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十二月,十家加盟店全部开业。至此,沈食记三个字也在京城掀起了一阵浪潮。几乎十个京城人中,有九个知道沈食记,其中七个吃过,五个喜欢,三个是忠实粉丝。
沈食记这个招牌彻底在京城打响。而它的商标也非常独特,是沈煦亲自设计的。简单粗暴的用沈食记三个字加了花体艺术体的笔画,将其环成一个圈。既简洁,又好看。
这在后世随处可见的小技巧,与这个时代而言,成了一种新潮。配上它与以往吃食店铺不一样的装修,热情周到的服务。沈食记更是成为了京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1980年。
从七九年年底开始,黄金再度猛涨,到八零年初,达到顶峰。
一月,沈煦又一次前往港城。
此时,黄金的价格已经高达八百三十二美元每盎司。
沈煦账户里的钱也变成了令人眼红不已的两百三十六万。
将其全部取出,沈煦没有再买任何股票。贾经纪为此哀叹不已。毫无疑问,沈煦在他心底不算股神,却也算是难得一见的高人了。他本还想跟着高人取取经。结果高人急流勇退,不想在股市混了。这让他十分遗憾。
不过,也仅仅只是遗憾了一会儿。贾经纪依旧秉承着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帮沈煦办好手续,没有做出任何为难阻碍之举。
沈煦对此很满意,他另给了贾经纪一项生意。
“我手头目前有约莫三斤重的黄金,你帮我找个买家卖出去。价格你来谈。卖了多少钱,我给你百分之五的提成。”
贾经纪僵在当场,“三什么?三十克?”
哦,不可能。以这位沈老板的手笔,怎么可能为区区三十克黄金找买家?
“三百克?”
贾经纪摇了摇头,还是太少了,不符合沈老板的身份。
“三……三……”
沈煦轻笑,“你没听错,就是三斤。一千五百克。”
贾经纪:……
垂在身侧的双手遏制不住的颤抖。
三斤,这是什么概念!
四十多万啊!不是港币,是美金!四十多万的美金!而百分之五的提成,也至少有两万美金。这可是千载难逢,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错失了,光靠他在股票中心干经纪,这辈子不吃不喝,累死累活都存不下这么多钱。
有了这笔钱,他可以买房。他的孩子可以去好学校。他的妻子不用再辛苦给人打零工补贴家用。他们一家都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贾经纪看沈煦的眼光宛如看再世菩萨,就差没跪下来给他磕头。
“沈老板放心,我一定给你找个好买家,卖出高价!”
卖的越高,他得到的提成也就越高。
沈煦点头,将此事交给贾经纪,便不再去管。
这回,他在港城停留了七天。
第一次来港城,他留的时间最长,却忙于股市与扫货,并不曾好好看过这个城市。第二次,他只呆了短短三天,从股市账户取了钱,扫了货便匆匆离开。
这次沈煦余留了七天时间,除了必要的扫货,还能有至少四五天的空闲。沈煦趁着这几天,将港城好好逛了一回,甚至买了一回马球,投了几注□□。
沈煦并不是赌神,也不是赌徒。他对□□没多少兴趣,只是想着既然来了港城,见识一番,怎么着也得凑个热闹,是全然没想过能中的。可最后,他居然真的中了,只是中的不是头等奖,只有区区一千多块。还是港币。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几百块。
虽然对沈煦来说,这点钱不多。但对于很多内地和港城底层人民来说,已经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
沈煦看着自己手上的奖金,再看身边垂头丧气,因为再次输了而骂骂咧咧的人,有些恍然。
这算不算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七天,沈煦收到了贾经纪的消息,买家找到了。
买卖的地点就放在股市中心的贵宾室。这里隐秘性好,安全。
据贾经纪介绍,买家姓贺。除了他自己,还带了一个保镖跟一个鉴定师。
沈煦拿出当年沈双燕捡到的铁皮盒子,外层的铁皮早就被沈煦撕开,只留下四四方方的盒子,金灿灿的。
贺先生有些错愕。他本以为对方所谓的三斤黄金会是小黄鱼,大黄鱼,或者金砖。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盒子。但他要买的是黄金本身,与它是什么造型无关,也不在意。
他点头示意,自有鉴定师上前检测真假。
得到鉴定师肯定的答案后,贺先生也很是爽快,直接将手提箱里的现金摆出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笔生意,结束得很快,但双方都很满意。
