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又重新审一遍菜单,提笔唰唰一顿划拉:“老豆腐炖白菜,疙瘩丝炖个汤,白米饭换成杂面饼子,小米粥换成黄米粥。”
荣贺瞠目结舌:“是不是亲哥?”
“偶尔吃一顿粗粮促进消化,对身体好。”怀安道。
……
饭后半个时辰,考生们便按照发放的考牌来到各自的考场,在门口经过管理员的检查,依次就坐。
随后宣布考试纪律,发放试卷等等。
第一场考一篇四书题,考验经学基础;第二场考逻辑思维能力,考验智商。
两场考试权重相当,按总分排名,设定单科线,两场都及格方能录取。
雀儿山书院学制为四年,第一年以四书五经为主,各学科均要涉猎;一年后通过考试分配方向,也可以自行选择,但分数不够只能服从调剂,否则就要留级;后三年除了应试文章的训练,还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这三年间随时可以参加科举,取中举人才能参加吏部铨选,介时荣贺会出面干预,优先按所学专业分配到各地方出任佐贰官员,成绩优异者分入六部,也可申请留校做□□,继续做研究。
当然,如果能一举考中殿试那就更好了,书院会发放一笔奖励金,并时常邀请他回母校举办讲座……
考试的两天,学院包食宿,也就是说芃姐儿要在此过夜。
想到这一点,怀安焦虑的坐立难安。
怕赶不上宫门落钥,荣贺匆匆劝了他几句,便乘车赶回城里。怀安却不放心,只得命人回家报个平安,睡在了山长室的桌子上,第二天腰酸背疼,让人买了张床放在隔间里。
次日考完,考生便可先行回家,三日后再来看榜。
逻辑思维能力是客观题,成绩最先出来,大部分考生达到了及格线,让怀安和谢韫欣喜若狂的是,所有报考的女孩子都及格了。
可他们还是高兴的太早,文章批阅的慢一些,当杨牧拿着糊名的考卷进来,在考试组先生们的见证下拆开弥封,填写成绩,众人都沉默了。
本次考生人数共有一百六十人,女子只有十二人,除了孙大丫、孙二丫和沈怀芃通过了考试,其余九人都是女校选送的“优等生”,竟无一例外,全部落榜。
谢韫神情呆滞,久久说不出话来。
“杨先生……”怀安欲言又止。
杨牧十分为难的说:“我明白您的意思,这些女子并非不如男子,只是她们没有平等的读书的机会,寻常百姓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此人可以不理家务,不事生产,一心苦读,世间有几个女子可以与之相较?可是如果因此为她们开后门,我又怕难以服众。”
怀安只想拍自己一巴掌,当初真是脑子进水了,制定了这种规则。
最后还是谢韫调整了情绪,对怀安道:“杨先生说得对,大家同堂考试,谁也不会体谅她们的艰难,如果因此对她们有所宽免,以后的路只会更难走。明天放榜之后,我带她们回去继续读书,明年再考,明年考不上,后年再来,只要下足功夫,总有考上的一天。”
众人闻言频频点头,除了苏叶大夫为招不到女弟子烦闷不已,其他人还算淡定。
……
书院事多且杂,怀安三天没有回国子监,也没有回家。
放榜之后回到家,怀安才知道,沈怀芃这个熊孩子给家里留了一封书信就跑了,还胆大包天的雇了辆马车出的城。幸亏是跑去了他的地盘,否则沈聿许听澜非急死不可。
于是怀安在外三天,芃姐儿就被禁足了三天。
这是她此生受过的最惨重的责罚,怀安打开房门救她于水火的那一刻,哇的一声就哭了:“哥啊,你怎么才回来哇——”
怀安本想骂她活该来着,见此情景心都碎了:“哥不好哥不好,回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兄妹俩抱头痛哭,惨绝人寰。
沈聿从厢房门口经过,悠悠叹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道中落了……”
……
怀安带回了芃姐儿榜上有名的消息,沈家的规矩一向是赏罚分明,纵然芃姐儿逃家的行为极其错误,但她能从一百六十人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全家人还是很为她高兴的。
尤其是沈聿,他又重新做起“才女她爹”的春秋大梦来。
放榜当晚便叫回侄女女婿,全家人聚在一起,小小的庆祝一下,甚至还在门外放了一挂鞭炮。
席上推杯换盏,言笑晏晏。果然如怀安所料,芃姐儿趁机提出想和大丫二丫一样,去雀儿山读书。
怀安放下碗筷:“书院的饭菜你吃得惯?”
芃姐儿兴奋的说:“我还没来得及说呢,书院的饭菜真好吃啊!不像咱们家似的,只吃的白米白面,那里的饼子是金黄色的,喷香,我见都没见过,汤我也没喝过,又香又爽口……”
怀安筷子险些掉在地上。
别人是山猪不吃细糠,这叫什么?家猪爱吃野味?
除了沈聿不发表意见外,其他人都是反对的,毕竟芃儿年纪确实太小,比大丫二丫还要小几岁,从小娇生惯养锦衣玉食,吃住在学校,家里哪里放心得下。
芃姐儿从席上磨到席下,终于换得娘亲点头。
许听澜心里想着这孩子贪玩没长性,多半是觉得新鲜,玩几天自己就吵着回来了。
“不对呀。”许听澜突然回过神来:“她一向背书都费劲,你教她写八股文了?”
沈聿一愣:“不是你教的?”
