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我矛盾加阶级矛盾实在难以调和,各州地方起义频发,再加上其它被鲜卑皇族覆灭的胡人部落从中浑水摸鱼,鲜卑人对江北的统治始终不稳。
面对这一困境,鲜卑皇族也殚精竭虑,为了调和胡汉双方并各阶层的矛盾,本就一心倾慕汉人文化的鲜卑皇族决定大力推进民族融合。
这思路本没有错,大家的信仰、文化各不相同,立场自然也不同,这才导致各族间矛盾频发,若天下间只有一个部族,那自然就不会有民族矛盾这回事了。
鲜卑皇族一琢磨,觉得胡人的文化太过落后,好些部族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汉人胡化那是社会和文化的倒退,还是胡人汉化更进步。
因此他们大力倡导胡人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连朝堂上都使用汉人的各种制度。
鲜卑皇族放弃自己的文字信仰,全力汉化的一系列举措导致了胡人贵族们的极度不满,反对的力量太过强大,这个融合的过程一直伴随着政治斗争和流血冲突,鲜卑人立国不过一百余年就遭覆灭,内斗消耗太过是主要原因。
这一世,虽然秦意岚抢走了麻桃誉满天下的“麻姑仙子”的名头,而本该被雷火劈死的“麻秋”也摇身一变,成为了陇西贵族,做起了油料和冶铁的生意,可天下大势并没有什么改变,汉人和胡人还是如同前世一样,开始了划江而治。
如果秦意岚不插手,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这一两百年里,天下依然会如麻桃得道成仙的那一世一样,各地战乱频发纷争不断。
战争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是攫取更多权力和财富的手段,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就是灭顶的灾祸了。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是升斗小民的心声,不管胡人还是汉人,除了手里头有兵有权的,平头老百姓们是真没几个喜欢见天打仗的。
一旦开战,上层阶级许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底层老百姓的日子可就要难过了。
打仗需要消耗的钱粮兵马,朝廷都会从百姓们身上搜刮,苛捐杂税徭役兵赋,能拖垮无数个家庭,被朝廷征召的兵丁们要用他们握惯了锄头的手去握刀枪,他们缺衣少食,许是连一副完好的盔甲都分不到,还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同敌人厮杀。
虽然也有人靠着军功晋身上层阶级的,可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小小年纪就被征召入伍,直到两鬓苍苍才得以带着满身的旧伤返回家乡。
比起那些缺了胳膊少了腿,甚至把命都留在战场上的可怜人来说,这些能够活着回乡的已经算得上足够幸运了。
可这种幸运跟一辈子守着父母妻儿,种上几亩田,养上几只鸡的安稳日子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长期的战乱导致人口凋敝田地荒芜,百姓们日常连饭都吃不饱,百姓们都对战争深恶痛绝,从胡汉各族的百姓不远千里也要举家迁入秦意岚的道场来躲避战乱就可见一斑。
就算是为了这些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老百姓们,秦意岚也不忍心干看着不管。
其实她想要平息战乱,除了于心不忍,要救万民百姓于水火之外,实则还有别的打算。
她可还没忘了,麻秋还有一个导致他直接殒命的仇人——如煌煌烈日般高踞于九天云宫之上的圣母神皇。
自从太帝轩辕陨落之后,圣母神皇就成了此界至尊,身为和光柱的主人,凡间生灵想要成仙都得祂亲口赦封,秦意岚要替麻秋报仇,若是不走捷径,怕是要修炼上万年才能有跟祂一战的能力。
只秦意岚为小号老板打工,早过惯了穿越不同世界,赏异世风光,扮演各种角色的新鲜日子,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喜新厌旧,要她呆在一个世界里闷头修炼上万年,她实在提不起兴致来。
可若不靠长久的修炼来积累,秦意岚想要打败圣母神皇,唯有“民心向背”这一点能指望了。
民心即天意,民心所向天意都不违,如果她能得到足够多的民心民意,那此方天地就会认她为主,到时候天地灵气随她取用,圣母神皇又有何惧?
圣母神皇当初不也是靠着太帝陨落的时机出面救助百姓,积累了无上功德才能从诸神仙间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和光柱的主人的吗?
