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安哥儿才年方十三,但是却已经取得了秀才的功名,还是案首,半点没有堕了杨云清这个首辅父亲的名头,这京城哪一家不羡慕杨氏有此麒麟儿?生来有爵位,起点便是不少人一生奋斗的终点,而去正儿八经地考科举,还能第一次下场就直接拿了个案首,这实力,就算是想酸都不知道怎么酸!
而安哥儿当初考科举,也只是心血来潮之举,只是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做的哪一步,想试一试。而杨云清也就由着他去了,没成想还真的拿了一个案首回来。而这在京城上层圈子里,就实在是有够令人震撼的了。
毕竟实际上对于勋贵宗室,他们就算是不科举,也照样能入朝为官,而有了这个退路,家族子弟能静下心,费力不讨好地考科举地人就太少了,而且去考了这也不一定能考得好,干脆就不丢人现眼了。所以在安哥儿之前已经有五六年没有任何宗室勋贵的子弟去考科举了考到了如此高的名次,之前忘记是哪家侯府了,因为世子考了三十几名便办了今天的流水宴,这个也的确算是好成绩了。
人人都说杨云清是个天才,毕竟他年纪轻轻便连中六元,但是杨云清觉得他儿子安哥儿才是。他毕竟是穿越了一回的,活了两世,比当年的同龄人自然是多了几分的沉稳耐心还有那一份独特的见识,这可以说是作弊了。而安哥儿却是实实在在地十三岁少年,是在一年前中的案首,那个时候才十二岁,还是虚岁,实际上只有十一。
有这么一个儿子,实在很难不让杨云清自豪,就像天下的每一个普通父亲一样。
这会儿杨云清走了进去,饶有兴趣地对凤阳问道:“安哥儿做了什么事情?怎么惹得你这么生气?”
凤阳听了,眼睛一瞥那边正在“面壁思过”的安哥儿,嗔道:“还不是安哥儿,一大早竟骗过了嬷嬷,把阿绵给带出去了,跟那些臭小子疯玩了一天。阿绵还不到六岁,这要是出个什么事怎么是好?”
阿绵便是杨云清和凤阳的女儿,今年过了生辰就六岁了,长得很是玉雪可爱,杨云清和凤阳这对父母,还有皇帝皇后这舅舅舅妈,以及太后,就没有不疼她的,比之安哥儿当时那是更甚呢。裴安跟皇后生下的是个男孩子,没有女儿,这会儿能不稀罕阿绵吗?就连阿绵一岁时的朝华郡主封号,都是裴安这个舅舅想了半个月才起好的。
凤阳平日里更是生出了新的乐趣,那就是给阿绵打扮,各种衣裳首饰每天不重样,看着阿绵这副漂亮可爱的模样,能把你融得心都化了,所以凤阳才会在下午看到被安哥儿带出去疯玩了一天,一摆上满是泥点,头上发簪都歪的不成样子的阿绵那么生气,当然不是气阿绵,而是气安哥儿,就那么一天,她那个精致可爱的女儿就被带成了这个样子,怎么能不生气。
杨云清去内室看了看阿绵,阿绵正在睡觉,估计是白天玩累了,不过看着那连睡觉都翘着的嘴角,这白天应该是玩得挺开心的。
但是杨云清却不太相信这是安哥儿主动要待阿绵出去的。安哥儿他了解,虽然看着平日做事大胆随意,但是却是一个极有分寸的,如果是他要带阿绵出去,肯定是会跟凤阳说一声的,现在直接带着阿绵溜出去,估计是是阿绵这个小家伙指使的。
阿绵这个女儿吧,杨云清有些头疼,性子和外表完全相反,长得是玉雪可爱,单单看着还有一丝惹人怜爱的意思,但是这性子吧,那是跟外表一点搭不上边。简单来说就是性子有点虎,胆子大的不得了,嬷嬷要是一眼看不住她,她就能自个儿爬树上去,这还不算,为了抓住池子里的鱼,差点就要直接扑河里去了,而且她还钻过狗洞,杨云清都不知道府上这座大宅居然还有狗洞,但是愣是给阿绵这个小丫头找着了。
但是每次小丫头闯了祸,她只要用那双水灵灵的无辜大眼睛望着你,你就什么都忍不住责怪了,实在是长得太可爱了。
但其实呢,这小丫头的性子是早有端倪,一早就显现出来了。从小就是比起娃娃,她更喜欢哥哥以前玩的那些小木马、精致的玩具匕首,还有曾经杨云清做的一套近百件的兵器模型,都是铁制的,根据真正的兵器缩小了几十倍的,她抓周的时候抓的就是这兵器里的一件,那一件也不知是怎么混进抓周宴的。就在之前,她还说自己要当一个女将军呢,嚷着要学武,凤阳为此很是吓了一跳,那段时间一件阿绵说要学武就要躲着她,就怕自己没有经得过阿绵的歪缠答应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凤阳正在气头上,杨云清自然也不会去拆台,免了安哥儿的罚,毕竟他到底还是带着阿绵出去了,的确该罚。
不过杨云清却可以帮着转移一下凤阳的注意力,让她不至于那么生气,“昨天不是说好要给阿绵那丫头寻个武师傅吗?人找到了,我们去看看?”
