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古代都城(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吴松弟   内容大小:69 KB  下载:中国古代都城(出书版)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8-01-02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开封衰落以后,北京继之而起,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自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朝迁都于此,北京开始成为元、明、清三朝首都(除明初),建都达591年。此外,十六国时期前燕曾都此八年,辽代以此为陪都,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以后迁都于此,直至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如果再往前追溯,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燕国的都城蓟。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边缘,东、南为平原,西、北属山地,居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三大区域连接部。顺华北平原南下,可以到达中原地区;沿燕山山麓东走,可以到达东北的林海雪原,那里历史上是女真、满等边疆民族生活的地区;越长城北上,可以到达蒙古大草原,那里历史上是匈奴、鲜卑、蒙古等边疆民族的家园。在历史上,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边疆民族的政权与中原王朝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因此,北京既是边疆民族政权南下的桥头堡,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周边民族军队的重镇。一旦边境局势缓和,北京又成为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北京的地位日益上升。

秦统一以后,北京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北部重镇。秦始皇在其北边重筑了燕长城,派兵驻守。隋炀帝、唐太宗东征高句〔gou沟〕丽时都在这里驻扎过。十六国时,来自辽河流域的前燕曾在此定都数年。

辽金时代北京进入了它的历史转折时期。今天津海河、河北省拒马河和山西内长城一线以北地区,在宋辽对立时期属辽的统治范围,称燕云十六州,北京就是燕云十六州的中心,称为南京析津府,为辽朝的陪都之一。城市方圆36里,分为26坊,工商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还建造了许多著名的佛教建筑。

金代女真人势力达到淮河北岸和秦岭北坡,统治着小半个中国。为便于统治,他们把都城从偏北的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迁到了北京,称为中都。金在中都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中都城在改造和扩建时参照北宋首都开封的规制,城凡三重,最外面的大城在东、西、南三面都比旧城有较大的扩展。大城周长37里,略成方型,每边各有三个城门。大城中部的前方为皇城,皇城之内又有宫城。大城北门以南为全城最大的市场,各种海陆百货云集,街道宽阔整齐,宫殿富丽堂皇,居民据说达22万多户,俨然是一座大城了。城外的许多地方,例如城西的同乐园、城东北的琼华岛,都建成美丽的风景区。横跨南郊永定河上的著名的卢沟桥,也在金代建成。

金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入中都城并将其一把火烧毁。当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来到这里时,触目所见的只是“瓦砾填塞,荆棘成林”的一派荒凉景象。但是,元世祖怀着统一中国的雄才大略,还是决定定都北京。

元代北京称大都,又叫“汗八里”,即“大汗之城”的意思。城分大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大城周长28.6公里,南北略长,呈长方型。皇城内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即兴圣宫、隆福宫和宫城。兴圣宫是皇太后的宫殿,隆福宫是太子的宫殿。宫城又称大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今天故宫的前身。在大城的平面图上,有一条明显的南北向中轴线,贯穿整个宫城的中心。元大都规划整齐,井然有序,宫殿富丽堂皇,殿宇楼台美丽深邃,金碧流辉,是辽、金时代无法相比的。为了满足对南方物资的需要,元代还开挖了自杭州北上,经过今山东和河北,直到中都城下的运河(即今京杭大运河前身)。

明初称这里为北平。朱元璋死后数年,原分封在北平的藩王朱棣率兵南下,推翻朱元璋的继承人建文帝,自己称帝(即明成祖),开始准备迁都北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称北京顺天府,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明代花了15年的时间,对元代的大都城进行了重大改造。在元大内的旧址稍南,大规模改建了紫禁城和皇城,周围加凿了护城河。此外,还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天坛、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和分布在东、西、北三郊的日坛、月坛和地坛,基本奠定了北京旧城的基础。清代完全沿袭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清朝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北京西郊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颐和园、圆明园等离宫建筑群。

元、明、清三代,北京的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元大都情况,他说“你们必须知道,那里有一个又大又繁华的古城叫作汗八里”,城市商业发达,货物众多,“外国巨价异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明清时,北京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店铺众多,来自各地的货物应有尽有。清代宣武、正阳、崇文三门外最为繁华,富商巨贾多在此经营工商业,货行会馆林立,小商摊贩蜂攒蚁聚,酒楼茶肆鳞次栉比。

北京也是当时闻名中外的文化名都。明代北京国子监学生最多的时候达万余人。我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就是在这里编撰的。北京是古代著名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成长的摇篮,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也诞生在这里。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都在这里写出了传世之作。

从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到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担任过53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在五大古都中,南京担任统一王朝都城的时间远比其他古都短。但是,在明以前,南京曾长期担任过南方割据政权的都城。

我国南方地域广大,历史上以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展较早。南京正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东距长江入海口只有三四百公里,北入淮河流域与华北平原相接。北面沿长江一带及东郊、南郊低山丘陵起伏,对市区形成三面环抱的地理形势。东汉末年,刘备曾到过秣陵(今江苏南京市以南),看见这一带江山雄秀,于是劝孙权以此为统治中心。后来孙权定吴国国都于此,称之为建业,南京开始跨入古都行列。

