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寅在异界_分节阅读_第1078节
小说作者:六道   内容大小:4.96 MB  下载:唐寅在异界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3-06-27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8/10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肖香玉面一红,笑道:“夫君的事自然也是臣妾的事,臣妾一切都听夫君的。”

  唐寅噗嗤一声笑了,忍不住抬起手来,轻刮下肖香的鼻头,叹道:“如果你真能一切都听我的,我也就省心多了。”说话之间,他顺势把她搂入怀中。

  刚揽肖香入怀,她突然哎呀一声,唐寅急忙放手,问道:“怎么了?我抓痛你了?”

  肖香羞涩地摇摇头,娇滴滴地说道:“是孩子在踢我的肚子……”

  唐寅怔了怔,接着哈哈大笑起来,重又趴伏在肖香的肚子上,眯缝着眼睛静静聆听。

  看着他脸上温柔又满足的笑容,肖香的心都快融化,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来,轻轻抚摸唐寅的头发,小脸上也满是幸福之色。

  她真希望和唐寅一直这么恩爱下去,只他们两个人,生儿育女,只是照目前来看,这还只是个奢望,唐寅每日处理政务的时间就够多了,而其余的时间又大多陪着殷柔,留给她的时间少得可怜。

  一想到这,她又不由得心中发酸,同时还生出一股莫名的嫉恨。

  在她看来,殷柔除了容貌比自己漂亮一点外,其它任何方面都比不上自己,殷柔什么都会,只有一张能让人赏心悦目的脸,凭什么她就能得到唐寅全部的宠爱,而自己却只能吃她的‘残羹剩饭’?

  肖香扑进唐寅的怀中,将他的腰身搂抱得紧紧的,但眼中却流露出浓烈的恨意,下意识地握紧拳头。

  而后的日子,唐寅正如他说的那样,开始对风国朝廷做大刀阔斧的调整。

  这可算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在哪个官职该用哪个人,不仅要考虑这个人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还得顾虑他是哪里的人,要尽可能的平衡风人和川人这两大势力。

  在右相这个位置上,唐寅没有多做考虑,除了上官元吉,他觉得任何一个人都难以胜任,而在左相的位置上,似乎也没有谁可以取代邱真。

  朝中最重要的两个职位都不能换人,这又让唐寅感到十分为难,怕被人抓住话柄,说自己这次对朝廷的调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肯把重要的职位拿出来让于风人之外的大臣。

  为了此事,他还特意带上邱真,到右相府和上官元吉商议。现在上官元吉还卧病在床,但人已经精神了不少,只是不能下床走动而已。

  听闻唐寅的顾虑后,上官元吉主动提出让贤,自己做不做丞相不重要,只要能帮唐寅分忧解难,哪怕是做一个无官无职的幕僚,他也无所谓。

  他想让位,唐寅还不允呢,如果以后在朝堂上看不到上官元吉,会让他觉得连底气都变得不足。

  邱真当然也是强烈反对,上官元吉若是让贤,那他这个左相也只能跟着让贤了,把这么重要的职位让给川人,不管于公于私,他都觉得不妥。

  思前想后,最终还是上官元吉为唐寅提出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145章

  唐寅一直想重用参政堂和军政堂这两个结构,只是这两个机构也一直未能引起大臣们的重视,在人们眼中,参政堂和军政堂可有可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两个结构的主事之人分量不够重。

  参政堂的参事是蔡圭,先不说他宁人的身份,单单他非唐寅嫡系出身这一条,就注定了以蔡圭为首的参政堂会被大臣们边缘化,至于军政堂的参事谷原,更是名不见经传,其名望还不如蔡圭呢。

  上官元吉提议,在参政堂和军政堂的上面设立一个总参事,品级为从一品,可由川国的右相司马召严担任。由这位川国的文官之首来支撑唐寅一直看重的参政堂和军政堂,即能让这两个机构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引起更多的重视,又能让川人大臣具备一定的实权,平复川人心中的不满,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

  听完上官元吉的建议,唐寅琢磨了片刻,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感觉上官元吉的这个建议太好了,把参政堂和军政堂让给川人管理,为了争取更多的实权,川人一定会卯足力气将这两个机构发扬光大,如此一来,自己也会轻松不少。

  他连连点头,赞道:“好主意,如此安排,倒是可以封住川人文官的嘴巴了,不过,川人的武将又当如何安置呢?”

  上官元吉看看邱真,这事本来是应该由邱真来表态的,可既然大王问到自己的头上了,那自己也就再多说几句吧。

  他正色道:“自从我风国一统天下之后,大王坚持削军,这是没错的,毕竟天下太平了,还保留那么多的军队也无用,不过微臣以为,大王只削减川军实在不妥,至少应保留下五支左右的川军军团,这也可让那些川人武将有用武之地。而目前我风军的数量又实在太多,应当大副削减才是。”

  邱真在旁立刻皱起眉头,疑问道:“元吉,你认为当精简我风军的哪一支军团?”

