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存林也注意到了西厢房那边的动静,倒是没说什么。
既然这闺女把自己当成了客人,那就客客气气地打发好了。
只是让自家闺女受累了。
想着以后,不如每天去镇上买几个芝麻烧饼,专门给她备着。明儿一早,再去
集市上割一块猪肉,包顿饺子啥的。
人家既然来了,也不好慢待。
顺便把叶先生也请过来,改善一下生活。
*
吃了晌午饭,徐甜甜顾不上收拾,就解下了围裙,洗了洗手。
准备和凤芝一起,带上冬娃去上识字班。
章存林也正学得起劲,自然不想缺席。
只有林美华留在屋子里,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她坐了一天一夜的客船,实在是
休息不好,也的确乏了。
一家四口,搬着凳子出了门。
到了章家祠堂,见叶先生已经开始上课了。
就在后面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听叶先生讲课。
下课后,叶抒文又向章大叔道了声谢。
说等他这边忙完后,就去家里坐坐。
章存林便请他来家里吃饭,也好陪陪那个女学生。可叶抒文却摇了摇头,说:
“今儿派饭已经安排了,不去不好。”
完了又补充道:“章大叔,一会儿我给崔大婶子说一声,明儿不用安排我的饭
了,我去章大叔家里吃……”
章存林听了,连连点头。
觉得叶先生考虑得很周到。庄户人家做饭俭省,一般都是可着人头来的,做好
了的“派饭”不去吃,的确不好。
凤芝和徐甜甜在一旁,也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声。
叶先生的修养的确很好。
那人咋就不知道向叶先生学学呢?
*
这天,叶抒文过来时,已是黄昏时分。
徐甜甜搂着冬娃已经上了床。
娘俩照例要在帐子里玩耍一会儿。她教冬娃数数,唱儿歌。冬娃玩性虽大,可
睡得很快,不会儿就歪在床上呼呼去了。
这时,她听到院子里,爹和叶先生的说话声。
接着,又听到林美华出来,和叶先生撒娇。叶先生想去看看小猪娃子和羊羔
子,俩人就去后院散步去了。
徐甜甜有些犯困,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睡得正香呢,忽然被一阵争吵声给惊醒了。
听声音,隐隐约约的,像是从隔壁传出来的。
那边正是凤芝的屋子。
林美华在和叶先生在吵架?
她侧耳听了听,像是林美华想让叶先生赶紧回去,可叶先生不肯。
徐甜甜心说,这人是来拖后腿的?
可这事,谁也劝不了。
后来,隔壁没了动静。
接着,听到一声门响。
叶先生向爹告辞后,就听到启康去关院门的声音。
随后,外面便安静了下来。
天色,渐渐暗了。
徐甜甜眯着眼睛,心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这乡村生活,正是如此。
*
第二天一早,爹去了镇子上。
买了几个热烧饼,还割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
回来后,徐甜甜剁了小半盆肉馅,和鲜嫩的韭菜拌在一起,调了大半盆饺子
馅。凤芝舀了两瓢白面,早早就和好了,放在瓦盆里醒着。
看看面醒得差不多了,便动手包起了饺子。
凤芝擀饺子皮,她负责包馅子。
俩人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包了两大锅拍。
冬娃起床后,也钻进了灶屋里。
他坐在一旁,看娘和小姑包饺子。
一时手痒,就想玩面。
徐甜甜哪肯惯他这个坏毛病?
她板着脸,死活不肯答应。
冬娃起初还想耍赖,嘴里一直哼哼着。可见娘不理不睬,也没了辙。
“米面不可抛洒”这是自来的传统。
糟蹋粮食,就等同于犯罪。
她可不想让冬娃养成这种坏习惯。
*
快晌午了,林美华才懒洋洋地醒来。
她洗漱之后,正好赶上吃饭。
而叶抒文早已经过来了,正在院子里和章大叔说话。见了美华,就笑着打了声
招呼,像昨日的争执从未发生过一样。
见她这个点才起床,眉头微微皱了皱。
虽然知道她还保持着城里人的作息习惯,可还是太晚了。
而林美华呢,也是笑意盈盈,跟没事人似的。
这时候,大锅里的水饺已经下好了。
徐甜甜站在灶台前,用一只大捞罩,先捞了满满两大碗,又盛了两碗饺子汤。
考虑到林美华喜欢单独吃饭,就把叶先生的那一份和她的那一份,一起端进堂
屋里,摆在了桌上。
她招呼着俩人赶紧坐下,趁热吃饺子。
而其他人,包括爹和启康在内,都是在灶屋里吃的。
这是徐甜甜来到这里后,吃得最好的一顿。
这饺子鲜的,都舍不得咽下去。
而冬娃坐在小板凳上,也吃得正香。
他年龄虽小,可吃饭都是自己来,一点儿也不用她操心。
这孩子养着,还真省心啊。
*
吃了晌午饭,灶屋里还没收拾好。
就听到院门被拍得山响。
徐甜甜赶紧过去开门。
原来,是一群大闺女和小媳妇,在门外嘻嘻哈哈地笑着,说是来看洋学生的。
她只好把人让进院里。
心知,乡里人瞧啥都稀罕,还特别喜欢看热闹。
可林美华和叶抒文正在堂屋里说话,死活不肯出来。倒是叶抒文听到外面的动
静,走出来和大家客气地打了声招呼。
那些大闺女和小媳妇一见,也只好厚着脸皮说:“叶先生您忙,我们下次再来……”
一会儿功夫,人都走了。
林美华在堂屋里,鼻子里哼了哼,继续谈笑自若。
叶抒文见了,心里不大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