它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著名的渭河渡口上,交通便利,有利于秦国向东方的扩张。在迁都后的一个多世纪中,秦国发展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咸阳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秦灭六国后,咸阳又成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的都城。秦初都咸阳时,所修城垣、宫殿都在渭河之北,东西六公里,南北约7.5公里。秦始皇在灭六国过程中及统一后,在此建造了具有关东各国建筑风格的大批宫殿。据说,咸阳附近200里内,宫殿达270多处,横跨渭河两岸。著名的阿房宫就在今西安市和咸阳之间,宫的前殿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树立五丈高的旗子,其东、西、北三面都筑有宫城城墙。都城人口也达到七八十万。但是,好景不长,10余年后即发生秦末农民战争,咸阳被项羽军队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烧了三个月,将之化为废墟。不过,继秦而起的西汉建都长安,长安城即位于咸阳故城之南,仅一水之隔,咸阳对于西汉长安城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邯郸:从公元前386年赵国自中牟迁都于此,到公元前228年秦灭赵,赵国定都邯郸158年。邯郸城形制特殊,建筑雄伟,有后人称为赵王城和大北城的两个城址。赵王城由三个小城连接组成,可能是宫殿区。大北城在赵王城北,可能是郭城,东西宽约三公里,南北长近五公里,为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区、居民区。赵王城东北角的丛台高达26米,是赵国早期宫殿所在。赵国是华山以东强国之一,作为其都城的邯郸工商业发达。传说郭纵以冶铁致富,富比国王,赵国舞女也以婀娜动人而名闻遐迩。一直到汉代,邯郸仍被列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
新郑:郑国的封地原来在今陕西华县以东,西周末年随同周平王东迁到洛阳以东,春秋初年建都新郑。战国初年韩国灭郑,将都城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迁到新郑。因而,新郑连续成为郑、韩两国的都城。新郑城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长约4.5公里,中间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墙将城市分成西“城”和东“郭”两部分。西“城”建筑较早,东“郭”的城墙是后来修筑的。至少在春秋前期已有郭和郭门,郭门内的大道称“逵”,大道旁设“市”。郑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地理位置优越,工商业发达。韩国则是战国七雄之一。因此,作为它们都城的新郑城内,有规模很大的冶铜、铸铁、制骨等手工业作坊。
蓟:从公元前11世纪召公奭〔shi式〕受封定都于此,到公元前226年秦破燕国,蓟共作了七八百年的燕国都城。战国时,燕国雄踞河北北部,并将势力伸入辽东半岛,蓟也成为北方重要的商业城市。它的贸易联系范围,除燕本国外,远达今山东、山西、河南的一些地方。城内有规模宏大的宫殿,见于记载的就有元英宫、历室宫等。蓟的遗址至今还不能确定,有关城内布局也不很清楚。除蓟外,战国时燕在武阳设下都。武阳遗址东西长八公里,南北宽四公里,城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为现存最大的战国遗址。城墙最高达10米。分东、西两城,由一条纵贯南北的河道隔开。东城是内城,面积大于西城,宫殿区、居民区和作坊区主要分布于此,地下还埋设陶管下水道。由于下都是军事重镇,东城内有不少遗址可能是兵营。西城从西面护着内城,居民较少,主要具有军事上的意义。武阳城仅仅是陪都已具有这样宏伟的规模,作为国都的蓟应更加雄伟壮观。
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到此。以后,除楚昭王曾短期都都〔ruo弱〕城外,在公元前278年楚国因秦军进攻被迫迁都以前,郢一直是楚的都城。因其在纪山之南,后代又称之为纪南城。城为长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近16平方公里。共有七个城门,其中五个是陆路城门,两个是水路城门。城四周有护城河,宽达40米。城内有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有生产多种手工业产品的作坊区,城郊有许多贵族墓地。楚国为当时大国,郢城市面十分繁华。桓谭《新论》说,郢都内,车撞车,人碰人,人们早上穿新衣出门,晚上回来衣服已挤破了。郢城地下曾出土过色彩艳丽的丝织品和巧夺天工的漆器,反映了手工业的发达。这里是覆盖南方广大地域的楚文化的中心,它不仅造就了战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而且也是当时的音乐之都,既有只被少数人所理解接受的高贵典雅的音乐“阳春白雪”,也有流行于广大人民之中的大众音乐“下里巴人”、“阳陵采薇”。据说“下里巴人”、“阳陵采薇”往往是一人唱而千人和。楚国灭亡之后,郢都被夷为平地。
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helu盒驴]即王位,决心富国强兵,于是采纳伍子胥“先立城郭,设守备”的建议,经过精心选择,于今苏州市修建都城,又称姑胥城、阖闾城。后长期定都于此,直至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越绝书》记载说,吴城有大小两城,小城周12里,大城周47里。此外还有外郭城,周68里。城池呈长方形,分水陆门各八座。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内还有护城壕,由水城门相接,与郊外河湖港汊相通,便于船只进出,体现了南方水网地带都城的特点。这里的手工业特别发达,著名的干将、莫邪剑就是在此铸成的。吴国是当时的大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吴也成为当时江南著名的都城。