  风国的十二支军团都是邱真的命根子,无论让他削减掉哪一军,他都不会同意的。上官元吉又哪能不了解邱真的想法,他幽幽说道:“我风军共有十二支军团,其中的飞龙军和百战军都是超编制的,尤其是百战军,足足有三十余万的将士,以前列国纷争不断之时,百战军还能派上用场,但现在,百战军已然无用,微臣以为,首先当削减掉的就应是百战军。”

  不等唐寅说话,邱真忍不住沉声说道:“百战军虽非我风军嫡系,但为我风国不知立下过多少的功劳,出征莫国时,百战军歼敌数十万,吞并安国、桓国时,百战军更是歼敌无数,在战场上,百战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敌人闻风丧胆,现在天下太平了,却要卸磨杀驴,这让百战军将士如何能服气?”

  上官元吉默然,如果这么说的话,风军各部都不能削减了,哪一个军团从成立到现在不是战功赫赫?平原军、三水军、天鹰军、直属军等等哪一个功劳会比百战军少?

  唐寅看着上官元吉和邱真二人,在心中暗叹口气,觉得上官元吉说得也有一定道理,如果只削减川军和玉军,确实不妥,别的不说,单单是安置川人武将和玉人武将都会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想了许久,他幽幽说道:“百战军的番号不能取消,但三十多万的将士又确实太多了些,只保留十万人的正常编制吧,至于飞龙军……不必再留,还有灵武学院的学生军,也一并削掉吧。”

  “大王……”邱真急了,又是裁军又是撤番号,这让他如何向各军的统帅交代?

  唐寅向他摆摆手,说道:“目前,风军加上合并进来的川军、玉军,总兵力超过三百万,要供养这么多的军队,负担太重,起码得削减掉一大半,如果来削减,邱真,此事你就自己斟酌吧,不过有句话我得要提前声明,玉军可以只保留一、两个军团,但川军起码得留下四个以上的军团。”

  邱真苦笑,按照大王所说,目前三百万的总兵力削减一半,那就是一百五十万,而其中玉军和川军又最少得占用五个军团,也就是说留给风军的名额只有十个军团。

  把十二支军团削减成十支,邱真实在想不出来该削掉哪一军。不管邱真愿意与否,总之,唐寅是把此事这么定了下来。

  唐寅这次对朝廷的调整可花了不少的心思。在他明示或暗示之下,许多风人大臣都交出辞呈,向唐寅提出告老还乡。

  对这些主动请辞的大臣,唐寅都给予了重赏,赐金赐银、赐宅赐地,保障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荣华富贵。

  随着许多大臣们的离去,风国的官职也终于有了大量的空缺,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的川人被启用。

  其中最受重用的当属原川国右相司马召严,他被唐寅封为参政堂和军政堂的总参事,虽说品级是从一品,但比原来那有名无实的闲职要强得多,他对此也颇为满意。

  司马召严对风国还是很了解的,知道风王一直都想重用参政堂和军政堂,只是始终没有搞出大的名堂,现在由他接手,看似这个职位不怎么样,好像还是只得到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但实则不然,他现在的职位是风王极为看重的,只要自己做得好,便能得到风王最直接的支持,自己这个川人也极有可能会变为风王的近臣。

  在川人文官被大量启用的同时,川人武将也终于又有机会重返军中。

  按照唐寅的指示,邱真最终重组了四支川人军团,而风军的十二支军团则全部都保留下来,只不过各军团的兵力都做了大副的削减,尤其是百战军,足足被削减掉二十多万的将士,虽说风军的编制还是十二支军团,但总兵力却只有一百万,至于玉军,则是象征性地保留下一支军团而已。

  通过这次的调整,极大限度的缓解了风人和川人之间的矛盾,虽说风人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川人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副的提升。

  可以说风人和川人之间的融合是直到此时才刚刚有所起步。

  风国朝廷做如此之大的调整,刚开始时难免会有些混乱,大臣们都是人心惶惶,风人大臣怕大王找到自己的头上,罢免自己的官职,让自己告老还乡,而川人大臣则担心自己刚刚接手新职务难免会犯错,一旦有错,又怕遭到风人大臣的弹劾。

  可以说刚刚调整后的风国朝廷,无论是风人大臣还是川人大臣,都是兢兢战战、如履薄冰,一个比一个小心翼翼,不敢存有丝毫的马虎。这种情况倒是唐寅乐于见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次大调整后,司马召严在风国迅速崛起。

