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面面相觑,忽然有一人站了出来,说,“我听梁书记的。”眼见这形势,林家勤的莲花宝座肯定是坐不稳了,他早就看林家勤不顺眼了,但奈何动不了这尊佛,这些年干了不少违心事儿。
眼见山头变了,立刻倒向梁深晖这一边。
有人带头,另外几人也纷纷站出来,说听梁深晖的吩咐。
几个民兵冲到人前,捉住林家勤,有一个拉了枪栓大声喊,“都给我别动!再动开枪!”
这年头的民兵和警察,手上是有真枪的。
温明曦作为一个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三好公民,忍不住站直了身子,往后靠了点。
没注意,撞到后面的人。
刚想说对不起,后面的人的手就已经搭到她肩膀上。
温明曦惊奇地看着韩羡骁,“你什么时候跑到这儿来的。”
韩羡骁笑笑说,“就刚刚。”
林家勤急坏了,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你们干什么捉我,你们凭什么捉我,说不定那福利粮就是梁书记自己搞的,栽赃到我头上,你们睁大眼睛看看谁才是你们的主儿。”
那民兵说,“林村长,这是新社会了,我们没有主儿,只听书记的话,不管是梁书记,李书记,还是张书记。”意思就是不认他这个土皇帝了。
林家勤气得脸红脖子粗要骂人,也是以前对他们颐指气使指挥惯了,忍不了自己居然会失势。
林东海和林昌盛骂骂咧咧地和村民对骂,揪着没人能证明就是林家勤扔的福利粮这一点。
却在这时候,大院门口一拐一拐走进来一个人。
张拐李被女儿扶着,村民给他让道,一路直通戏台子。
“我可以证明!”张拐李大声说,“不管是福利粮的事儿还是公粮的事儿,我都能证明!”
大家都竖着耳朵,平日里林家勤没少把关照张拐李一家的“善事”挂在嘴上。
得了林家勤这么多关照,却出来指证他,所有人都相信张拐李说的是真的。
林家勤指着他,“张瘸子,你可没少拿好处,你给我好好说话!”
张拐李昨天想了一宿,愣是睡不着,想到若是因为自己,害得温名生蒙冤,难受得一闭上眼睛就心口疼。
这才让女儿陪着过来揭穿他。
“我一大把年纪了,也活够了,就算也被民兵抓了,今天我也要把事情跟大家交代个清清楚楚!”张拐李敲着拐杖说。
“放你的狗屁!”骂人的是林家勤的儿子林昌盛。
全场竖着耳朵听张拐李说话。
“我是瘸了,我是没用,但我有良心,我知道缺德事干多了,人害得多了,早晚会遭报应!”张拐李哽咽着说。
“我以前也以为村长是真对我张家好,是个大善人,其实他是伪善,伪善至极!我这辈子,打过仗,种过田,最恨的就是这种人!”
“大家一直拿村长当好人,当恩人,但其实,他才是最坏的,大家伙淳朴,都被他林家牵着鼻子走。”
“他从大队仓库刮公粮,算账的是自己人,计数的是林家人,随便一抹,一斤一斤的粮食就成了他自己的!”
“还有那福利粮,他让我去运,运到池塘边,要丢水里去,这事可太缺德了!有的人吃不饱饭,有的人田里没收成,他林家勤为了一己私欲,竟然把福利粮往水里扔!”
“我不干,第二天我就不去运了,但我也没胆子,想着我家里,想着我也被他塞过好处,就是不敢出来指认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他却还想剥削我们!还嫁祸给温大哥,我今天自己写检举信,你们把我抓到派出所,和他一起进去,也不能再害了大家!”
……
林家勤被说得冷汗岑岑,自知大势将去,朝林东海使眼色,示意他去找他大哥,他是公社的委员,能保他。
林东海刚刚看民兵把枪掏出来,知道情况不对,已经让人去公社搬救兵了。
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可惜人还没回来。
梁深晖让人搬来桌子,在村民的围观下,提笔开始写检举信。
写完,拿到林家勤面前,让他画押,准备往上级呈报,这顶乌纱帽反正是戴不了了。
林家勤一概不认,腰杆还硬挺着。
不一会儿,林东海派去搬救兵的人回来了。
哪知道救兵没搬到,还让传话给林家勤,让他自己扛着,说他们林家,不能都被他拖下水。
林家勤脸上一阵发白,没想到他大哥居然不帮他,这些年好处也没少拿,居然关键时刻不起作用。
林家勤张口就要骂人,林东海见状,把刚刚传消息的人说的都说给林家勤听。
“大伯让他转告你,这事儿把一整个姓林的都拖下水,对谁都没好处。咱林家不仅有老的,还有小的,还得保人。”
林东海凑在他耳边低声说,“大伯说,那些事情他也没参与过,没经手,要是闹上去了被调查,空口无凭也不能证明他干了什么,反倒会让他在公社失势,倒不如您撑着,以后咱林家的人还能找他撑腰办事儿。”
看着这形势,林东海自己又添油加醋加了句,“一个人损了总好过全家人栽了,大伯的意思是,您就算认了,这年纪退下来也不丢人,不会有什么大处罚。但他好不容易混到那位置,得替我们林家人保着,以后我们这些小辈,会为您锄头的。”