西晋末年,中原大乱,部分皇室南迁,晋元帝司马睿〔rui瑞〕在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与北方的十六国政权相对抗,并改建业为建康。以后,继东晋而起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称为南朝)也以建康为都城。孙吴、东晋和南朝合起来共有六个朝代,史称六朝,在此建都共330年。

孙吴建过两个建业城,第二个建业城周长20里左右,城南修青溪、运渎〔du读〕二河,与秦淮河相通。又挖了破岗渎,将建康和富庶的太湖流域相联系。城内建有华丽的宫城,布局大体仿照东汉洛阳城规模。由于位居北方的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建康在安定中得到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的城市。东晋南朝时除了把土城墙改为砖城墙,修六个城门,扩建了皇宫外,基本上保持建业城原貌。

梁武帝时(公元6世纪初),建康发展到鼎盛阶段,人口有28万户,为全国第一大城和江南经济中心。宫城加筑为三重,市区的范围也日益扩大,达40里之广。文化很发达,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此外,祖冲之的精确圆周率的计算和指南车的制造,也是在建康城完成的。佛教建筑众多,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经过东魏大将侯景和隋军先后进攻建康恣意毁坏,从而彻底毁灭了建康城,只留下小小的石头城作为蒋州治所。加之长江两岸地区的商旅往来都走扬州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一线,南京长期萧条,地位下降。五代十国时,南唐国(今江苏、江西和安徽一带)在此建都,进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南京重新得到发展。

明前期定都南京不过50多年,却是南京发展的黄金时期。朱元璋动用江南人民的人力物力,花了21年的时间修成南京城墙。城墙全部用砖石砌筑,夹缝中灌以糯米汁和石灰、桐油的混合液,以加强黏合力,因而极为牢固。城墙全长67里,不仅全国第一,而且超过巴黎城,为世界之最。为了防卫,又在南京城外利用天然土坡垒成周围达120里的外城,幕府山、钟山、雨花台等重要山峰都被包括在内。皇城作正方形,内有宫城。一条中轴线自南向北贯穿全城,所有的宫殿和官府都沿着这条线结合在一起。并在全城中心的一个高40米的地方设钟楼和鼓楼,按时击打,用来报时。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政治地位下降,但经济文化仍十分繁荣。当时人说:“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汇。”纺织、印刷、造船等手工业在全国屈指可数。商业繁盛,城内外有10几个大集市。秦淮河商船云集,夜晚灯火如同星河。南京成贤街的国子监一般有数千名学生,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日本、高丽(朝鲜)、暹逻(泰国)等国留学生也在这里学习。一直到清代,南京仍为江南重镇。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后,也以此为都城,固守南京11年。

第三章 一方之胜,区域中心——分裂时期的都城

秦统一以后,中国大地相继出现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统一王朝,它们的首都即是五大古都。此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还出现过四次大分裂:第一次,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达六七十年。第二次,公元四—六世纪,南方的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与北方的十六国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对立,达二三百年时间。第三次,公元10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主要占据华北地区,在南方先后有吴、南唐、吴越、闽、前蜀、后蜀、楚、南平、南汉等九个割据政权,北方山西境内有北汉国,分裂局面达半个世纪以上。第四次,公元12—13世纪,南方的南宋和北方的金朝以及后来的蒙古政权——元朝对峙达一个半世纪。此外,在历次改朝换代之际,农民起义军和地方实力派往往还要建立一些为时较短的割据政权。总之,凡是分裂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总要出现若干个乃至一二十个都城。

这些分裂时期政权的统治范围只限于我国的局部地区,它们的都城是所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这些都城一般都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在统一时期往往也是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统一王朝都城的五大古都,在分裂时期常常也是某一割据政权的都城所在,因已在上一节涉及,此节从略。

让我们首先进入黄河流域到太行山以东地区,看看被誉为七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安阳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心,很早就被建为都城。安阳西北小屯村是商朝都城殷的所在。故址在安阳北40里(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邺城),战国初曾为魏文侯都城。此后的秦汉三百七八十年里,邺一直是华北平原南部仅次于邯郸的一个地方行政中心。东汉末为河北军阀袁绍所据,为冀州州治,成为华北平原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破袁绍,若干年后又统一黄河流域。曹操自领冀州牧,自署为丞相,后又封为魏王,驻在邺城。此时黄河流域名义上属汉朝,都许(今河南许昌市),实际政治中心在邺。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都洛阳,邺才降为陪都之一。十六国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的东魏、北齐相继建都于邺,合计共78年。这些政权凭借关东地区的经济实力,与同时期建都长安的前赵、前秦、西魏、北周等政权相对抗。可见,当时凡统治太行山以东地区但未能控制整个黄河流域的割据政权,一般都要建都于此。