  由他主导的参政堂和军政堂几乎揽下了风国全部的事务,需要经过唐寅过目的奏疏他要审批,不需要唐寅过目的奏疏他更要审批,与此同时,他对参政堂和军政堂也做了大副的调整,原有的人员被他大批罢免,重新征用新人。在这件事上,司马召严做的还是很公正的,并没有只启用川人,而是按照唐寅一贯的主张,无论出身如何,唯才是用。

  真正让唐寅对他改观、让大臣们对他刮目相看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风国的河东地区遭受震灾,右相长史李佑向唐寅上书,请唐寅拨银八十万两赈灾。

  结果这道奏疏到了参政堂之后便被拦了下来,根本没交到唐寅的手上,被司马召严直接打了回去。

  对于此事,李佑大为恼火,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当着唐寅的面奏了司马召严一本。

  唐寅也听得直皱眉头,河东地区受灾,理应及时赈灾才是,司马召严却把奏疏拦下,拒不上报,不是耽误了大事吗?

  还没等唐寅问到他的头上,司马召严主动站出来说道:“大王,河东受灾一事微臣已有所耳闻,震灾的规模并不大,受灾的也只是河东的栾城一地而已,据微臣所知,在地震当中,栾城城内以及周边一带,共塌陷房屋五十七间,城主府的左侧院墙稍有破损,伤亡的百姓不足百人,如此灾情,却狮子大开口要朝廷拨款八十万两,微臣不知这些银子是真的用于赈灾,还是会有大半落到某些大臣的私囊里!”

  他这一番话,把李佑说得老脸通红,结结巴巴地叫道:“司马大人你这……你这是血口喷人!”

  司马召严冷笑出声,说道:“李大人代河东上疏,请银赈灾,只是不知这八十万两的赈灾银子是如何定下来的,如果是按照河东的传报而定,李大人犯有不察之过,如果是李大人擅自而定,那么,李大人恐怕摆脱不掉借赈灾之名做中饱私囊之实的嫌疑吧?!”

  李佑身子一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唐寅连连叩首,急声说道:“大王,微臣冤枉,司马大人血口喷人,微臣冤枉啊!”

  对于这件事的内情如何,唐寅并不在乎,他倒是被司马召严的明察秋毫吓了一跳。

  河东地区,那可是位于风地和宁地的交界处,距离上京数千里,而司马召严坐在上京却对河东的灾情了如指掌,当真是有过人之处,不愧是大国丞相出身的人,其才能不容小觑。

第146章

  事后查明司马召严所言属实,为此唐寅也罢囘免了李佑的官职。第二件事,是司马召严在朝堂上弹劾邱真、萧慕青以及艾韦。

  邱真是左相,萧慕青是平原军主帅,艾韦是中尉府主事,他们三人都是朝廷重臣,也是唐寅眼前的红人,即便是风人大臣也不敢弹劾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但司马召严却偏偏敢做旁人不敢做的事,而且还是一下子弹劾他们三个人。

  事情的起因出在左相府的管家身上。这名管家名叫于耀,和萧慕青沾点亲戚,是他堂兄的小舅子。

  萧慕青把于耀推荐给邱真,希望他能在左相府谋个差事,由于是萧慕青推荐的人,邱真碍于情面也不好让这个于耀只做一普通的家丁,便让他做了左相府的二管家。

  邱真是风国的左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于耀虽说只是个管家,但他可是左相府的管家,平日里在外面也是狗仗人势,耀武扬威,手下成群。

  有次在集市上,于耀和当地的地头蛇发生了冲突,双方话不投机,当场厮打起来,结果于耀这只强龙没能压住地头蛇,被对方痛打了一顿。

  于耀当然不服,身为左相府的管家,即便是朝中的大臣对他都得礼让三分,这次却被群地痞给欺负了,他哪能善罢甘休?

  回到左相府后,也没有知会邱真,私自带上左相府的数名护院,去找对方报复。

  左相府的护院可不是普通人,皆为修灵者,那些地痞又怎么可能会是他们的对手?

  双方在集市上又发生第二次群仗,这一次于耀可发了狠劲,指挥左相府的护院将地痞的头子连同两名手下打死,另外还打伤了十多人。

  出了人命官司,负责都城治安的中尉府自然得插手进来。中尉府的中尉是顾冲,不过顾冲是有名无实,实际掌权的人是艾韦。得知此案后,艾韦一调查,发现于耀是左相邱真的管家,而且还和萧慕青沾亲带故,再查被打死的那三人,又都是当地有名的地痞恶霸,平日里也没干过什么好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艾韦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卖给邱真和萧慕青一个人情,轻罚于耀,只责打他十杖,算是给他个教训,而后,此事算是结案了。