凤阳惊讶道:“这么快?我还以为要再等些功夫呢!”凤阳一开始的确是不赞成阿绵这么小一个女孩子去学武的,而且学武肯定很累,凤阳也不想阿绵受这个苦,但是阿绵实在缠得紧,一个小小人家每天精力实在太多了,时不时过来央求一番,凤阳实在挨不住,就找杨云清商量办法了。
而杨云清他想了想,决定就让阿绵学吧,一来能强身健体,对她的身体也好,二来以后就算哪天小丫头自己偷溜出去,也能有点自保之力,杨云清他是相信阿绵能做出偷溜地这件事情的,所以顺应她的心意让她学武也算是加了一道保险了。
至于女将军,杨云清觉得阿绵这小丫头的梦想很好,但是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杨云清当初被封海国公那一年,朝廷就又派出了一支船队出海,比起杨云清之前的那一支船队,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民间也有不少的船队出海驶往海外,都是被杨云清被封海国公给刺激的,也想寻得一份机遇。
而在那一年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建平七年,朝廷的船队回来了,带回来了各种国内没有的植物,而除此之外还在海外发现了五座无主矿产,其中一处是黄金,两处铜矿和两处铁矿,这黄金暂且不说,单说那铜矿和铁矿,都已经足够让人惊喜了,更别提一处铁矿是在一座无人小岛上,产量非常大。
而有了这几处矿产,大周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更新边关军队的军备,□□铁炮也都已经在制造中了,这些矿产实在是一笔丰厚豪奢的意外之喜。
在大周周围,除了各种胡人部落外,其实是还有其他小国的,只是一直与大周井水不犯河水,这么多年一直少有摩擦,当然也不是没有,但是比起那些胡人部落以前时不时的偷袭,与这些小国的摩擦可以算是忽略不计的。
而大周之前寻得那两样高产作物,推广了三年后,国力是大大提升,已经是远超那些小国了,更别说在这之前还有水泥、肥皂……各种利民之物出现,这些小国的危机感空前加深,生怕大周哪一天把他们灭了,所以便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多个国家联合起来,不惜一切代价重创大周。
不过在那些国家商量好对策的时候,大周这边已经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军备更新,在经过杨云清的指点和那些工匠的日夜不休的研究下,已经接近近代水准的□□利炮,造了上百件,边关的各支军队全都配备上了这等利器,而先前遭际有的火|药,经过进一步研究,也又多了不少版本。
而除了这些军备之外,因为之前那两样高产作物的出现,边关将士的粮食基本上是不缺了,这种情况下,将士们的精神面貌,又岂是那些小国的军队可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周举行了一次大阅兵,请了各国使节前来,在大阅兵上,将士们和那些军备武器一一登场,那些军备的威力,大周也是在一处空旷之地,展示给了那些使节看了一番。
