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生:“我等细细想来,发现《地产者》中只有大户跟黔首,却没有朝廷,于是便设了官吏,征收税赋。”
博士们彼此看了两眼,道:“倒是有些意思。”
太学生道:“可是如此一来,除了赢家之外的人,反而破产得更快了一些。”说到这里,一咬牙,又道,“我们本是遵循周律,按照人口收取税赋,最后改为按照田地收取赋税,这才延长了输家的破产时间。”
褚岁点头:“赋税之事自不像游戏这般简单,不过你们能想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
太学生们面皮发烫——仅仅这般简单的事情,他们一开始都没有想通,最早甚至真的只把《地产者》当成寻常游戏,仅知沉迷玩乐,而不晓得细细思索其中深意。
既然讲到这里,褚岁就额外提了一句:“其实这个游戏,乃是天子所制。”
太学生们恍然,怪不得《地产者》会迅速风行于京中,尤其是在太学,更是传播广泛,到了人手一份的地步,原来是皇帝想要借此教化他们。
有人问道:“这是陛下告知褚博士的么?”
褚岁笑:“我看到的时候,便觉得此物颇有些天子的风格,后来有幸奉诏入宫,又顺便问了几句。”
太学生们钦佩无比,褚岁不愧是褚氏这一代的俊才,眼光果然厉害,看来对方能够年少成名,并不止是因为文章出色而已。
*
天气一日日的冷了下来,桂宫跟瑶宫本来只是消暑的地方,结果因为皇帝取消了每年的生日庆祝,执意耽留于此,文武百官们也跟着一直拖到九、十月份都不曾动身回京。
郊外当然不比城内繁华,士族们除了踏青外,平日也没什么活动,结果就在这几天,某些官吏在踏青时出了点意外——几位刚入六部的小吏,在议论朝政时,跟路过的太学生吵了起来,接着大打出手,最终含恨败北。
市监那边清楚内情,这件事的起因是小吏批评按田地数量收税的法子与大周律例不合,太学生听到后,对小吏的职业素养进行了讽刺,认为他们“饱食终日,尸位素餐”。
今日池仪跟张络有事外出,休骓过来回禀时,含蓄地提了一下两边吵架的事情,准备观望一下天子的态度再做打算。
温晏然曾听国师提过,厉帝一朝的政令也经常被太学生骂的体无完肤,她无法日日出门体察民情,知道这些学生依旧如此气愤,也能有种自己任务路线没出岔子的安心,于是笑道:“到底是些年轻人,不用在意。”
休骓明白——那些小吏们确实挺年轻的,工作经验不足,反正有太学生跟他们打架辩论,不用皇帝亲自操心。
第166章
昭明五年十一月,朝中发出明旨,以兵部尚书钟知微转任定义边营为主将,原右营主将温循迁至左营,原中书舍人高长渐调往右营为军司马,中营军司马陶荆为右营主将,杜道思任青州刺史,秦崔嵬阮明樊等在战事中脱颖而出的新人,本来一直在中营这边充当将领,如今则全数进入兵部为官吏。
钟知微在进入建州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个中大夫的加官,被派去边地前,更是直接升为太中大夫,表示此次调任,乃是天子信重她,而非厌弃她。
此外稍微值得注意的就是温循跟陶荆两人的任命,温循宗室出身,兵法武艺无一不强,调到西边,应当也能适应,而陶荆因为是陶驾的嗣子,在父亲担任车骑将军的时候,反倒不好执掌一定兵权,如今陶驾已经位列三公,不用在对陶荆进行压制,就给了他一个主将之位作为补偿。
而高长渐就让人十分茫然——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官。
高长渐借着随侍禁中的机会,向皇帝当面推辞,却听温晏然笑道:“朕知道,不过南地这两年又不打仗,便是文官,又有什么妨碍。”
他顿时明白过来,不管是运河修建,还是太康城的建设,多有仰赖右营兵马维持之处,皇帝派自己过去,过去是考虑到他有在工部办事的经验,过去后需要辅助两边的官吏,好好将运河与陪都建好。
