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什么宝贝,早被他们拿走了,又怎么可能留下来给她捡漏?
除非是像那件乾隆款的果盘那样,碎成一堆,价值几乎流失殆尽的残瓷,才有几分可能。
想到这一点,盛兰不免有些沮丧。
果然啦,捡漏不是你想捡,想捡就能捡的。
“咦,宝光怎么出现了?”
猛然间,一抹金黄色的宝光,如同天边晚霞般,映入了盛兰的眼帘。
要知道,寻宝之眼的宝光是有颜色界限的,颜色越暖,越是珍贵,颜色越浓,价值则越高。
要知道,她之前遇到的东西,发出的宝光大都是黑色和白色的。
只有乾隆明黄折枝花卉果盘和米芾书法对联,才显出青色的宝光,价值突破百万。
可眼前出现的这一抹光,呈现亮黄之色,光芒之耀眼,远超折枝花卉果盘和米芾书法。
盛兰暗暗心惊:“如此耀眼的金黄色,莫非这附近有价值过千万的古玩?”
她凝了凝心神,顺着宝光跟着。
却发现这抹亮眼的金黄色,并没有固定在某个摊位,而是在不断移动。
盛兰很不解,这好好的宝贝,怎么一直在跑啊?
难不成是一株成了精的人参?
盛兰加快脚步跟过去,竟发现这抹宝光是从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中年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
第26章 富春山居图(1)
见此,盛兰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可以捡漏的这件宝贝是在这个男人身上,难怪一直在移动。
看他一脸神色匆匆的样子,应该是过来出售手里的宝贝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准备卖个什么价。
盛兰装作边走边看,不动声色地继续跟着。
最后看到这个中年男人走进了一家看着十分正规的古玩店。
盛兰抬头一看,店名‘聚财阁’,正是她前两天去取清代双钩鸳鸯佩的那家店。
都说同行是冤家,何况聚宝阁和聚财阁只差一字,让人傻傻分不清,更容易产生交易纠纷。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两家店的老板福伯和老吴,非但没有因为店名相似产生矛盾,反而好得跟结拜兄弟似的。
福伯经常带她来聚财阁喝茶,盛兰也认识老吴,便大大方方走进来跟老吴打招呼。
“吴叔好!”
老吴是个胖胖的中年人,一脸慈眉善目的,笑起来像一尊弥勒佛。
此刻,他正在热情地问这个中年男人想卖什么给他,见盛兰过来,也冲她笑了笑。
“是,小盛啊,你今儿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有人又把我的货送到福伯那里了?”
聚宝阁和聚财阁,装修相似,店名相似,经常送错货,早就见怪不怪了。
盛兰微笑道:“没有,我今天放假,在附近一带溜达,走着走着就不知不觉走到这里,所以才进来看看。”
“哦,是这样啊,那你先坐着,等我服务完这个客人,再跟你泡茶聊天。”
“没事儿,您忙吧,我看看就行!”盛兰笑着说。
老吴点了点头,再次看向那个神色匆匆的中年男人:“你想卖什么东西给我?”
中年男人说:“一幅画,一幅祖上传下来的画。”
老吴问:“什么画?”
“富春山居图。”
“你说什么?”老吴神色剧变,连忙追问:“富春山居图,你没说错吧?”
盛兰对古玩这一行还不熟悉,但还是知道《富春山居图》。
此图乃是名扬海内外的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真迹因种种历史原因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大陆,一半留在宝岛,这画又怎么可能在这里出现呢?
中年男人说:“没错,我要出售的就是《富春山居图》,但这画不是元代黄公望的真迹,是明代的临摹之作。”
“原来是临摹之作啊!”老吴恍然:“我说呢,《富春山居图》真迹已现,分藏大陆和宝岛,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他顿了顿,又问:“是谁的临摹之作呢?”