当然这次大阅兵也是杨云清提出的,目的就是向各个小国展现一下大周的国力,让他们对大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要再异想天开,想要通过多国联合就妄想来进攻大周,引起战争,扰了现在的和平。而杨云清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经过了这次威慑,之前那些小国蠢蠢欲动的心思终于压了下去,毕竟在经过这次大阅兵后,他们推翻了以前浅显的认知,大周显然已经是一座庞然大物了,若是他们执意抵抗,恐怕就要提前亡国了。
而也因此,边关恢复了百年来难得的和平时期,连小打小闹都消失不见,毕竟现在大周的军备之盛已是各国皆知,他们若是还想不开地派人去在大周边关闹事,这怕不是正好给了大周一个进攻的借口了。在这样的境况下,和平时期估计要持续几十年了。
所以这个时候,边关可不需要将军了,阿绵小小年纪的雄心壮志估计要破产了,毕竟没有仗可以打,怎么凭借着战功升上将军呢?所以阿绵这小丫头习武也注定是只能当做是强身健体和保护自身安全的武器了,不过以后她要是想当一个锄强扶弱的女侠,倒还是可以考虑啊,杨云清不确定地想着。
杨云清给阿绵找的师傅是退役的将士,以前是舅舅林将军麾下的,是个偏将,功夫很不错,不过右臂伤了,拿不起重物,自然也就不能待在军队了,这会儿就被推荐到这来给阿绵做武师傅,不管身体怎么样,但是教阿绵这个六岁小孩是够格了。
而凤阳也被这事转移了注意力,去跟武师傅商量以后阿绵的练武教学问题了,这种事她必须了解一下大概才放心,而去了那边之后,安哥儿这边自然就放在一旁了。
杨云清也是这个时候才有时间问安哥儿这回带阿绵出去的具体情况。
第189章 首辅之位 而安哥儿他也知道现在反……
而安哥儿他也知道现在反正自己都已经在“面壁思过”了, 也算是罚过了,所以就算把事情的始末说出来也没关系,于是在杨云清面前就老老实实地说了。
等安哥儿说完, 杨云清也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原来一开始安哥儿是要去跟同窗打马球的, 他还是他那支队伍的主力呢,在早上安哥儿跟书童刚提了这个事情, 就被跑过来看哥哥的阿绵听到了。阿绵虽然才六岁,但是也知道打马球是什么, 所以自然也是想跟着一块去的。
但是打马球那边的看台处实在太乱, 人声鼎沸, 鱼龙混杂, 安哥儿并不想带着阿绵去,就怕出了什么事情。可安哥儿不愿意没用, 因为阿绵会撒娇啊!她虽然性子虎了些,胆子大得很,但是长得玉雪可爱呀, 她小小一个人儿,但是却深知自己的这种优势, 平日里没少对着爹娘使用撒娇大法, 可以说是阿绵这小丫头是极尽撒娇歪缠只能的, 连杨云清和凤阳都抵挡不住她的撒娇攻势, 安哥儿这个本就溺爱妹妹的兄长又怎么可能抵挡得过呢?
所以没几下, 安哥儿就被阿绵的撒娇弄得晕晕乎乎地, 一下子就答应了下来, 同意带她出去。又因为平日里出门阿绵身边都是围着一圈仆妇和嬷嬷的,无论做什么都有人跟着,这让她十分不自在, 所以她央求哥哥就他们两人去,不告诉爹娘,安哥儿被缠地没办法,最后还是答应了。
只是安哥儿也怕出个什么事情,所以破天荒地没有去下场打马球,而是在上方看台处一眼不落地守着阿绵。如此一来,一天下来倒是也没有出现什么事情,到了下午安哥儿把终于玩够了的妹妹带回家去,然后就遇到了正在盛怒中的凤阳,于是就这样被罚了“面壁思过”了。
杨云清对着安哥儿道:“这次便算了,只是下次,就算是阿绵求着你对着你撒娇,你也万不可就此妥协,做出如此草率的事情了,就算是要出去也和我们说一声。就像这次,你若是和你母亲说了这事,她肯定是不会拦着你们出去的,虽说阿绵不愿意让人围着照顾,但是这悄悄的派人在暗地里跟着不也行吗?哪能像这次一样鲁莽?”
