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祯一只手轻抚着福晋的后背给她顺气,另一只手把人揽怀里,“不丑,说来也是怪了,这要换做是旁人,我可能会觉得丑,但是放在福晋身上,我非但不觉得丑,竟还觉得有那么几分可爱。”
他自己都没闹明白,这么一层厚厚的滤镜是怎么加在他眼睛上的。
这话说得过于实诚,琉璃也不知道是该乐还是该哭,一时之间又觉得自己有些好笑,什么时候她竟也成了这样无理取闹的人,明明是她自己想不通,结果哭成这个样子,还闹着要分开用膳,闹着要分开睡觉。
分到底是没分成。
胤祯哄人的能力不及格,但偏偏他的福!晋很容易哄,竟也把这篇翻过去了。
明泰带着妻儿过来,与其说是不放心怀了孕的妹妹,倒不如说是过来投奔妹夫的,当然不是到盛京来谋个一官半职,而是到这儿游山玩水来了。
京城待着无趣,做官的日子也很是无趣,尤其是听着上下来回扯皮的时候,那些个欠了国库银子的人,还银子对他们来说,就跟吃了多大的亏一样,居然还在差事上给他使绊子。
他这小暴脾气可受不了这个,干脆带着妻儿躲出来了,也省得掺和到那些烂事儿里去。
跟京城比起来,盛京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完全可以隔开那些纷争。
康熙四十六年腊月的时候,琉璃已经怀孕满九个月了,随时都有生产的可能。
整个贝勒府严阵以待,胤祯都已经组织了三次的‘演习’,就是为了查缺补漏,怕中间出什么岔子。
尤其是在了解过现在的接生手段后,简直太简陋了,一旦有什么意外,让人根本就不敢想象后果。
腊月二十八,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一片,产房就安排在卧房的隔壁,中间打通了一道门,不用担心受寒与否,也不用担心地滑不滑。
发动的时候是半夜,胤祯第一时间就就拽响了挂在房门口的铃铛,根据他们以前的多次演习,只要听见这个铃铛声,所有人包括太医在内,就都要忙活起来了。
胤祯没跟着去产房,他现在没心思沐浴换衣,跟进去也帮不上什么忙,能做的准备在这之前都已经做了,如今剩下的只有祈祷和等待了。
明泰和夫人都是天亮才到的,彼时离发动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产房里,琉璃都已经用过早膳了,如今也还在蓄力。
产房外边儿,胤祯压根就吃不下东西,不光是现在吃不下,两个多月以来他的胃口都不怎么样,精神又紧张,整个人瘦到脸上的棱角都比以往锋利了。
“生孩子就这样,不能慌,一般都得大半天,你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这么多人都在呢!,肯定出不了事儿。”明泰安慰道。
他也紧张,但还真没紧张到贝勒爷这份儿上,自家夫人怀孕生子的时候,他也没折腾这么多,虽说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但大多数人都能撑过来,再说这么多的太医、郎中、稳婆也不是吃干饭的,何至于这般担心。
明明是寒冬腊月,胤祯额头上的汗就没停下来过,这么多的太医和郎中,可也就只会给人扎针,而且在女子生产方面这些人的经验根本就不多,还不如稳婆呢,稳婆还会纠正胎位。
可这些稳婆都是单纯靠双手,矫正胎位的经验也不算多,而且成功率并不高。
早知道……早知道他大学也不会报妇产,这种事在这个年代压根就无解,想要改变也并非一时之功。
胤祯在外边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但是产房里的稳婆,还有守在一旁的太医和郎中们却很淡定,一则是他们经历过的场面多了,二则也是因为做足了准备。
十四贝勒也要跟传说中的一样能折腾,皇后生子可能都没这么多要求,又是演习,又是准备各种风险预案,又是比对药方,连入内要穿的衣服,都必须得经过太阳暴晒或者是在笼屉上蒸过……
这么多的条条框框,说句大不韪的话,太子爷当年出生的时候也没这待遇。
康熙四十六年腊月二十八日,下午申时一刻(15:15),十四贝勒府的大阿哥出生,母子平安。
贝勒府挂上了弓箭,往京城传信儿的人也已经出发,琉璃在瞧过孩子后,放心的睡了过去。
胤祯也在卧房看见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小生命。
被包在大红色的襁褓里,只露了一张脸出来,皮肤皱巴巴的,还特别红,眼皮是肿的,眼睛还睁不开,头发湿乎乎的塌着。
与他见过的侄子侄女儿比起来,这应该是胤祯见过最丑的孩子了。
但血缘就是这么奇妙,看着这个孩子,胤祯心仿佛都落到了实处,仿佛是在这一刻开始,他才真真正正的成为爱新觉罗胤祯,真真正正的属于这个世界。
第52章