哦,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三方。还有贾经纪。他拿到了两万美金出头的提成。
沈煦得的自然更多。四十多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大约能有六十多万。
至此,他手头的现金已有三百万有余。
如今还只是一九八零年。出一个万元户都值得被报纸报道的年代。
沈煦身怀巨款,一旦事情办完,就收拾东西,第二天赶回了鹏城。
此时的鹏城变化又大了不少,政府的发展力度还是很强的。
沈煦特地去拜访了袁志国。由于正值寒假,袁心筠也在。即便沈家对袁心筠很不错,但袁心筠依旧选择来到鹏城和袁志国一起过年。
沈煦和他们吃了一顿饭,便去了沈食记食品厂。
十二月初的时候,食品厂第二期工程结束。杨大虎在这边呆了两个月,一边监督厂房的建设,一边招聘工人。等二期工程完工,机器到位,新的生产线也就开始工作了。
按照沈煦的计划。二期工程厂区有两大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负责生产的是速食品。比如酱板鸭,盐焗鸡,泡椒凤爪,麻辣金针菇,卤鸡翅等等。除加了几样东西外,其他几乎就是沈食记店铺卤味的真空包装版。
第二条生产线则负责酱料。除秘制辣椒酱外的酱料。比如虾酱,蟹黄酱,鱼子酱,牛肉酱等等。鹏城靠海,鱼虾蟹之类数量多,价格又便宜,制作酱料最合适。
一月初的时候,沈食记食品厂生产的第一批速食和酱料运往京城。
最先开始售卖的是沈食记的店铺。
便是考虑到这一点,沈煦当初在铺面的选择上,便全部要求面积一定要大,至少需要两到三个门面。其次在装修上余留出了一部分区域,等食品厂的东西生产出来,就可以加一组玻璃柜台,额外售卖。
一则为店铺增收,二则为食品厂出产的东西打广告。
有店铺庞大的客户群为基础,不少忠实粉丝认准沈食记的招牌,纷纷购买。不论是速食还是酱料,沈煦都力求做到口味好,用料足。因此吃过的人,喜欢的不少。回头客一多,生意好起来,便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甚至不必沈煦和杨大虎去跑业务,已经有脑子灵活的,主动找到他们,要求进货。
于是,年前,京城已有两家供销社并四家私人开设的小卖部开始售卖沈食记的东西。
春节,是种花国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不论平时如何节省的人家,这几天都会变得大方起来。就算是日子过得拮据的,也会想方设法买点好东西回家。
因此,趁着这波旺季,沈食记的东西很好卖,沈煦狠狠卖了一笔,收获颇丰。
年后,出了十五,沈煦与杨大虎盘账。经过一年的锻炼,如今的杨大虎已经不会为账面上的收益而过于震惊了,即便他仍旧觉得这个数目超出他的预计。他也很快能接受过来,并且第一时间想到了后续的发展。
“这两年京城变化很大,我估摸着照这个趋势走下去,卤味快餐店还有一波市场。今年,我们有望把加盟店从十家变成十五家。而且不止京城,国家政策变了之后,别的省市也在发展,我们的空间还有很大。如果把沈食记的店铺开到海市去,桐城去,全国各地去,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呦,野心不小呢。都会自己展望宏伟的未来了。
对此沈煦很高兴。杨大虎却蹙起眉头,“可惜,我们能用的人才太少,能抵得住事的,除了你就只有我。食品厂那边,我倒是看重几个苗子,能带一带,我不在的时候让他们管着。可开拓店铺加盟这块,一时是找不到人了。你跟我又都□□乏术。哎。”
沈煦轻笑,“这个好办。咱们现在这些加盟商,虽然店铺都开在京城,但祖籍不一定在京城。而且就算祖籍在京城,也不表示没一两个在外地的亲戚。跟他们说,如果他们能给公司招来一个外地的加盟商,给予五百块的奖励。两个就是一千,上不登顶。另外,招来的加盟商,如果能再招来别的人加盟,待遇一样。”
杨大虎一愣,转头看向沈煦,暗自感叹:果然人比人气死人,不能比,不能比的。这人的脑子不是一般的构造。
如果按沈煦的做法。只要如今的十个加盟商每人招来一个,就有十个,而这十个又能招来十个。压根不需要他与沈煦出面,加盟店铺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遍地开花。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加盟商知道公司加盟的规矩,知道需要的资金额度,知道如何操作,知道怎么经营。他们可以最详细地将这些信息告诉对方,甚至可以一带一把对手带上路。
他一拍桌案,“行!我明天就跟他们开个会,让他们去干!对了!”