会稽:古于越族本生活在今浙江绍兴市以南的会稽山地,公元前505年以后,具有雄才大略的越王勾践,为求往外发展,始将政治中心安放在会稽。公元前490年,越国利用当地的八个孤丘,建成一座周二里余的城邑,称为小城。设有陆门四处、水门一处。小城附近又筑大城,周20里,设有陆门三处、水门一处。勾践以此为基地,发展农业和冶炼、造船、制盐等手工业。他卧薪尝胆,终于消灭强大的吴国,并北上中原争霸。公元前472年越国将都城北迁琅邪(今山东胶南市南),但会稽仍为于越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前334年,越国复以会稽为都城。秦统一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会稽都是钱塘江以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战国七雄都城位置图
第二章 “秦中自古帝王都”——统一王朝的都城
公元前221年,一代帝王秦始皇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秦朝灭亡以后,王朝不断更替,统一时期与分裂时期交相出现,而且分布在周边地区的非汉民族建立的边疆区域政权不时与中原王朝并立。这时都城的数目虽不如春秋战国,但也相当可观,先后累计不下百数。在众多的古都中,曾担任过统一王朝国都的,只有今天的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和南京。它们是古都繁星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五颗光辉灿烂的明星,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还是在古都发展史上的地位,其他古都都只能望其项背。
小说家常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论说天下大势。其实,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1911年辛亥革命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送入坟墓的长达2132年的悠悠岁月中,中国有1622年是处在统一王朝的统治下。而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全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缩影,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也对都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也只有在统一王朝时期,才能调动全国范围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都城。因此,作为统一王朝的国都的隋唐长安城、北宋开封城及洛阳、北京和南京,无不是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都市。
在统一王朝中,除秦、西晋、隋、元等四个王朝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外,西汉、东汉、唐、北宋、明、清六个王朝皆国祚〔zuo作〕长久,分别维持一二百年甚至将近300年。同一个统一王朝的都城,一般很少迁移。而且,由于历史继承性,旧王朝灭亡后,新王朝有时会在原址建都。因此,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等五大古都,担任都城的时间皆十分绵长。西安和北京担任统一王朝国都的时间都达到500多年,如果连担任分裂时期的都城都算在内,那还要再加上200多年。可以说,自古至今,没有不亡的王朝,却有长期不变的古都。
在五大古都中,西安建都时间最早。这里所说的古都西安,包括今陕西西安市(明以前称为长安)、咸阳市及这两市的郊县。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周人就在这里立国了,西周都城丰、镐就在今西安市的西郊。随后它又是秦、西汉、新莽、隋、唐五个统一王朝的都城,其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割据政权也在这里建都,东汉与西晋末年都曾迁都于此。秦统一以后,西安先后作过542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200余年的割据政权的都城,占封建时代1/3以上的时间。因此,杜甫有诗说:“秦中自古帝王都。”
西安建都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它坐落在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上。关中平原四周山河环绕,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东面以黄河为阻,犹如一座庞大的天然城堡,易守难攻。同时,又有许多关隘与外界相通,特别是东面经过崤、函山地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孔道,把关中和关东(二者以今陕西、山西间的黄河和河南灵宝市的函谷关及陕西潼关为界)乃至中原联系在一起,便于其向东发展。在唐代中叶以前,我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关中无疑是控制这一地区最为理想的地方。西安位于平原中部稍东,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平原,流经西安城北,在潼关注入黄河,给西安提供了灌溉和航运之便。因此,西安是关中平原所孕育的一颗明珠。