邺城有南北二城。北城为曹魏所建,南城为东魏所建。北城东西六里,南北四里,城内的街道和建筑物采用了新的布局方法。宫殿官署和贵族住房,都集中在北部,和一般民居截然分开。建筑物对称分布在主要街道的两旁,并出现南北向的中轴线。邺城的这种布局,在我国古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南北朝和隋唐的都城规划就是参照它的布局发展而来的。南城稍大于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九里,许多宫殿模仿北魏洛阳。南城建成后,北城仍继续使用,邺的面积实际扩大一倍以上。

自三国至北朝,虽然定都于邺的王朝统治范围有所变化,但邺都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水运北可到华北平原北端,南可经黄河抵达江淮,城市工商业和周围的农业相当发达。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建安文学也诞生于此。建筑宏丽,城市繁华,为北方著名都城。隋统一前夕,邺城毁于兵燹〔xian显〕,后来再也没有复兴。

1.鸣鹤堂 2.温室 3.楸秋梓坊 4.木兰坊 5.尚书台 6.内医署 7.御史台 8.符节台 9.谒者台 10.丞相诸曹 11.听政门 12.升贤门 13.崇阳门 14.顺德门 15.大理寺 16.相国寺 17.御史大夫府 18.少府卿寺 19.奉常寺 20.大农寺 21.太仆卿寺 22.中尉寺曹魏邺北城平面想象图

今河北省邢台市和定州市也是十六国时期的重要都城。邢台在十六国时称襄国,公元319年羯族首领石勒在此称赵王,公元329年灭前赵,次年称帝定都于此,史称后赵,最盛时拥有今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公元335年,后赵迁都于邺。定州当时称中山,公元384年鲜卑族首领慕容垂称燕王,建立后燕,两年后称帝,建都于此。盛时据有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与立国关中的后秦东西对峙10余年,后为北魏击败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

自华北平原西越太行山,便进入山西高原,临汾、大同和太原分据高原的南、北和中部,为山西重要的城市。公元309年至318年匈奴族刘氏建立的汉政权建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其间刘聪灭西晋,统治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319年,汉主刘曜迁都长安,此前,在公元318年改国号为赵(前赵)。

大同邻近蒙古高原,为历代捍御北方的重镇,也是历史上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南下山西的必经之地。南北朝时称平城,北魏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迁都于此,以此为基地,逐步吞并后燕、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在此期间,平城获得较大规模的建设。城周围达32里,城内一些宫殿仿照中原形式,已逐渐趋向华丽。城内外还有供游玩的鹿苑、鸿雁池等多处园苑。为了充实都城,北魏统治者利用武力,将来自黄河流域各地的百余万人民迁到平城一带,从而促进了这座边塞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著名的云岗石窟就是这时开凿的,现存洞窟53个,石雕塑像51000多尊,为国内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仍以此为陪都,称北京。辽金二代,由于大同在控制山西、威摄西夏中的重要地位,仍设为陪都,称西京大同府。

北宋以前,太原城区在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称晋阳。公元前403年,原疆域主要在山西的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赵国初期定都晋阳,并以此为据点,将国土扩展到雁门关以北,成为战国的强国之一。太原由于居山西高原之中,对内对外交通方便,周围物产丰富,冶铁业发达,自东汉以后差不多一直是山西的政治中心。北魏末年,生活在山西的内迁民族秀容部的酋长尔朱荣以晋阳为根据地,掌握朝政,号称“太原王”。东魏以晋阳为别都,大将高欢建大丞相府于此,操纵朝政,晋阳成为实际上的政治中心。高欢死了以后,他的儿子高洋干脆废了东魏皇帝,建立北齐政权,都城之制沿袭前朝,有好几个皇帝是在晋阳登基的。因此,北朝时晋阳是北方的重镇,重要性不在邺城之下。北齐统治者大力经营晋阳,把它建成一座宏伟的城市。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的建立者都首先起兵于晋阳,而后问鼎中原。公元950年,后汉为后周所取代。但是,不甘心国家灭亡的后汉宗室刘崇次年在晋阳称帝,建立北汉国,割据今山西中部达29年。北宋建立以后,花了极大的气力,才攻灭北汉。宋灭北汉时,焚毁晋阳城,另建今太原城作为山西高原的行政中心。

自山西高原西渡黄河,便进入古代的关西地区。今甘肃武威市古代称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历史上农牧业发达,地位重要,向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河西走廊的主要区域中心。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及北凉都曾定都于此,合计将近百年。这些政权长期统治河西走廊,几度控制西域地区,境内战争较少,经济文化发达。凉州也成为当时中国北部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了不少的汉族传统文化。因最先接触西域文化,凉州的寺塔和僧徒都比较多。

公元304年到439年的十六国时期,是秦统一以来我国中原地区割据政权最多的时期,担任过大大小小国家都城的地方也特别多。除了以上提到的城市,下述市县在十六国时也是中原地区割据政权建都的地方:河南滑县(当时称滑台,南燕初期都城),山东青州(其西北部当时称广固,南燕都城),山西长治(其南部当时称长子,西燕后期迁都于此),山西离石(其北部当时称左国城,前赵初期都城),甘肃敦煌(西凉前期都城),甘肃酒泉(西凉后期都城),甘肃张掖(北凉都城),甘肃榆中(其北部当时称苑川,西秦建都于此)。此外,今辽宁省辽河流域自战国以来即为汉族移民分布区。十六国时期这一地区仍有很多汉人,汉人建立的北燕国的主要部分就位于此,北燕都城龙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市。