而且不是杨云清不信任安哥儿,而是安哥儿虽然现在个子已经长的算高了,但是他再怎么说也才十三岁,身子骨还没有完全张开,体力上比起成年人总归是有点差距的,这要是真的遇上那些拐卖孩子的行家,这如何对得上?所以这必要的说教还是要有的。
安哥儿这个时候脸上也知道自己行为有些鲁莽了,很是有些自责,跟杨云清保证以后不会再这么轻率地就带妹妹出去,然后很是自觉地继续面壁思过去了。
杨云清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所以跟安哥儿这边只说了一会话,就要回书房继续处理公务了。最近几个月,他把公务带回家来处理的次数急剧上升,毕竟现在朝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而杨云清现在已经是首辅了,原因就是在去年春,朱首辅致仕了。按理来讲,朱首辅本应该还能在这首辅的位置再待个几年,但是朱首辅的身体不允许啊!在前年冬天的时候,朱首辅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些问题,然后一个冬天大病小病不断,愈演愈烈,而等到了春天之后,身体好了,但是由于那段时间内阁事情又很多,许多事情都得他这个首辅从中调度,于是就又累病了。
这个时候朱首辅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是出了问题了,然后请了太医,得出的结果是要静养,否则地话,再这么病几场下去,恐怕就该危及生命了。朱首辅想了半个月,于是终于决定致仕了。而且他也知道,现在杨云清这个次辅势大,才华能力皆不逊他这个浸淫官场多年的前辈,陛下也不过是体恤他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而且又一直忠心耿耿,这才让他一直担任首辅的。而这下一任接替他的人,必是杨云清这个心腹近臣无疑了。
而他现在因为身体的原因,就算再怎么样也在官场上待不到多长时间了,如果现在还一直占着这个首辅之位,然后还因为身体经常告假,陛下到时候就算再体恤他这个老臣,这最后的情谊也剩不下多少了,而若是现在就当机立断地致仕,让陛下一直心心念念的杨云清早日接任这首辅之位,之后不管是陛下还是杨云清也都会记住他这一个人情的。
再者,朱首辅他自己本家族的子弟实在不成器,而这种人若是进了官场,就算朱首辅自己使了老命的劲把他们往上推,让他们担任重要官职,这以后也迟早会被吃得渣子也不剩,然后还很有可能沦为政治博弈下的炮灰,反正就是根本护不住他们自己。
所以朱首辅很早之前就在全力培养自己的女婿江腾,一个女婿半个儿,江腾上无父母,对他这个岳父就很是敬重了,等以后就算朱首辅退了,他也会帮忙照看朱氏的子弟的。而现在呢,江腾虽然不像杨云清一般就经世之才,但是他的能力绝对不逊,不然从前在朱首辅和当时还是首辅的魏洲斗得时候,魏氏一派也不会因为对江腾太过忌惮,而早早合力把他算计出京城,外放出去。
而这些年,江腾的政绩和资历都已经足够出彩了,也有了进入内阁的资格了。只是内阁的成员人数是固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江腾现在要是想入内阁,就必须有人从内阁出去,不然他就只能等着。所以朱首辅现在能这么痛快地打算致仕,不得不说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学生兼女婿的。
而等朱首辅一致仕,杨云清当然是当之无愧接任这个首辅之位的人选了,这个时候跟多年前他升次辅的时候不同,这个时候就算他的年龄比其他老臣再小,也没人敢置喙一句,很是顺利地接任了首辅之位。
而陛下因为当年从海外寻来的几处矿产,给边关各支军队都升级了军备,而且这些年边关也不再像以前几朝一样,缺衣少粮,将士们每年的粮饷军饷都被克扣,所以对裴安这个上任没几年的新帝空前信服,又加上林将军是裴安的亲舅舅,所以这边关的军队就相当于完全掌握在了裴安的手中。
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此消彼长的,然后无非也就两种,主弱臣强或是主强臣弱,一方强势起来,另一方自然就弱势起来了,在裴安这个皇帝手握如此多的大权的时候,那些臣子自然也就乖顺多了,裴安和杨云清两个人早就商量好准备开始的改革,自然也就很顺利地开始了,没有哪个大臣敢阻止的。
第190章 义务教育 杨云清和皇帝两个人主导……
杨云清和皇帝两个人主导的改革, 第一步便是从教育开始。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可能了,在杨云清穿越之前,华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了八几年国家发展起来才开始的, 大周现在虽然比起以前国力强盛了许多, 但是现在是古代,还没有工业革命, 生产力到底是低了点,国家是负担不起九年义务教育的, 所以最后经过商定, 就压缩到了三年。
这义务教育的初衷, 也只是想让普通底层百姓的孩子可以认字和算数, 只这两样,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其中若是有神童,自然也有相应的措施支持其继续的读书学习,其余的孩子, 一般来说,三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学会基本的常用字和简单的算术的。