刚出生的婴儿,一天当中清醒的时间没多少,大多数时候都在沉睡,至少能睡上十个时辰。
新手父母可就没那么多的睡意了,琉璃刚刚生产过,也不过是睡了四个时辰,就已经了无睡意了,把孩子看了又看,既舍不得把孩子吵醒,也不想错开眼。
胤祯这会儿倒是还好,他已经看了好几个时辰,小家伙虽然现在长得不好看,但睡得十分香甜,连头顶上的小呆毛都有几分可爱。
“我问过几个嬷嬷了,孩子刚出生都这模样,皱巴巴的跟小老头一样,等过些日子长开了就好,而且刚生出来的皮肤越是红,等长开了就越是白皙。”胤祯如此跟自家福晋解释道。
他就说自己和福晋是不可能生出丑孩子来的,基因在这放着呢。
琉璃照看过家中的小弟,经验要比贝勒爷多,闻言只是笑,准备了那么长时间,这孩子总算是生出来了,而且还挑了个好时候。
“这孩子的洗三礼刚好赶上大年三十,还好是生在盛京,若换作是在京城,那肯定就办不成了。”
换做是在京城,上午胤祯就要进宫了,琉璃可以向内务府请假,但她一个在坐月子的人也办不起洗三礼来,更何况要请的人都去宫里头了,总不能让孩子一个人过洗三礼吧。
但是在盛京就不一样了,别说是大年三十儿了,就算是大年初一,胤祯也照样可以把人请来。
不过在盛京也没多少跟他们亲近的人家,除了明泰一家三口,到时候能请过来的也就五六户人家,着实有几分寒酸,洗三礼也就罢了,胤祯也不愿意折腾孩子,等到满月可不能如此。
这边两口子已经在商量洗三礼怎么办了,可刚生出来的宝宝还没有名字呢,不是他们不着急,而是着急也没用。
这皇孙的名字,都是皇上给定下来的,从未有过例外,甚至根据皇孙赐名的时间,还能看出皇阿哥受宠与否,像太子的庶子弘晳、直郡王的嫡长子弘昱,刚出生就已经赐了名。
到了他儿子这儿,怕是要等到百日以后了。
胤祯之前倒是想过!过先起个小名,只是纠结来纠结去,粗鄙一些的,他自己都嫌弃,文雅一些的,又不知道挑哪个好,所以一直到孩子出生,也没能想出个头绪来。
他大体上已经放弃这个事儿了,还好名字是由皇阿玛来取,若是皇阿玛真的把取名权下放,他恐怕要纠结到华发早生了,如今就让皇阿玛去纠结吧。
朝廷大事、后宫册封、选秀赐婚、皇孙赐名……
皇阿玛要管的事儿可真的太多了,皇帝要管的,皇后要管的,太后要管的,一个人把三个人的事儿全都担了,甚至连儿子们的事儿都要一并担当着。
能者多劳,皇阿玛可真是太过辛苦了。
不像胤祯,清闲到给刚出生的儿子画了十几幅画,又一连写了数封信,送往京城。
最厚实的三封信,分别是写给额娘、五姐和弘晖的,其他人不是没有把信送过去,而是其他人没这么多精力关注一个小孩子睁没睁眼,包括四哥也是如此,都已经好几个儿女了,对于小孩子的事情早就不再新奇。
额娘在永和宫里实在无聊,又总是惦记着他,平日里写信一件小事儿都能翻来覆去的写,不过自从福晋怀孕之后,额娘和他就不必刻意找话题了,光是回忆当年怀他和几个哥哥姐姐时的情形,就足够写上厚厚的一册回忆录了。
如今在这个小家伙身上,额娘能回忆起更多的东西。
五姐早就已经不打算跟舜安颜和解了,但与她同龄的女子早就做了额娘,心里边还是有几分羡慕的。
弘晖已经大了,四哥旁的儿子都是李侧福晋所出,五姐跟四嫂的关系好,自然不可能去亲近小四嫂的儿子。
在小家伙没出生之前,五姐就已经很是关注了,多少也只有几分移情。
至于弘晖,今年方才十岁,过了年也才十一岁,还没到父爱爆棚的时候,对于小堂弟的兴趣,不过是好奇而已。
一封封信送往京城,送往草原,但除了收信的人之外,京城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出生在盛京的小皇孙,如今备受瞩目的八贝勒府。
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初五,也就是在十四贝勒的儿子出生后的第七天,八贝勒的长子出生。
尽管生下这个孩子的不过是区区一个侍妾,连选秀的资格都没有,生下来的孩子身份也会被生母带累。
但八贝勒有后,这对于朝廷现有的三个派系,甚至对于中立的官员来说,都意义非凡。
大年初八,八贝勒府的洗三礼热闹到满城皆知,门前的车马络绎不绝,连紧挨着的四贝勒府,都被停着的马车堵住了门口。
正在忙着养娃的胤祯夫妇是没什么感觉,一个在给自家儿子画连环画,一个在忙着筹备游乐园,就是当初在园子里准备修建的那些东西,如今图纸又被拿出来了。
盛京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这游乐场完全可以往大了建,就图玩个痛快,等到将来回了京城,爷不好离京,但皇孙若是想到盛京来玩玩,应该不难请到旨意。
跟在盛京的这两口子不同,德妃、四贝勒、温宪公主、五贝勒、十三爷,甚至是早些年同八贝勒交好的九贝子和十贝勒,都为这事儿有些恼怒。
一样都是贝勒,胤祯的出身可比老八要强,太子还在那儿立着呢,皇阿玛也未见老态,老八这还没上位呢,追随者再多,也没比他们这些兄弟高贵到哪里去。