自关西地区翻越秦岭和米仓山——大巴山,便进入长江上游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成都位于成都平原的中心,向为四川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春秋战国时代,盆地内并立巴、蜀两个奴隶制国家。巴国占据东部,都城在今重庆市江北;蜀国占据西部,都城即设在成都。秦统一后,四川盆地为我国出现割据次数最多的地区。这些割据政权,包括西汉末公孙述的成家、三国时刘备父子的蜀汉、十六国时巴氐李氏的成汉、五代十国的前蜀、后蜀,无不以成都为其都城。蜀汉时,成都曾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唐末,城市面积有所扩大,周围达25公里,有街坊120条。五代时城中人口至少有50万,纺织、造纸、印刷等手工业部门闻名全国,商业发达,城市富丽。可以说,成都是有资格跻身于我国重要的古都之列的。

自四川盆地顺长江而下,出三峡后便进入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江陵、长沙和鄂州三个古都呈倒“品”字型,嵌镶在平原大地上。其中,以江陵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

江陵位于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的交界地,是长江中下游进出四川盆地的水路枢纽,古代经洞庭湖西岸通往中原的南北大道也经过此地。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使其成为南方最早的都城之一,春秋战国时的楚国都城郢便在江陵西北,向为楚文化的中心。秦统一以后,江陵长期为长江中游主要的区域中心。如果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往往又成为南方和北方、长江中游和下游政治势力的争战之地,并有一些将领乘乱在此开国,实行割据。公元525年,镇守长江中游的梁朝大将萧绎在此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梁元帝,虽然三年后即灭于西魏,但却曾经统治着长江以南的半个中国。西魏取江陵后,在此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后梁政权,维持三四十年,直到公元587年并入隋朝。五代十国时,自河南率兵南下的高季昌又在此建立了南平国(又称荆南)。南平国只管辖湖北境内包括今江陵、宜昌、秭归在内的小块地区,是十国中最小的一国,在大国的夹缝中存在了四五十年。

长沙位于洞庭湖南部,为湖南水陆交通中心。五代时马殷以湖南之地建立楚国,建都长沙,维持45年,鼎盛时据有湖南全省、广西和贵州、广东的一部分。当时长沙的纺织、陶瓷等手工业具有一定水平,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今湖北鄂州市位于武汉以东,长江南岸,为长江中游军事重镇。公元221年,孙权为了与刘备争夺荆州,将统治中心迁此,称武昌,并将建业(今南京)的富人上千家迁到这里定居。同年孙权称吴王,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四月即皇帝位。因长江下游大族反对迁都武昌,强烈呼吁“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迫使当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以后孙皓也一度以武昌为都城。

自长江中游顺流而下,便进入长江下游地区。以整个南中国为统治范围的王朝的都城所在地,除了南京,便要数被誉为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了。杭州位于江河湖海、山地平原之交,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通方便。隋代修通大运河以后,杭州为大运河起点,开始得到较快的发展。五代吴越国割据今浙江、上海市和江苏省的苏州地区,定都杭州。因境内长期无战乱,吴越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杭州也建设成为风景美丽、经济繁荣的东南大都市。沿江沿海修建了坚固雄伟的堤塘,以保障城市不受海潮的危害。城市周围达70里,还在凤凰山下修建了子城,作为吴越国王办公和生活区域。城内的街道、河渠、市场、房舍也相应进行了规划和修建。西湖得到疏浚,周围兴建了很多的寺院和佛塔,开始成为南方的著名风景区。到北宋时,杭州已成为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风景秀丽、城市繁荣、富人生活奢麋而闻名全国。柳永《望海潮》词咏杭州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说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富丽无比。

北宋末年,原先生活在东北的女真人建立金朝,并攻入中原,灭掉辽朝和北宋。宋宗室赵构建立南宋政权,率领部分官员迁入南方。南迁之初,赵构辗转于今扬州、南京、绍兴等地,一些大臣建议将都城定在今南京,未被采纳,最后选择杭州为都城,称临安府。此后,杭州作为南宋、金和南宋、蒙(元)对抗时期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150年之久。

经南宋一个半世纪的建设,杭州人口达到百万左右,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朝廷所在的皇城周围达九里。由于地形的关系,城市平面形状像一个腰鼓,城市布局坐南朝北,皇城坐落在南端。御街自皇城的朝天门往北延伸,长达13公里,全部用石板铺成,成为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官府和贵族的房屋往往和居民房屋相杂,不少街市沿着河流分布。造船、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手工业部门相当发达,质量享誉全国。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昼夜经商,十分热闹。各类学校众多,并出现许多演出各种曲艺和戏剧的场所。以“山外青山楼外楼”著称的西湖风景区基本建成,游客如云,歌舞不断,并与附近的苏州一起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天堂,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马可·波罗在宋亡之后25年来到这里,还认为杭州是“世界最名贵富丽之城”。

