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移问韶声:“夫人有何事不明?”
韶声也不多客气,开门见山:“二位将军可知,平江府这些以方家为名的村落乡族,全与方必行方老有关吗?”
追根溯源,她于此事的好奇心,正是临昌方家庄人勾起的。
那人说是自己庄上人与她起了冲突,将一口袋精粮硬塞给她作为赔礼。
她虽没意识到对方话里的不怀好意。
但方家庄送粮的事情,还是记着了。
特别是当她在粮簿上,经常能看见“方家庄”、“方家村”这些字,那就更上心了。
这些“方家”指的并非一家,而是散落在平江府各处,每处在筹粮之中,都起了大作用。
无论官府是征粮还是征人,他们都积极响应,且从领头的保长甲长,到普通的庄民,做事大多利落省心。有些方姓人家,多担了劳役,却私下里将县里的奖励退回,甚至还有人,干脆就是捐粮。
是韶声最喜欢的那种。
且从她那日的观察中,发现从临昌方家庄来应征的百姓,除了个别人,并不如何富裕,甚至相比其余人,还显得颇为拮据。
她不知别处以方为姓的村庄情况如何,若都同临昌一般,那可真称得上是穷而不堕其志了。
他们行事既然如此一致,而临昌方家庄与方必行沾亲带故,那其他的方家庄、方家村呢?
韶声百爪挠心。
但筹粮事急,总不能占用每日传递粮报的驿道,向每地主官去信,问这种无关紧要,只为满足好奇心的问题。
因此她只能把它压在心中。
直到见到率军凯旋的吴移与元宝。
吴移常在中都,该清楚方必行的底细;而元宝一直经营平江事务,该了解各县事务。
总会知道些什么。韶声是这么想的。
吴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应当是,平江府算的上是方家祖地。不知金将军如何看?你对平江大小事务了如指掌,应比我更清楚。”
元宝点头:“不错,平江所有姓方的村子,都是佃租着方氏土地的庄户。这里的方氏,指的便是方必行的方。当然,除了姓方的,还有些别姓的村庄,也都是方家的佃农。”
韶声大奇:“竟真是如此?”
元宝:“夫人若想细究,等石晴事了,我叫人将这些年的卷宗都整理出来,呈予夫人过目。”
韶声:“不用不用,我只是好奇而已。不必为我费这么大力气。如此说来,方老可当真为大军破石晴城,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吴移:“算是吧。”
韶声:“那方老应当会受赏吧?”
吴移抿唇:“这便由将军裁断了,我等无权置喙。”
韶声:“原来如此。”说完,她像是突然惊醒一般,这才点点头。
让韶声走神的东西,是柳韶言。
她没那么聪明,但自认为也不傻。
见着柳韶言屡次跟在方必行身后,怎么也能联想到,柳韶言敢对着自己放话,不全是依靠和齐朔的故旧,还依靠方必行。
方必行为她提供了机会,才使她能更进一步。
如今方必行靠着筹粮的大功,定会大显声威。
柳韶言也该更得意了。
要是方家人不做这些多余事,和其余百姓一样就好了。
不对。
说不准方家人做的这些,也不是好事呢?
谁知道这份大功是怎么来的?
她见过临昌方家庄之人,只有给她送粮赔礼的人穿得好。本就比别人穷,还带头捐人捐物,“穷而不堕其志”,谁知道是不是自愿?
毕竟,他们之中领头的富贵人,甚至还拿鞭子随便抽人!
韶声心中的想法,愈发不怀好意。
甚至将自己因筹粮大胜,而生出对平江各地方姓人家的好感,都一股脑推翻了。
不对!
怎么能这样想?她立刻警醒。
方必行于平江府行的是善举,她却因着自己与柳韶言的恩怨,不想让他起势,巴不得他别做。
若他不行此举,筹粮不成,将军的计划难以实施,攻打石晴城,又不知要生出多少波澜。
这不是因私废公吗?