杨大虎另外想起一事,“食品厂三期工程最多一个月就要完成了。你当初说,三期厂区建好,让我多招一倍的人。还说三期这边生产线的产品会给我们公司带来数倍的利润。我有些好奇,你到底打算做什么?”
沈煦笑着站起来,进屋,再出来时,手中拿着一块干面饼和几包调料。
然后,他将面饼放在碗里,把调料撕开一一倒进去,加上水,盖上盖子,泡五分钟,再揭开。
杨大虎咦了一声,“这是面?好香啊!”
沈煦将筷子递给他,“尝尝!”
一块面饼量并不多,女人和孩子够了,但一个成年男性,尤其是杨大虎这种能吃的成年男性,显然不够。他大口咀嚼,没几筷子就见了底,于是端起碗把汤也给喝了,摸了下嘴巴。
“香,好吃!这汤还能泡着饭一起吃,连菜都省了!”杨大虎两只眼睛放着亮光,“不用烧火煮,一杯热开水就能泡。尤为适合工作忙,或者大人经常不在家,孩子开不了火的家庭。我懂了,三期厂区生产线,你是打算做这个,对吗?”
“对。可以做好几种口味。比如红烧牛肉,老坛酸菜,香菇鸡汤,美味海鲜等等。”
杨大虎眼睛里的光更亮了,“这东西叫什么?我还从来没见过。”
沈煦弯起嘴角,“我叫它方便面!”
操作简单方便,岂不就是方便面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7-08 09:00:01~2020-07-09 09:00: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19章
三月。三期工程完成。
四月。第一批方便面出厂。
如沈煦所料, 方便面一经上市, 很快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这个年代, 还没有所谓垃圾食品的说法。更加不讲究什么有机食品, 健□□活。因此, 在他们眼里,方便面是真的新奇好吃又不贵。
这玩意儿,只要办公室有一个人泡, 就能香得每个人吞口水, 忍不住也想尝一尝。于是, 短短两个月内,京城人仿佛染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叫做方便面瘾的疾病。一个传染十个,十个传染百个。
杨大虎也是个厉害的。趁这段时间,跑了十个省,将沈食记的产品推销进三十多个供销社。
沈煦也没闲着。杨大虎在外, 他便去了鹏城。食品厂除厂区,还建了一栋楼, 作为行政办公区。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 市场部等全都有。
而沈煦现在需要做的, 就是广纳人才。
如今已是1980年的夏天。鹏城的发展很快, 再次踏足这片土地,沈煦已看不出当初那个萧条的小渔村的模样了。袁志国颇有手段,短短时间, 鹏城拥有了好几家工厂,并且开设了三处贸易商场。
他借用鹏城与港城相邻的地利之便,让鹏城成为了陆港贸易的中转站。
可惜,即便如此,想找做事的普通工人容易,要想找出可用能用的精英人才,依旧有些困难。好在沈食记刚起步,规模不大,沈煦虽提前设置好了各个部门和诸多岗位,却并非立马要配齐。
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解决市场问题。他需要一个人坐镇市场部。
杨大虎在这方面很有才能,但他的才能不止于此。他需要稳坐总经理的位置,统管全局。
沈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面试了许多人,招到了前台,门卫,保安,业务员,却没找到一个让他满意的市场部经理。
就在此时,他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周明友。
“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