工匠的地位并不高,工部在六部中的地位也就一般,不过高长渐性格谦冲,不会因为所学不同出身有异就瞧不起旁的同僚,甘心过去充当一个辅助的角色。
至于杜道思,虽然原本跟高长渐一样都是舍人,但她在皇帝身边更久,此前又是与崔新白齐名的南地俊才,直接被任命为一州刺史,温晏然本意是把人搁到雍州去,可惜按照朝堂法度,官吏不得在本地为主官,只得安置在稍远些的地方。
朝中无人知晓,其实皇帝刻意把不通兵事的高长渐往右营塞,主要是为了替萧西驰日后割据一方扫清障碍,幸好她威望高,朝中大臣纵然不解,也不会有所反对。
各地官吏的调任千头万绪,朝廷需要仔细品评每人的能力,出身,亲友关系等等,然后做出评价跟分派,作为皇帝的温晏然,还需要把吏部处理过一遍的奏报,跟市监报上来的消息对照了看,以便及时把握各地情况,一直忙到了过年的时候,才终于安排妥当。
——这些日子,吏部人员因为常被召入禁中,心中难免万千感慨,虽然自从钟将军回来后,天子就跑去郊外闲散了一段时间,然而一旦工作起来,就又是他们最熟悉的样子。
*
大雪飘落,整个建平城都被镀上了一层漫无边际的银白。
这是温晏然穿越以来,所经历的第五次大年会。
——或许是因为玩家已经习惯了这些流程的缘故,系统已经很久没有对类似的活动进行提示。
今日一早,温晏然在文武百官的拥簇下登高祭天,又回城接受大臣的朝贺,此刻端坐在御座上,隔着旒冕往下看,只觉整个殿宇内外都是大臣伏拜的身影,位置稍远一些的朝臣,就只剩一个模糊的轮廓,与太启宫庄严的背景融为一体。
只看眼前这一幕,温晏然竟当真有些大权在握,四海升平的错觉。
朝拜完毕后,各地朝集使依次上殿,公开奏报当地的治理情况,包括居民户口数,田地收成,税赋情形一类的情况。
如今东、西、北三地明面上的户口数与过去持平,这件事令不少官吏都十分惊讶——由于皇帝登基的前几年,朝廷屡兴战事,而战事平定后,又开始大兴土木,人口实际上是减少了不少的,能有这种数据,要不是户部那边做了假账,就只能证明,各地清查隐户的工作卓有成效。
作为户部主官,卢沅光的理解比旁人还要更深一层,地方豪强往往连接一气,就算收拾得了一时,后面也很容易死灰复燃,当地主官若不想自己走后,那些豪强故态复萌,就只得对他们整个宗族下狠手,如此一来,难免背负上酷吏的名头,事后容易遭到报复,而且又会导致地方人才储量大肆降低,不若将他们族中的精壮统统南迁,等服完劳役后,豪强的力量自然会受到极大的削弱,也就难以与地方官吏抗争。
所以皇帝必须在此时就大兴工事,以便给那些人找点事情做。
如此一来,南地的人口数也取得了大幅的增长。
一位位官吏上前又退下,轮到吴州的朝集使上前时,此人先大礼参拜,等汇报过州中的情况后,又高声道:“如今建雍两地,水道已通,吴州刺史特征民匠,献造船图于陛下。”
——既然都建了运河,又开始建陪都,朝廷后面肯定要开始造船,地方官吏们揣摩皇帝的心思,决意提前献上图纸来讨好。
朝中大臣听见上首的天子轻笑了一声,然后接受了这份礼物,似乎显得心情颇佳。
温晏然的心情自然好——哪怕她当年十分偏科,也晓得运河要跟龙舟结合在一起,才能对江山社稷打出伤害值最高的暴击。
天下间有眼色的何其之多,愿意为造船出力的自然不止吴州刺史一个,但凡辖区船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官吏,都派朝集使献上了工匠与图纸。
乾元殿内的奏对结束后,还有宴席。刚到傍晚时分,太启宫内已经早早点上了灯,被铸造成铜树形状的宫灯上缀满了蜡烛,那些明亮的光芒轻轻闪烁,明亮到灼目的地步,仿佛有火焰正从御阶上流淌而下。
温晏然端起盛满果汁的金樽饮了一口,忽然向旁边的国师笑道:“兄长当初卜算出朕为天子,那有没有算出,朕能当多少年皇帝?”