  本以为这个案子就这么了结,但谁都没有想到此事竟然又传到了司马召严的耳朵里。

  他派人重新调查此案,觉得其中有徇私舞弊的成分存在,随即在朝堂上向邱真、萧慕青、艾韦三人一并提出弹劾。

  得知此事,唐寅也十分恼火,出了三囘条人命,只责打凶手十杖,做得确实有些过了,但要为了这么一件案子罢囘免邱真、萧慕青、艾韦三人的官职,唐寅无论如何也无法认同。

  最终,唐寅对邱真的处罚是罚俸半年,对艾韦的处罚是罚俸一年,并责令中尉府,重查此案。

  通过这两件事,让司马召严在风国朝堂内树立起相当的威信,此后,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谁都再不敢轻视参政堂和军政堂,当然,这样的效果也正是唐寅想看到的。

  这两件事之后,对于司马召严这个人,唐寅越加看重,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他也愿意把司马召严找到自己身边来,随时和他讨论一番。

  风历八年,十一月。肖香临盆,产下一子,唐寅为其取名为唐玉,希望他的性情能温润如玉,将来以仁政治国。

  毕竟该打的仗他都已经打完了,以后会是个太平盛世,风国也不再需要马上君主。可事实上,唐玉的性情与唐寅的期盼刚好截然相反。

  唐玉出生不久,在肖香以及群臣的强烈建议之下,唐寅将其立为储君,可以说唐玉是含囘着金勺出生的,在他尚未懂事的时候便已拥有风国太子的傲人身份。

  在肖香生下唐玉不久,舞媚、范敏等几位夫人也相继怀囘孕,生子、生女,唯独王妃殷柔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这也是最令唐寅感到遗憾的地方。

  风历十年,神池的圣王任笑禅位,新继任的神池圣王第一时间来到上囘京,说是拜见天子,实际上是向唐寅俯首称臣。

  现在整个天下都已是风国的,如果没有风国的支持,神池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对于这位新圣王,唐寅也算满意,以礼相待,在上囘京设盛宴款待。至于那位放弃王位、携圣女去云囘游天下的任笑,唐寅则是羡慕不已,这个时候,他心里便生出效仿任笑的想法。

  而后,唐寅想对风国朝廷再做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次的改革就是施行君主立宪制。

  成立议会,最大限度的限制君主的权利,甚至连朝廷的权利都将被极大的削弱,让权给百姓民众。

  唐寅自己很清楚,如果想让唐氏的后代子孙一直延续下去,施行君主立宪制就是必然,只有最大限度的让权给民众,风国的天下才能长久,不至于被暴力推囘翻。

  可是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君主立宪制太先进,也太匪夷所思,唐寅一经提出,立刻引来朝廷内外反对声一片,不仅是大臣们强烈反对,就连百姓们也都无法理解,大王如果不具实权,那还叫什么大王?大王要把权利都让给一个叫‘议会’的东西,那天下岂不大乱了吗?

  有些事情,哪怕唐寅贵为国君,也是无能为力的,其中便包括民智。

  民智未开,越是先进的理念越是无法接受,唐寅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手段,欲推行君主立宪,结果在朝堂上得不到大臣的支持,在朝堂外又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在全国上下一片强烈的反对声中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唐寅倒也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次不行,那就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在唐寅执政期间,他先后共提出过四次施行君主立宪,可惜的是,以他一人之力,实在是独木难支,四次改革,四次皆以失败收场。

  这件事对唐寅的打击很大,也让他感到心灰意冷,明明是比目前先进好几代的制度,偏偏无人能理解,更无人能接受,就连邱真、上官元吉这些思想最为开明的大臣都对他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嗤之以鼻,觉得是荒唐至极之事。

  现在唐寅终于能切身的体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苦痛了。这时候的唐寅对君王之位越加厌烦,即便坐在朝堂上,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的文武大臣们,他都有种说不出来的孤独感。

  他心里明白,在这个民智未开的时代,无论如何也推行不了君主立宪的制度。他把君主立宪的理念书写下来,希望以后唐玉或者后人能代替自己完成这个目标。

  推行君主立宪不成,对唐寅是个打击,而最终令他萌生去意的是后宫里的争权夺势。自从唐玉被立为储君后,肖香母凭子贵,加上有川人的势力支持,她俨然成为后宫的第一人。

  可是她实际的身份只是个夫人,在她的头顶上,始终都有个王妃在压着她。

  这时候,殷柔便成为肖香的眼中钉、肉中刺,在肖香看来,只要没有殷柔,那么王妃的位置非她莫属,殷柔就是自己在前进路上的一个最大绊脚石。

  想通过正大光明的手段扳倒殷柔,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毕竟唐寅最宠爱的女人始终都是她,所以,要除掉殷柔,她只能用阴招、毒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1页  当前第10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8/10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寅在异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