许听澜否认道:“我哪里擅长这个呀。”
众人又将目光落在季氏身上,季氏也摇头否认:“我也没教。”
一问下去,从哥哥到姐姐,从嫂嫂到姐夫,家里所有人都摇头。
芃姐儿含含糊糊的说:“爹爹教哥哥,每天重复一百遍,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沈聿当即向怀安索要芃姐儿的试卷。怀安起身去翻书包,幸亏他带回来了。
全家轮流传看,只见那题目虽然简单,可对于芃姐儿这个年纪来说,文辞通顺有韵律,结构严谨不犯忌讳,文理准确思路清晰,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所以你只是听得多了,就会了?”众人无不惊诧不已。
芃姐儿点点头:“不难的。”
不难?多少读书人穷尽一生潜心钻研,也很难做到“理、辞、气”三者俱佳,因为八股文的格式与禁忌非常严格,处处都是禁锢,要想鞭辟入里言之有物,还想辞藻华丽朗朗上口,非要在技巧上下足功夫不可,实在是所有文体中最难的。
这样的文体,她居然说不难?
沈聿一眼便看出了问题:“八股是表,经史才是本,平时让你背书都是要死要活的,你单学八股有什么用?”
芃姐儿目光游移,显得十分心虚:“我也不知道啊……”
怀安却听出来了,这娃从很小就学会藏拙了!表现得笨一点,不但可以少做很多功课,还可以降低大人们的期待,获得更多吃喝玩乐的时间。
哎呀呀,怀安心想,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当然了,他是本来就不开窍,倒不用刻意去藏……这下好了,全家写不好文章的只有他了。
第188章
“呦, 这是谁啊?”谢彦开搁下书本,望着走进值房的少年,哂笑道:“稀客稀客, 快坐,给沈监生看茶。”
最后一句是对身边的书吏说的。老书吏也极有眼力见儿,不但没给怀安倒茶,还跟着笑了一下, 默默退出了值房。
怀安是回来销假的,只是今天看上去有些没精打采,也无心跟谢伯伯贫嘴饶舌了。
谢彦开反倒有些稀奇:“怎么了?像被霜打了似的。”
“唉。”怀安叹气摇头:“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 损不足以奉有余啊。”
芃姐儿也是个小神童, 怀安起先还有些沾沾自喜,这辈子靠爹娘靠大哥靠媳妇儿靠妹妹,人生赢家呀, 还有什么用功的必要?
转念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 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看,爹娘强大的基因性状十分稳定,为什么只有他是个例外?
谢彦开嗤的一声笑了:“你还不够有余?”
“我哪里有余了?”怀安哭丧着脸, 将自己成为全家的才学洼地的事讲给老岳父听:“我现在有点怀疑自己是捡来的。”
“那倒不至于, 你爹跟我说过,你出生时通体金黄, 还以为老沈家要出帝王将相了。”谢彦开道。
怀安心想, 没文化真可怕, 那是黄疸……
“不过你们老沈家确实出了将相,或许你是一个祥瑞呢。”谢彦开又道。
怀安捂着耳朵:“不要再说了……我不想当吉祥物!”
谢彦开笑得更厉害了:“那你指望我怎么宽慰你?”
怀安神情凝固, 自己在岳家何尝不是洼地啊。
谢彦开敛笑正色道:“不想当吉祥物,就踏踏实实的读书考试。你真当这世上遍地天才?真当你父兄生来就是神童,一辈子靠天资吃饭?方仲永比他们更神,为什么泯然众人了?这世上到处都是资质平凡的读书人,他们没有探花开蒙,更没有翰林学士当老师,难道就不学了?”
“可是师长再怎么为你铺路,自己不往前走也是白搭的。你去年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升入崇志堂了,这说明什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一切按照我给你制定的计划,不管是举人进士,总有中的一天。”
“真的?”怀安问。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谢彦开露出真诚的笑容。反正不管八十岁还是九十岁,总有中的一天嘛……万一还考不中,那时他坟头的草都已经三尺高了,活不到那一天又不能怪他。
明年又是大比之年,眼下把他骗回来读书才是关键。
怀安却不像小时候那样好骗了,眼珠子转了转,忽然从随身的书包里抱出一摞书来,足有十几卷。
“这是什么?”谢彦开预感不祥。
怀安道:“这是家姐编写的一本字汇,名叫《字海》,这两年我们都在忙着审校和修订,现在已经初步完成啦,不过作为未来火遍大江南北的工具用书,还是需要仔细推敲打磨的,您学贯古今博文广知,就费心帮我们审一遍呗?”
谢彦开只有一句话:“找你爹去。”
怀安绕到他的身后,端茶递水捏肩捶背,殷勤的不得了:“我爹说了,他考上一甲,有技巧的成分在,于学问一道,还是您更扎实渊博一些。”
谢彦开一愣:“他真这么说的?”
怀安不假思索:“是啊!他还说,如今天下士人,皆以卖弄文采为荣,写诗作文花团锦簇经不起深究,您不一样,您是能沉下心做学问的人,文风严谨周密,古拙大气,是当之无愧的鸿儒。”
这马屁拍的,谢彦开压根说不出拒绝的话,只用手指点了点案头。
怀安喜笑颜开的将《字海》挪到他的面前。
“那这……”谢彦开拿出一摞程文。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怀安连下保证。
翁婿二人达成交易,谢彦开便开始为他布置接下来三天的功课。
等怀安踌躇满志的捧着一摞功课出去,见到等在外面的赵司业,躬身行了一礼,便回崇志堂去了。赵司业有事禀报,进门时不禁咋舌感叹:“您真是煞费苦心啊。”
什么女婿这么难养,还要哄着骗着,讨价还价才肯读书。
谢彦开叹了口气,一边翻看着面前的《字海》,一边叮嘱道:“今后沈怀安告假,除婚丧嫁娶外一律不准。”
砸手里了,怎么办呢?
赵司业一脸为难:“下官也不想给假啊,可他每次都有东宫的令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