这本是比较危险的话题,温惊梅却泰然自若道:“虽然没有算过,但微臣大约也能猜到,大周一朝,在位最久的天子一共治理国家五十载,陛下年少登基,又兼通医理,自然要更长一些。”
*
一座陪都若是从头到尾彻底建完,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但仅仅建到能够被皇帝使用的地步,却不用那么久。
昭明七年,太康城初步建成,内部的皇城跟宫城已经按照天子的要求建造妥当,因为南地多水,而大周崇火,天子就将宫城命名为太徵宫,其主殿则为含弘殿。
与此同时,运河从雍州到禹州跟青州的河道也已经被打通,第一批龙舟正式下河试行。
温晏然发现,古人在造船这方面的智慧也同样不可小觑,这个时代的人已经能够建造高达十多丈的威武楼船,纵然大周多年没有水战,但在建州一带,还是有不少船只储备。
新的龙舟是在楼船的基础上改建而来,期间景苑也发挥了不少作用,西边每年都会运来大量橡胶草,除了天子炼丹时消耗的那一批外,其它都用在了船只的建造跟维护上头。
今年春猎,皇帝没有去北苑,倒是前往运河边,观看龙舟下水的场景。
那些龙舟虽然用了不少黄铜作为装饰,却并没有让温晏然觉得太过惊艳,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少府觉得天子务实,不敢铺张浪费,落在温晏然眼里,却有了其它意义的解读——作为一个现代人,她连航母的照片视频都见过,面对古代楼船,不意外才是正常情况。
第167章
建州各类官邸众多,少府属吏选了一处距离运河不远到的府邸,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之扩建成一所行宫,以便皇帝临时停歇,名叫萑苇宫。
单以面积论,萑苇宫还要小过建州郊外的采藿宫,平常的时候,只有一些值守的宫人留在此地,今天却格外热闹,自然是因为天子已经动身,往此地行来。
正常来说,皇帝的车架至少也得走上三四日才能抵达萑苇宫,如今却最多只要两日——建州一带的许多主干道,如今已多用水泥铺就。
这还是当日师诸和那边带起来的风气
因为那些认清形式的北地大族集合起来,忙不迭地往建州运送各类材料,师诸和为了方便往来运输队伍行走,在发觉当日修缮城墙的材料还有剩余后,就拿出来把周边道路给修了一番,然后在使用过程中,迅速意识到,水泥这玩意跟道路天生就有着极强的适配性。
水泥路坚固,耐磨损,更不会一到下雨天就泥泞得无法行人,虽然建造起来麻烦,但建成以后,便不需要时时派人过去维护,对提高马匹跟车辆的行进速度有着极大的帮助。
旁人见状,也效仿师诸和的所作所为,尝试在路面上铺一层水泥,这种做法虽然难以普及,但州郡间一些来往行人较多的大路,也都因此改变了模样。
温晏然此次出宫巡幸时,看着车轮在水泥路面上滚动,某刻几乎有种自己其实还没穿越,只是来到了一个条件比较落后的地方的错觉。
若是骑马赶路,从建平出发,到抵达萑苇宫,只要半日,然而天子仪仗繁琐无比,温晏然必须耐着性子在车上待上一天半,才能看到萑苇宫的轮廓。
天子外出,不少官吏提前抵达此处,于道左恭迎圣驾,如今聚集在此的朝臣,与昭明元年相比,已经多了不少新面孔。
吏部官员对此感触最深——去年秋季,建平这边才刚刚结束了一场选贤试。
按照如今的规定,只有通过地方上擢才试的考生,才有用参加选贤试的资格。
天子直接以法令的形式对两种考试做了区分——通过擢才试的人,只能被授予九品以下的官职,而在大周这边,稍微大点的县的县丞都有从八品的品级,若是希望自己的仕途起点能高一些,在通过擢才试后,考生就必须前往京城,参加更进一步的选贤试。
世族们倒是觉得,皇帝这么安排,对综合素质更过硬的士人有利,也就没有反对,然而如今读书人的数量已经一年比一年多,这既是因为雕版印刷术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也是因为乡学官学的推广,更与朝廷如今的授田制度跟税赋改革有关,使得许多出身寒微的平民,也能参与其中。
至于温晏然,她对这些变化的理解,反倒不如大周土著那么深刻。
温晏然隐约觉得百姓生活有所改善,但考虑到昏君手下也一定少不了歌颂政绩的大臣,也并不十分相信此事,并特地派市监去查过周边税赋征收的情况——池仪跟张络行事虽有狠辣之处,但对皇帝可谓忠心耿耿,最大可能地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据他们两人报上来的消息,靠近京城一带还好,稍微远些的地方,哪怕同在建州之内,农户每年上交的税赋,也要高过正常的田税二倍左右。