一般情况下,临摹之作的价值是比不上原版的。
可凡事皆有例外,就比如五代南唐著名画家董源所绘的《江堤晚景图》。
原画作市场估价三千万,亿的天价,比原作多出整整一个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只因临摹这张画的人是张大千。
张大千在画界的名气地位比董源高了不知道多少,他的画自然比董源的原作要来得珍贵。
第27章 富春山居图(2)
当然,这种仿作比原作还要贵的情况少之又少,毕竟张大千只有一个。
何况,《富春山居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国宝中的国宝,后人无论再怎么临摹,都不能超过原作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
可即便如此,若是临摹之作出自名家手笔,那同样也是价值不菲。
盛兰心想,这幅临摹版的《富春山居图》应该出自明代某个大画家之手,否则不可能有这样的宝光。
果不其然,就听中年男子说:“是董其昌的临摹之作。”
“董其昌?”盛兰更惊讶了。
福伯曾跟她说过,董其昌是明朝最有名的画家,堪称殿堂级的一代宗师,书画双绝,名气之大,尤在以唐伯虎为首的四大才子之上。
他的书法和字画,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屡屡在拍卖会上创出天价,同时也是假冒伪劣泛滥的重灾区。
与此同时,更大的疑问随之而来。
董其昌名气如此之大,作品价值如此之高。
一旦鉴定是真迹,那就是千万起步的天价,几乎没有捡漏的机会。
为什么鉴宝系统会提醒她这幅画可以捡漏,还让她看到这么耀眼的黄光?
盛兰想不明白,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
老吴一听说董其昌的临摹之作,不敢怠慢,忙让中年男子将画拿出来给他看看。
中年男子从身后的背包里取出一副卷轴,说:“这就是我祖上传下来的画,您看看,给个合适的价吧。”
这画一拿出来,盛兰眼中看到的黄光越来越亮,如同一堆金子似的。
盛兰暗想,这宝光如此耀眼,难不成这画有什么问题吗?
老吴拿来一块无尘无垢的软垫子,指了指画,说:“放在这里,让我先看看吧。”
中年男子依言将画放了下来。
因是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图》,又可能是董其昌的仿作。
老吴不敢大意,取出一双白手套,戴好了才小心翼翼拿起卷轴看起来。
卷轴徐徐展开,露出了一张墨色淡雅的山水画面。
说起这《富春山居图》,那就不得不说创作此画的黄公望了。
黄公望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精于山水画创作,曾得赵孟頫指授,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妙笔如神,卓然成一家,是古代山水画里程碑式的人物。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的得意之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
前后历时七年时间,直到黄公望去世前不久,他才完成了这副古代山水画的旷世神作。
《富春山居图》在古代书画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兰亭序》在书法界是什么地位,自然不必多说,这幅画能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可见其艺术价值。
《富春山居图》一出世就震惊了画坛,引得无数画像争相模仿,各种临摹之作应运而生。
第28章 富春山居图(3)
其中就包括董其昌、文徵明、唐伯虎、沈周等画家。
这些临摹之作,虽说无法跟原作比肩,却也是一等一的精品画,被各大博物馆和大买家收藏,寻常人难得一见。
老吴将画一寸寸展开,认认真真看着,越看眼睛越亮。
中年男子显然有些着急,迫不及待地问:“吴老板,怎么样,画还可以吗?”
老吴说:“画观感还是挺不错的,但董其昌的画非同小可,我得再看看。”
倘若真是董其昌的临摹之作,那就是几千万的国宝级画作,不谨慎点都不行。
盛兰在一旁瞧着,见淡淡的山水画上泛着金黄金黄的宝光,已经大致可以肯定这是董其昌的真迹了。
问题是,这么珍贵的书画作品,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不应该拿去拍卖公司拍个高价吗?
这男的怎么会想着卖个老吴呢?难道他就不怕老吴压价太狠,甚至黑掉他的画吗?
看样子,这幅董其昌的真迹有问题啊!
果不其然,当画卷展开到一半,一块又一块的黑斑露了出来,密密麻麻的,连画纸也皱了,看着异常触目惊心。
看到这一幕,盛兰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画被水泡过,画上的一大半山水都花掉了,变成了一块又一块的黑斑。
书画虽说不及瓷器那般重视完整度,但这么大面积的泡水脱墨,还是严重影响了这幅画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这幅画受损的部分,还有作者的落款和盖章。
众所周知,落款和盖章是书画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是缺了这部分,谁知道这幅作品是谁创作的?
就算鉴定师可以根据作品风格来判断这幅画出自董其昌之手,也会有人质疑这是后人模仿董其昌的笔法来画的。
一旦对创作者的身份产生争议,这幅画的价值还得再打骨折。
泡水加上落款、盖章全毁,可谓双重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