大运河修成以后,扼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的扬州发展为南方和北方及长江中下游间水上交通的主要枢纽,工商业日见繁荣。唐代后期已有“扬一益二”之称,即全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第一是扬州,第二是益州(今四川成都市)。五代十国时吴国据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建都今扬州市,称江都府,达36年之久。受唐末和五代初期严重战乱的影响,扬州已不如过去繁华,但仍为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五代末北周南下进攻南唐,扬州人民大量外迁,城市趋于衰落。

自长江下游地区南下,便进入位于南部沿海的闽广地区。福州居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下游,向为该区域的最大城市和政治中心。西汉初东越的闽越国国都冶即在于此,不过闽越国灭亡以后当地人民多被迁到淮河流域,因而对后来福州城的建设并无多少影响。五代时王审知据有福建之地,建立闽国,定都于福州,称长乐府,达37年。五代是福建历史上经济开始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州城得到扩建,增筑了南北夹城,并将屏山、乌石山、于山都圈进城内。

两广位于祖国的南疆,离中原最远,为南方经济开发较晚的地区,只有今广州市例外,这里位于东南亚和东亚海上航路中心,向为我国古代重要海港。古代两广地区出现的两个割据政权——西汉初的南越国和五代十国时的南汉国,都城都设在广州(当时名番禺)。其中南汉国建都广州历55年,称兴王府。南汉时曾扩建了广州的城南商业区,称为“新南城”,并建了很多的园林宫馆,已知的便有宫殿26个,苑囿八处。

第四章 一方之胜,区域中心——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完成这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历史上,有些边疆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在当地民族政权的统治下。另有些边疆地区,其民族在中央政府力量强大时,受中央政府统辖,或者尊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主,自称臣子,进纳贡物,表示归顺,但一旦本民族力量强大并且外部条件具备时,也会建立民族政权。相当多的民族政权,具有比较广大的疆域范围,有的立国较久,有的甚至进入中原,统治着中国北部的半壁江山乃至统一全国,由边疆民族政权发展为分裂时期的政权(如辽、金)乃至统一王朝(如元、清)。因此,这些政权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大小不同的影响,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对边疆的开发和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都城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东北地区,除南部辽河流域战国以来即为汉族移民分布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基本上是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

唐代东北东部长期存在粟末靺鞨〔mohe末合〕建立的边疆民族政权渤海国。渤海国嬗〔shan善〕传228年(公元698—926年),最盛时疆域东至今俄罗斯滨海州和日本海,西至今吉林省西部,南至鸭绿江下游,北至黑龙江畔。首都上京龙泉府遗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上京城周长17公里,宫殿、官署、邸宅、庙宇都大体仿照唐都长安格式,城墙墙基宽七—十米,至今仍残高二—四米,城外有护城河。街道宽40—50米,用石块铺砌。居民区也称坊,共有80坊。街道和坊纵横交错,构成棋盘状的布局。宫殿前后有三重,覆盖着红色的琉璃瓦,建筑规模相当宏伟壮丽。至今城墙、街道,建筑物的遗迹仍依稀可辨,让人回忆起往日的繁荣。

公元1115年,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朝,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会宁府都是我国北半部的政治中心,大批中原移民迁到这里,经济、文化获得极大的发展。金建国之初没有城郭,皇帝和贵族分散居住,分别称为皇帝寨、国相寨和太子庄。天会二年开始建宫城,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建为上京,以后又陆续修建敷德殿、宵衣殿、储古殿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宫殿。皇统六年(公元1146年),再次进行扩建,仿照宋朝都城开封的规模和布局建造。由于过于偏僻不便于统治中原,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朝将都城迁到今北京市。为了切断女真贵族对故都的留恋,几年后上京宫殿和贵族的住宅都被犁为平地。但以后又设会宁府为陪都,陆续修复一些建筑物,仍为东北北部的政治中心。

明朝后期,主要生活在东北长白山区的女真族(后改称满族)开始兴起,数次击败驻守辽东的明朝军队。公元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登基建元,建立后金政权。后金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又在今辽阳市东五里修建东京城,并将都城迁到这里。但未等东京城完工,三年后又迁都沈阳。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称沈阳为盛京,称故都赫图阿拉为兴京,意为兴王创业之地。天聪十年改国号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入关,一跃由边疆民族政权上升为统一王朝,并将首都迁到今北京。清初的盛京城是在明代沈阳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周围九里多,共有八门。皇宫位于盛京城的中部偏西,公元1636年前已基本建成。现称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房屋300余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宏伟建筑群。

蒙古高原古代是我国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草原民族主要经营畜牧业,终年骑在马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广袤的草原上,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没有乡村,没有城市,没有宫殿,也没有首都。首领的帐篷支在哪里,哪里便成为指挥中心,帐篷一撤,指挥中心随之转移。史书上一般称民族首领帐篷所在地为王庭。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一些游牧民族过上了半农耕和定居的生活,才开始在草原地区兴建都城。

