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雨季,丰沛的水汽促使植物茂盛成长,把整个大地都染成了绿色。
因为食物众多,黑斑羚、角马等食草动物都开始孕育下一代,族群不断扩张。在数量上升的同时,随地可见的水源也使它们的分布范围更广。捕食者的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
晚霞染红天空时,一群斑马散开来吃草闲逛。
它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几双眼睛盯上了。
半大马驹正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时候,根本不听劝告,在马群外围蹦跳个不停。成年斑马忧心忡忡又无法阻止,时不时就要抬头张望一下四周。
它们很警惕,但没有很紧张。
草原上的动物都受到的猎食者的威胁,长年累月间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存活法则,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就是警报系统。
发出警报的可以是任何一个个体。
从高高飞在天上的鸟类到在林间穿梭的猴子,再到在草场上漫步的四蹄动物,其中长颈鹿更是成为了狮子前哨站,它们仗着身高优势,往往使狮群的狩猎尝试无功而返。
从四面八方都听不到警报声,斑马群抬头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只顾低头吃草,也正是这种举动把它们都陷在了危险之中。
不知不觉间,有一头成年斑马和它的半大马驹就落在了最后面,当撒欢的小马驹第六次跑过一个草丛时,草丛的顶端突然动了一下。
那不是风。
不比一次呼吸用的时间更长,从那黄色的草叶间突然出现了一对竖起的耳朵,然后是第二对,第三对。五头狮子从蹲伏的状态迅猛窜起,其中四头直奔成年斑马而去,最后一头则全速朝马驹扑来。
察觉到生命危险,半大斑马惊恐万状地朝马群跑去,希望从利爪尖牙下挽救自己的生命。它一路狂奔着,比这辈子曾有过的最快的时候还要快,但是狮子穷追不舍。
那是一头非常健壮也非常美丽的母狮。
当她奔跑时,漂亮的肌肉线条就随着动作在皮毛底下滚动,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用不上的赘肉。强健的体格带来恐怖的速度,一时间距离越拉越近,代表死亡的呼吸已经打在了猎物的尾巴上。
在近得只差一个身位的时候,母狮后腿发力、高高跃起。
死亡来得很迅速。
甚至没来得及尖叫,小斑马就被狮子掀翻在地。四把锋利的牙刀上下穿入,安澜轻而易举地咬住了它的脖子,一直咬到晶须不再能感受到猎物的呼吸。
她得手了。
而兄弟姐妹们运气就不怎么样了。
四头亚成年紧紧追在斑马身后,但距离不够近,只有一头扑到了它的背。黑耳朵还不是很熟练,它没能完全抱住斑马的屁股,只勾住了腿,在猎物全速奔跑的状态下,它简直是半挂着。
在这一扑之下,斑马立刻改变跑步姿势,在前腿着地时重重抬高后腿。这不仅使它背上变得颠簸起来,也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进攻手段。
第一次黑耳朵勉强扒住了,第二次颠簸就有点往下滑。察觉到那能把骨头都踢裂的马蹄在空中挥舞,它没有办法,只能惊险地跳下马背。
眼看斑马就要带着屁股上的血口子溜之大吉,就在亚成年们沮丧不已的时候,从侧面突然升起了另一个身影。
马赫蒂始终在等待时机。
经验丰富的它抓住了斑马逃脱后的松懈,像一台重型战车似的从侧面撞了上来。它全力起跳,两条前臂抱住斑马的脖子,后爪深深刺入斑马的侧腹里。等它抱稳后,咬住喉咙的下颚和抓在颈上的爪子一起发力,借着自身的重量,轻松写意地完成了一次抱摔。
只要被摔倒在地,基本就没有能再成功站起来的了。
许多人都误以为只有母狮才会捕猎,其实雄狮也是捕猎的一把好手。多数时候它们要保存战力、应对其他雄狮,因此不会参与狩猎。
但马赫蒂没有选择。
小分队开始流浪时幼崽都只有一岁大,抓个猫鼬或许能行,抓更大的猎物就是拿生命在碰运气了。为了抚养幼崽,马赫蒂和母狮一起狩猎、一起对抗途中遇到的其他狮群,承担起了提供食物和保护家庭的职责。因为做饭做得好,一直长到快两岁、长到可以帮忙打下手,孩子们都没有特别瘦的。
原本安澜以为可以就这样一直生活到成年,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四天前狮群经历了一次失败的狩猎。