现成的成功例子,秦意岚完全可以复刻,天下百姓苦战乱久矣,若她能平息了胡汉之间的争斗,民心民意还愁不聚在她身上?
平息战乱倒是容易,单凭武力弹压,秦意岚也能叫诸胡和汉人都休兵罢战,毕竟有她动辄就灭人一族的威名震慑,可没有哪个胆敢冒着被灭族的危险也要违逆她。
叫他们一时休战容易,想要他们长久地和平相处却难,毕竟她不能长久地留在这个世界震慑他们,她可不想自己刚一离开,这些人又打的昏天暗地。
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儿,还得慢慢谋划。
秦意岚回到姑馀山后,先是广发神谕,言道说天下纷争百余年,民生凋敝,她不忍百姓受苦,因此不管是胡人部落首领,还是汉人朝廷,但凡接到她谕旨的,必须要立刻停战,且要在六个月内把兵马解散,给兵士们发放路费让他们返乡进行生活生产。
若有不愿解散手下兵马的,可于这六个月内赶赴姑馀山请见陈述原委,如果既不解散兵马,也不去姑馀山找她请见的,六个月后她自会找上他们面谈,至于连停战都不肯的,她保证从下令的到指挥的,没一个人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她这神谕一出,百姓们和底层士兵自是欢欣鼓舞。
他们已经饱受了太久太久的战乱之苦,连白首老翁的记忆里都没有了关于太平天下的模样,安安稳稳的和平日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他们生如草芥人微言轻,没人会在乎他们的想法,也没人会关注他们的感受,在强权之下,他们只能如那不会言语的牲口一样,被达官贵人们拿着棍棒驱赶,随着他们的需要去打仗或者杀人,往东或者往西。
现在这一切就要结束了?这噩梦般的日子竟然还有尽头?
有汉人士兵痛哭流涕:“我们是不是能回家了?我兄弟三人都被征召入伍,几年下来死得就只剩了我一个,要是我也死了,谁来给我阿娘养老送终呢?呜呜呜,我不用死了,我想我阿娘了,我要回家。”
也有胡人士兵泪流满面:“终于可以不用打仗了,我能回到家乡了,乌伦珠还在草原上等我回去娶她呢!”
“麻姑仙子”这个道号是伴随着血雨腥风才名扬天下的,除了第一次在姑馀山露脸秦意岚没有伤人性命之外,其余她每次出现都死伤无数,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庇护了无数百姓之后还能得个“魔女”“妖女”的名号了。
她的“丰功伟绩”过于惊悚,又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没人敢让这么个说不清到底是神仙还是妖魔的东西找上门跟自己面谈。
解散兵马这事儿干系过于重大,不过好歹还有半年的时候可以筹谋,倒是不急于一时,但是停战却是迫在眼前,毕竟第二天的太阳还是无比诱人的,没人不想看到它。
底层士兵们原先还有疑虑,停战的命令一下,他们是彻底安心了,一个个感激涕零朝着荆楚的方向跪拜,不管麻姑到底是妖女还是魔女,只要祂能让他们不再上战场厮杀,祂从此就是他们唯一的真神。
而殷切盼望着自家出征的儿子丈夫平安回归的妇人们更是激动不已。
麻姑仙子在荆楚扬名经年,听说祂的道场里没有昏聩又贪腐的官员,没有欺压盘剥成性的小吏,没有横行无忌的盗匪,也没有虐打妻女的无良人,是个正经的太平盛世的模样。
只可惜她们能力不足,不能远赴千里搬去荆楚去享受仙子的恩泽,现在麻姑仙子晓谕天下,是要把她们也庇护在内吗?
感激涕零的女人们当即就行动了起来,有能力的立牌位请画像,没能力的就只在嘴里念叨念叨麻姑仙子的名讳就开始跪地祭拜。
无数的信仰之力从各地涌向姑馀山,被无数人诚心膜拜的秦意岚正直挺挺地立在姑馀山峰顶。
她双臂展开闭目凝神在沟通天地。
肉.体还在山顶,而神魂却已经随着风和云在整片大地上遨游了,她从来没在哪个世界有过这种感觉,仿佛跟整个天地都融为了一体,只要心神一动,她就能出现在这片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抬抬手,风云都能被她引动,跺跺脚,潮汐都会为她退散。
秦意岚迷醉在这能掌控一切的快.感里无法自拔,这就是成神的感觉吗?