晋愍〔min敏〕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境内建立代国,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公元376年国灭,386年拓跋珪重新建国,改称魏(即北魏),最初定都盛乐,12年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十六国时期今陕西和内蒙古毗邻的地区一度为匈奴族所据。首领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此建立夏国,公元413年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建统万城为都城。为了使统万城坚不可摧,选用优良的三合土筑城。据说,筑城过程中监工往往用锥子对每一段的墙体进行试验,如果锥子能够插入一寸深,立即杀死修这一段城墙的民夫,并连尸体一块儿被筑到城墙里去。城筑得十分坚固,至今遗址犹存。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以今内蒙古西辽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基地的契丹族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元947年建国号为大辽。辽所统疆域绝大部分都在塞外的蒙古高原和东北等地,内地仅有以今北京、大同两市为中心的燕云十六州。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称为上京临潢府。上京是当时北方草原上的繁华城市,城高二丈,周围27里,由大内(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既有开皇殿、安德殿和五銮殿三大宫殿,还有一些手工业工场、商店和市场,也有国子监、孔子庙及佛教和道教的寺院,反映了中原汉族文化在草原的深刻影响。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辽将都城迁到新建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中京代替上京成为辽后期百余年的政治中心。在上京、中京两城,当地人口主要是迁自中原的汉族人民。

公元13世纪初,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崛起,建立蒙古汗国。此后,以蒙古草原为基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争,统一中国,威震亚洲和欧洲的东部。公元1235年,开始在漠北草原兴建和林城作为都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漠南草原的东南部登上皇帝的宝座,并在此建立开平府,中统四年加号上都,成为蒙古汗国的新首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迁都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

和林遗址在今天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上都遗址在今天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两城都是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主要城市,参加修城的工匠来自北方各地,不少人来自西域包括遥远的西亚地区,建成以后又有大批移民从四面八方迁来。和林城周长12里,有四个城门,大汗宫殿万安宫在城的西南部。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个居住着来自中原的汉人,一个居住着来自西域等地的回回人民,有12所佛寺、两所清真寺和一所基督教堂。上都城的东西、南北各宽四里多。城分为几重,中间是内城(即皇城),内城外是外城,外城的西、北两面是外苑城,外苑城以外是郭城和壕堑,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城。明代以后上都城废而不用,但至今宫殿、庙宇、城墙、楼阁等遗迹仍然星罗棋布,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

今宁夏银川市位于黄土高原边缘,银川平原的中部,西有贺兰山,东有黄河环绕,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党项羌建立的西夏政权将都城自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市)迁至今银川所在的兴州,后改名兴庆府,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在此称帝。此后,直到1227年西夏灭亡,兴庆府差不多都是西夏的都城,一道道诏书由此发往西夏辖下的今宁夏、陕北、甘肃、青海等地。兴庆府方圆18里,城周有深阔的护城河,南北各有两座城门,东西各有一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内布局大多仿照唐朝都城长安,宫城居城内中部偏北,有方格形的街道系统,布局严整,而宫殿、楼台、庙宇等建筑物则大多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城内居民大约有二三十万人,为西北最大的城市,工商业具有一定规模,设有蕃学(教西夏文)、国学(汉学)、大汉太学、内学等各类学校。由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确保了所在地区农业的发展。

新疆在九世纪以前一直存在着几十个小国,其东北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柔然、突厥,东方中原王朝汉、魏、晋、唐,东南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吐蕃都曾先后控制其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那时候当然还不存在较大的国都。九世纪回鹘〔hu胡〕西迁后,至10世纪已建立西州回鹘与喀喇汗国,便形成了除南部于阗国以外东西对峙的两大国。11世纪初于阗国又为喀喇汗国所并。西州国鹘又称高昌回鹘,建都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疆域最盛时北越天山,南接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到今阿克苏,东连今甘肃省境。喀喇汗国有两个都城,一为八喇沙衮〔gun滚〕(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一带),一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疆域包括今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地区,西南至今哈萨克斯坦的锡尔河,东面占据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半部以及伊宁一带。高昌和喀什噶尔可以说是新疆境内最早出现的两大民族地区政权的都城了。

高昌城和喀什噶尔城也是当时新疆最重要的城市。据宋人王延德西行所见,高昌城灌溉农业发达,城市繁华,商店里出售各种乐器、花布和小花帽,佛教寺院有50多所,居民富足长寿,擅长音乐,喜欢郊游。喀什噶尔居民精于工艺,产棉、毛、丝织品和玻璃器皿、铜铁等,伊斯兰教在当地宗教中占最重要地位。