本该压制住猎物的亚成年没有尽责,正在封口的母亲被挣扎的水牛甩脱,后腿直接被开了一条大口子。因为是牛角造成的伤害,创口特别深,里面的肉都悬挂出来,一副要掉不掉的样子。四天过去,它仍然无法自如地活动,只能在树林里等待着。
狮子的自愈能力很强,这种伤势本身不足以杀死它们,但这么大的伤口很有可能会感染,最终导致死亡;哪怕伤口能完全愈合,短期内狮群也失去了一个主力。
安澜忧心忡忡,人类也忧心忡忡。
在小分队出走后,制片人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会是一个奇妙故事的开端,因此一年多来始终跟在狮子背后。同样被这个故事所吸引,负责更新狮群状况的营地向导和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也都会在保护区里寻找小分队的踪迹。
因为粉丝越来越多,狮子们也正式有了名字。
出于尊敬,分队母狮被起名为尼娅斯比,这个词在当地土著的语言中就代表着“母亲”。
黑耳朵仍然叫黑耳朵,它的兄弟则叫托托,意为“小男孩”。尽管没比“另一头雄性”好到哪里去,这也算是一个正式的名字。
被安澜称为斑点和圆脸的小母狮现在分别叫尼奥塔和苏丽,前者意为“星星”,可能是在形容它到两岁还没有半分消退的斑点;后者意为“美丽”,一些粉丝悄悄认为这是因为它圆圆的脸显得非常肥美。至于安澜自己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图玛尼。
图玛尼,在斯瓦希里语中代表着“希望”。
人们认为这头日臻强壮的小母狮是整支小分队复兴的希望。
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不仅因为这些名字都寓意深刻,而且还因为它们被赠予的对象。
非洲的一些保护区倾向于给雄狮起名,而且也不是每一头都会起。母狮流动性小,也没有攻城略地的所谓话题性,受到的关注总是更少。以巴沙狮群为例,现在这个狮群的三头母狮在新闻里仍被叫做“巴沙老母狮”、“巴沙女儿”和“巴沙小女儿”。
西岸小分队的出名使更多人开始关注起了母狮的故事。
过去一年多,大猫爱好者们跟着镜头走遍了偌大的保护区。看到狮子们过得不错,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狮子受伤,他们也总会连连追问,希望得到好消息。等向导把狩猎视频放上社交平台,又引发了一波热议。
【小希望现在可以单杀斑马了,虽然是个半大马驹,但我真的好高兴……一直担心妈妈要是出事了亚成年都得饿死,倒不是说不相信马赫蒂,七张嘴巴还是挺能吃的。】
【赞同。马赫蒂雄狮十岁多了,虽然保养得不错没有断犬齿什么的,总归也是要老的。小狮子们还是得自己支棱起来,隔壁查三查四十个月大就能帮忙抓小动物了。】
【别支棱了我觉得黑耳朵都要自闭了真的,老马肯定在心里笑儿子。也是这小子运气好,就摔个狗啃泥,先前还有狮子被斑马踢断下巴的。】
【我还是希望能安顿下来,最近小分队一直留在水坝狮群的领地里,不知道是不是有想法……水坝现在除了两个林德老头就是几个半大小子,如果老马硬打可能还是有机会打下来的。】
【水坝有五头母狮,不可能再接纳四头。打不打的无所谓,我只希望女孩子们都能平安回家,跟着秃头的都没有好下场。】
最后这位粉丝的评论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历史上有很多母狮跟着雄狮流浪出走的案例,如果是长辈出去照顾小辈,年龄加上抚养压力,很少有能全须全尾返回狮群的。如果是同一辈的兄弟姐妹,有的还能在成年后顺利返回,被狮群重新接纳。这些回去的母狮是幸运的,那些是一直跟着亚成年兄弟的,鲜少有好下场。
当亚成年在流浪时,它们要面对流浪生活带来的危险;当亚成年长成大狮子,成功拿下狮群时,它们要面对本地母狮带来的危险。除非地主雄狮或母狮首领坚持,大多数狮群都不愿意接纳新成员,即使短期内被允许跟在附近,也随时有在旱季被赶出去或被翻脸围杀的风险。
人类能想到这个问题,安澜当然也考虑过。
一来是老父亲不一定真对水坝有想法,二来是两个兄弟以后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三来母亲伤重,她眼下确定能做的其实只有加强和其他姐妹之间的联系。尼奥塔和苏丽都是非常健康的亚雌,三姐妹相依为命肯定比一个人单干强。从最近它们俩的表现来看,这两头亚雌也是这么想的。
问题只有一个——
假如不幸真的降临在母亲身上,谁能成为将来这个小狮群的首领呢?