太过卑劣了。韶声立刻自我唾弃起来。
她不愿做这样的人。
然而,她没想起的是——在年少时,那时她还是柳家人承认的二小姐,她理直气壮地自认卑劣,并任由自己心中见不得人的阴暗想法,蔓延滋生。
如今她却变得向往高尚了。
韶声沉浸在自己的心绪之中。
直到吴移再次开口,才将她拉了出来。
“夫人,我们今日来,其实还有一事相托。”他说。
“将军请讲。”韶声听见自己的声音说。
“石晴已破,大军休整后便要继续向南,之后的粮草辎重,还需夫人多加上心。到时路途遥远,运送时,难免会有大量的损耗。我与金将军今日来,便是想与夫人先商议出些眉目。”
谈到此节,韶声的精神很快又集中了起来,不再为乱糟糟的情绪所扰。
立刻便接上吴移的话:“我前几日正巧想过。如今浔江两岸已能通航,粮草便可走水路往南去。货船一趟能运送的东西,远超如今所用牛车,更不需人挑马担。”
吴移:“夫人言之有理。只是我们如今的船只,多是战船。虽水兵可充作船工,但货舱却并无多少。”
元宝补充:“是。且我们原定的计划是顺水而下,沿浔江向禄城去。破了石晴城后,就该以水师为主。故而,现有的货船,都是为战船而配。若夫人不提货船往来运送之事,我们应当是从临昌带好一切补给,船工随军往南。”
这使韶声不禁担心:“这样的话,途中变数岂不是太多了?若货船补给不够,那就要临时增派新船?或者走陆路?若新船或是陆路赶不及,不就……断粮了?”
吴移笑:“哈哈,战场上风云莫测,哪有什么计划好的事。夫人莫慌,我们见多了。”
韶声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提议好:“但……若按我说的,之后像我们在临昌做的一般,让货船提前运到沿江的渡口,好歹也能消减几分变数吧。”
“是。夫人之计,移也以为可行。但还需详细商讨,拟出个如现在一般的章程来。”
“移稍后便会同金将军一道,将此事报予将军,待将军示下后,再聚集相关人等,与夫人再议。”
“万望夫人再候几日。”
吴移的回答十分诚恳。
韶声向着二人一福:“辛苦吴将军,也辛苦金将军了。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她也要回去好好想想。
目前的困境是缺船缺人。
关于船,现造新船是万不可能来得及,要怎么搞到多余的货船呢?
而关于人,船工不同于担夫,要识水性,且尽量不占水师中人。她又如何去找到这样的人?
这是自己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再就是筹更多的粮。
韶声想。
然而。
韶声最终并未等到与吴移元宝的第二次商议。
元将军急谕:请金晖将军速带柳夫人回都。
急谕是杨乃春杨将军亲手带来的。
他率一千轻骑,星夜兼程,很快便赶到了临昌。
“夫人走后,粮草辎重,皆由我兼责。”杨乃春说。
“这!”元宝嘴快,下意识便惊呼出声。
杨乃春笑:“金将军别慌,将军心里有你。他收到石晴大捷的消息,满意之至,知你与吴将军辛苦。我来之前,他已经着手在为你们拟定赏赐了。”
元宝还未想好要说什么,便被他一句话掐住了七寸。
只得怏怏坐了回去。
“芳时,夫人已为之后的粮策筹谋许久,临阵换将,实在是不太妥当。”吴移却开口劝。
他话虽说得沉稳,但心中也不由得为韶声着急。
甚至连“临阵换将”都说出来了,直接将韶声当作军中的将领看。生怕她的功劳被抢走。
杨乃春摇摇头:“这是将军的意思。”
吴移便无话可说了。
但他仍向韶声的方向连看了好几眼。
示意她说些什么,为自己争取争取。
韶声却对杨乃春说:“好。我随金将军回去。”
“但我这里有份粗浅的方案,是我与吴、金二位将军商议过后,对往后粮草之事的一些见解,也总结了我这些时日的经验。杨将军可拿去看看,说不准用得上。”她将记录自己方案的册子递给杨乃春。
她本想着,再次与吴移元宝议粮时,可用上这本册子。
既然将军叫她回去,便留给后来人吧。
她刚忏悔过自己因私废公的小心思,并引以为耻。
警醒自己要做个高尚的人。
自然不会同元宝吴移一般,不忿她的功劳被埋没。
无需在乎功劳的归属,而要在乎事情是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