义务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其意义是重大的。通过三年的义务教育, 可以在孩子最单纯的时候给他们传授人生的道理, 让他们不再愚昧混沌, 而且杨云清早就想提高女子的地位, 而提高女子的地位就必须先宣传男女平等的这个概念, 而义务教育可以很容易地达到这一目的。
虽然这些孩子的上一代也就是他们的父母, 不曾接受过教育,他们在与父母日益相处的过程中,尽管已经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男女平等的意识, 但是由于父母的原因很有可能会被同化,将教授的男女平等的观念淡化,可不管怎么说,平等的概念早已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痕迹,义务教育只要能坚持进行三五代,就足以让这个观念扎入百姓心中。
而且杨云清在之前也曾经说过,如果是进行义务教育的话,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都拥有读书认字的权力,杨云清也不打算建女校,而是就让女子男子一起读书,只不过一开始不在一个班而已。
而为了能让女子能够上学读书,杨云清在跟陛下商议之后,特意又成立了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就直接叫“教育部”。初期的时候,他们每天的职责就是到民间巡查,若是有哪一家的女孩子被父母拘在家里,不许去读书的,只要一发现,就要罚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对于百姓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正是因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才能使他们有所顾忌,不敢将女儿拘在家里,就为了帮忙多干一点活,就剥夺了她们读书的权力。而为了能让女孩子更顺利地读书,在家里好过一点,杨云清还捐出了一半的家产成立了一个基金,之后凤阳也跟着在这个基金里添了一笔,然后皇帝和皇后也开了自己的私库,又往里面投了不少银子,专门每月给所有上学的女孩子一百文的补贴。
这个补贴说是给女孩子的,实际上就是给她们父母的,毕竟她们来上学的年纪都很小,就算拿到了这个补贴,回到家里也是交给大人的命运。但是呢,这样一来,因为这个补贴只有女孩子去上学才能领,一直上学一直领,那些父母要想要补贴,就只有把女儿送去上学这个一个选项。
有了这个补贴,那些父母用脚指头都知道怎么选,把女儿留在家里帮忙干活,怎么也赚不到一百文啊,毕竟这个时候,一个壮劳力一个月出去做工,能赚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文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所以一对比,还是送女儿去上学更划算一点。
而那些家里有女儿的,女儿越多,这个时候就越占便宜,一个女儿一百文,只要多几个女儿去上学,单单这些补贴,省一点,就够一家人一个月吃喝不愁了。所以一时之间,遗弃女婴的行为几乎是消失不见,家家都恨不得多生几个女儿好。
而裴安这个皇帝会答应杨云清这些改革,也是有多方面的要素的导致的。
首先裴安与徐皇后这对帝后的夫妻感情很好,以前徐皇后与裴安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便是在灯会上,徐皇后力压一众男子,猜完了灯谜赢走了花灯,这足以证明,女子并非不如男。而正是因为这个,当时还是太子的裴安对徐皇后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才会选中徐皇后作为太子妃。而这个也可以说明,裴安他骨子里并不赞同那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因此也自然赞成在义务教育的时候,让女子也一起的。
更何况,就如杨云清所言的那样,孩子在未加冠或娶妻前相处时间最长的便是他们的母亲,难道女子读书识字后便还教导不了孩子吗?若是母亲读书识字,变得知书达理,而不是那些男子口中的“无知妇人”,以后自然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她们的孩子,所以孩子自然也是更容易在言传身家中成才。
再者杨云清也对裴安曾道,等开始义务教育了,这天下的男子不论贫富都开始读书识字了,单单落下女子大字不识又算是怎么一回事?以后夫妻之间不是更没有共同语言了吗?这样一来,天下百姓的生活必定是会多生事端,而生活过得不顺意,这肯定要发泄一番,到时候社会上也难免多出一些乱子来,对于大周的治安是有弊无利。
当然,杨云清他自己也有旁的心思。以往民间的那些女子因为大字不识,又被一直一来那种重男轻女还有以夫为天的传统思想浸染,因此嫁人之后,便是受了委屈也不敢说,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从嫁人开始家里母亲便教导她们要顺着丈夫的意思来,以后荣辱都寄托在丈夫身上。多少女子,因为这些是想受了一辈子的委屈,所以杨云清想的是这些女子若是从小受到一些教导,以后也能知道人生有新的活法,不必依附旁人。
这义务教育是从去年也就是建平十年的春末开始实施的,但是这其中建造学舍也是一番大工程,所以这么一番下来,等孩子正式入学的时候,已经到了秋天,这也正好跟后世九月入学撞上了,也算是凑了巧了。
