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儿穿着棕色的袍子,打扮得很齐整,头上一顶帽子,看着很是高兴。沈氏穿了深蓝色的袄裙,上面一件绵马甲,头戴祖母绿加点翠的抹额,一身雍容大气。
许静姝是长媳,要带着弟妹们一块给两人请了安,燕熙宜年纪小,站在前门说了一溜的吉祥话。
接着就是给两人拜年,一人说两三句话,说完,沈氏和燕国公就给压岁钱,都用红包包着,看着极其喜庆。
有了孩子的没有,燕明荞是没议亲中年纪最大的,她也收到了大红包。
不用猜都知道,母亲给的是银饼子,上面刻着她喜欢的松柏。父亲大约给一把金花生金豆子,燕明荞偷偷看了看,还真是。
老夫人不在盛京,就不用去寿安堂了,一家人去正厅一块儿吃了顿饺子,中午饭在各自的院子吃,就等晚上一顿家宴,然后一起吃年夜饭守岁。
如今燕国公已经没了爵位,自然不会进宫参加宫宴。这一天到晚,还挺闲的,有点像老国公,当初便是会友吃饭,出去喝酒到很晚才回来。燕国公也是如此,吃过早饭就出门了。
沈氏也懒得理会他,让小辈们去各家拜年了。
燕明荞去了长公主府、安康侯府几家,最后去顾家拜年,回来的时候顺便把顾言顾绵带了过来。
两家关系亲近,他们做晚辈的,自然要给沈氏拜年的。
燕明荞还拿了陈伯母给的压岁钱,沉甸甸的。
等顾言和顾绵给沈氏拜了年,沈氏就让他们出去玩儿,不用非在家里拘着,今天外面指定热闹。
燕明荞还记得,去年顾家来提亲,也只是让他们去院子走走,现在都能出去玩了,母亲对她可真好。
而顾绵也不愿意跟着两人待着,就直接回府了。
所以,就剩燕明荞和顾言,她觉得母亲说得没错,今日外面的确热闹。
很多小摊贩还没走,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炒栗子的,更有今日赶着来买年货的,身上背着大包小包,点心、肉……什么都有。
脸上带着笑,街上一股子年味。
扎着花苞头和小辫子的孩子捡放过的炮仗玩,若是哪个能放,能蹦蹦跳跳地高兴许久。
像两人这般一块出来的也有,人来人往间,她和顾言就显得微不足道,很是渺小了。
燕明荞看着顾言笑了笑,“今天外面可真热闹。”
顾言点了点头,“是热闹,要不吃点小吃吧,尝一点别多吃,你看糖葫芦那么大,看着就喜庆,吃起来应该也不错。”
街上的人好多都拿着糖葫芦,燕明荞是有点想要,“那要个糖葫芦,我还想要个面具,再要个泥人!”
顾言道:“好,我去买,你跟我一起吧,在我身后等着。”
顾言买了两根糖葫芦,卖糖葫芦的老汉给沾了一层糯米纸,然后用纸袋子包了起来,顾言拿来,选了个大的给燕明荞,“你尝尝。”
他也把糖葫芦拿了出来,吃起来是酸甜可口,不过天太冷,吃着很硬,跟咬冰块似的。
顾言摇摇头道:“太凉了,尝一个就得了,而且呛风,别回去肚子疼,咱们去买别的了。”
在这上头,燕明荞还是很听劝的,何必跟自己的身子过不去呢,大过年的她可不想难受。
等买面具的时候,燕明荞要了一个脸谱的,顾言也是,只不过她这个一看就是青衣美人,顾言那个是武生,就没有她这个好看。
她在脸上比了比,但是没戴着,让丫鬟拿着了。
到了捏泥人儿的摊位,燕明荞才发现这泥人还是现捏的,不像面具那样,自己选。捏好之后等回去之后阴干两天就行了,也不会开裂。
样子自己选,前面排队的,如果是两个人一起来的,多是让老师傅对照着他们自己的样子捏,如果是小孩子,大多是要小猫小狗小兔子这种动物。
燕明荞已经有不少小兔子了,自然不可能再要兔子,“顾言,就捏咱们两个吧。”
顾言道好,他也愿意要他和明荞的泥人,他拿明荞的,明荞拿他的,岂不正正好。
两人前头还有三波客人,有一对应该是夫妻俩,还有两个小孩子。
老师傅的手艺不错,燕明荞看捏的人还挺像的,又道:“咱们要不要两对吧?我看师傅捏得还挺传神的。”
这样的话一人就可以拿一对儿了,本来她和顾言就不常见面,为什么还要让泥人分开呢?