秦末的一把战火,将咸阳烧为灰烬。刘邦起家于关中,但其左右大臣都是关东人,皆劝他以洛阳为都。只有谋士张良劝刘邦接受娄敬的建议,定都关中,因为关中沃野千里,形势险要,可凭着南、西、北三面的地理险阻进行守卫,独开东面去制服关东诸侯。诸侯安定,通过黄河、渭河向都城运漕粮(古代政府规定运送到都城或其他地点的粮食);关东有变,自黄河、渭河顺流而下,也足以运输军粮。张良一番话说动了刘邦,决定定都长安。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对长安进行了大规模修建,长安开始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西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的西北郊,周长25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从平面上看,城市除东西两面平直,其他三面都凹凸曲折,好像是由南、北二斗组成,因此人们又称长安城为斗城。城内宫殿巍峨,著名的有未央宫、长乐宫和建章宫。未央宫和长乐宫并立在地势高亢的龙首原上,为两组庞大的建筑群,汉朝的帝后生活和主要政治活动大多在此进行。建章宫建于汉武帝时期,整个规模比长乐宫和未央宫都要大,周长15公里,号称“千门百户”,据说广中殿就可容纳一万人,各宫之间都有飞阁复道相连。
西汉长安城大约有40万人口,居民区被分成160个里,房屋鳞次栉比,人口密度很高,市场众多,除了在横门附近设九个市进行交易,还有一些固定的交易市场。街道笔直宽阔,有“八街九陌”的说法。通向主要城门的大街大都由三条平行的道路组成,左出右入,中间的一条称为御道,专供皇帝使用。两边尽植榆槐松柏,蔽日成荫。汉武帝时,还在长安城的西南开挖了一个名叫昆明池的大湖,引附近河水灌注,占地300多顷,既为长安提供了主要水源,也成为当地的著名风景区。总的说来,长安城是当时世界的著名城市,规模可与欧洲的罗马城媲美。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阶段,国家富足,国力强盛,长安经济文化繁荣。《汉书·食货志》说国库的钱成千上万,积久不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太仓的米一年压一年,流出仓外,竟至腐烂而不能食。长安市内各种行业十分兴盛,街道热闹拥挤,人不能转身,车不能调头。文化发达,未央宫内有专门收藏国家档案和图书的地方,设在长安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学生最多时有3000多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以后,长安成了远达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迁都洛阳,长安开始衰落下来。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的部将在城内混战,使长安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关中一带战争不断,人口锐减,偌大的长安竟不到100户人家,还不如当时的一个大村镇。此后虽然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和北周几个朝代在这里定都并屡有修建,但始终没有恢复昔日长期繁盛的局面。
长安城的再度兴盛,要到隋唐之时。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今西安市区所在地创建了新城——大兴城,次年迁入。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又修筑了外郭,从而奠定了唐代长安城的基础。
唐代长安城沿袭隋大兴城旧制,并经过不断修建。它不像汉长安城不规则的斗形,而近似规整的正方形。城东西宽九公里,南北长八公里,城内面积84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全城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靠北墙中央是宫城,又称大兴宫,是皇帝起居和处理朝政的场所。皇城在宫城南面,是朝廷各部门的集中办公地,此外祖庙和社稷坛也在皇城,分别排列在南垣内的东西两侧。外郭城位于皇城的南面及皇城、宫城的东西两面,占全城面积的绝大部分,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整齐而对称地排列在街道的两旁。城内宫殿巍峨,金碧辉煌。街道笔直宽阔,李白称之为“长安大道横九天”。城市里到处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此外,城东南角的曲江池和城北的皇家苑囿,都是风光秀丽的游览区。
唐代是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这在长安得到了集中体现。国内外商人在这里集散,城内出现了专为商人服务的邸店、钱柜。政府专门设立了平准局和东、西市局管理市场。大商人手中积钱万千,于是出现了专门以卖穿钱绳为生的人。唐代中期以后(大约是九世纪初),当地还出现跟现在汇票性质差不多的“飞钱”。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来到这里。杜甫遗诗1400余首,其中200余首创作于长安。二十四史中八部是在这里问世的。这里的雕塑、石刻、音乐、舞蹈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长安还是国际性大城市,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联系。政府专设鸿胪〔lu卢〕寺、礼宾院管理外事。各国的使臣、学者、僧人、商人都纷纷向这里汇聚,甚至迁居于此,以至于长安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都染上几分西域的色彩。来自西域的景教、祆〔xian仙〕教和摩尼教也在这时由波斯传入长安。