京城这边是天子脚下,所以历来各种政务传达都是最快的,这义务教育改革自然也是在这边发展得最为迅速,下面各省的州县,自然是慢了许多,在京城这边的孩子都已经入学的时候,下面各个州县的学舍还在建造之中,估计是得比京城这边慢上一年了。
而这义务教育也实在算是一番大工程,亏得这几年大周的国库异常充盈,攒下了不少身家,杨云清身为兼任户部尚书的首辅,对国库的财政情况自然是最为清楚了,如果不是算计着国库能支撑起这样一场改革,他也不会在这个时机提出来。
到现在,距离义务教育这个改革被提出快要过去一年了,只是现在也不过算是起了个开头而已,各省下面的州县有些偏僻蛮荒之地,这个时候连学舍都才造了个开头呢,不过这也急不得,后世义务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杨云清对此很有耐心。
义务教育虽然是杨云清提出,但是具体的实施还是在内阁商议出章程之后,交给了礼部去做,杨云清这个首辅也不过是总揽大局而已,但就是这样,杨云清也很忙了,因为除了义务教育之外,他还着手在大周准备实现一场工业革命,好歹先把“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发明出来啊!
杨云清他自己虽然学过化学,但是蒸汽机跟化学关系不大啊,他也就懂得点皮毛而已,更何况他作为首辅,还要处理各种政务,就更没有时间来根据记忆里那点浅薄的知识,直接造出一个这两样了,所以这个事还是得交给那些有这方面才能的去做。
第191章 提出游学 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
在这个时代, 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跟商人差不多,实在算不得高, 商人虽然地位低, 但是至少有财力,而工匠就比较惨了, 本朝还好一些,前朝的时候甚至是明确了“工匠世代不得改业”的这条规定, 甚至家中就算是有了有些读书天赋的孩子, 但也是别说改业了, 连科举都不可能参加。
而要是想在大周实现一场工业革命, 首先就是要放开这种思想上的枷锁。
而提高这些工匠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发挥的空间, 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再者之前平常百姓若是想要改变门楣,出人头地,便只有通过科举一途。可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赋点都点在读书上面的, 还有遗落民间的天才,其中说不定就有爱因斯坦、牛顿那样的人物。
在杨云清的一番规劝之下, 裴安这个皇帝决定下旨, 除去科举之上的读书天赋外, 若是有旁的超乎常人的能力,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 都可以凭且跻身仕途, 最低也能封一个九品芝麻官给他们。这样一来, 也能帮助朝廷,让“天下英才尽入彀中”。
而杨云清更是把自己脑子里现在还记得的那些现代知识全部默下来,整理成册。上面可能就是记得就是他关于现代某个学科知识的一句话, 比如电到底是什么,而后续还需要后人不断摸索,也可能记得是一个完整的理论,能让人一看便能清楚地明白一个体系。
杨云清整理出这些,也是寄希望于整个大周的人,希望能够早日在大周实现工业革命,走上近代工业化的道路。
当然整理成册之后,他也未将这些知识据为己有,而是道他曾经有幸发现过一个孤本,上面记载着许多他看起来如同天方夜谈并且晦涩难懂的东西,出于谨慎,他将上面的东西记在了脑海里,而那个孤本也在一次旅程中丢失了,让他遗憾不已。
而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在一年半前,出海的人又找到了橡胶,所以这各种基本的橡胶制品就出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自行车和三轮车了。自行车和三轮车这种简单的出行工具,对于这个时代的顶级工匠来说,制造出来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杨云清只要把最基本的构造跟他们说一说,他们稍微研究一番,便很快就能弄出个大概的模样了。
而难就难在橡胶制成的车胎,因为当时杨云清派人出海一直没有寻到橡胶,所以这两样也出行工具也就暂且搁置了,而一年前自从寻到了这个橡胶,杨云清便让人把自行车和三轮车给造出来了,这对于时下出行习惯坐马车或是骑马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新奇的体验,当时已经出售,便有不少人都跑来预定。裴安他这个皇帝也来凑了凑热闹,跟皇后两人还有太子,一人一辆自行车,倒是没多久便学会了。
那个蒸汽机的制造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而杨云清本科的时候学的是跟化学有关的,对这个蒸汽机了解的只算是皮毛,但是好歹也算是了解一点那些原理,简单来说,蒸汽机就是可以把蒸汽中的动能转换成机械功的一种往复性动力机械,而这些动能、功等一系列基本物理方面的名词,杨云清还是记得一二的。
而有这些知识打基础,杨云清相信,总有人能够把蒸汽机发明出来,这个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那些电学知识,杨云清也是知道一些的,毕竟虽然他学的是化学,但是对物理也不是一窍不通的,好歹那些基础的知识他都是懂得一二的,这说不定,电还比这个蒸汽机更早被研究出来呢!