到12世纪,高昌回鹘与东部喀喇汗国先后沦为西辽附庸。西辽王朝为辽朝灭亡时西迁中亚的契丹人所建,都城虎思斡耳朵即喀喇汗国都城八喇沙衮。13世纪蒙古西征,尽取西辽地,此后新疆遂成为蒙古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的领土,汗帐设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今新疆霍城县境)。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察合台汗国的一支后裔建政权于亦力把力,明朝称为亦力把里国,统治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和我国新疆的绝大部分地区。首都亦力把里在今伊宁市,不过,《明史·别失八里传》说亦力把力“无城郭宫室,随水草畜牧”,看来所谓的“都城”可能只是一些帐篷的所在地。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又有一支察合台后裔在天山以南地区建立叶尔羌汗国,先后存在164年。强盛时除了全部天山以南地区,还包括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部分地区。都城叶尔羌城今为新疆叶城县,农业发达,有矿冶、纺织、地毯等手工业。并为南疆文化中心,著名的《十二木卡姆》乐章和《热西德史》即产生于这里。

唐代吐蕃兴起,雄踞我国西南地区,最盛时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今青藏高原,也包括新疆南部及甘肃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隋初,吐蕃都城是匹播城(在今西藏琼结县),至唐初松赞干布为赞普(王)时,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拉萨开始成为西藏地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这里原来没有城市,到处都是帐篷。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始在此建筑宫殿。拉萨著名的古代建筑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这时修建的,是藏汉建筑技术交融的结晶。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此时也开始建筑,不过后来毁于战乱和火灾,现存的宫室是17世纪以后重建的。这些宫殿和寺庙壮丽辉煌,内部壁画众多,满室生辉。

今云南大理市,左滨洱海,右倚点苍山,风光秀丽,农业经济发达,为云贵高原著名古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皮罗阁将都城自巍山(今云南巍山县境)迁至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复迁都羊苴咩〔jumie居乜〕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南诏在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等地。羊苴咩城周7.5公里,南北两面城墙,西以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之险。城内建筑物主要是南诏主的宫室和高官大将住宅。建有宏伟的五华楼,传说这座楼阁周长2.5公里,高30米,上面可居万人。以后大理(公元937—1253年)也定都于此,改称大理城。

第五章 首都之外的都城——陪都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常常见到“陪都”两字。所谓陪都,指的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都城。有时候,陪都又称为行都、留都、别都。行都含有必要时朝廷前往暂驻之意,留都一般是在迁都之后对旧都的称呼,别都则是指首都之外的另一都城。陪都一般不设中央政府机构,并非全国政治中心。不过,历朝设立陪都,都有自己政治上的用意,也不都是虚设。

最早的陪都,要算西周初年设立的洛邑了。周武王灭商后,曾为如何安定东方而忧心忡忡。因为商朝灭亡以后,商贵族不甘心失败,发生过多次叛乱,而西周的首都丰镐偏在关中,离商人的主要分布区域尚有千余里之遥,有鞭长莫及之憾。后来,周公旦看中“居天下之中”便于控制东方的洛邑,将其建为陪都成周,始解去心头之患。成周建成后,周朝将商贵族集中到这里,并驻扎重兵监视商贵族,周成王自己也经常到这里居住。这一陪都的设置,对维护国家统一,征收各地贡赋具有重大意义。此后,一些王朝模仿西周的两京制,在首都之外另设陪都。陪都数目也不断增多,由两京制发展为三京制、四京制,最多达五六京制。

战国时燕国都城在蓟城,为了便于向南扩张,在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置下都。

东汉定都洛阳,称东京,以西汉的都城长安为西京。东汉皇帝姓刘,他们认为自己是西汉皇族刘氏的后代,常常到西京长安来祭祖和祭陵。由于开国皇帝刘秀是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东汉又以南阳为南都。

三国曹魏仍以洛阳为首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由于谯[qiao乔](今安徽亳州市)是魏国奠基人曹操的故乡,邺城是曹操在东汉末封魏王的地方,许昌为东汉末代皇帝献帝的都城,长安是西汉的旧都,同时升为陪都,与洛阳合称五都。

三国时,南方的吴国也有陪都。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吴国将都城从武昌(今湖北鄂州市)迁回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即以武昌为行都,倚为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

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平城被称为北京,但不是正式的建制。

北魏大将高欢自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起兵,扶持北魏部分皇室成员北上建立东魏王朝,定都于邺,称上都,又以晋阳为下都。北齐代东魏而兴,都城之制一同东魏,仍以晋阳为陪都。

隋朝定都大兴城,炀帝时迁都洛阳,称洛阳为东京,又称东都,以旧都为西京。

唐朝定都长安,但仍很重视洛阳。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修建宫殿,高宗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定洛阳为东都。女皇帝武则天因太原(今属山西)附近为她家乡,置为北都,后废。但太原是唐高祖起兵的根据地,不久又被置为北都。玄宗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玄宗以后几度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为中都。安史之乱后,玄宗逃至蜀郡(今四川成都市)避难,肃宗到过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因此,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分别作为陪都,而称长安为中京。上元初,由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置为南都。不久,重新确定陪都,以洛阳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加上称为上都的首都长安,合称五都。

唐代渤海国也实行五京制。在首都上京龙泉府之外,另立四京:中京显德府(今吉林敦化市西南),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兴市),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西京鸭渌府(今朝鲜境内鸭绿江东南岸)。