第8章
首领是一个族群的核心。
但凡是群居的社会化的动物,大多都会自然而然地分出等级,区别只在于是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以及制度是否被严格地执行。
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族群会被分为数个阶梯,上位者可以随时要求下位者对其展示臣服。
例如斑鬣狗。
当一头高等级斑鬣狗要求低等级斑鬣狗臣服时,后者必须立刻停下在做的一切事情,抬起后腿,甚至需要露出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它们没有第一时间这样做,那对不起,麻烦事就来了,被打一顿还是轻的。
在这个体系下,小鬣狗也逃不掉。为了维护权威,高等级成员有时候会故意杀死低等级成员的孩子。而鬣狗女王自己的子嗣,特指雌性,从出生开始就是“皇室成员”。它们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吃到最多的食物,也有最高的概率直接接过母亲的权柄。
残酷,但是非常非常高效。
等级制度确保令行禁止,在女王的带领下,斑鬣狗狩猎成功率远远高于狮子。
除了这两种动物之外,食草动物如大象、斑马、水牛、羚羊都是群居;捕食者中年轻猎豹近年来渐渐开始抱团生存,而一直以小家庭著称的、成对不成群的胡狼也多次被目击到集体活动……自然而然的,这些群落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首领。
生存在非洲大草原上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群体和群体的对抗,只看哪一边的群体更有力量,哪一边的首领更有智慧。
首领要做出决策,要领导战斗,要把一整个族群扛在肩上——
同时也享受着最好的待遇。
安澜当然想成为首领。
接下来好几天她都在交流感情和协同狩猎中度过,一边发展自己,一边照顾母亲。后者一开始还能参与抢食,到后来只能接受狮群的投喂。那条伤腿开始化脓,散发出不详的气味,哪怕最轻微的挪动都会让它疼得一哆嗦。
对流浪狮子来说,落单就意味着危险,意味着死亡,但一直到躺倒在地,母亲都没有落单,因为安澜实在没法对它哀哀的呼唤无动于衷。
从进入这个世界开始,陪伴着她的是母亲,保护着她的也是母亲。狮子是有感情的,人更是有感情的,但凡还有一线希望,她都不希望母亲因为被抛下而死去。
安澜并不是唯一一个舍不得的。
至少黑耳朵和短尾都没有半点离开的意思,马赫蒂雄狮也没有阻止它们投喂失去行走能力的成员。但日复一日地投喂着、清理着伤口,病痛还是让母亲消瘦了下去。
理智是一回事,情绪又是一回事。低落感太过强烈,以至于安澜压根就想不起什么将来不将来的事了。
可是她不去想,这事却自己有了戏剧性的发展。
那是母亲受伤后的第十二天,狮群停留在水坝领地边缘的一个高地上,撕扯着前一日猎到的黑斑羚。正当尼奥塔和苏丽因为最后一块肉而撕打起来时,远处传来了车声。
趴在母亲身边的安澜猛地坐直、竖起耳朵。
这声音……很陌生。
她认得出制片人三辆车的声音,也认得出大部分营地向导的车声,却从来没听过这一个引擎声。如果说有什么比陌生的车更让人不安的事,她还闻到了药剂的气味。
麻醉枪?
安澜像被蛇咬了腿一样窜起来,来回走动着。她死死盯着车声传来的方向,直到它完全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这是一辆深色的小皮卡,车上坐着八个人,其中一个是拿枪的向导,一个是她很熟悉的萨曼莎,还有六个都不认识。他们穿着一样的制服,帽子上印着和车身上一样的标记,一个圆圆的印章。
是救助队!
安澜长出一口气。
她放下警惕,取而代之的是庆幸。庆幸自己没有遇到偷猎者,也庆幸西岸狮群生活在一个有救助制度的保护区里。
没错,不是每一个保护区都会救助野生动物的。南非和东非的狮子命运就大不相同。
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和萨比森私人保护区都是举世闻名的狮子公园,前者奉行不干预政策,后者则进行非常有限的救助,还曾有判断失误把没受致命伤的狮子安乐死的案例。
比起南非,东非在救助上就做得好多了,马赛马拉、塞伦盖蒂、察沃这些国家公园都会对受伤的狮子进行救助,不拘是人类造成的伤害还是其他伤害。
有人猜测是因为东非许多国家把旅游业当作支柱,不能失去一些明星狮子;也有人说他们经济状况更佳,不像南非比较穷。总之东非什么都救,先前还花大功夫把一头陷入泥塘的非洲象捞了出来。
南非撒手不管、东非干预太多,很难说哪种模式更好,它们各自也有各自要面对的的独特问题。前者是偷猎陷阱、后者是人狮冲突,许多牧民会在狮子的传统活跃区放牧,狮子也会闯入村落。诺迟联盟的雄狮最后就大部分都死于牧民之手。
但今天,今天不会有狮子死去。
从车窗伸出一个黑洞洞的枪口,随着“啪”的一声轻响,一支红色的麻醉镖穿过空气,牢牢地扎在了母亲的腰上。受到刺激,它咆哮了一声,四爪并用地抓刨着地面。
亚成年们立刻围了上来。
一直到母亲完全停止活动,狮子们都没有离开。兽医不得不挥舞着工具,按着喇叭,试图把道路清理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始终站在后方的马赫蒂开始了吼叫。它叫得很轻,很急促,一声连着一声,但所有的狮子都听到了。作为这个小狮群的父亲,马赫蒂在要求儿女们让开道路。它认得这些直立行走的穿深色衣服的动物,它知道他们是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