林家勤血压一阵飙升,想破口大骂又深知他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瞪了林东海一眼,什么小兔崽子,他大哥能传那么多话,也不知道有多少是这小子添油加醋说的。
但看看林东海,再看看跟他差不多大的林昌盛,想到自己的儿子,林家勤咬着牙,在检举信上按了红手印。
林家勤被押去了镇上派出所,福利粮全都泡了汤,自然是领不了了。
领粮条全都作废,却让大家对林家人更加痛恨了。
这个年,温名生总算如愿以偿完完整整回了牡丹村过。
今年家里人齐,大年初一去拜年,大年初二温明雪一大家子回来,家里一堆娃娃,就没一刻消停过。
陆英子父母早就不在了,大年初二这天,陆梅子带着黎文静到姐姐家里来做客了。
还带来一个消息,说黎文静开春要结婚了,对象厉害着呢,在金城海军医院当医生。
温明娇一听,就说,“哟,那不是我不要的垃圾吗?你们倒是当成宝贝了。”
陆梅子听了气得说不出话,看向陆英子,“大姐,你看看小妹,这感情的事情哪有谁对谁错,安医生看不上她,喜欢我们文静,文静有什么错。”
温明曦听了板着脸,拉着温明娇往外走,温明心不爱听这些,也跟着出来。
离婚后,陆梅子每次看到她,从头到尾说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问她什么时候再嫁。
还又当起大媒人,数着一堆男人要给温明心介绍。
温明心现在是一点心思都没有,思想被温明曦影响后,听陆梅子说话,就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于是,便干脆不听。
温明雪也要跟三个妹妹出屋,有陆梅子在的地方,她就闷得慌。
但她还是忍不住撂下几句话,冲黎文静和陆梅子道,“你们娘俩真是造化,专挑人剩下的,要嫁就嫁,别来恶心我们,爱嫁谁嫁谁去,我们管不着!”
说完便风风火火朝外面走去,去追自家妹妹,留下陆英子和陆梅子母女面面相觑。
“姐,你看他们这几个丫头,多不懂事啊?”
陆英子看了黎文静一眼,“文静就懂事了?”
把陆梅子怼得说不出话来,以前陆英子不管怎么样,都是帮着她,让着她的。
陆英子态度的转变,让陆梅子有些傻眼。
晚上吃饭的时候,温明娇对着家里人下命令,“除了爸妈,你们谁去吃喜酒,就是和我过不去,以后就别喊我一声妹妹了!”
温明曦举手,“我不去!”
温明心也表态,“我不跟你过不去,我跟你才是亲姐妹。”
温明雪大喇喇的,“请我我都不去。”
三人看向温明阳和张清霞,两夫妻对视一眼,也跟着表态,“不去,我们都不去。”
温明娇这才心里舒坦地坐下,甭想劝她原谅,甭想让她大气,她就不,谁劝她跟谁急!
温明曦想着今天陆梅子和黎文静过来,忽然想到,“文娴呢,今天怎么没跟过来?”
温明娇说,“文娴姐在知青点过年吧,还没回城里呢,咱们前几天才在小林庄看看她。”
连过年都没回去啊,温明曦在想。
温明雪想起这个表妹,叹了口气,“文娴多好的姑娘,文静那丫头心术不正,谁知道这个好的,倒像是捡来的。”
110、第一一零章
110
黎文娴长到十岁左右才回到陆梅子身边生活, 和这个家并不亲近,但女儿总是向着家里的。
回到黎家,黎文娴几乎接手了以前温明心和温明曦干的活儿, 照顾妹妹, 洗衣做饭, 特别乖巧。
后来读到初中,赶上运动,学校停课,号召上山下乡。
黎家为了让黎文静毕业有个好去处,又舍不得她下乡, 便把黎文娴推去插队。
所以黎文娴是初中都没念完,就来了小林庄插队。
刚来时,小林庄的条件很不好,连知青宿舍都是来了之后搭建的, 一开始,是一个大通铺挤了十几个人。
男的挤一边, 女同志睡一边。
后来新房子搭建好了, 才分开住的。
从前两年开始, 陆陆续续就有知青回城。
但是回城不容易, 名额有限, 并不是谁都能回去的, 来的时候简单, 提着包袱就给送来了,但现在户口都迁到这里,要移回去就比较难了。
小林庄这个知青点离开的人还不算多, 就黎文娴知道的, 公社里那些大城市来的知青, 就走了不少。
有人命好,直接升大学,风风光光地走,有人去参军,这条路一般人走不了,还有些高丨干丨子丨弟,也不乏走捷径回去的。
剩下的知青,有条子的拿条子,有病退的办病退,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过完春节,北大荒还很冷,还没到农忙时节,屋里的知青都围在火炉子旁边烤热乎。
宿舍的炉子还是当初大家一起搭造的,砌出来又美观又好烧,隔壁男知青的宿舍,砌出来也好烧,就是没这个好看。
后来他们砌炉子,都喊她们去。
女知青宿舍原来有六个人,现在走了三个,一个回沪市,两个回金城,只剩下三个还在这里。
初四这天早上,三人围在炉子边烤火,门外就有人在大喊,“小君小君!我们可以回去了,批下来了!”
小君一听,开心得手抖,搪瓷缸子里的水撒了一地。
谢必胜穿着蓝色的棉大裤棉大衣,手里扬着一封信,推开门进来,跑到炉子边烤火,“刚刚忘记戴手套,手都要冻僵了。”
谢必胜是隔壁生产队的男知青,和小君是在干活时认识的,刚打了结婚证不久,是组织上允许的夫妻,但还没住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