顾言本来就想着就买一对儿,但是觉得燕明荞这个主意甚好。他们两个一人拿一对泥人回家,摆在床头,也就当他们两个日日相见了。
说起来是又好笑又可怜,自己见不到,泥人却能。
顾言对老师傅道:“师傅,我们要两对泥人,银子我放这儿了。”
前面还有三个客人,两个人光等就等了两刻钟。终于等到他们了,顾言对着老师傅道:“就照着我们两个捏就好了。”
他往燕明荞身边靠了靠,又对她道:“你笑一笑,这样更好看一点。”
燕明荞点了点头,虽然捏泥人是她想的,但是这样让人看着,还是有些拘谨。
好在老师傅就看了几眼,就把两人的样子记下来,“二位可以随意动了。”
燕明荞松了口气,看老师傅手灵巧得很,衣裳、头发、眼睛、嘴巴……一个个做好,然后给按了上去。
但是捏的泥人儿自然不可能哪儿都像,燕明荞觉得这个泥人把自己捏的脸更圆了,眉眼也更像布娃娃,不似真人。
不过还挺可爱的。
而顾言的泥人就多了两分板正,跟小书生一样。
不过从衣裳的颜色和两人的头发也能看出,这就是他们。
剩下那对泥人,燕明荞不想要一模一样的,“顾言,咱们换个姿势吧,可以把糖葫芦拿出来!”
拿着糖葫芦不就不一样了嘛!
顾言也没扭捏,把糖葫芦拿在手里,跟燕明荞不是一只手,两人这么举了一会儿,直到老师傅说行了,才把糖葫芦收起来。
果然,这回的泥人,一人手上多了一根糖葫芦,还是咬掉一颗的。
拿了泥人,燕明荞要了拿着糖葫芦的那对,两人在捏泥人这儿待了快半个时辰,耽误的时辰长,这会儿时辰已经不早了,该回去吃中午饭了。
顾言拿着那对儿站着的。
燕明荞双手合十放在身前,他的手背在身后,虽然没有拿着糖葫芦的活泼,但是也挺好看。就比较像一对,他穿的玉色的,燕明荞穿的雪青色,也难为老师傅把这两个颜色弄出来。
顾言道:“时辰不早了,我送你回去。”
两人去街头坐马车,然后先回燕安侯府,然后顾言再回太傅府。
坐在车上,燕明荞还拿着泥人不放手。
直到顾言说:“明荞,你把手伸出来。”
燕明荞就把泥人儿全放在了一只手上,然后冲顾言伸出了手,“嗯,怎么了?”
顾言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说道:“压岁钱。我年长你几个月,这是该给的,也不算多贵重,就……你看看喜欢吗?”
荷包是系着带子的,两个人手里都拿着东西,还是顾言搭了把手燕明荞才把荷包打开。
燕明荞一边开荷包一边说道:“其实家里都不该给我压岁钱了,你更不用给。”
压岁钱都是长辈给的,明明顾言也是收压岁钱的年纪。
但她一看,里面有一枚印章,小小一枚,上面挂着一条青色的络子,顿时眼睛都瞪大了,“你又给我刻了一枚印章!”