就在她沉迷于此的时候,九重瑶台的和光柱上泛起了微光,引起了看守仙童的注意。
第128章 心地善良的小仙女22 妖女?魔女?神……
九天云宫之中云雾翻滚, 瑶台上灵气氤氲,仙葩灵草摇曳生姿,配上不知何处而来的袅袅仙音, 真真好一个美轮美奂的神仙居所。
只是这至美至仙的天宫却被坐落得过于密集的宫殿破坏了布局, 竟显出了几分局促的寒酸气来。
就连鉴定生灵是否为真仙的和光柱, 在挨挨挤挤的宫殿的簇拥下都显得平平无奇, 仿似哪个道观前的功德碑一样毫不起眼。
看起来不起眼, 却不代表它不重要,毕竟得它承认才算是真正位列仙班,才能得到与天同寿的机会, 因此和光柱常年都有仙童看守。当它突然泛起涟漪般的微光时,负责看守的仙童都惊呆了。
只有圣母神皇册封新的神仙时, 和光柱才会亮起微光,把新神的道号名讳显现其上,而圣母神皇已经亿万年没有册封过新神了,和光柱也已经亿万年未曾发出过一丝光亮,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玄穹悟真圣元天帝!”小仙童惊讶地喊了出来:“麻姑?这是谁?神皇册封的新神吗?”
“不可能吧?”另一个年长些的迟迟疑疑地提出了异议:“册封新神是何等慎重的大事,神皇怎会连瑶台大会都不曾召开就悄无声息地册封了一位新神?而且, 这位新神尊的道号……”
小仙童疑惑地歪了歪头:“是啊, 先帝后皇,除了昊天无上至尊太帝,小仙我可从未曾听闻哪位神尊的道号里还有’帝’字的。”
“神皇号为天尊普化圣母神皇,这位新神尊的道号竟然还能压了神皇一头,嘶~,祂到底是什么来头?”
“别管祂什么来头了,赶紧报上去才是正经。”
两个仙童不敢懈怠,急急忙忙把和光柱上莫名出现了一个新道号的消息报了上去, 这可是大事,接到消息的神仙更是不敢怠慢,赶紧请见圣母神皇。
圣母神皇双眼微阖,无悲无喜,听着那神仙喋喋不休:“当年天降奇祸,不但害得太帝陨落,九重瑶台更是被冲撞的只剩了上三层,吾等与天同寿不死不灭,瑶台上也越来越挤,为此,您已经亿万年未曾册封过新神了,而不经册封就能在和光柱上显现神名的,只能是立下泼天的大功德,得了天道的认可,比如……”
那神仙住了嘴,圣母神皇睁开了眼睛:“比如吾,比如太帝。”
“凡间又无天崩,又无地裂,又无灭世的洪水,祂到底是凭什么才能立下叫天道都认可的大功德呢?”那神仙疑惑不解。
“此事非同小可,若祂投机取巧欺瞒了天道才得以成神,那祂的成神之路就是可被复制的,到时候瑶台……”
圣母神皇又阖了一下眼,艰难地道:“危矣。”
那神仙听了这话脑子里不由就出现了画面:和光柱接连不停地闪亮,新神不停地从凡间飞升上来,瑶台上的宫殿越来越多,于是瑶台再也承受不住,摇摇欲坠……
祂打了个哆嗦,向神皇请示:“吾去凡间详查一番?”