五代第一个王朝后梁以开封为首都,称东都开封府;以洛阳为陪都,称西都洛阳府。

五代第二个政权后唐虽然只存在了14年,但却很重视陪都的设置,并常常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公元923年4月,庄宗李存勗[xu叙]在魏州(在今河北大名县北)开国称帝,以魏州为首都,称兴唐府,建为东京;另设两个陪都,以太原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建西京,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建北都。同年11月,灭后梁,都城迁到洛阳,称洛京,另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和太原府为陪都,分别称为西都和北京。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又改洛京为东都,而以兴唐府为陪都称邺都。天成四年(公元929年)邺都重新改为魏州,不再是陪都。

石敬塘借契丹力量统一中原,建立五代第三个王朝后晋,以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为首都,称东京开封府;以洛阳为陪都,称西京,又一度复设邺都。

后汉继后晋而立,都城建制一如后晋,分别设东京、西京和邺都。北周仍定都开封,称东京,也以洛阳为西京。

北宋仍以开封为都城,称东京开封府,以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到了北宋的第三个皇帝真宗时,由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南)为开国皇帝太祖登基前镇守之地,建为南京。第四个皇帝仁宗由于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境)为真宗亲征到过的地方,又建为北京,与东、西、南三京合称四京。

高宗南渡,建立南宋,称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为行在所,即暂时居住的地方,仍尊开封为首都。实际上,朝廷不过借此表示不忘恢复中原的意思,开封一直在金朝占领下,南宋朝廷始终没有回到北方,临安府名为行都,实为首都。此外,由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与抗金前线淮南不过一江之隔,并且高宗也曾在此驻留过,南宋又以建康为行都。

辽前期以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为首都。由于上京偏在北部,以幽州(今北京市)为南京,又称燕京,管理经济重心所在的燕云十六州的东部地区;以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为西京,管理燕云十六州的西部地区;以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为东京,管理原渤海国遗民。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又建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并以之为首都,以上、南、西、东四京为陪都。

金朝沿袭辽朝旧制,也建五京。最初以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为首都,称上京,临潢府为北京,辽阳府为南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同府为西京。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首都自会宁府迁至今北京市,称为中都大兴府,改南京为东京,废去临潢府的北京名号,改中京为北京,又立开封为南京,合为六京。

元朝定都北京,称为大都,又以旧都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为陪都,并称两都。由于上都位居高原,盛夏时天气比大都城凉爽,元代皇帝差不多每年都率文武百官来上都避暑消夏。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建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以应天府为南京,设北宋故都开封府为陪都,称为北京。不久,罢去开封府的北京名号,不再作为陪都,又改称应天府为京师。洪武二年,又设朱元璋故乡临濠府(后改名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为陪都,称中都。明朝第三个皇帝成祖将都城迁到北平府(今北京市),改为北京。到第六个皇帝英宗时正式将北京改称为京师,应天府重新改称南京,作为陪都。

清朝迁都北京,称之为京师顺天府,又以旧都盛京为陪都。

综上所述,上述城市之所以被选为陪都,主要由于它们是:——前一王朝的首都。如东汉的西京长安,三国曹魏的许昌。

——皇帝的家乡或“龙兴之地”。东汉的南都南阳、三国曹魏的谯,明代的中都凤阳府,都是开国皇帝的家乡。唐的北都太原则是高祖起兵的地方,为“龙兴之地”。

——王朝初期的首都。如明代永乐之后的南京,清代的盛京。

——皇帝曾经出征或暂住过的地方。如唐的蜀郡、凤翔府,北宋的大名府。

——政治状况有很大不同的地区的中心。如辽的东、南、西等京。

——在政治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地方。如唐朝的东都和东京洛阳。

——军事重镇。如燕的下都、三国吴的武昌。

——实际的权力中心,如东魏时的下都晋阳。

就政治职能与地位而言,陪都根本不能与首都相比,在一般情况下,陪都不具有全国行政中心的职能。大多数陪都只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特别是那些因系开国君主的家乡、“龙兴之地”,或因某一位君主的经历而升为陪都的,一般仅具都城之名,而无全国行政中心之实。东汉、三国等朝以前朝首都为陪都,主要是要体现新王朝继承前朝的政治合法性,以迎合士大夫阶层的正统观念。渤海、辽、金的每一陪都实际只是每一特定地区的政治中心。

在全国政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陪都,只是少数,以西周的洛邑、东魏的晋阳、唐代的洛阳、辽的南京最为著名。西周以洛邑作为控制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东魏高欢手握重兵,建大丞相府于晋阳,在此发号施令,晋阳成为实际的首都。唐代建洛阳为东都的目的,在于洛阳为全国漕粮中心,是控制东方的要地。唐高宗、武则天曾长期驻在洛阳,在那段时间中,主要国家大事都在洛阳决定,洛阳实际上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武则天改唐为周,干脆将首都迁到洛阳。辽代上京临潢府只是偏于一隅的政治军事堡垒,经济重心在南部的燕云十六州,南京实际是全国经济中心,政治上也有重大影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中国古代都城(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