顾言看燕明荞喜欢他就高兴,“对呀,当初答应你的,原来那个是我第一次做,做得不好,不仅大,也不好看,这个小巧一些。”
答应过的事,自然要做到,哪怕是燕明荞不记得了。瞧,这承诺兑现,明荞还是很高兴的。
燕明荞摸了摸,“正好我还有一盒上好的印泥,回去试试。”
刻的四个字,依然是松柏之茂,但比上一个大的好看多了。
印章也不是光秃秃的一根,上头有花纹,顶上是假山,就算不用,摆着也是好看的。
那个大的燕明荞也用不上,就让丫鬟们给收起来了。正好多了个小的,这般写字作画也不用印自己的名字,就印松柏之茂,多好听呀。
燕明荞想把印章放回去,却见顾言好像有话想说,“怎么了?”
顾言道:“没什么。”
燕明荞也没当回事,结果放印章的时候又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拿出来是只金兔子。
顾言笑着解释道:“压岁钱,压岁钱,那肯定得有钱,不能光是印章,不过这个兔子是找人烧的,好像孩子气了点。”
燕明荞觉得很可爱,虽然没有兔子一身金毛,她笑着道:“哪儿有啊,明明很好看,真的谢谢你啊,这些我都很喜欢。”
顾言说道,“你喜欢就好,明日是初一,未见得会出门。初二的话还要跟我母亲回外祖家,估计要初三回来。”
陈氏的老家并不在盛京,坐车还要半日,来回就要三日。往年并非年年回去,这回顾言要定亲了,自该回去说一声。
燕明荞嗯了一声,“初二我也要回靖安侯府,待一会儿估计就得回来了,因为姐姐们也要回来。”
燕明荞的四个姐姐都嫁人了,就留了她一个。
她都不知道回娘家是什么感受,不过二姐姐每回都挺高兴的。
顾言道:“初五我们过来请期,刚刚见伯母的时候,我也和伯母说了。”
燕明荞:“……我母亲知道?可我都不知道啊。”
第135章 请期
顾言是昨儿送了年礼之后, 回去就和家里人说请期的事。
本来这件事已经和他母亲商议许久,就只差问问明荞的心意。然后今儿上午过来拜年,当时明荞不在。大事自然要先问沈伯母的意思, 他就把请期的事和沈伯母说了,也是怕燕家初五那日有事,他们过来跑个空。
顾言说完,沈氏就点头答应了,燕家没什么事, 太傅府也没什么事, 这门亲事把婚期定下来, 就光等后年成亲就好了。
不过沈氏隐晦地提了一嘴, 说明荞年纪还太小, 不想让她这么早就嫁人。
然后顾言就说, “伯母教养明荞辛苦, 明荞的兄长姐姐都成亲了, 她的确该多留在家中两年。而我刚入朝为官, 也该沉淀一两年, 这样明荞嫁过来, 日子也好过些。”
总之,话说得还是很好听的, 沈氏听着也舒心,她以前决定顾言年纪小, 又是家中次子, 担不了事,怕女儿嫁过去操心。
其实不然, 两人相处, 还是顾言操心多些。
然后沈氏就让丫鬟叫燕明荞过来, 让她跟顾言、顾绵出去转转。
听顾言这么说,燕明荞可算明白了,她就说嘛,母亲一向对她管得严,出门要拿腰牌,去哪儿都要说一声的,跟顾言出门,都是七夕中秋这样的日子。
怎么可能大过年的就让她跟顾言来街上玩,原来是真要请期了。
燕明荞转转手上的泥人,这个泥人下面还插着根棍儿呢,两个泥人一晃一晃的,跟她的心境一样,就一跳一跳的。
她小声问:“那成亲的日子是哪日啊,八月份……是初几呀?”
顾言说道:“初一的日子不太好,所以就定在了初三。到时候,你要和我一起过中秋节了。”
八月份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天也不太热,嫁衣不会那么厚,更不会很薄,穿着也好看的。
而且天气凉爽,坐轿子也不会像燕家大哥成亲那会儿那么闷热,到时候在城内转许久呢,明荞坐着还舒服些。
总之,八月初三是个合时宜、离得近的好日子。