圣母神皇一摆手:“吾亲自去。”
法力大涨的秦意岚过足了世间一切尽在掌握的瘾头之后,就开始践行自己的诺言了。
有人怕了她的恶名,不敢挑衅她的容忍度,当即就勒令手下停止一切交战行动,静静观望以图后续。
有人却不信邪,比如汉人朝廷的皇帝。
司马皇族的统治已经延续近两百年了,当初开国的那位也是一代枭雄,只可惜子孙不争气,隔上一段时间,皇朝版图就缩小一点,到了如今更是被迫南迁,只能龟缩在江南一隅。
皇朝就剩了这么点地盘,这位皇帝还是不思悔改,一如既往的暴虐任性。
到了建康之后,他不操心安顿南迁百姓,也不花力气处理朝政,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把破旧的行宫拆除,他要修建一座比旧都里的皇宫更恢弘,更华美的新宫殿,用以展示皇朝的新都城,新气象。
建皇宫可不像老百姓家盖茅草屋那么简单,不但需要无数的人力和钱财,动辄就得十几年的工期,这件事对于当前风雨飘摇的司马皇朝来说,那真真是无法承受的负担。
忧国忧民的臣子一力苦谏,希望皇帝能打消这个主意,而那些别有用心的,却满口的溢美之词,对皇帝的计划大加赞赏。
皇帝可不是个肯听劝的人,身为天下至尊,我行我素惯了,发作了几个不识趣的老臣后,就对着本地豪族下了手。
偌大一个皇朝,疆土被胡人占去了一多半,导致满朝上下的达官显贵都只能龟缩在这小小的建康城内。
原先的皇城,那可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的地盘,他们的府邸位处最好的地段,繁华街道上一多半的铺面都被他们掌握,城外最肥沃的良田都在他们名下,他们家底丰厚,过惯了奢靡无度的日子。
朝廷南迁,金银细软、仆役婢女可以带上,可土地田产,府邸商铺却是带不走的,这导致许多人的家产生生缩水了一大半。
不过没关系,这边儿少了那边儿找补,本都是特权阶级,只要手里有权,还怕没钱吗?这不机会就来了吗?
一□□臣对皇帝建皇宫的想法表示热烈支持,皇宫是皇朝的脸面,堂堂九五至尊,怎么能屈居在年久失修的破旧行宫里呢?
建!皇宫必须得建!还得大建特建!得建造得比旧都的皇宫都要恢弘大气,这才能不堕皇帝的脸面。
没钱?叫本地的豪族捐献!我们都是护着皇驾仓促渡江的,不说身无分文,却也家无余粮,江南本地的豪族都不一样了,他们远在大后方,一直没受过胡人滋扰,不知攒了多少家底呢,有的是钱。
没材料?拆建康城里的房子。
新伐的树木要经过好几年的处理才能拿来用,赶不上趟,而江南的这些豪族们在此富裕之地盘踞多年,府邸一座比一座华美,楠木的柱子粗得一个人都搂不住,正适合拿来建皇宫。
没人手?征发民夫。建康城的百姓不够,还有余杭呢,还有整个江南呢。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的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为皇帝干活是他们的荣幸,不肯应召的,那必定是有不臣之心的乱臣贼子,如此藐视皇权的人,应该直接砍头了事。
皇帝不觉得这些臣子们的话不妥,于是他不但要本地的豪强大户们上交他们的财产,还要拆他们的房子,抢走他们的奴仆。
皇帝:天下所有的百姓都是寡人的子民,你们连人都属于寡人,你们的财产当然也是寡人的。
本地的豪族们:………… 欺人太甚!这是要逼着我们造反呐!
真·乱臣贼子们:等皇帝把你们都杀了 ,不就能给我们腾出地儿来了吗?
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于是建康城内很快就爆发了动乱。
司马皇朝跟胡人征战多年,早就元气大伤,南迁的路上又被追击,早已是强弩之末,拱卫皇帝的近卫连建制都不齐全。
而本地豪强有多年积累,又是保命之战,再加主场优势,竟然稍胜了一筹,悄无声息就围住了行宫,直接杀到了皇帝的内宫门口。
眼见司马皇朝就要覆灭,这危急关头驻守江边防范胡人的兵马收到消息及时回防,总算稳住了局势。
皇帝实在没有想到这些刁民竟胆大至此,居然胆敢围杀他,天子的威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他恼羞成怒,勒令挨家搜索,他要把这些乱民们杀个干净。
眼见建康城内就要血流成河,就在这时,所有人都收到了麻姑仙子的神谕。
皇帝冷笑一声拍案而起:“这是看我朝接连战败,个个都起了不臣之心!不管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对着寡人叫嚣了,停战?解散兵马?去姑馀山请见?呵呵呵呵,让她来跟寡人面谈!寡人倒要看看,麻姑仙子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皇帝不肯下停战的命令,掌控兵马的大元帅也不愿意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