老八多年无子,苦求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得意些也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但理解并不代表众人就能咽得下这口气去。
德妃一改多年的低调,往小儿媳那里赐了不少好东西,还特意拿了儿子送过来的画像去给皇上瞧。
“这孩子一眨眼也做阿玛了,盛京苦寒,胤祯一个大人也就算了,刚出生的小皇孙也不知道在那边会不会冻到,皇上乃是大福气之人,臣妾斗胆,想替小皇孙求一个‘福’字,以保他平安健康。!。”
德妃这些年几乎没求过皇上什么事情,因为出身不好却位居高位的原因,她可以说是能低调就低调,就怕惹了人眼。
皇上过年会写‘福’字赐予一部分臣子,这是恩重,是圣眷,若是能给小皇孙,那起码也能证明皇上并没有因为十四就迁怒于孙儿。
康熙亲自把德妃扶起来,两个人年纪都已经不轻了,有这么多年的情分在,他不至于跟孙儿计较,就算是十四,他也不过是把人扔到盛京去,以平息众臣心里的怨气,过两年就把人调回来了,并非是真的厌弃。
是该往下压一压了,同样是贝勒,嫡长子怎么能被庶长子压过去。
康熙也不光是应德妃所求,赐了‘福’字,还给远在千里之外出生的小皇孙赐了名——弘易。
“希望这孩子能如同他阿玛一样平易正直。”
皇上给十四贝勒嫡长子赐名的消息,随着这句评价在圈子里传播开来。
一众被坑到连祖传良田都给卖了的臣子,此时真不知道是该吐槽十四贝勒好,还是应该在心里头吐槽被蒙蔽了双眼的皇上好,这要是普通人,他们都能骂上一句:是被泥巴糊了眼。
但说这话的是皇上,十四贝勒当初可是把皇上的脸皮都扯下来了,可人家是亲父子,如今不也没什么事儿,可能过不了多久,十四贝勒又能被召回京城了。
这上哪说理去。
没有利益相关的大臣,想起当年被坑掉银子的经历,也不过是愤愤不平而已,但是利益相关的八贝勒一派,如今就有些尴尬了,出生只差了七天的两个皇孙,前头那个又是赐福又是赐名,后头的这个,皇上一点反应都没有。
比不过太子,比不过直郡王也就算了,连被发配到盛京去的十四贝勒都比不过,这就有点脸疼了。
第53章
不只是德妃,四贝勒他们心里边也是憋着劲儿呢,东西流水般的送到盛京去,而且是大张旗鼓的送。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九爷和十爷了,九爷财大气粗,送个礼也要摆出十里红妆的架势。
十爷那是最会出风头的人了,尤其是在上次还完户部欠银之后,就跟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出风头方面几乎可以笑傲整个紫禁城了。
好在这一次的锣鼓没有用上,只是摆了三天的舞狮子,与京城百姓同乐。
四贝勒就没有这么浮夸了,他不过是让人在四个城门口施了粥,连白米粥都不是,是糙米粥,有钱人家是不会喝的。
这也就保证了过去领粥的都是日子不太富裕的人,真正能把善心施出去。
四贝勒此举,算是给五贝勒和十三爷指了条路,论财大气粗,那是没法跟老九比,论脸皮,那就更没法跟老十比了。
倒还不如施粥,既能多一些人分享这份喜悦,也能为新生儿积福。
连温宪和和尚未出阁的格格们,都添了银两参与其中,从正月里一直到三月初,这施粥棚就没撤下来。
远在盛京的胤祯两口子,收礼收到手软,也是习惯了,自从怀上这个孩子开始,一年就没断过礼,连太医和郎中们都还在这儿呆着呢,只把稳婆们送回了京中。
大概在额娘和兄弟姐妹那里,他同福晋,还有这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在盛京过的都是苦兮兮的日子,尽管他在信上一再强调了盛京的自由和宽广,也强调了盛京土地的肥沃,大概额娘他们都当作了安慰之言吧。
不过最让胤祯吃惊的还是皇阿玛的赐名,‘弘易’这个名字不好不坏,但这么早就赐名,很不像皇阿玛的作风。
他当初可是丝毫没有顾及皇阿玛的脸面,老爷子那么爱面子,没把他夺爵可能都是念在父子之情了,按照常理推断,老爷子应该把他晾上几年才对,何至于他这边儿子一出生,老爷子就眼巴巴的赐名过来。
这不符合老爷子的性格。
胤祯反正是琢磨不透老爷子,这人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爱面子,格局也不大,但帝王心术熟练,很难让人揣测心思。
忙着养娃的胤祯,可不会在揣测皇阿玛心思上下功夫,反正他也不急着回京城,更不急着在皇阿玛这里升爵,盛京天高地!地阔,又没那么多的规矩。
他想抱儿子就抱儿子,想出去打猎也不用跟谁请假,哪个时间都能去,看见不平之事,也不用顾忌很多,就可以上前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