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守卫北部边疆的大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关中和长安陷入战争,长安渐趋衰落。唐末,把持朝政的军阀朱温强迫长安市民集体东迁洛阳,长安变成了瓦砾堆。五代长安城区甚小,明代始作扩建,改名西安。今日西安旧城,就是那时修建的。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南临伊阙,北倚邙〔mang芒〕山,东西分据虎牢、函谷两关,是一个山青水秀、物产富饶、易于防守的地方。不过,在隋唐以前,最吸引历代帝王的,莫过于其居天下之中,较西安便于控制东方,易于漕运的地理条件了。秦统一以后,东汉、西晋两个统一王朝和隋炀帝、武则天等都定都于此,共249年。此外,曹魏、北魏、后梁、后唐、后晋等分裂时期的王朝也曾在此建都达百余年左右。如果自东汉以前再往前推溯,早在西周时,洛阳便是陪都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镐京迁都城于此。不过,终东周一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使周王成为有名无实的天子。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以后,正式迁都洛阳,在东周成周的部分旧址上建设新都。城周长约14公里,面积9.5平方公里,有12门。城内广布宫殿楼台,主要建筑南、北二宫成南北纵列,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北宫主殿德阳殿据说能容纳万人,台阶高二丈,殿前有朱雀五阙,高耸入云,从40里外便可望见。由于洛阳城面积较小,不少人都住在城外。
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商业盛极一时。船车贾贩,遍布四方;奇货异宝,满积京城;粮食、牛马交易最为兴盛;此外,还有书店。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东移到洛阳,来到洛阳的外国商人也很多。
洛阳的学术文化也空前兴盛。政府设有东观、平乐观、兰台和石室等藏书馆和研究机构,白虎观是当时辩论经学的主要讲坛。太学学生最多时达三万余人。许多文人学士终身居住在这里。许多不朽著作,如班固的《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著作)、许慎的《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书),都在这里问世。著名科学家张衡在此创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这里还建立了我国较早的天文观察台灵台。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在洛阳尽烧宫室,洛阳毁于一旦。三国魏时又在洛阳修建了昭阳殿、太极殿和总章观等宫殿,于芳林园开挖陂池,以满足统治者生活的需要。但就整个洛阳城而言,仍是人烟萧条。西晋时洛阳人口较多,工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全城有金、马、羊三大市场,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通过击鼓通知开市闭市。贵族生活奢糜,有不少华丽的建筑物。但西晋只维持了四五十年,西晋末年洛阳又化为一堆瓦砾灰烬。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将都城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并在汉魏洛阳故城的基础上重建城市。城内外的宫殿园囿建筑较魏晋时又有所发展,特别是佛教建筑。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在洛阳广建佛寺,佛寺最多时达1367所,而且建筑雄伟,结构精丽。著名的龙门石窟(在今洛阳市南)便是北魏时开始营建的。居民区称为“里”,全城共有220里。其中,通商、达货、调音、乐律、延酤〔gu估〕、治觞〔shang伤〕、慈孝、奉终等里的居民分别以经商、演奏音乐、酿酒、卖棺材等业为生,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里则用来安置内迁的边疆移民。北魏灭亡后,因战争破坏,洛阳再度成为废墟。
隋唐时,洛阳开始了它最辉煌壮丽的一页。公元604年隋炀帝即位后,改洛阳为东京,在汉魏旧城西18里重筑新城,并将全国数万家富商大贾迁到洛阳。新城跨洛水两岸,大约周长55里,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长方形,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城和圆壁城、外郭城等组成。宫城、皇城都在城西北角地势较高的地方,宫城在北,皇城在南。宫城的中央各殿和皇城正中门都对着伊阙山,全城以此为中轴线,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居高临下,也便于防卫。城西又有西苑,周200里,苑内广布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又沿龙麟渠建了16所宫院,供皇帝游玩。隋代,城内有居民区120坊和丰都、大同、通远等三个“市”。三市占地广阔,商业繁荣,最大的丰都市方圆八里,据说市内有120个行业,3000余家店铺,周围还有400余家商店。
隋炀帝在营建东京的同时,又从洛阳的西苑引涧水和洛水到黄河。不久,又修成纵贯南北、与黄河相交的大运河和永济渠。这样,从洛阳乘船,南可到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北可到达涿郡(今北京市西南),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中心,经济文化更加繁荣。隋炀帝时,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唐代的高宗和武则天经常住在洛阳,当时人称长安、洛阳为“东西二京”,二者地位不相上下。