说到这些,裴安这个皇帝比杨云清还要关心。以前杨云清担任他的老师的时候,就在教学之余,跟他讲过不少小实验,裴安也全部都曾一一实验过,甚至还凭借着这个小实验,成功揭穿了一个从宫外被魏洲那人请来的“大师”的阴谋,因而他对这上面的兴趣不可谓不浓。
而现在他对蒸汽机和电这两样的发明进度异常关心,甚至道,谁只要成功发明出了这两样,立刻加官进爵,让人进工部去。
历来只有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然后才能进入工部,而现在只要能发明出来这两样,便能进去工部,这实在很有诱惑力,毕竟进入工部就算当一个小官,这品阶也是不低的,毕竟这是京城。因为这个旨意,一直之间有无数的人投身于这两样的研究中。
当然,杨云清之前整理出的那本册子上,记录下的那些知识,每一条的背后都有着其庞大的理论体系,甚至可以自成一门学科,其中更是蕴含着真理,所以一时之间,民间有不少无志于科举,而对那些偏门感兴趣的人开始研究起上面的知识来,后面甚至是凭借着那册子上的寥寥数语,成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出来,不过这个都是后话了。
杨云清因为这些事情每天都忙得很,所以跟安哥儿之间的交流就比以前少了些,不过安哥儿也都十三岁了,不像小时候,需要杨云清和凤阳两人一刻不停地盯着了,他也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所以杨云清也就没在意什么。
而安哥儿也自然没有让杨云清失望,虽然偶尔出格带着同窗一起去闯个小祸,但是大错是没有的,更因为他向来优秀,还第一次下场便拿下了案首之名,所以国子监的夫子对他很是青眼,只要学业上不出错,其他的方面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翻过一年,等安哥儿十四岁的时候,他突然向杨云清提出了游学的要求,想要去京城之外走一走。理由也很简单,他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出过京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若是一直龟缩在京城,岂不就成了父亲小时候给他讲的故事中的那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了?
至于乡试,安哥儿这个年纪倒不用着急,反正就算他一路考上去又如何?到那个时候他才十五岁,这也不是能入朝为官的年纪,就算他身份尊贵,那些大臣也不放心将事情交给他这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做,若是皇帝舅舅用他,那些大臣也不见得心里能服气。而且安哥儿自己也不乐意那么早就入了朝堂为官去,那样一来,像现在这样在国子监的悠闲日子可不会再有了。
杨云清对于安哥儿这个要求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当年他在府城读书准备乡试之前,也曾花过一年半的时间出去游学,见识一下大周各地的风土人情,所以现在安哥儿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以己度人,他又如何会反对。
第192章 作诗天赋 这件事说与凤阳听了……
这件事说与凤阳听了之后, 凤阳虽然有些担心安哥儿出行的安全,但是对于他这个游学的想法还是赞成的。安哥儿从小都是在这京城长大,一直也没有出去过, 现在有想要出去的想法很正常, 毕竟她自己还是少女跟母后身处深宫的时候,都经常有想要出京城外游上玩水的想法。
虽然安哥儿说想要轻车简行, 不带太多的人,甚至有想要一个人单独上路的想法, 但是凤阳跟杨云清对此根本不放心, 杨云清他当年出行的时候也是专门带着两个从镖行出来的护卫的, 就是担心路上遇到匪徒或者山贼。
安哥儿现在虽然跟着武师傅学过不少拳脚, 但是到底只是用来简单防身的,要是遇到那种手里有过人命的匪徒, 到时候肯定是会有危险的。
杨云清的意思是想要去京城镖行里寻几个镖师跟着安哥儿上路,他们的经验足一些,路上也能照顾一下安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