这个数据略轻于先帝末期,但在温晏然眼中,已经算是自己治下吏治腐败的重要证据。
作为一个不大接地气的穿越者,温晏然对很多事物的了解其实相当有限,比如说厉帝不但是个昏君,而且还是个非常善于自我欺骗的昏君,对方为了让户部账面看起来不算太糟糕,曾强行让臣下将数据改了一遍,要以真实情况论,如今农户所交的税赋,仅仅是先帝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
*
春天的温度还不太高,虽然能做到车里,温晏然今天出门时,依旧非常保暖地穿了件厚外袍,显得格外养生。
温晏然坐车的时候略觉沉闷,身边的宫人便推开车窗,方便皇帝远眺。
她的视线越过禁军,看向远处,那是一大片田地,上面蓬勃生长着的青苗,犹如一张巨大的绿毯,轻柔地覆盖在这片土地上。
温晏然随意扫了两眼,发现这里的人已经开始使用水车。
大周连水泥跟混凝土都有,水车的出现更是没有任何值得她诧异的地方,温晏然此刻已经不大记得自己曾经在京郊做过一个方便纳凉的水风扇,更料想不到任飞鸿后来得知此事的时候,居然认真研究了一通,最终跟少府工匠们一起,制作出了能用在农业上的水车。
天子一行于申时中刻抵达萑苇宫,等温晏然终于能从车上走下来松松骨头的时候,安静许久的系统毫无征兆地刷出了一条讯息——
[系统:
游戏版本即将更新,请玩家耐心等待。]
温晏然看见这行字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游戏居然要更新版本,而是这玩意居然还没有低电关机,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在昭明五年那会,系统就不怎么给出新提示,哪怕大年会的时候,也没有跳出来招惹她的注意,温晏然只能猜测,原来那些任务其实是类似于新手指引的东西,如今她已经顺利地度过了新手期,系统自然可以功成身退,把场面留给玩家来把控。
张络已经提前去太康城那边布置,随行在此的散骑常侍乃是池仪,她过来侍奉着天子下车入宫,又禀报道:“萑苇宫离运河极近,此地宫人还说,夜间有时会听到河中的水声,明天只要再走一个时辰,便能到码头那边。”
温晏然微微颔首,忽然开口:“莫要着急,咱们先在这里住两日,然后再出发。”
池仪心念一转,大约明白了皇帝的想法,道:“微臣自当为陛下召见本地乡间长者。”
温晏然微微点了点头。
她其实是想等着看看游戏更新结果再动身,池仪的意见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合适的滞留理由,也就不曾反对。
温晏然坐了一天车,胃口不大好,池仪在旁劝了两句,让宫人送了新鲜的桃子过来。
西雍宫的宫人都晓得,天子更喜欢软桃一些,只是建州一带因为气候的缘故,就算移植了此类桃树,种出来的果子也不如青州那边,最后还是地方上的官吏专门派人,每到软桃成熟的季节,连着树一块走水路运过来,等运送入京的时候,桃子还在枝头上没有掉落,可以让太启宫的人也体会一把采摘的快乐。
温晏然想,自己如今果真越发有奢靡的天赋。
她自然知道,这些事情其实花不了太多钱,与宫廷的日常开支相比,更是九牛一毛,但等到天下大乱后,旁人便不会深究耗费多寡,而会把这些事情,全都算作她铺张浪费的证据。
温晏然吃了一只桃子后,反倒开了胃口,又用了一碗面条才停箸,饭后带着宫人散了会步,又让蔡曲念了几封奏折,并给出了批复,才准备更衣就寝。
蔡曲劝说:“既然出门在外,陛下又何必如此辛苦。”
——作为一位标准的大周内官,蔡曲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话泄露出去后会被大臣弹劾,她不止是对保守秘密的水平有信心,更因为那也是很多大臣劝皇帝注意休养时常说的话。
温晏然不在意地笑道:“几封奏折而已,如今各地无事,需要朕操心的事情也没有多少。”
对于这一点,蔡曲自然是认同的,回想陛下登基以来的种种举措,实在是英明无比,哪怕有些安排当时难以被人理解,事后也都能体现出天子远见卓识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