唐中叶安史之乱以后,洛阳遭到严重破坏,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不到1/10,开始趋于衰落。五代时虽有后梁、后唐、后晋(约不到二年)建都于此,仍十分衰蔽。北宋时,洛阳一度有所恢复,成为北宋学术文化中心。但北宋灭亡以后,洛阳便一天天衰落下去。
长安、洛阳衰落以后,在洛阳东边的开封继之而起,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
早在战国时期,开封就是闻名天下的都城了,那就是前一节提到的魏都大梁。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水淹大梁,大梁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此后一直到隋代,开封仅仅是一个州县小城。
隋代统一全国以后,隋炀帝为了获得江淮流域丰富的物产,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封位于大运河和黄河交汇处,南来的船只一般要在开封附近转入黄河,开封发展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唐中后期,随着朝廷对南方经济依赖程度的加深,开封的地位不断上升。
五代时期,后梁朱全忠首先在开封建都,数年后再迁都洛阳。此后,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在这里建都。这四个小朝廷在此建都的时间都不长,总共才33年。因当时战乱频仍,除后周增筑外城初步奠定开封城市规模以外,开封的发展并不大,依旧和唐代的规模差不多。不过,由于五代的大部分时间都建都在开封,长安和洛阳逐渐衰落,开封已成为北方的政治中心。公元960年北宋定都于此,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北宋对开封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由于开封地处平原,为四战之地而无山川之险,北宋统治者特别重视开封城的营建。开封城采用城中套城的形式,从里向外分为三重,即宫城、里城和外城。宫城周长五里,居全城之中,主要建筑物基本上对称,排列非常整齐。里城周长20里,是商业区和居民区。外城周长48里,也为居民区和商业区。外城是军事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因而城墙坚固雄伟,城上每百步还设马面、战棚等守城设施。城外护城河宽50步,深1丈5尺,通过市区的河道水门都专设有铁窗门以加强防守。城市街道和城门相配合。主要干线称为御路,共有4条,由此分出许多分支,纵横交错成棋盘形,通到各个城门,构成四通八达的市内交通网络。居民区分厢和坊两级,共分成八厢,下辖120坊。街巷每300步设军巡捕一所,有士兵五六人,负责夜间巡逻、防火和治安。
开封是水陆都会,交通便利。金水河、五丈河(广济渠)、蔡河、汴河(宋代对大运河的称呼)等四条河流穿城而过,分别通往江南、山东和河南中部,航运十分便捷,各方物资源源不断集中到开封城里。特别是汴河更加显得重要,当时人说,汴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宋史·河渠志》)。即不仅江南,而且远至南海的物资都由此水路运到开封,所覆盖的范围已占宋代领土的一半左右。由于位居华北,是南来北往的陆路中心,陆上交通也很方便。
开封人口众多,约百万以上。商业极其繁荣,有两万多户人家以经商为业,仅在政府登记的店肆就达6400多户,资产10万以上者比比皆是,最多可达百万。此外,还有许多集中的贸易市场。饮食服务行业尤为发达,各种各样的酒楼、饮食店、茶坊鳞次栉比。宋徽宗时翰林画师张择端画的不朽画卷《清明上河图》,正是当时开封街市上纷然杂陈的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开封的手工业也极其繁荣,门类众多,军器、瓷器、织锦、印刷、酿酒和刺绣一向闻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工人人数也为以前历代首都所不及,仅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工匠就达八万人以上。
开封文化非常发达。除太学外,还有律学、武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等各类专门学校。国家图书馆崇文院等珍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数十万卷,不仅为统治者服务,也为私人著述提供了方便。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等人,都在开封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和诗歌。卷帙浩繁的宋代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都是这时由政府组织在开封编写的。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科学比较发达的时代,当时一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武器,例如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一种用水推动机轮来运转的天文仪器),世界上较早用火药制成的武器火药箭,都首先产生在开封。
北宋建都开封,历经九帝共168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攻占开封,城市惨遭破坏。汴河航运中断,河道逐渐湮塞,此后,开封每况愈下。金代和明代都曾一度设开封为陪都,金末甚至迁都开封,但由于战争特别是黄河的多次泛滥,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影响了开封的经济发展,开封城再也未能重现往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